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史記卷二十九 河渠書 第七


  夏書曰: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1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2以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陂九澤,3度九山。4然河菑衍溢,害中國也尤甚。唯是為務。故道河自積石歷龍門,5南到華陰,6東下砥柱,7及孟津、8雒汭,至于大邳。9于是禹以為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十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二渠以引其河。[一一]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于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勃海□九川既疏,九澤既洒,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注1索隱抑音憶。抑者,遏也。洪水滔天,故禹遏之,不令害人也。漢書溝洫志作“堙”。堙,抑,皆塞也。
  注2集解徐廣曰:“橋,近遙反。一作‘□’。□,直轅車也,音己足反。尸子曰‘山行乘樏’。音力追反。又曰‘行涂以楯,行險以□,行沙以軌’。又曰‘乘風車’。音去喬反。”索隱毳字亦作“橇”,同音昌芮反。注以□,子芮反,又子絕反,与蕝音同。
  注3正義顏師古云:“通九州之道,及障遏其澤也。”
  注4正義度,田洛反。釋名云“山者,產也”。治水以志九州山澤所生物產,言于地所宜,商而度之,以制貢賦也。
  注5正義在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為鑿廣八十步。
  注6正義華陰縣也。魏之陰晉,秦惠文王更名宁秦,漢高帝改曰華陰也。
  注7正義厎柱山俗名三門山,在硤石縣東北五十里,在河之中也。
  注8正義在洛州河陽縣南門外也。
  注9正義孔安國云:“山再成曰邳。”按:在□州黎陽縣南七里是也。
  注十集解韋昭曰:“湍,疾;悍,強也。”
  注□集解漢書音義曰:“□,分也。二渠,其一出貝丘西南二折者也,其一則漯川。”索隱□,漢書作“釃”,史記舊本亦作“洒”,字從水。按:韋昭云“疏決為釃”,字音疏跬反。□,即分其流泄其怒是也。又按:二渠,其一即漯川,其二王莽時遂空也。
  注□正義降水源出潞州屯留縣西南方山東北。
  注□正義大陸澤在邢州及趙州界,一名廣河澤,一名鉅鹿澤也。
  注□正義言過降水及大陸水之口,至冀州分為九河。
  注□集解瓚曰:“禹貢云‘夾石碣石入于海’,然則河口之入海乃在碣石也。
  武帝元光二年,河徙東郡,更注勃海。禹之時不注勃海也。”
  自是之后,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1以通宋、鄭、陳、蔡、曹、□,与濟、汝、淮、泗會。于楚,西方則通渠漢水、云夢之野,東方則通*(鴻)*溝江淮之閒。于吳,則通渠三江、五湖。2于齊,則通菑濟之閒。于蜀,蜀守冰3鑿离碓,4辟沫水之害,5穿二江成都之中。6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則用溉□,百姓饗其利。至于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万億計,然莫足數也。

  注1索隱楚漢中分之界,文穎云即今官渡水也。蓋為二渠:一南經陽武,為官渡水;一東經大梁城,即鴻溝,今之汴河是也。
  注2集解韋昭曰:“五湖,湖名耳,實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吳西南。”索隱三江,按地理志北江從會稽毗陵縣北東入海,中江從丹陽蕪湖縣東北至會稽陽羡縣東入海,南江從會稽吳縣南東入海,故禹貢有北江、中江也。五湖者,郭璞江賦云具區、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是也。又云太湖周五百里,故曰五湖。
  注3集解漢書曰:“冰姓李。”
  注4集解晉灼曰:“古‘堆’字也。”
  注5索隱辟音避。沫音末。按:說文云“沫水出蜀西南徼外,与青衣合,東南入江”也。
  注6正義括地志云:“大江一名汶江,一名管橋水,一名清江,亦名水江,西南自溫江縣界流來。”又云:“郫江一名成都江,一名市橋江,亦名中日江,亦曰內江,西北自新繁縣界流來。二江并在益州成都縣界。任豫益州記云‘二江者,郫江、流江也’。風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都縣兩江,溉田万頃。神須取女二人以為婦,冰自以女与神為婚,徑至祠勸神酒,酒杯澹澹,因厲聲責之,因忽不見。良久,有兩蒼牛□于江岸,有閒,輒還,流汗謂官屬曰:“吾□疲极,不當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殺北面者,江神遂死’。華陽國志云‘蜀時濯錦流江中,則鮮明也’。”
  西門豹引漳水溉鄴,1以富魏之河內。

  注1正義括地志云:“漳水一名濁漳水,源出潞州長子縣西力黃山。地理志云濁漳水在長子鹿谷山,東至鄴,入清漳。”按:力黃、鹿谷二山,北鹿也。鄴,相州之縣也。
  而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毋令東伐,1乃使水工鄭國2閒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3并北山東注洛4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閒,然渠成亦秦之利也。”5秦以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万余頃,6收皆畝一鐘。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注1集解如淳曰:“欲罷勞之,息秦伐韓之計。”
  注2集解韋昭曰:“鄭國能治水,故曰水工。”
  注3索隱小顏云“中音仲,即今九□山之東仲山是也。邸,至也”。瓠口即谷口,乃郊祀志所謂“寒門谷口”是也。与池陽相近,故曰“田于何所,池陽谷口”也。正義括地志云:“中山一名仲山,在雍州云陽縣西十五里。又云焦獲藪,亦名瓠,在涇陽北城外也。”邸,至也。至渠首起云陽縣西南二十五里,今枯也。
  注4集解徐廣曰:“出馮翊怀德縣。”
  注5索隱溝洫志鄭國云“臣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建万代之功”是也。
  注6索隱溉音古代反。澤,一作“舄”,音昔,又并音尺。本或作“斥”,則如字讀之。
  漢興三十九年,孝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1于是東郡大興卒塞之。

  注1正義括地志云:“金堤一名千里堤,在白馬縣東五里。”
  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決于瓠子,東南注鉅野,1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輒复坏。是時武安侯田蚡為丞相,其奉邑食鄃。2鄃居河北,河決而南則鄃無水菑,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為強塞,塞之未必應天。”而望气用數者亦以為然。
  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注1正義括地志云:“鄲州鉅野縣東北大澤是。”
  注2索隱音輸。韋昭云“清河縣也”。正義貝州縣也。
  是時鄭當時為大農,言曰:“异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万余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谷。”天子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1悉發卒2數万人穿漕渠,三歲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矣。

  注1索隱舊說,徐伯表水工姓名也。小顏以為表者,巡行穿渠之處而表記之,若今□標,表不是名也。
  注2集解徐廣曰:“一云‘悉觿’。”
  其后河東守番系1言:“漕從山東西,2歲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敗亡甚多,而亦煩費。穿渠引汾3溉皮氏、汾陰下,4引河溉汾陰、蒲□下,度可得五千頃。五千頃故盡河壖□地,5民茭牧其中耳,6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從渭上,与關中無异,而砥柱之東可無复漕。”天子以為然,發卒數万人作渠田。數歲,河移徙,渠不利,則田者不能償种。久之,河東渠田廢,予越人,令少府以為稍入。7

  注1索隱上音婆,又音潘。按:詩小雅云“番維司徒”,番,氏也。下音系也。
  注2索隱按:謂從山東運漕而西入關也。
  注3正義括地志云:“汾水源出嵐州靜樂縣北百三十里管涔山北,東南流,入并州,即西南流,入至絳州、蒲州入河也。”
  注4正義括地志云:“皮氏故城在絳州龍門縣西百三十步。自秦、漢、魏、晉,皮氏縣皆治此。汾陰故城俗名殷湯城,在蒲汾陰縣北九里,漢汾陰縣是也。”
  注5集解韋昭曰:“壖音而緣反。謂緣河邊地也。”索隱又音人兗反。
  注6索隱茭,干草也。謂人收茭及牧畜于中也。
  注7集解如淳曰:“時越人有徙者,以田与之,其租稅入少府。”索隱其田既薄,越人徙居者習水利,故与之,而稍少其稅,入之于少府。
  其后人有上書欲通□斜道1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其事,因言:“抵蜀從故道,2故道多阪,回遠。今穿□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3上沔入□,□之絕水至斜,閒百余里,以車轉,從斜下下渭。如此,漢中之谷可致,山東從沔無限,4便于砥柱之漕。且□斜材木竹箭之饒,擬于巴蜀。”天子以為然,拜湯子卬為漢中守,發數万人作□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5不可漕。

  注1集解韋昭曰:“□中縣也。斜,谷名,音邪。”瓚曰:“□,斜,二水名。”
  正義括地志云:“□谷在梁州□城縣北五十里。斜水源出□城縣西北九十八里衙岭山,与□水同源而派流,漢書溝洫志云‘□水通沔,斜水通渭,皆以行船’是也。”按:□城即□中縣也。
  注2正義括地志云:“鳳州兩當縣,本漢故道縣也,在州西五十里。”
  注3正義南陽縣即今鄧州也。
  注4正義無限,言多也。山東,謂河南之東,山南之東及江南、淮南,皆經砥柱*(主)**[上]*運,今并從沔,便于三門之漕也。
  注5集解徐廣曰:“湍,一本作‘溲’。”
  其后庄熊羆言:“臨晉1民愿穿洛以溉重泉2以東万余頃故鹵地。誠得水,可令畝十石。”于是為發卒万余人穿渠,自征3引洛水至商顏山下。4岸善崩,5乃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6東至山岭十余里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7故名曰龍首渠。
  作之十余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

  注1正義括地志云:“同州本臨晉城也。一名大荔城,亦曰馮翊城。”
  注2正義洛,漆沮水也。括地志云:“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縣東南四十五里,在同州西北亦四十五里。”
  注3集解應劭曰:“征在馮翊。”索隱音懲,縣名也。小顏云即今之澄城也。
  注4集解服虔曰:“顏音崖。或曰商顏,山名也。”索隱顏音崖,又如字。商顏,山名也。
  注5集解如淳曰:“洛水岸。”正義言商原之崖岸,土性疏,故善崩毀也。
  注6集解瓚曰:“下流曰頹。”
  注7正義括地志云:“伏龍祠在同州馮翊縣西北四十里。故老云漢時自征穿渠引洛,得龍骨,其后立祠,因以伏龍為名。今祠頗有靈驗也。”
  自河決瓠子后二十余歲,歲因以數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旱,干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發卒數万人塞瓠子決。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1則還自臨決河,沈白馬玉璧于河,令腢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窴決河。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園之竹2以為楗。3

  注1正義括地志云:“万里沙在華州鄭縣東北二十里也。”
  注2集解晉灼曰:“□之苑也。多竹筱。”
  注3集解如淳曰:“樹竹塞水決之口,稍稍布插接樹之,水稍弱,補令密,謂之楗。以草塞其里,乃以土填之;有石,以石為之。音建。”索隱楗音其免反。
  楗者,樹于水中,稍下竹及土石也。
  天子既臨河決,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決兮將柰何?□□旰旰兮閭殫為河!1殫為河兮地不得宁,功無已時兮吾山平。2吾山平兮鉅野溢,3魚沸郁兮柏冬日。4延道弛兮离常流,5蛟龍騁兮方遠游。歸舊川兮神哉沛,6不封禪兮安知外!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嚙桑浮兮淮、泗滿,7久不反兮水維緩。”一曰:“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污兮浚流難。搴長茭兮沉美玉,8河伯許兮薪不屬。9薪不屬兮□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頹林竹兮楗石菑,十宣房塞兮万福來。”于是卒塞瓠子,筑宮其上,名曰宣房宮。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舊多,而梁、楚之地复宁,無水災。

  注1集解如淳曰:“殫,盡也。”駰謂州閭盡為河。
  注2集解徐廣曰:“東郡東阿有魚山,或者是乎?”駰按:如淳曰“恐水漸山使平也”。韋昭曰“鑿山以填河也”。
  注3集解如淳曰:“瓠子決,灌鉅野澤使溢也。”
  注4集解徐廣曰:“柏猶迫也,冬日行天邊,若与水相連矣。”駰按:漢書音義曰“鉅野滿溢,則觿魚沸郁而滋長也。迫冬日乃止。”
  注5集解徐廣曰:“延,一作‘正’。”駰按:晉灼曰“言河道皆弛坏也”。索隱言河之決,由其源道延長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故晉灼云“言河道皆弛坏”。
  注6集解瓚曰:“水還舊道,則腢害消除,神佑滂沛。”
  注7集解張晏曰:“嚙桑,地名也。”如淳曰:“邑名,為水所浮漂。”
  注8集解如淳曰:“搴,取也。茭,草也,音郊。一曰茭,竿也。取長竿樹之,用著石閒,以塞決河。”瓚曰:“竹葦尉謂之茭,下所以引致土石者也。”索隱搴音己免反。茭音交,竹葦尉也。一作“茇”,音廢,鄒氏又音紼也。
  注9集解如淳曰:“旱燒,故薪不足。”
  注十集解如淳曰:“河決,楗不能禁,故言菑。”韋昭曰:“楗,柱也。木立死曰菑。”
  自是之后,用事者爭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
  而關中輔渠、靈軹1引堵水;2汝南、九江引淮;東海引鉅定;3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為溉田,各万余頃。佗小渠披山信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注1集解如淳曰:“地理志盩厔有靈軹渠。”索隱按:溝洫志儿寬為左內史,奏請穿六輔渠。小顏云“今尚謂之輔渠,亦曰六渠也”。
  注2集解徐廣曰:“一作‘諸川’。”
  注3集解瓚曰:“鉅定,澤名。”
  太史公曰: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遂至于會稽太湟,1上姑蘇,望五湖;
  東窺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濟、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龍門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為利害也!余從負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2

  注1集解徐廣曰:“一作‘濕’。”
  注2集解徐廣曰:“溝洫志行田二百畝,分賦田与一夫二百畝,以田惡,故更歲耕之。”

  【索隱述贊】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溝洫,隨山浚川。爰洎后世,非無圣賢。鴻溝既划,龍骨斯穿。填閼攸墾,黎蒸有年。宣房在詠,梁楚獲全。
  ------------------
  YOUTH 整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