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輔佐曹操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七節 文 / 武漢煙神

    第三百二十七節

    曾在電視上看過,一隻老虎被關在一隻籠子裡,當它並不飢餓的時候放入一隻雞進去,虎與雞相安無事,老虎壓根不想動雞一隻毫毛。

    而當另一隻老虎也被放進籠中的時候,這兩隻老虎卻對那只可憐的雞毫不留情的大咬出口,直到把它扯成一片片的……

    現在情況也是如此,當蔡瑁領著十萬人馬坐視黃祖的岌岌可危而不出手時,卻聽到劉備帶軍也來援江夏,這下蔡瑁著急了,下令全軍立即進攻圍城的程普部!

    雖然江夏岌岌可危,卻不太可能被攻下。為什麼?

    程普不是蔡瑁肚子裡的蛔蟲,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卻只以為蔡瑁是有什麼陰謀或者想趁自己攻城正酣的時候半路插一槓子,因為根本不敢全力攻城。只是今天罵一陣,明天擂一下鼓,真正等黃祖準備拚命時,卻發現敵軍已退了。

    黃祖每天都在焦急與徬徨中掙扎,苦苦的在內心的煎熬中度日,彷彿一天有一年那麼難過,睡著的時候也是常常被一點點風吹草動給驚醒,彷彿程普軍隨時就會攻進來似的。

    不過黃祖脾氣暴躁歸暴躁,他也明白了為什麼蔡瑁根本沒有出兵救自己的意思——他希望自己死!

    可是只有旁人才知道,在蔡瑁軍未退或者未敗之前,江夏根本就是穩如泰山!

    一條大路上,一支人數在一萬人左右的隊伍正在行軍。這只隊伍騎兵數量非常少,不過在三百人左右,由一個黑臉大漢統領著。而他騎兵身後一兩里處,緊緊跟著人數在萬餘左右的步軍。

    這只步軍裝備普通,基本上都是厚皮裹胸,盾也是木頭外面釘上皮,跟裝備精良的曹軍完全不能比,可是精氣神還不錯,雖然行軍的路也不短了,個個都還能保持著良好的勁頭。沒有人露出一點疲態,也沒有落隊。

    這就是劉備挑選出來的精銳了。

    新野小縣,人數還不過萬,要不是劉表也要依著劉備守著這個荊州與曹操勢力的門戶,劉備的兵能不能上千都是問題。於是劉表把新野周邊的幾個郡縣全劃歸了劉備,加上徐庶、孫乾、伊籍等人的盡心治理,這新野一帶倒還有幾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味道。

    劉備與劉表,說起來都是漢室宗親,可是看上去並不像兩人見面的親熱勁那麼真正的融洽。劉備並不算是劉表的部下,而只是依附關係,因此劉表並不完全信任他;而劉備的手下,徐庶、張飛、關羽,個個都讓劉表暗自防備,如果劉備真的象看起來那麼老實厚道,為什麼又有這麼多桀驁不馴或者才華橫溢的手下?他到底安著什麼心,誰能知道?

    在這種外有威脅,內又有摯肘的情況下,劉備能發展成這樣已經不錯了。加上軍備方面有張飛和關二兩個猛男負責,這幾年倒也像模像樣。

    而這次接到劉表的命令,劉備那顆已經沉寂多年的心又有些活泛了,不知道有多久,沒有親自上陣了?

    時間是所有人的老師,但是它卻慢慢的殺死所有的學生,並且慢慢消磨所有人年輕時的雄心壯志和萬丈豪情。劉備已經人到中年,卻落得個寄人籬下的命運,心灰意冷的他更多的時候又開始編織起鞋子和蓆子了。

    為了這次的救援,劉備點齊轄內所有的「精兵」,雖然他也知道如果對手是曹操的話,結果會是怎麼樣。還帶上了張飛、關羽、徐庶,加上新收的兩個人,一個原是黃巾舊將,叫廖化的,另一個也姓關,喚作關平。

    而新野那裡,劉備只留下了孫乾、伊籍,以及其他幾個黃巾舊將,都是慕名而來的,分別是龔都、劉辟、裴元紹。

    徐庶之才,果然不同凡響,自從得他之後,劉備有些從前想不通的事也能想清楚了。因為某些人想事情通常都是從大局去想,而普通人一般就是往事情的表面去想。

    劉備與徐庶之間的關係亦師亦友,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往往都有說不完的話,談天下大勢,談古論今。說到董卓的狂妄、袁術的自大、袁紹的愚蠢、陶謙的虛偽,兩個人都是一臉的不屑,而談到曹操時,這兩個各有溝壑的人都沉默了下來。

    因為曹操,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有辦法去戰勝的人。

    不光是曹操現在恐怖的軍隊戰力與龐大的勢力範圍,就連現在的人心向背以及曹操一系列政治措施都讓徐庶每每望月而歎。

    不過他們也都發現了,曹操的發跡與發展或多或少都跟那個瘋子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就算一輛滿載著貨物的大車,雖然下坡時很輕鬆,但是大家都忘記了它上坡時是誰出的力。

    張鋒無疑就是那個人。

    因為他,曹操有了當時中原最富庶的濮陽;因為他,曹操有了所向披靡的弓騎;因為他,曹操建立了醫館、軍院、學院,數不清的學子都是曹操門下的學生,這,讓其他人拿什麼跟曹操抗衡?

    「不過,主公也無須憂心。」深知劉備心意的徐庶壞笑道,拿了扇子掩著口在劉備低沉的身影邊說道,「張鋒雖然是位奇人,但凡是功高蓋主之輩必有禍事!」

    是這樣麼?劉備心裡不以為然。

    張鋒是怎麼有了瘋子這個名號?除了自身常常做事出人意表,未必就沒有曹操在後面縱容、放縱的功勞,若是曹操有心收拾張鋒,他長一百個腦袋也被砍了,哪能到今天這個地位?

    徐庶看劉備不信的表情,也猜到他在想什麼。

    「原本曹賊放縱張鋒為所欲為,一是因為兩人相處已久,情誼頗深,張鋒又是曹賊之婿,二是因為曹賊也離不開張鋒這樣能文能武的奇人。」

    頓了頓,劉備發現徐庶頗有些欣賞張鋒的味道,稱呼曹操都是曹賊曹賊的不離口;而張鋒卻從未聽過他叫過「張賊」。

    「不過現在不同了,曹賊年紀大了,要為子孫後代多考慮了,而且除了張鋒,現在曹賊手下能人頗多,文有雙荀、郭嘉、戲志才、程昱、劉曄,就連那個張鋒力捧的陳登,也是國士之才。」果然,像是應驗了劉備的想法一般,徐庶一邊說還一邊嘖嘖著稱讚,「武除了曹氏嫡氏一脈不提,張遼、太史慈、趙雲都是大將之才,水軍都督甘興霸好像比南邊那些人更囂張,加上呂布這種桀驁不馴的半漢半胡的人都能真心歸附……」

    徐庶沒注意到劉備的臉色跟心情一樣一點一點沉了下去,還帶著滿臉的希冀說到,「如果主公有這樣一個人才輔佐……」

    「元直還未說,到底為何現在不同?」劉備有些生硬的打斷徐庶的臆想。

    「主公,曹賊也是個人,也要為後輩打算,現在聽說準備一力培養老大曹昂,但是好像他的二子並不甘心寂寞啊……一旦曹賊歸天,這曹家鬧出點什麼事來也說不定。再說,張鋒近年行事收斂了許多,主公難道不覺得嗎?看來,他真是一個聰明人啊,也知道這種時候再不能過分恃寵而驕了……」

    這一來提醒了劉備,的確,這幾年張鋒真的是平淡了很多,想想當年那些事鬧的,劉備的嘴角也不免扯出一道微微的弧線出來,什麼當著曹操的面差點砍了曹洪啊,什麼踢了曹操二母一腳啊,後來還有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大聲在大殿上高喝:我不幹了……

    「主公。」

    「嗯?」劉備還在回想張鋒那些行事乖張的往事,一事有些走神,被徐庶這一聲給扯回了現實。

    「會有機會的。」徐庶說這五個字的時候,臉上那些淡淡的嘻笑之情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臉的平靜。

    會有機會的,什麼意思?

    不過劉備到底是看出徐庶和自己之間的差距。

    連曹家家事之爭,都已經看出個端倪。可是他才說,等曹賊歸天……

    好像曹操只比自己大幾歲吧?

    路到底還有多長呢?

    雖然劉備的軍隊勁頭都不錯,可惜這幾年呆在新野,根本沒經歷過什麼真正的大場面,張、關平時也就操練一下士兵,保持下士氣,這種兵打起仗來還是很危險的。

    「元直,聽說黃祖在江夏被困已久,蔡瑁率軍已弛援,卻遲遲不動兵救,這是何道理?」

    「主公,吾料是蔡瑁必有所圖,然知之不詳,或許有甚隱情也說不定。不過聽聞主公救軍將至,蔡瑁已經行動了,不過話說回來,江東軍僅三萬就敢圍江夏,坐視蔡瑁十萬大軍如無物,這其中……恐怕有問題啊。」

    「元直的意思是,孫權在玩計?」

    「不錯!如吾所料不錯,孫權的想法是以程普軍為餌,釣出襄陽的援軍來,否則區區三萬人,怎敢處於十萬援軍與江夏城的夾縫之中?」

    「那……我軍該如何自處,若是冒然相救,恐傷兵折將不說,還被蔡瑁那廝給下了絆。」

    「嘿嘿,主公放心,吾已算定了,定叫江東軍無功而返!」

    江夏城雖然近在咫尺,但蔡瑁的大軍居然花了三天時間才出現在程普軍的視線中,然後開始伐木作營,一付長期抗戰的樣子。

    「蔡瑁這廝,是真看穿了主公之計,還是別有所圖?」

    程普和黃蓋等一干將領面面相覷。

    打仗他們可不含糊,可是談到用計玩陰的……好像沒有一個人在行。程普是軍中智將,他都不知道,還有誰知道?

    可惜,那個人也許知道,可是偏偏不好意思去問他……

    果然如徐庶所料,這次出兵以程普部攻江夏只不過是個幌子,真正的殺招其實就是詳攻臨湘的周瑜部,如果襄陽真的派援軍,那麼正好中了周瑜之計。

    否則三萬人怎麼敢攻打江夏郡?就算真的打下來也守不住,襄陽的援軍到江夏,騎兵的話五天之內可以跑個來回!

    開始孫權等人就很清楚,這次只不過想吃掉劉表的有生之力,可是現在看起來……

    難道對方已經看破了?

    「稟報將軍,敵軍已紮下營寨,正在對面引軍溺戰!」

    還是來了!

    程普微微一笑,朝黃蓋遞了個安心的眼神。

    黃蓋又有些高興又有些懊惱的揮舞了下拳頭,把頭盔戴到露出一轡花白鬢鬚的頭上,嘴裡嘟嚕著只有自己才聽得到的話:「便宜這個小子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