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重生在洪荒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伏羲出而治世 文 / 太始太初王神

    卻說華胥懷胎期間有麒麟為其送食物,這只麒麟卻也是不凡。乃是玄天遊歷洪荒時撿到到的,一直放在蓬萊島上,陰陽二氣匯聚之地孕育。本還需千年才可出世。但玄天此次參加蟠桃會,看到眾聖除了接引准提那兩窮鬼外都有坐騎,不由想到自己也該找個坐騎了。想到坐騎,玄天不由想到了那枚,被他放在陰陽二氣彙集之地孕育的麒麟蛋。(不知麒麟是不是蛋生的,汗。)

    當玄天回到蓬萊島後,看到其還需千年才可出世。不由出手幫了他一把。將陰陽二氣用乾坤鼎轉成先天陰陽二氣,供它吸收,使他能在短時間內出世,而且根基還無比的牢固。麒麟因吸收了大量的陰陽二氣,導致了變異,出世後卻是一隻陰陽麒麟,既有真仙的修為。玄天看他出生正好趕上伏羲轉世,記起後世的傳說,華胥在懷孕時有德獸麒麟,送與其食物。

    玄天想著讓他去給華胥送食物,正好驗證了傳說,而且還可以照顧一下沒出世的伏羲,更可以在伏羲證道時分一些功德。有這麼些好處,玄天當下二話不說,一腳將這頭被他辭名為蓬萊的麒麟,踢出了蓬萊島,去給華胥當保姆去了。

    卻說麒麟給華胥送飯,不久後就被部落裡的人發現了。部落裡的人一看德獸麒麟給華胥送飯,頓時知道自己等人錯了。連德獸麒麟都給華胥送飯了,證明華胥懷的並不是怪物,而應該是一位大賢。於是將華胥接回了部落,由部落照顧。

    蓬萊這個鬱悶啊!只是一不小心,居然讓凡人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華胥如今被接了回去,自己也不好再跟著去了。看來只有回蓬萊島了,希望老爺不要懲罰我才好!

    玄天看著恭恭敬敬跪倒在雲床下面的蓬萊,不由一陣無語。一個真仙居然在不想被凡人看到的時候,偏偏被看到了。真不知道該說他什麼好了。當下對麒麟道:「算了,也沒什麼,華胥回到部落反而會生活的更好,再說了在華胥沒回部落前,你做的很好,並無什麼過錯,你下去吧。」蓬萊如獲大赦,向玄天行了一禮後快步退出了玄天殿。

    華胥回到部落以後,沒過多久,就將孩子生了出來。只見孩子出生時,一道紫氣從天而降,華胥所在的屋子裡頓時霞光大作,異香滿屋,隱隱有神龍繞樑。一聲只有大神通者才能聽到的嘹亮哭聲,傳遍天地間。

    同時三十三重天外的幾位聖人,也都知道伏羲已然降世了。人族正式進入了大興的階段。雖眾聖都有心讓坐下弟子收伏羲為徒,好在伏羲證道時分得功德。可眾聖並沒有人,將之付與行動,因為他們不想為了那點功德而得罪女媧娘娘。

    所以雖有大神通者都知道伏羲將世,卻無人敢去收起其為徒。

    就在部落裡的人為伏羲出生時的異象而吃驚時,天上飛來一個一身黑衣的童子。部落裡的人見到後,知是仙家人物,當下不敢怠慢,上前問道:「不知仙長何來?」黑衣童子客氣道:「不敢當仙長大名,吾乃蓬萊島玄清玄天聖人坐下童子,今老爺有感人族有大賢降世,特命吾取三滴靈果酒賜予新生大賢。不知大賢何在?」

    部落中人一聽童子乃是聖父坐下,當下更是不敢怠慢,一邊好好的招呼黑衣童子,一邊命人將剛出生的伏羲報了過來。黑衣童子一見伏羲就認了出來,畢竟前世的伏羲他也沒少見,此時伏羲雖然轉世但靈魂氣息是不會變得。

    確認無誤後,黑衣童子取出一個小玉瓶,將玉瓶裡的液體倒了出來,頓時一股清香滿佈在整個屋裡,在屋內的眾人一些有舊傷舊疾的,在聞到清香後,舊傷舊疾居然轉瞬而愈。不由相互對視一眼,心道:「聖父賜予的東西果然不同一般啊,剛才還覺的聖父有些太過小氣了,才賜予三滴,現在看來卻是我等無知了。」

    黑衣童子將靈果酒倒出後,用手一揮,三滴美酒頓時沒入了伏羲的體內。伏羲在靈酒入體後,卻是睡著了。實際上乃是用睡覺來融合靈酒內包含的靈氣。黑衣童子見此事以了,當下告辭回蓬萊島覆命去了。

    眾聖對玄天的動作都看的分明,卻也沒有說什麼。畢竟伏羲身損前與玄天交好,這是誰都知道的。此時玄天賜下靈酒,只是保其身體健康,百病不生。除此之外也並沒什麼,所以眾聖卻也無可非議。只是三清和女媧在看到玄天賜下的靈果酒時,不由的嚥了口口水,好似在回味著什麼。

    因為黃忠李十萬年一熟,所以玄天的靈果酒還是不多的,自己都不多了,眾聖自然也就沒能從玄天那裡摳出多少來。所以眾聖也是很長時間沒有喝過靈果酒了。此時看到玄天將酒賜下,不由的勾起了他們對靈果酒的回味。都在心裡想到:「好長時間沒有和玄天論道了,卻是該去蓬萊島和玄天論論道的時候了!」

    伏羲出世,華胥為其取名為庖犧,其表現的異常聰穎,三日能言,五日能走。在稍大一些後,對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幫助部落族長處理事物,也顯得僅僅有條。部落裡的人沒有不佩服他的。在庖犧成年後,族長以年老為借口,將自己的族長之位讓給了庖犧。

    庖犧自接任了族長之位後就一直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地為族中之事勞碌奔波,族人個個對其尊敬有加。

    那時人族的食物來源主要還是以瓜果為主,打獵為輔,兼有下河捕魚為生,只是洪荒之中靈氣濃郁無比,所以眾多猛獸也是兇猛無比,人族孱弱,每次出行打獵時都會被猛獸打死打傷不少族人,不少族人都對去打獵的親人擔憂不已。而下河捕魚,所得到的魚又不多,不足以養活眾多族人。庖犧為此煩惱不已!卻也一直想不出辦法。

    這天庖犧又一個人坐在屋裡,冥思苦想該如何才能減少族人的傷亡,許久之後也不見辦法。坐的時間久了,只覺渾身僵硬,正想站起來活動一下身子,剛抬頭來正好看到一隻蟲子從眼前飛過,撞在了牆角的蜘蛛網上,一番掙扎後,終是掙脫不得,被蜘蛛當成了晚餐。庖犧只覺腦中一個想法隨即產生,當下他快速的跑出去,讓族人取來數根籐條,將之製成一網,帶著族人來到渝水河邊,散下籐網,過了一會後猛然收網,拉起網來一看,只見網中正撲騰跳躍著數十條鮮活的魚兒。一眾隨庖犧而來的族人,見狀頓時歡喜不已,庖犧臉上也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隨後庖犧便教族人如何結網捕魚,並用來捕獵,如此族中牲畜日益多了起來,有些吃不完的牲畜,卻是白白浪費了。庖犧思索良久後,又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不將那些暫時吃不到的,又沒什麼危害的牲畜宰殺,而是將之馴養起來。當下庖犧覺得此法可行,又教族人將之馴養起來,一試之下果然可行。久而久之,是為家畜,自此,族人再也不必為食物而煩惱了。附近的一些部族聞庖犧有大能,生而有聖明,是以紛紛舉族來投,如此華胥部落日益強大,在人族中遠近聞名!

    庖犧見當時的人族婚姻氾濫,又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當時人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凡記事皆結繩為之,庖犧又根據腦中一些莫名其妙出現的東西,乃造書契,以為記事,自此人族再也不用再結繩記事,方便了許多!

    當時人族除卻那些已拜入修士門下的弟子,皆不識天地變化之道,每有天災降下因不懂躲避而死傷慘重,庖犧為此憂慮不已,卻又沒有絲毫的辦法!

    就在伏羲為這事苦惱的時候,女媧娘娘卻是將洛書河圖放到了渭水。因為女媧娘娘算到天機如此,伏羲須在渭水得洛書河圖。

    在部落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是為渭水。庖犧沒什麼事情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在河邊靜坐。每當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事情時,也喜歡坐在渭水和變靜思其解決之道。

    一日又有大批的族人死於天災,不知天地變化著個困擾著人族的難題,再此擺放在了庖犧面前。庖犧再次苦思良久無法後。決定到渭水邊上去坐坐,最近一直忙於組中事物卻是很少到渭水邊上坐坐了。庖犧來到渭水河邊,坐在那裡,不由的又開始思索起,該如何解決人族不知天地變化的方法。

    就在庖犧苦思的時候,渭水卻是大變,水中出現兩個明顯的漩渦。好似有什麼要從中出來一樣。而庖犧卻因為在全神貫注的思考,而無從發現。

    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