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第一卷 第416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416章

    此時張議潮回來了,張義譚自然興奮不已了。李繼言命令手下小心戒備後,對張義譚道:

    「走,我們看看二郎帶來了什麼。」

    關內一群士兵正圍著一個滿身血漬的少年正在問長問短。少年身後是幾輛大車和數十名坐在地上休息拚命喝水的士兵,他們和張議潮一樣,也是滿身血漬塵土,一看就知道經歷了一番惡戰。史敬奉已經從另一邊下了關。見到史敬奉和李繼言,張議潮忙上前抱拳道:

    「見過史都督,李將軍!標下張議潮不辱使命,共運得十萬支箭來!」

    「十萬支,十萬支!」

    士兵們竊竊私語,興奮了起來,十萬支箭對眼下的玉門關意味著什麼他們每個人都很清楚。但是史敬奉和李繼言卻注意到跟隨張議潮去的一百五十名士兵回來的只有五十幾人。

    史敬奉看著這個十六歲的少年,不高的身軀挺得筆直,戰袍扯得一縷一縷地,身上有幾處傷痕,頭盔歪在一邊,露出的頭髮凌亂,臉上滿身灰痕和血漬,眼睛努力睜得很大,裡面佈滿血絲,卻充滿了興奮,史敬奉和李繼言都熟悉,那是經過惡戰後沒有放鬆下來的興奮。

    十六歲稚氣未脫的少年,此刻竟然有了大人的模樣。史敬奉不由得心裡一軟,說出來的話卻是硬邦邦的,道:

    「你們辛苦了,我會記下你們的功勞的。帶著你的人去吃點熱的,泡泡腳,好好休息吧。」

    張議潮卻道:

    「都督,屬下不累,屬下有機密軍情稟報。」

    史敬奉與李繼言對望一眼,李繼言便大聲命令士兵們把箭搬上關去。史敬奉則帶著張議潮到了自己的廳事內。稍後李繼言也來了,和史敬奉打個招呼便上關去了。史敬奉道:

    「吐蕃軍就在關下,給你的時間不多,你要盡快把事情說清楚。」

    張議潮道:

    「屬下省得。都督,尚塔贊派遣大軍繞過玉門關,從金關入大漠中,偷襲晉昌沙州。」

    饒是史敬奉久經風雨,聞言也是不由得一驚,問道:

    「二州如何了?」

    張議潮道:

    「晉昌已經失守,沙州情況不知,屬下帶部下離開的時候還好好的,到了晉昌遇到了吐蕃軍,屬下一邊派人回去報信,一邊帶人進入祁連山躲避,惡戰數場才突圍回來,所幸箭支沒有丟掉。」

    史敬奉暗忖這是斷其根本的戰法,只要切斷了玉門關和瓜州的聯繫,玉門關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儲備堅守。問題是尚塔贊為什麼早不採用晚不採用現在才採用?不嫌這樣太過耗時了嗎?問張議潮,張議潮的任務是運送箭支,也不太清楚。史敬奉想不明白,關上又傳來了示警的訊號,史敬奉便問道:

    「還有其他人知道嗎?」

    張議潮道:

    「屬下知道事關重大,特地囑咐了手下不得對任何人提起。」

    史敬奉稱讚他做的不錯,便匆匆戴上頭盔出去了,張議潮要跟著,卻被史敬奉一呵斥:

    「好好休息!」

    到了關上,卻看到李繼言站在他的位置上在指揮,見史敬奉上來,李繼言也不搭理他,把命令吩咐完了以後,才用探詢的眼光看著他,史敬奉低聲說道:

    「晉昌。」

    李繼言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史敬奉道:

    「把這一仗打完了再告訴弟兄們。狗日的尚塔藏,今天非要給他下狠的不可!」

    尚塔藏快要瘋了。他帶著剛剛恢復信心地士兵殺到了玉門關下,祭祀完戰死的士兵之後,尚塔贊就指揮部下開始了對玉門關的攻擊,結果是令他驚喜的,玉門關上最初射下的箭果然都是一些殘破的箭支,有不少還是他的士兵們射上關去的吐蕃制式。

    這一點的發現極大的振作了吐蕃軍的勇氣,他們終於相信尚塔讚的判斷是對的,事實上尚塔讚的判斷本來就是對的,前提是如果沒有張議潮這個「意外」的話。試探結束以後,吐蕃軍對玉門關的攻擊的力度也大了起來。結果就在吐蕃軍再次大規模集結準備攻城的時候,唐軍鋪天蓋地的箭雨又覆蓋了下來。更令尚塔贊憤怒地是,唐軍再殺傷他的士兵後,還集體用吐蕃話嘲笑道:

    「歡迎再來送死!」

    憤怒的吐蕃軍再攻,迎接他們的是密集的箭雨。接著攻,唐軍還是用密集的箭雨來招待他們。天色將晚的時候,尚塔贊終於意識道,唐軍有著用不完的箭。羞憤不已的尚塔贊只得下令退兵。一路上尚塔藏都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算錯,難道唐將是唐人傳說中的諸葛亮嗎?

    「快,快!」

    東方數十里外的地方,一隊唐軍騎兵正沿著祁連山麓在疾馳。

    垂頭喪氣地回到了葫蘆河邊的大營後,吐蕃軍都各回各營地去了。損兵折將,士氣低落,尚塔藏也無心再折騰士兵,囑咐值夜的將領多放哨兵,提防唐軍劫營後,就命令部將各去用飯,用完飯後到大帳議事。

    將領們用完飯後到了尚塔藏的帥帳,卻發現尚塔藏的表情並不像剛剛入營時那麼凝重,反而有一種很決斷的神態。將是主心骨,尚塔藏有了決斷將領們都覺得身上的壓力輕鬆了不好,卻仍然是默默地彎腰行禮,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幾個老成的將領起身道:

    「四隻腳的犛牛都會跌倒,何況兩隻腳的人?看見大將軍從失利中走出,有了決斷,我們真是高興。不知道大將軍有什麼喜事告訴我們呢?」

    尚塔藏道:

    「確實有好消息,就是我們勇敢的角羅將軍,帶領他的勇士們,已經奪回了晉昌城,正在向沙州進攻。角羅將軍還報告說,唐軍有一隊運送箭支的士兵,突破了我軍的截殺,在今天下午進入了玉門關。」

    將領們一片原來如此的表情。不過有人更關心晉昌城裡的收穫。這也難怪,吐蕃軍是以部族為單位出兵作戰,對這些靠天吃飯的部族而言,出兵打仗就意味著放鬆生產。如果不能從戰爭中獲得財富抵消損失,怎麼肯安心打仗呢?尚塔藏很怪部下的鼠目寸光,但是卻知道不能不關心屬下作戰的決心,只好暫時停下話題道:

    「角羅在晉昌城內,抓獲了三千多的子女,也有少量的財貨,這些戰後我會按照戰功大小,分到各部的。」

    聽尚塔藏允諾要分配戰利品,將領們的心才安穩了些,又有人質疑為何只有這些,尚塔藏眼珠一轉,道:

    「那是狡猾的唐將知道晉昌守不住,把財寶都集中在了兵力最多的玉門關。只要攻下玉門關,那些財寶就都是我們的了。」

    這下帳內的氣氛就又高漲些了。就有將領道:

    「既然角羅抓到了那麼多子女,大將軍可是要按照先前的議定辦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