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國柄

小說博覽 第六章 權宦末路 文 / 和佛祖一起打牌

.    馮保持杯在手,緩緩的說出一個名字來:「王國光。」

    沐連魚微微一怔,因為王國光此人在歷史上似乎並不出名。

    王國光字汝觀,號疏庵,山西沁水南陽人。嘉靖二十三年中進士後,被授為吳江知縣,以後又調任儀封,提升為兵部主事,又改吏部,擔任文選郎中。屢遷戶部右侍郎。隆慶四年,任刑部左侍郎,拜為南京刑部尚書,未及上任又改任戶部。

    萬曆三年,王國光在京官考核中被南京給事、御史所彈劾,上書堅決辭職,到第二年方可。萬曆五年冬,吏部尚書張瀚被罷免,王國光被起用代替其職。此後數年,王國光屢遭彈劾,罪名為選材任人唯親和鬻官黷貨,損公肥私等數條罪狀,皇上怒銷其職。

    馮保見沐連魚面有疑慮,不禁笑道:「沐公子,如若你真想拜師學藝,非此人不可。」

    「此話怎講?」

    馮保侃侃而談:「王國光從嘉靖二十三年中進士起入仕,從兵部到戶部,又從刑部到吏部,幾乎各個重要的衙門都有過他的足跡,雖然仕途有過中斷,幾起幾落,但此人從政經驗豐富,有雄才大略,只是一直鬱鬱不得志、又被奸人所害罷了。最為重要的是,此人無黨無派。如若公子得此人悉心指導,當是仕途坦蕩。」

    馮保這麼一說,沐連魚也覺得此人挺牛,各方條件也都挺適合當自己的啟蒙老師。

    馮保見沐連魚有所意動,這才繼續說道:「王國光遭彈劾後被迫返鄉南陽,又被人栽贓陷害而後定居南京。相信以公子的能力,就算沒有本公公的指點,要找到此人也並不困難。不過此人持才傲物,公子若想拜師,恐怕會有所挫折。」

    「拜師之事,連魚自有打算,無非是誠意二字。」

    沐連魚似未把馮保的話放在心上,馮保本想指點一番,不知為何話到嘴邊又嚥了回去,轉而從破舊的床鋪下面摸出一個並不起眼的盒子。

    沐連魚見馮保視此物若拱珍,不禁疑惑的問道:「馮公公,這是?」

    馮保吹去盒上的灰塵,小心翼翼的打開木盒,從中取出兩本厚厚的卷冊放在沐連魚的面前,對沐連魚笑道:「這是本公公送與你的見面禮。其中一冊是宮中的花名冊,宮中每個宮女、太監的性格特點,人際關係等等都有詳細記載。雖然已經過了幾年,但大致是不會變的。另外一冊則是一本大內珍藏的武學寶典,名為龍象般若功,乃是西域一個武僧進獻。本公公觀公子氣息內斂,顯然是習武已有小成,雖說如今尚武之風不在,但文武雙全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公子閒暇之餘,也可以借此消磨時光。」

    以馮保當年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權勢,有這本花名冊並不足為奇。至於那本龍象般若功,馮保就連大內珍藏的《清明上河圖》都能偷龍轉鳳,區區一本武學寶典又何足掛齒?

    沐連魚接過卷冊,不由心中大喜。不過說老實話,他對於那本武功秘籍倒真沒有太大的興趣,至於那本花名冊,確確實實是一件寶物。都說宮中有人好辦事,有了這本花名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沐連魚珍而重之的把卷冊放入懷中,隨即對馮保高舉酒杯:「馮公公,如若連魚日後有所建樹,定為公公平反。」

    「那就借沐公子吉言。」馮保並不謙讓,飲下這杯酒,正待再開口說話,馮保突然面色一變,對沐連魚催促道:「有貴客到訪,沐公子請去內室稍待,不管生什麼事情都不要出來。」

    「馮公公?」

    「休要多言,趕快進去。」一向沉穩的馮保居然顯得有些慌亂,把沐連魚拉到內室,一臉凝重的吩咐道:「記住本公公的話,千萬不要出來,否則定有殺身之禍。」

    沐連魚見馮保如此鄭重,知曉其中厲害,趕忙隱匿在內室之中。不過沐連魚心裡面卻很好奇,究竟是什麼人能讓馮保如此驚慌失措?

    馮保命沐連魚躲進內室,回身收拾了一下桌上的酒具,一個人坐在酒桌旁自斟自酌。過了大約半盞茶的功夫,沐連魚果然聽到有一陣腳步聲靠近,來人步伐沉穩,可其中一人腳步聲極輕,卻進退有據,應該是武功極高之人。

    沐連魚思忖之間,茅屋的木門已經被推開。沐連魚只聽的馮保的聲音驟然響起,語態恭順:「馮保參見……」

    不待馮保說完,一個女子的聲音又在沐連魚耳畔響起:「免禮。」

    沐連魚這才醒悟過來,他剛剛聽出其中一人腳步聲極輕,原以為是武功極高之人,卻沒想到是一位女子,從聲音來判斷,此女說話不怒而威,應是長久養尊處優之故。此刻,沐連魚只聽的女子緩緩開口問道:「馮公公,知道本宮為什麼會來見你嗎?」

    「馮保不知。」

    「馮公公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女子的語氣似乎帶著淡淡的戲虐,「馮公公可真是本事吶,雖然被配到皇陵種菜,可皇上還一直對公公念念不忘,懷念公公的好處,還時常念叨大伴,大伴。」

    馮保與小皇帝的關係密切,萬曆皇帝十歲時便改稱馮保為「大伴」。李太后管教小皇帝十分嚴格,因此萬曆皇帝也十分害怕馮保。有次小皇帝正與小太監們玩,看到馮保來了,急忙停下來、正襟危坐:「大伴來了!」

    後來李太后歸政,萬曆帝乾綱獨斷,馮保失去了依靠。太監張鯨、張誠常常利用機會向萬曆皇帝報告馮保的過失,讓皇帝責令馮保回鄉養老。萬曆帝對馮保的畏懼感仍然很強,不安的問道:「如果大伴上殿來問這件事,朕該怎麼辦啊?」

    對於馮保來說,此刻再次聽到這個稱呼,卻顯得十分激動:「皇爺真這麼說?」

    「馮公公倒真是個感性的人兒。」女子冷哼了一聲,「皇上確實有意讓公公回朝,不過……」

    「不過什麼?」馮保頓時心神劇震。

    女子卻是語氣清淡的應道:「不過太后她老人家覺得馮公公已經老眼昏花,不再適宜輔佐皇上,所以命你即刻自盡。」

    『自殺』?沐連魚心中一凜,忍不住從縫隙中看去:只見馮保跪在地上,面前站著一女,此女身著絲織的長袍拖在身後,長袍設計精妙,使她的玲瓏嬌軀若隱若現,濃密的頭高高地盤在了頭上,上面裝飾著幾枚星狀的寶石,閃爍著誘人的光芒,不過從這個角度看不清楚此女的面目。在她的身側有幾位佩戴著怪異刀具的侍衛,只是立在那裡,便感覺到一種逼人的氣勢撲面而來。

    此刻,馮保顯然已經亂了心神,失魂落魄的搖頭道:「太后她老人家絕不會這麼說的。」

    「你以為太后會怎麼說?」女子冷笑一聲道,「如今皇上親政,海內生平,可唯獨對你馮公公是又愛又恨,太后她老人家又怎麼會讓你再有機會回到皇上身邊擾亂朝剛?」

    「擾亂朝剛?」馮保面色一呆,急忙辯解道,「馮保雖然貪財,可對皇爺一直是忠心耿耿,絕不會做出擾亂朝剛的事情。」

    女子微微歎了口氣:「馮公公,您跟隨太后多年,難道還不瞭解她老人家的性格嗎?如若真要救你,當初張鯨、張誠兩位太監對付你的時候,只要她老人家一句話不就可以救你於水火?可是太后並沒有這麼做,難道你沒有想過為什麼?」

    以馮保的聰明又如何還不明白?只因為他身在局中,一直在自欺欺人而已。他不願意相信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李太后會如此對他,他也一直相信當年太后之所以不為他說好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可是直到此刻,馮保才幡然醒悟,從始至終他根本就是李太后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可以隨時被犧牲的棋子。

    「馮公公,你還有何話說?如若不信本宮的話,這是太后的密旨,你盡可拿去一觀。」女子語氣冷峻,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丟在桌上。

    馮保終於面色慘白,臉上再沒有一絲血色,他沒有看一眼那封密旨,甚至沒有看一眼的意思,而是面朝京師方向,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聲淚俱下:「皇爺,大伴無用,不能再伴隨皇爺左右,請您多多保重龍體,大伴先走一步了。」

    &1t;ahref=.>.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