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二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章 天井剿匪(一) 文 / 草牛

    第七十章天井剿匪(一)

    巢湖南岸,天井山下。

    天井山因山頂有一口天井,終年不枯不溢,而得名。它北接巢湖,總面積一萬八千畝,是巢湖南岸的第一大山。

    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縱橫,奇山、怪石、泉水、古剎、天然洞穴甚多,文化底蘊深厚,置身其中,撲面而來的是一片綠色的世界,群山疊翠,鬱鬱蔥蔥,山谷清泉潺潺,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濕潤,沁人心脾。

    此刻已是深夜,秋夜涼如水,一彎月牙斜斜地掛在天上。巢湖的水面上波光暗淡,湖面遠處朦朦朧朧的如一層薄霧,看不清楚。

    有十幾艘戰船悄悄地劃開水面,自遠處慢慢駛近,船體黝黑,如暗夜裡的鬼魅一般,只有船上的風帆與眾不同,在普通白色風帆上覆著一層五彩的錦布,看上去五色斑斕。

    每艘戰船上都裝載了四五十名士兵,左手持盾,右手拿刀,盔甲鮮明,靜靜地佇立在甲板上,如同一尊尊冷峻的雕塑。

    待戰船接近岸邊,便有士兵將長長的木板伸出,擱在岸上,待船停穩,士兵們便矮下身子一路小跑,魚貫從船上跑到了岸上。

    甘寧今天沒有穿他最喜歡的錦衣,穿在身上的一副魚鱗甲質量上乘,是周瑜所贈。背後負著細長的天龍霸風刀,手持一把碩大的鐵胎弓,腰間的箭壺裡數十支狼牙箭排得整整齊齊,黝黑的箭頭泛著月光。

    見錦帆軍士兵已經上了岸,蔣欽召集大家集合完畢,甘寧方一個騰躍,直接從戰船跳到了岸上,然後,甘寧揮手示意搖船的士兵尋找隱蔽的地方將戰船隱藏好。

    甘寧大踏步地走到錦帆軍士兵們的面前,開始戰前動員。

    「兄弟們!」甘寧的聲音低沉而又富有磁性,說道:「今晚是一個富有意義的夜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是我們錦帆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正式戰鬥!」

    「看看我們的兄弟部隊!飛龍軍自成立以來的待遇都是最高的,大哥認為他們是精銳中的精銳!只冶父山小試牛刀,就打跑了孫夏的軍隊,自己無一傷亡。陷陣營就不用說了,居巢境內的十二股盜匪已經被清剿一空,而最後的幾股盜匪攝於軍威,都紛紛投誠了!斥候營的那些兄弟,天天干的都是馬上的活,跑起來風馳電掣,威風得很!」

    錦帆軍眾將士靜靜傾聽。

    甘寧低聲喊道:「弟兄們,你們羨慕他們麼?」

    「羨慕!」有士兵回應,甘寧忙揮手制止,說道:「夜深人靜的時候聲音會傳得很遠。為了不驚動敵人,你們別說話!」

    於是,一眾錦帆軍將士都把想喊的話摁在了心裡,個個的臉憋得通紅。

    甘寧見狀說道:「我很明白大家的心情,今晚就是我們錦帆軍證明自己的時候!廢話我也不說了,大家現在出發,目標桃花洞!」

    甘寧將手往山上一指,暗夜中的天井山顯得圓潤,又透出一種神秘,彷彿有恐怖的怪獸藏在其中,等待著他們。

    桃花洞,位於天井山南澗,在群山環抱之中,洞口花草掩映,枝柯覆蓋。匍匐而進,碧苔如鋪,泉聲如罄。

    進入洞中,則石筍交錯,形如飛禽、走獸、人物、器皿,不勝其態。

    再往裡走,天地突然變得廣闊,一個空曠的石頭大廳呈現在眼前,石廳高約十丈、長四十丈、寬二十丈,足以站立得下千餘人。石廳兩旁,屹立著一對形似青獅、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態逼真。

    時間進入秋季以來,河西郭太和青州黃巾軍攻勢猛烈,拔城略地,大有捲土重來之勢。孫夏在冶父山也蠢蠢欲動,他積極與各地隱蔽的黃巾軍聯絡,擴充隊伍,又與五斗米教結成同盟,張隋作為五斗米教的江南總統領長期駐守在冶父山,負責提供後勤供給,招募教眾入伙。

    周瑜在居巢展開的剿匪行動,除了被消滅的和投誠的,還有一部分盜匪跑到冶父山,投到了孫夏的門下,一時間,孫夏的實力大漲,足足有了五千餘人馬。

    天井山有一股山賊,一直盤踞在桃花洞附近,頭領名叫玄空道人。這玄空道人其實是個假道士,他本名趙三,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家中赤貧,上無片瓦遮身體,下無可立錐之地,全家擠在一個狹小的山洞中。父母在山中開了點坡地,種些紅薯、玉米,聊以度日,經常是吃了上頓兒沒下頓兒。

    趙三自小頑劣,練就了一身爬樹掏鳥窩、下水捉黑魚的本領,經常捕捉些野鴿子、魚蝦來補貼家用。

    長大後,趙三迷上了賭博,還逢賭必輸,不久就把家裡僅剩的一點家當都輸光了,父親早年得病去世,母親被趙三氣得一病不起,沒幾天就死了。沒有了家庭約束的趙三變本加厲,日夜狂賭,結果連褲衩子都輸掉了,還借了三輩子也還不完的高利貸。

    走投無路之下,正好黃巾軍的風潮席捲全國,趙三便也拿起捕魚的鐵叉加入了波才的黃巾軍。經過了戰場的洗禮,趙三蛻變為一個凶狠、狡詐的黃巾頭目,他手下的人馬也成為波才屬下的一支精銳隊伍。

    後來波才被大漢政府軍擊敗,手下的人馬潰散,趙三的部隊作為最後的一支機動力量一路掩護波才退敗,遇上董卓的西涼鐵騎,人馬折損大半,趙三亦身受重傷,虧得幾名手下拚死將他救出,悄悄地跑到天井山,躲藏在桃花洞中將傷養好。

    趙三不甘心就此沉寂,於是想了個計策,他和幾名手下都打扮為道士模樣,自稱玄空道人,是大賢良師張角的三弟子,在天井山一帶招搖撞騙,替人醫病。

    虧得趙三有個手下頗通醫術,名叫侯景,用的都是祖傳的方子,還真的給不少山民治好了病。於是,趙三就這樣潛伏了下來,並以傳道為名繼續發展隊伍。幾年下來,趙三的隊伍也發展到了五六百人。

    孫夏為了拉攏趙三,與其結為兄弟。趙三見孫夏的實力遠大於自己,便也真心實意地加入了孫夏的陣營。

    這幾日,趙三與孫夏探馬往來頻繁,正在密謀一件大事。

    夜色中,錦帆軍的將士們順著山路直接往桃花洞而去,借助著月光,依稀可以看得見腳下的道路。每個人都默不作聲,眼神中卻透出勇敢和堅毅。

    山高林密,山間的小徑並不是那麼好走,經常有士兵發出輕微的呼叫聲,不是一腳踏空,腳崴了,就是碰擦到尖利的石頭,劃破了腿部的皮膚。

    蔣欽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為了夜戰的需要,他將最為心愛的白色披風換成了黑色披風,背後一把強弩,手中握著兩把鑌鐵短戟,黑沉沉的,顯是份量不輕。

    蔣欽遠遠地望見了桃花洞,洞口堆著兩個火塘,火光閃動,印出周圍幾個站崗山賊的身影。

    轉過一塊形似金龜的大石頭,眼前豁然開朗,出現在蔣欽面前的是由許多的太湖石堆疊而成的奇怪石陣,方圓約二畝,如城似郭,曲折離奇。

    見身後的士兵徑直往石陣中走去,蔣欽忙伸手攔住,他仔細觀察了一會,說道:「這裡有些古怪,恐怕是個迷陣。你速去後面通知甘將軍,讓他過來看看。」

    整支隊伍便在這石陣前停住。月色下,人影輕微晃動,甘寧施展輕功一路疾跑,已經到了石陣面前。

    蔣欽見甘寧來了,伸手指了指石陣,輕聲說道:「夜色裡看不清楚,這石陣恐是個迷陣,走進去就走不出來了。」

    甘寧神色凝重,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我們派來刺探軍情的探馬並未對此石陣有所報告,想來是疏忽了。莫慌,待我親自探上一探。」

    說罷,甘寧一展身形,進入了石陣之中。

    夜間的山裡顯得異常的安靜,只有秋蟲不斷發出的細微叫聲,偶爾有一兩聲尖利的叫聲傳來,那是貓頭鷹在表達自己鬱悶的心情。

    蔣欽領著錦帆軍的將士們肅立在石陣前,沒有一個人隨便說話或發出大的聲響。

    這就是軍威,這就是軍紀。

    如此嚴明的軍紀,如此強大的執行力要歸功於周瑜苦心設計的下級軍官制度。

    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他,非常清楚在古代尤其是秦漢年間,並沒有完善的下級軍官制度,那時主將是一支軍隊的核心。主將勇猛,仗打得順風順水,他的手下就是一群虎狼。可一旦主將被打敗、被擒或被殺,整支隊伍立刻就會變成一盤散沙,主將之下的偏將、裨將只能控制自己能直接指揮的士兵,無法迅速召集其餘的士兵。

    這也就是為何在古代屢屢出現正面對戰時兵力多的一方反而輸給兵力少的一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