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一卷 初出茅廬 第二十五章 廬江陸康 文 / 草牛

    第二十五章廬江陸康

    周瑜大感訝異,心想這是演的哪一出啊?靈蛇獻劍?在三國資料裡可從沒看過。而那柄短劍,僅從外觀上看,就必是上古之神器。

    赤蛇游到周瑜身前,將頭昂起,周瑜順手將它口中的短劍拿出,入手時感到一片清涼,重量正適中,適合隨身佩帶。孫策等眾人萬分好奇,知道這兩條靈蛇沒有傷人之意,這時也圍了上來觀看。

    周瑜小心翼翼地敲了幾敲、掂了幾掂之後方才將寶劍從劍鞘中緩緩拔出。眾人只見一團光華自劍鞘中綻放而出,猶如出水的芙蓉般雍容而清冽,劍柄上的雕飾如星宿運行般閃出深邃的光芒,劍身與陽光渾然一體,像清水漫過池塘那樣從容而舒緩,而劍刃就像壁立千丈的斷崖,崇高而巍峨……

    眾人定睛細看,只見在劍身上用篆文刻著兩個字:純均。

    「純均之劍!」周瑜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據史書記載,此劍乃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為鑄這把劍,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水乾涸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眾神歸天,赤堇山閉合如初,若耶江波濤再起,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

    昔日越王勾踐認為此劍珍貴無雙,曾將此劍終生珍藏。越國後來被楚國所滅的時候,楚兵四處搜尋此劍,遍尋不著。想不到,此劍居然在此時此刻以靈蛇獻寶的方式出現。周瑜心中狂喜,看來自己穿越的行為並非上天無意之舉,那原來他所熟知的歷史也將不是今後的真實事件了,歷史的軌跡隨著他的穿越必將發生一些改變,至於是巨變還是小的改變,誰知道呢,凡事皆有可能啊。

    孫策心中甚是驚奇,看來周瑜遠非凡人,今後的發展不可估量啊,如為自己所用……想到此,孫策哈哈大笑,向周瑜說道:「公瑾,此事大吉!恭喜你得此寶劍,想來日後拜將封侯亦不遠矣。」

    眾人紛紛向周瑜道賀,待大家回頭再看時,那一白一赤兩條靈蛇,已悄然消失了。

    舒縣,周宅。

    天色已晚,後院裡已開始掌燈,院內擺了一桌酒菜,周道、臧霸、周安等數人正在喝酒吃飯。

    「宣高,這些日子來,你日夜不停地訓練新丁,真是辛苦了!」周道雖不善言語,但畢竟是士族傳人,這些話說來倒也是挺自然。

    臧霸剛將一盞酒倒入口中,聞言用手將嘴一抹,說道:「周大哥這是說哪裡話來。這公瑾大哥委託我的事,就是那火裡水裡的事情,我臧霸也沒有二話說!再者,創建飛龍軍可是我一直最想做的事,帶領飛龍軍精英千里奔襲而取上將首級,一戰扭轉戰局,可是我一生最高的夢想!」

    周安接著說道:「宣高賢弟,你的心情我很能理解。我還很羨慕你呢,你的飛龍軍都是從我這裡挑選的健士,不說千里挑一,那也是百里挑一啊。拉出去哪個不是雄赳赳氣昂昂的男子漢!你看這二位,」周安說著用手指了指桌上的兩個一臉英氣的年輕漢子,說道:「這兩位百夫長,乃是我父親的好友推薦而來的山中獵戶,不僅身懷絕學,對於排兵佈陣亦有一定的造詣,依我看,他日必將成為叱吒一方的將軍。」

    那二人中的一人面白無鬚,濃眉星目,站起來施禮道:「周大哥過獎了。在下高順不才,願為飛龍軍效勞。」臧霸看高順面前無酒,便問道:「高順,你怎麼不喝酒?」高順正色回道:「回統領,高順從不喝酒。」這時另一人站起來說道:「統領,高順確實不飲酒,我們曾約定,要共同把飛龍軍打造成強大的虎狼之師,何時成功,方能飲酒。」臧霸點頭,眼露欣賞之色,對周道說道:「周大哥,周泰和高順均為百夫長,手下皆百名果敢戰士,你看,我這飛龍軍就靠他們兩人了。」周道點頭說道:「嗯,未來可期啊。過幾日二弟就要回來了,他在信中專門提到回來主要是為了看看咱們這支步兵部隊的情況,這幾天你們可要抓緊訓練啊。」

    「周大哥放心,我們定當努力!」臧霸、高順、周泰、周安大聲回答道。

    舒縣,廬江太守府。

    周尚帶著周瑜自壽春歸舒縣,前來拜訪太守陸康,三人正坐在桌前喝茶。其中一個面容清瘦的中年人,正是陸康。

    作為江南士族的代表之一,現任廬江太守陸康乃是在江南一帶鼎鼎有名的人。他字季寧,吳郡人士,在年少時就以義烈的品行為人們所稱道,刺史臧旻舉薦陸康為茂才,朝廷任命他為高成令。此縣城位於邊陲,縣府令每戶出一人帶弓弩集中守備,不能參加勞動生產,又徵集民眾修整城郭,民眾怨聲載道。陸康上任後,將這兩項擾民的工作都免掉了,於是百姓大悅。陸康以恩信來治理縣境,寇盜亦息,州郡均向朝廷上表表揚陸康的政績。光和元年,陸康陞遷為武陵太守,轉守桂陽、樂安二郡,均被當地的百姓所愛戴。

    過了幾年,廬**黃穰與江夏蠻連結十餘萬人,攻沒四縣,朝廷拜陸康為廬江太守,以討逆賊。陸康領軍嚴格,賞罰分明,很快將黃穰擊破,餘下賊眾皆降。

    自此,陸康名振江南。

    「呵呵,」周尚笑著向陸康說道:「季寧,年餘不見,你的身材可是更加地好了呀,想是國事、家事,事事操心啊。」

    陸康笑著輕輕搖頭說道:「周兄,你是有所不知啊。我這小兒陸績年方兩歲,卻甚是頑劣,每日裡除了跟我搗蛋外,還是跟我搗蛋,家裡經常雞飛狗跳的,我還哪裡胖得起來。」

    周尚哈哈大笑,把周瑜介紹給陸康:「季寧,這是我的侄兒周瑜,已被舉為孝廉,不日將入朝,想來還得回到廬江來任職。今後還請多多關照。」

    周瑜趕忙站起身來,向陸康施禮。

    「哦,你就是周瑜賢侄?」陸康見周瑜相貌英俊,一身白衣,腰懸短劍,如玉樹臨風般,行為舉止甚是有禮,不禁暗中喜歡。陸康接著說道:「久聞賢侄一表人才,文武雙全,更有傳聞說靈蛇獻寶劍,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啊,哈哈。」

    周瑜臉上儘是謙恭之色,忙道:「陸叔叔謬讚了。陸叔叔乃當今之名士,瑜久聞陸叔叔之賢名,今後還請多多指教。」

    見陸康面露得意之色,周瑜接著吹捧道:「瑜聞昔日靈帝欲造銅人,詔調民田,畝斂十錢。陸叔叔為百姓計,上疏靈帝,雖不為所取,然陸叔叔賢良之名已傳天下,這疏的內容也在民間廣為流傳,瑜亦記得:

    「臣聞先王治世,貴在愛民。省徭輕賦,以寧天下,除煩就約,以崇簡易,故萬姓從化,靈物應德。末世衰主,窮奢極侈,造作無端,興制非一,勞割自下,以從苟欲,故黎民吁嗟,陰陽感動。陛下聖德承天,當隆盛化,而卒被詔書,畝斂田錢,鑄作銅人,伏讀惆悵,悼心失圖。夫十一而稅,周謂之徹。徹者通也,言其法度可通萬世而行也。故魯宣稅畝,而蟓災自生;哀公增賦,而孔子非之。豈有聚奪民物,以營無用之銅人;捐捨聖戒,自蹈亡王之法哉!傳曰:『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世何述焉?』陛下宜留神省察,改敝從善,以塞兆民怨恨之望。」」

    「哈哈,」見周瑜果然將自己的上疏文字背了出來,陸康心裡異常高興,人總是喜歡被誇的嘛,他也益發地喜歡周瑜了。當下陸康拉住周瑜的手說道:「賢侄,我對你真是一見如故!今天中午你們就別回家吃飯了,在我這裡喝酒!我這裡有兩壇上好的青梅酒!」

    十數隻白鴿在空中盤旋,小魚兒站在院中,口中咕咕做聲,將一把一把的玉米粒拋灑在院內的地上。那些白鴿見狀,紛紛飛下來啄食,有些和小魚兒親暱的,飛到小魚兒的胳膊上,直接在她的手中啄食玉米粒。有只白鴿很頑皮,在地上吃了幾粒玉米粒後,飛到小魚兒的肩膀上,用頭輕輕地摩挲著她的鬢髮,像是在撒嬌。

    這些是小魚兒新購的鴿子,準備訓練來做信鴿的,經過幾個月的相處,小魚兒很是喜歡這些鴿子,並給每隻鴿子都起了名字:樂樂、小不點、花花……平日和鄧母聊起鴿子來,都是如數家珍般。

    鄧母此時走到院子裡,看著滿地的白鴿,「咕咕……咕咕……」的聲音不絕於耳,饒有興趣地說道:「這些鴿子羽毛潔白,看起來倒是蠻好看的。」

    小魚兒向她做了個鬼臉,說道:「你終於喜歡它們了啊。」

    鄧母笑著回道:「不喜歡又能怎麼樣呢?誰叫我們家小魚兒喜歡呢,你這個鴿子隊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