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一卷 初出茅廬 第二十七章 操練水軍 文 / 草牛

    第二十七章操練水軍

    洛陽,大將軍府,佔地數畝,富麗堂皇。

    東漢大將軍何進正坐在後堂,與弟弟何苗商量事情。

    何進字遂高,乃南陽宛縣人,本為屠戶出身,因妹妹被立為皇后而發跡。何進此人身高馬大,滿臉絡腮鬍須,雙臂粗壯有力,咋看過去頗有威嚴。

    何苗,何進的親弟弟,本布衣,也是沾了妹妹和哥哥的光,此時已拜車騎將軍,封濟陽侯。其人卻長得頗為猥瑣,一副酒色過度的樣子。昨晚他剛收了張讓、趙忠等黃門內侍的大量財物,這次是專門過來當說客的。

    何苗端起香茶喝了一口,說道:「大哥,咱哥倆是一起從南陽來到京都的,原本都是貧賤之身,是靠了咱們的妹妹才開始富貴起來的。這國家大事,牽涉的方面太多,朝廷裡的關係又都是盤根錯節,異常複雜,哪裡是那麼容易治理好的啊。」

    看到何進能聽得進去,何苗繼續說道:「我知道大哥你聽了下面一些人的意見,說什麼「中官天下所疾」,「宦官專權,天下公憤」,可是張讓等人做了那麼多年的黃門中官,在朝中的勢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大,你如果做了些對他們不利的事情,必會招致他們的報復,這做出去的事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旦做了就難以收回了。大哥,你還是要深思啊。我看還是以和為貴,與他們和睦相處,大家一起喜洋洋樂洋洋,共同發財,不是挺好的麼?」

    「呃……這……」,何進沉吟不語。心裡已經開始鬆動。

    自何進取得朝政大權以來,誅殺蹇碩,逼死董太后,已是秉國專朝。何進門下的親客張津勸說何進:「黃門常侍權重日久,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將軍宜更清選賢良,整齊天下,為國家除患。」何進平日看那十常侍就不順眼,加上耳根子軟,聽張津如此說,便有了想法。但十常侍把持黃門已久,在朝內的潛在勢力相當強大。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考慮到袁氏累世寵貴,海內所歸,何進特意提拔袁紹和袁術,厚待他們以為已用。又博征智謀之士逄紀、何顒、荀攸等作為自己的心腹參謀。

    何進本以為清除那十常侍乃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便入宮跟他妹妹何太后說出自己的計劃,哪知何太后不聽,對何進說道:「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對共事乎?」意思是舊例不可違,而她也不願意直接和朝廷上的官員打交道,還是得通過那些黃門內侍。何進本來就不甚堅決,何太后這一表態,讓他感到很是為難。

    袁紹等人怕何進反悔,拿前朝竇武誅殺內寵的故事做比較,指出何進現在軍權在握,如果果斷地出手,是沒有風險的。於是何進又堅定了信心。

    可是今日聽了何苗這一番述說,何進的決心又動搖了起來。他內心暗想,如今這大將軍的位置坐得好好的,榮華富貴是幾輩子也享受不完。只要張讓他們這些內侍願意向自己低頭,威脅不到自己,那自己何必冒險去惹他們呢?至於天下人如何評說,他們又不在我這位置,哪裡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我管他們作甚。

    何苗見何進如此猶豫不決的神色,知道自己的話已經達到了效果,便湊到何進耳邊悄聲說道:「大哥有所不知,如今這十常侍十分乖巧,昨晚又給咱們的母親舞陽君送了厚禮,給我也送了,這不,我帶了幾件珍稀的物件來,待會你看看……」

    巢湖。

    一葉小舟正在湖面上划行。

    周瑜和臧霸、高順、周泰以及袁渙、張范兄弟站立在船上,正在指指點點,笑談風月。

    周瑜用手一指湖的遠方,側頭對袁渙說道:「曜卿,你看這景色多美!水天一色,驚濤擁雪,遠山嵐影飄渺,鷗鶩帆檣齊飛,真是令人逸興遄飛,心曠神怡。」

    袁渙呵呵一笑,答道:「公瑾,形容得很妙啊,說實話,我自幼在北方長大,見過一些湖泊,卻沒有見過如此之大如此之美的,這趟跟你來,是來對了!」

    周瑜聞言意味深長地問了一句:「曜卿,這麼美的地方,有強兵八百,假如這裡需要你,你還回壽春麼?」

    袁渙沒有直接回答,臉上卻掛滿了笑容,眼神裡儘是期待。

    甘寧在南塘港口迎接周瑜一行,見到周瑜的隊伍中既有高順、周泰這樣的英姿雄發的將領,又有袁渙、張范這樣的滿腹經綸的文士,心中不禁很是高興。

    周瑜一見到甘寧,未待停穩,即躍上岸去,給了甘寧一個熱烈的擁抱,隨即一拳輕輕打在甘寧的胸膛上,壞笑道:「二弟,你的胸肌可是越來越發達了!」甘寧哪裡被開過這樣的玩笑,臉色有點緋紅,只好扯開話題,說道:「大哥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周瑜說道:「只是這船小了些,待我們的實力壯大後,二弟你定要造幾艘大船,載的人多些,也平穩些。」

    「大哥不知,我已安排人在打造了,木料就用這島上的樹木,其它材料或就地取材,或派人去城裡購買,估計還有一個月就可打造完成了。」甘寧回道。

    「哦?好啊,」周瑜心裡驚喜,忙問道:「造船的工匠從何而來?」

    「這巢湖邊有個石斜鎮,鎮上的人都以打漁為生,也都會自己造小船,數月前,有一股盜賊殺進鎮裡燒殺搶掠,我正好經過那裡,指揮弟兄們將那股盜賊趕跑,鎮上的居民很感激,表示願意給我們提供幫助。我說不要錢不要糧,只要幾十個造船匠。就這麼著,由一個叫石康的領頭,帶著三四十個工匠來到島上幫我造船了。」

    「哈哈,」周瑜向甘寧豎起大拇指,說道:「二弟做事考慮周到,很有前瞻眼光,真乃大才也。」

    姥山島,聚義廳。

    聚義廳是甘寧新修的,剛剛完工,位於姥山島南塘的高處,背依山壁,前可俯瞰南塘港的全景,八百水軍的出操訓練情況均可一覽無餘。

    周瑜一行人剛剛看完水軍的操練,在大廳內喝茶。

    張承向甘寧一伸大拇指,說道:「甘將軍治軍有方,我等今日觀這八百虎賁操練,攻防有度,秩序井然,令我等大開眼界啊。」

    袁渙接著問道:「甘將軍,你的大名我在壽春時就已聽公瑾講過多次,今日一見果有大將風範。但我觀察,你的手下這八百健士俱身穿白色戰袍,腰繫錦帶,這是為何啊?」

    「哦,」甘寧回答道:「這湖面上陽光直射時很是燥熱,若身穿深色的衣服,會吸收陽光的熱量,令人更加燥熱;若身穿淺色的衣服,就可以將陽光的熱量反射回去,人就會覺得涼快些了。」

    「吸收?反射?這些詞是什麼意思,我們都沒聽過啊?」眾人的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甘寧的汗流了下來,這些詞可是周瑜教給他的,他是只知其詞,不知其意,這可如何解釋清楚啊。他不由得向周瑜發出求救的目光。周瑜見狀,不慌不忙,從桌上端起兩杯茶,命人拿來兩小塊布,一塊黑色,一塊白色,將茶杯放置在廳外直射的陽光下,用那一黑一白兩塊布分別將茶杯罩住。

    過了片刻,周瑜將那兩塊布拿走,讓眾人伸手指到杯中感受溫度,袁渙試完後,說道:「罩黑布的這杯茶比原先熱了許多,罩白布的那杯茶卻和原先一樣涼。」

    周瑜站在眾人面前,開始解釋:「何謂吸收?當陽光射在黑色布上時,大部分熱量留在了黑布上,導致茶水變熱,這就是吸收。何謂反射?當陽光射在白色布上時,絕大部分熱量不能留在布上,只有向回或旁邊的方向散掉,這就叫反射。」周瑜邊解釋邊用手勢配合。

    「哦,」眾人恍然大悟,臧霸舉一反三,說道:「難怪在晚上,穿著黑色的衣服不易被人發現,穿著白色衣服總感覺亮閃閃的,原來是吸收或反射了月光的緣故。」

    「三弟厲害,都會活學活用了啊。」周瑜笑著拍了拍臧霸的肩膀。

    「那兵士們腰間繫的錦帶是何作用?」袁渙開始打破沙鍋問到底。甘寧用充滿驕傲的語氣回道:「我軍名為錦帆軍,腰間繫一錦帶乃是我軍的標識,諸位不覺得這錦帶繫在身上很帥氣麼?」

    這時,一個身著盔甲、披著件白色披風的將領走到甘寧面前,抱拳說道:「稟報將軍!錦帆軍已完成操練,請將軍指示!」此人年約二十,聲音洪亮,一臉的英氣。

    甘寧向他說道:「令眾兵士回營寨休息,修補船隻和兵器。」

    接著甘寧轉身向周瑜介紹道:「大哥,這是我的得力助手,姓蔣名欽字字公奕,九江壽春人。有一身的武藝,特別是水上功夫尤為了得。」

    周瑜大喜,這蔣欽可是歷史上東吳的一員大將啊,想不到也到了自己的陣營之中。周瑜當即緊握住蔣欽的手,大笑道:「經常聽二弟提起公奕,說是當世豪傑,今日一見果是虎將也。哈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