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二卷 雛鷹展翅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門張遼 文 / 草牛

    第一百一十二章雁門張遼

    頓時,關東聯軍的軍陣中爆出出巨大的喝彩聲。

    「吼~~吼~~吼~~」

    「莫要走了呂布~~」

    「好啊~~好啊~~」

    西涼軍的士兵則無力地低下了他們那原本高昂的頭顱。

    「得得得」,赤兔馬載著呂布跑得飛快,向著兩軍陣地的空隙處狂奔而去。

    呂布軍中,偏將成廉、宋憲、張遼、侯成見狀忙策馬而出,欲將呂布迎回本陣。

    面對如此良機,王越哪裡肯放呂布走?他大喝一聲,將擊敗了呂布的鑌鐵長戟高高舉起,雙腿狠狠地一夾馬腹,「咻律律」胯下戰馬發出一聲長嘶,撒開四蹄,追趕呂布而去。

    呂布聞得後邊有馬匹在追趕自己,忙急聲呼道:「速來救我……速來救我……」

    轉眼間,王越的馬匹已經離呂布只有十步之遙,王越在馬上哈哈大笑道:「呂布匹夫,看誰還能救得了你!」

    話音未落,王越突然感到有一股異樣,憑著一員優秀武將的敏感和極佳的聽力,隱隱聽到有一股疾風直奔自己而來,王越並不慌張,待判斷出準確的方位後,猛然間一俯身,「嗖~~」一支拇指粗的狼牙箭擦著背部飛掠而過。

    一員白袍小將搖搶催馬已經趕了過來,大聲喝道:「休得傷害我家將軍!雁門張遼在此!」

    王越冷笑道:「既然你前來送死,我就成全你!」說罷,王越一招「直搗黃龍」,鑌鐵長戟疾若奔龍,刺破空氣發出「嘶嘶」的聲音,直刺張遼的腹部。

    張遼忙用手中的鐵槍一格,「鐺」的一聲,生生格開了王越的長戟,卻覺得自己雙臂酸麻,已然不能舉起鐵槍。王越見張遼居然能格開自己的鐵戟,不由發出一聲驚呼,想不到呂布的手下還有如此的猛將,而且此員小將年紀尚小,未來武力上升的潛力還很大。

    張遼的戰馬瞬間擦過王越的身邊,追趕上呂布,侯成、成廉和宋憲此時也已趕到,三人護著呂布奔回本陣去了。

    王越見已無法追趕上呂布,只得輕歎一聲,撥馬返回關東聯軍的兵陣。

    洛陽城郊。

    一群又一群的百姓拖家帶口、趕著車馬、攜帶著家裡值錢的物事,緩緩地走在洛陽前往長安的官道上,一時間,整個官道上塞滿了類似於逃難的人群,都是被董卓強迫遷往長安的洛陽百姓。

    西涼騎兵們則跨坐在戰馬上,手持皮鞭,耀武揚威地在官道兩旁馳騁,看到有不順眼的,就是一鞭子下去,夾帶著惡狠狠的話語:「賊骨頭,再不快點走,就要了你的小命!」

    碰到移民中有長得不錯的年輕女性,便會有西涼騎兵厚著臉皮湊到身旁,調笑道:「小娘子,長得挺漂亮的嘛,陪大爺玩玩~」更有西涼老兵用馬鞭的鞭把頂起女人的下巴,一番調戲之後,猛地一拍馬屁股,一溜煙地跑了。

    也有些兵,趁著黑夜,襲入百姓們的棲息之地,或是打劫到些金銀珠寶,或是扛著年輕的女性遠遠遁走,碰到欲抵抗的百姓,一律砍死。

    除了西涼騎兵的騷擾,糧食缺乏是個最重要的問題,餓死者、相踵受傷死亡者及相互搶掠械鬥至死者無數,屍體佈滿沿途大道,真是一幅觸目驚心的淒慘地獄圖。

    此刻,洛陽城中,董卓已經完成了對不同意遷都的大臣的清洗。

    董卓最初向三公九卿們提起遷都時,司空楊彪起而反對,質疑道:「這怎麼行?洛陽為都已多年,官賈百姓,無不適應,一旦遷都,勢必驚動朝野,反而不利於人心穩定。還是不遷為佳!」

    董卓挺著肚子,指著楊彪道:「遷都乃國家大計,你敢阻撓嗎?」太尉黃琬見狀忙補充道:「正因為遷都乃國家大計,楊司徒才正義直言,還是請相國更多斟酌的好……」

    董卓一時語塞,瞪著一雙豹眼,死死地看著黃琬。司徒王允現在才連忙出來圓場,說道:「我覺得遷都是個好計,漢高祖不是以長安為京師嗎?不過相國大可不必為楊司徒和黃太尉的錯話而計較,最終定奪,還不是完全由你麼?」

    董卓這才消了些氣,但立即將楊彪和黃琬免了職。

    城門校尉伍瓊,還有尚書周毖都罵司徒王允只知道奉承,沒有骨氣,遷都可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他二人決定冒死規勸董卓,不讓他遷都。

    董卓一見是他們二人,就厲聲說道:「當初你倆勸我重用名士,啟用袁紹做了渤海太守,我就依了你們。你們所推舉的人做了太守,做了刺史,是怎麼報答我的呢?竟然發兵來攻打我,而你們還想為他做內應,硬叫我在這兒挨打。這完全是你兩個對不起我,不是我董卓對不起你們。這一次,你們就休怪我無情了……」

    於是,氣惱的董卓吆喝一聲,他身邊的侍衛便過來將伍瓊、周毖捉了,下在了獄中。第二天,即定了個裡通叛匪的罪名,予以處死。

    董卓殺了伍瓊、周毖後,還不解氣,又將朝中其餘反對遷都的大臣也定了罪,將他們的家裡男女老小一百八十多人全部都殺了。

    已經被免職的前太尉黃琬和前司空楊彪,見這麼多人被殺,也膽戰心驚起來。為了自身及全家的安全,二人慌忙跑到相國府內,再次向董卓下跪認錯。

    董卓見了他們二人不由得哈哈大笑,看著這些朝廷重臣都拜服在自己的腳下,內心裡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原諒了黃琬和楊彪,還向漢獻帝推舉,任命他二人做了光祿大夫。

    這一日,董卓忽然想到在洛陽的郊外有許多帝王和王公大臣的墓地,裡面定然陪葬了不少金銀珠寶,他心中十分不願這些寶物落入關東聯軍的手中,便令自己的侄子董璜率羽林軍趕赴郊外,將那些大墓全部都刨開了,把刨出來的金銀玉器及所有的珍寶全部運送到長安去。

    河東郡,安邑城。

    「登登登」一陣腳步響,董卓手下大將牛輔領著親兵登上城頭,耀眼的陽光刺得他眼睛發花,只得用手遮住往城下看去,這一看,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大口涼氣。

    只見城牆的外圍,白波軍所紮的營寨連綿不絕,將一座蒲阪城圍得結結實實的,只留下南面沒有駐兵,圍三缺一,以免牛輔的部隊做困獸之鬥。

    牛輔自率兵進入河東,征討白波軍以來,雙方大小戰鬥數十場,各有勝負,但白波軍越戰越勇,越戰人越多,最終他還是被強大的白波軍趕進了安邑這一座孤城,雖說安邑城牆高大,城中的糧草也積蓄了很多,但是如今的牛輔只能龜縮在城內,頗為氣悶。

    牛輔手扶城牆,自顧自地問道:「敵軍有多久沒有攻城了?」

    「回將軍,敵軍昨日是第一次攻城,今日尚未有異動!」牛輔身邊的親兵回道。

    「哦~」牛輔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問題問得很沒有水準,便自嘲道:「唉,我老了~~」其實他最愛的便是酒,昨夜他喝得酩酊大醉,方才醒來,便匆匆趕來巡營。

    「報~~」一聲淒厲的喊聲自城內傳來,一名斥候騎著戰馬飛快地奔來,到了牛輔的腳下方停了下來。

    「速報!」牛輔瞪著一雙牛眼一般大的眼睛。

    「郭汜將軍率領西涼新軍五萬,已經趕到了南門外紮營!」

    牛輔不禁大喜,有了郭汜的五萬軍隊,足可擊破白波軍了!他當即大步流星走下了城牆,翻身上馬,對左右親隨說道:「破敵有望!你們隨我去看望郭汜將軍去!」

    河內郡,溫縣。

    顏良手扶城牆垛,遙望城下的徐榮營寨,但見寨中旌旗招展,帳前值衛的士兵一動也不動,站得筆直的,顯是久經訓練之兵卒。不時地從營寨中傳出幾聲馬嘶,一切都與往日沒有什麼兩樣。

    可是,顏良卻覺得對面的營寨很是不同尋常。

    因為徐榮已經有三天沒有派兵攻打城池了,以顏良的嗅覺,徐榮必是另有所圖,不得不防。

    「傳令兵!」顏良沉聲吩咐道:「令軍中司馬派出一支小隊,前往西涼軍的營寨一探究竟。」

    「是!」傳令兵領命轉身離去。

    片刻之後,安邑的北門城門「吱扭扭」打開,一支百餘人的騎兵小隊便自城中衝出,直奔徐榮的營寨而去。

    待那隊騎兵躲躲閃閃地靠近營寨之後,見寨內沒有什麼反應,方開始大膽地貼近寨門,過了半頓飯的功夫,便有一名騎兵縱馬奔出營寨,搖晃手中的黃色小旗,以旗語告訴城樓上的顏良:此寨已是空寨,空無一人,只留了幾十匹病馬,紮了許多稻草人。

    「徐榮早就偷偷地撤走了,我們上當了!」顏良懊悔地重重一擊城牆垛,忙下令道:「速速稟報主公,徐榮大軍突然撤離不知去向,讓他們小心提防。另外,把所有的斥候都派出去,徹底查清徐榮究竟去了哪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