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后記



  從本書的引言中可以看出,作者覺得自己也完全應該受到譴責。他脫离斯大林政權僅僅是在一九三八年,即斯大林的血腥清洗已經達到頂點之時。作為曾卷入斯大林秘密政治的奧爾洛夫來講,能同過去的惡行划清界限,畢竟不是一件坏事……然而,如果不是斯大林和葉若夫的屠刀已直接威脅到他的生命,他顯然還將繼續為那個政權賣命,盡管他已意識到這個政權正在犯罪。從這一點上講,奧爾洛夫(也包括巴爾明、拉斯科爾尼科夫和克里維茨基)与象維克多·克拉夫琴科等斯大林的敵人相比,就不那么光彩了,因為后者脫离斯大林政權,并非迫于生命的危險。

  然而,我們難道能以膽怯和延宕而指責奧爾洛夫嗎?不,我們現在能掌握如此珍貴的有關那血腥年代的罪證,畢竟還是多虧了奧爾洛夫的動搖。況且,正是有了這些罕見的證据,我們今天才能從內部,從那個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恐怖机關的核心,了解到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秘密。

  其實,奧爾洛夫心里所知道的,比他在書里寫出來的東西多得多。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就更能夠理解他為什么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的生命擔憂。例如,他知道蘇聯制造偽幣去充斥美國市場的事件;他為斯大林竊取西班牙黃金儲備出過力;他了解對托洛茨基的一次未遂的暗殺事件,并用匿名信向后者報過警。他也同樣能夠以這种方式警告其他一些列入了斯大林的黑名單的人。

  總的來講,他顯然十分清楚斯大林在國外實施的一切重大行動,而這些行動的實施手段,同希特勒采取的手段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在于,希特勒只是在那些同德國處于戰爭狀態的國家里實施這些恐怖活動:而斯大林甚至可以不受這种限制。

  一九五三年,斯大林死后,奧爾洛夫打算在美國出版自己的書,同時寫了一篇俄文版中所沒有的后記。在后記中;他對蘇聯隨著馬林科夫——貝利亞——莫洛托夫——赫魯曉夫集團的掌權所出現的局勢做了一番基本的分析。

  “由于不具備斯大林的巨大威望和權威,馬林柯夫必將為鞏固自己的權力和拼湊一個由各不同民族組成并要管理三分之一人類的強大帝國而忙于奔命。歷史給了西方民主國家一個喘息的机會,在這一期間,自由世界可以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轉變。如果西方放過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机會,那就必將面臨整個人類文明遭受到徹底破坏的危險。”

  可見,在重大政治問題上,奧爾洛夫還是很有洞察力的。但是,當他剛剛脫离蘇聯,成為一億五千万美國人中一個完全的個人時,卻表現出了一种奇怪的在為人、處事上的幼稚,盡管他會在秘密偵察机關中工作了几十年,并成功地完成過國家政治保安總局和內務部交下的各項責任重大的任務。

  這种奇怪的幼稚從奧爾洛夫到美國后采取的第一個主動行為中就開始表現出來了。讀者一定記得,他曾給斯大林和葉若夫寫過一封信。奧爾洛夫有位堂兄,革命前就移居在紐約,他拿著這封信,飄洋過海來到巴黎,把信交給了蘇聯駐法國大使館。信轉到了收信人手里。一個逃亡者,原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蘇聯秘密情報机關的將軍,許下諾言:只要他的母親和岳母不遭受內務部的迫害,他就不揭露斯大林的罪行。

  這一“協議”多么令人惊奇!要知道,奧爾洛夫与斯大林不一樣,他無法檢查后者是否滿足了他提出的條件。我一點也不怀疑,斯大林在接到這位逃亡者送來的信后,立即就下達了有關處置他母親的命令。難道他還不了解斯大林嗎?簡直不可思議!

  在華盛頓,奧爾洛夫沒費多大力就獲得了司法部長(當時是弗蘭西斯·比德爾任此職)的接見。在出示過自己的外交護照之后。他得到了明确的表示:不會有人為他來美國生活設置任何障礙;他可以居住在美國的任何一個城市里。

  時至今日我們還感到惊奇:美國當局居然沒發給奧爾洛夫任何可以确認他們的口頭表示的文件,甚至連一封寫在官方信箋上的信也沒有。更令人不解的是,沒有任何一個美國政府机關主動地對奧爾洛夫感過興趣,包括國務院、軍事情報局、聯邦調查局。要知道,無論怎么說,他總是個蘇聯情報部門的將軍(盡管他的活動范圍是西歐而不是美國),況且當時已是二次大戰的前夕,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再怀疑這場大戰的迫近。

  然而,奧爾洛夫确實沒引起任何美國官員的注意,甚至包括無所不在的美國記者。大概,這一點正好救了他的命,因為在那几年,許多“惡意不回國者”一個接一個地死去,如阿加別科夫、拉斯科爾尼科夫、克里維茨基。大概還有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人。他們的死,至今都還是懸案。

  多年里,奧爾洛夫的首要目的大概只有一個,即銷聲匿跡。無影無蹤地消失,但不是生理意義上的,而是民事意義上的。他不再是奧爾洛夫,而成了某個“貝格先生”。他經常搬家,不僅是變換住房,而且應變換城市,因為他清楚這种手段的作用。他從不去填寫什么登記表,盡量避免与人交往,甚至既不作失業登記,也不設法找工作。就連与自己的律師聯系,也是通過在預定的報紙上登廣告的方式進行。

  憑著自己帶到美國來的二万五千美元,奧爾洛夫竟把一家人的生活維持了十五年。當然,迫意味著一斯巴達式的生活:最簡單的食物、最必需的衣物、最狹窄的住房。在一個已完全机械化了的國家里,奧爾洛夫竟連弄輛汽車的念頭都沒有過。

  在鄰居們眼里,“貝格先生”是個斯文、內向、整日不出門、除了家庭就再無別的興趣和進取心的人。在這片美國的土地上,他安葬了自己那年僅十六歲的女儿;在這异國他鄉,他送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迎來了“冷戰”的開始。

  遷居到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后,他開始著手實現自己的第二個主要目標。一連五年,他每天都坐在當地的公共圖書館里,埋頭于寫作自己這本揭露斯大林的罪行的書。一九五一年初,初稿完成。然后,他又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將書翻譯成了英文。

  斯大林剛剛死去,(有這么湊巧!),這本書就問世了。先是英文版,接著又被人譯成了德文、西班牙文及其他文字。

  有關此書作者, 一位蘇聯秘密情報机關的將軍就住在身旁, 住在美國領土上(這連聯邦調查局也不曾料到!)的消息,在華盛頓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政界的反應一片混亂,有的根本不相信,有的十分惱怒,還有的則感到不寒而栗:要知道,一個象奧爾洛夫這樣的人,居然在美國住了十五年而沒受到任何“主管部門”的注意,足見共產党國家的間諜在這個無憂無慮的國家中可以享受多么大的自由!

  然而, 國家現在已不是那么無憂無慮了。 甚至連率先公布奧爾洛夫的揭發的《生活》雜志,也開始要求作者拿出有權威的證据,證明他确實是曾經在西班牙活動過的蘇聯國家安全部門的將軍奧爾洛夫。這時,曾先后在西班牙和莫斯科見過奧爾洛夫的美國作家路易斯·費希爾站出來證明說,這的确是奧爾洛夫。但聯邦調查局并不因為有了費希爾這一個證人就滿足了。為了彌補自己的疏忽,他們對奧爾洛夫來美國后每年每月的生活都做了詳細調查。幸運的是,原司法部長弗蘭西斯·比德爾還健在,他的證詞与奧爾洛夫的說法完全吻合:奧爾洛夫當年的确去找過他,并獲得了留居美國的允許。奧爾洛夫一家十五年來的生活來源也是聯邦調查局的調查項目之一。結果使他們大吃一惊:一切正如奧爾洛夫一家所說,吃最簡單的食物,租最廉价的房屋,打消一切欲望,靠著二万五千美元真的可以維持這么長一段時期的生活。

  調查以詳細詢問奧爾洛夫本人作為結束。毫不夸張地說,他被迫回答了上千個問題。但是,只要問題涉及到的情報超過了他本人經歷的范圍,他就堅決拒絕回答。這可不是一個現在愿意同美國政府合作的人所應該達到的程度。

  但美國政府非常需要他的合作。現在已不是一九三八年,希特勒那籠罩全球的可怕陰影已經煙消云散。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后的年代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競爭推到了第一線,華盛頓需要這個蘇聯的將軍,因為他非常懂行,知道很多情報,是一個難得的專家和謀土。

  然而,他也沒被自己的祖國所遺忘。一九六九年一月,當斯大林的尸骨早已在克里姆林宮牆下腐化的時候,一個陌生人來到了奧爾洛夫在密執安州的住宅門前。此人自稱聯合國工作人員費奧克蒂斯托夫,說是要向奧爾洛夫轉交一封“過去在西班牙的一位同事”的信。在奧爾洛夫妻子的要求下,費奧克蒂斯托夫在開了一條縫的門外展示了自己的身份證。他果真是蘇聯派駐聯合國的代表團的成員,但眾所周知,很多克格勒間諜就是打著這一合法招牌在美國活動的。

  過了沒多久,費奧克蒂斯托夫又打來電話說,蘇聯對《斯大林肅反秘史》一書的作者很“感興趣并給予了高度贊賞”,已經不再象斯大林那樣,認為他是人民的敵人了。顯然,只有克格勃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蘇聯政府對待奧爾洛夫的態度,因為當時奧爾洛夫的名字眼過去一樣,根本不曾在國內報刊上出現過。

  在美國秘密情報机關的幫助下,奧爾洛夫一家(現在已經受到了官方保護)又遷回了克利夫蘭市。但費奧克蒂斯托夫也追蹤而來。他那令人難以理解的固執、靦腆的神態、以及外交護照,居然把象奧爾洛夫這樣經驗丰富的人也給弄糊涂了。顯然,在奧爾洛夫那個時代,蘇聯特工人員的外表和言行与現代間諜有很大不同。奧爾洛夫夫婦甚至想:莫非,這位莫斯科的使者是要在美國避難,需要他們給予幫助?

  但事情很快就真相大白了。而且,他們之間后來的談話越來越令人奇怪。費奧克蒂斯托夫一再勸奧爾洛夫相信:蘇聯人民和蘇聯政府對他奧爾洛夫評价极高,只要他本人同意,蘇聯報刊就會大張旗鼓地宣傳他,贊揚他這本為祖國急需的反斯大林的書。其實,蘇聯政府要證明自己這番誠意非常容易——只需讓奧爾洛夫的書在蘇聯出版就行了。可是,對這個問題,費奧克蒂斯托克卻小心翼翼地回避了。但他卻聲稱自己有幸看見過奧爾洛夫二十多年前給斯大林寫的那封信,以及斯大林在那上面留下的令人毛骨諫然的批示。至于現在嘛……現在一切都變啦!只要奧爾洛夫稍有意思表示,不多不少,恰好可以榮獲蘇聯英雄稱號。只是眼下……是否先勞駕他到附近走一趟,去認識一下等在汽車里的費奧克蒂斯托夫的家人,怎么,不應該嗎?

  這是明顯地企圖將奧爾洛夫誘出家門——毫無疑問,外面有人等著找他算賬!

  一九七三年四月七日,在妻子死去一年半之后,奧爾洛夫也在克利夫蘭与世長辭。最后這一年半里,他完全是在孤獨和寂寞中度過的。

  現在,可以用真實姓名稱呼他了:列夫·費爾德賓。

                  約瑟夫·科辛斯基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shuku.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