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三卷 席捲江東 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戰役(一) 文 / 草牛

    第一百四十一章渡江戰役(一)

    皖口港。

    這日,艷陽高照,春意融融,江風拂面,湛藍的藍天上只有幾縷浮雲在飄動,是個好天氣。

    江面上密佈著兩艘大型樓船、數十艘艨艟,數百隻走舸,每艘船上均有水軍戰士在忙忙碌碌,升起船帆,準備順江而下。

    方纔,錦帆軍的誓師大會就在皖口港內舉行。周瑜邁著大步登上點將台,今天的周瑜穿著一身亮銀甲,頭戴銀盔,腰懸長劍,精神抖擻,英姿勃發,讓在操場上仰視的全體錦帆軍士卒心中暗暗讚歎:好一個英俊瀟灑的周郎!

    周瑜的身軀站得筆直,向著眾人說道:「今天下紛亂,揚州刺史劉繇庸暗無能,任用酷吏,江東的百姓生活於水火之中。朝廷已任命我從父周尚為丹陽太守,原太守吳景陰險狡詐,卻不願卸任,至今仍不明不白地佔據此位。為朝廷政令計,為江東百姓計,我軍欲渡江南下,驅逐吳景,以正丹陽太守之位。」

    數千名錦帆軍的戰士靜悄悄地站立在台下,臉上均是剛毅之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經過長期的訓練,他們心知該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刻了。

    周瑜的話他們有的人能聽懂,有的人聽不懂。聽不懂也沒關係,他們只知道周瑜是他們的主公,周瑜給了他們優厚的待遇,給了他們個人成長的通道,給了他們在亂世中生存下去的信心。

    他們中間,有的單身一人,有的在廬江組建了家庭。他們知道,只有跟著自己的主公周瑜,全家才能吃飽飯,為了家裡的親人,為了更多的廬江百姓,他們要去征戰,他們要去搏殺。

    為了親人,自己辛苦點、哪怕是受傷又怎麼樣呢?如果有一天,戰死在沙場之上,那也是死得其所。軍人,就該有軍人的熱血和勇氣!

    點將台上旌旗飄蕩,一面黑色的大旗迎著江風獵獵作響,上面繡著一個血紅的「周」字。

    周瑜手持令箭,高聲喊道:「徐盛聽令!」

    徐盛搶身上前,單膝跪倒抱拳說道:「末將在!」

    「令你率一千五百名水兵為左翼,攻打當利口。」

    「末將得令!」

    周瑜接著喊道:「丁奉聽令!」

    丁奉行禮,鏘然應聲道:「末將在!」

    「令你率一千五百名水兵為右翼,攻打當利口。」

    「是!得令!」

    周瑜又喊道:「甘寧聽令!」

    身材高大的甘寧迅速單膝跪倒,抱拳道:「甘寧在!」

    周瑜令道:「令你率一千五百名水兵為中軍,統領三軍,強攻當利口!」

    「得令」甘寧高聲回道。

    周瑜將手中的令箭一一扔下,「滄啷」一聲拔出腰間的長劍,青森森的劍光映射在他那英挺的臉上。周瑜將長劍舉起,朝著長江南岸虛虛一劈,高聲喊道:「我軍威武我軍威武」

    甘寧、徐盛、丁奉轉身面向眾士卒,也拔出腰間的長劍高喊道:「我軍威武我軍威武」

    周瑜的聲音清晰地傳到了每個士兵的耳中,士兵們被周瑜那一往無前的氣勢所感染,紛紛揚起手中的武器,整齊劃一地喊道:「我軍威武我軍威武我軍威武」

    呼喊的聲浪越來越高,場中眾人的心情也越來越激昂,周瑜見火候已到,用力拔起身後的黑色大旗在身前舞動著,江風獵獵,黑色大旗在空中發出辟里啪啦的響聲,周瑜朗聲喊道:

    「錦帆軍的勇士們!出發!」

    當利口,隸屬於丹陽郡,是長江南岸的一處重要關隘。滾滾東流的長江水在此處拐了一個大彎,在拐彎處,水流放緩,形成了一個天然的良港。

    作為長江下游的一處重要港口,當利口一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扼守住當利口,就扼守住了自廬江郡渡江南下軍隊的咽喉,除非他們遠遠地繞到其它港口登陸。相反地,如果失去了當利口,北方的軍隊就能順利直抵石城,從而佔據整個丹陽郡。

    江水滔滔不絕地流過,當利口的水軍大寨內,張英領著一眾將領正在觀看士兵的操練。

    張英,青州牟平人,揚州刺史劉繇的同鄉,自小便立志習武報國,有一身武藝,後被劉繇看中,一直追隨著劉繇,是他的心腹將領。

    張英為人沉穩,雖然一臉的絡腮鬍子讓人感覺他是個粗放的人,實際上他的心思縝密,是個智勇雙全的戰將。

    揚州刺史劉繇自上任後,非常關注周瑜在廬江郡的動向,在他看來,周瑜的很多做法是不合適的,甚至是錯誤的,比如屯田制,比如不分階層地招賢納士等。劉繇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總感覺周瑜雖也自稱是他的下屬,卻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而周瑜在廬江郡一系列招兵買馬的行動,讓劉繇非常警覺,為了防禦周瑜的進攻,劉繇命張英率本部五千人馬駐守當利口,樊能、於糜各率三千人馬防守橫江津。

    張英的五千人馬都是步兵,不善水戰,而樊能和於糜的部下都是水軍,有船五百餘艘,基本封鎖了橫江津一帶的江面。

    張英是個有心之人,他進駐當利口之後,一方面將周邊漁民的船隻盡量地收集到了水寨之中,一方面請樊能和於糜派資深的水軍士卒來協助他操練自己的士卒水戰技能。經過數月的訓練,已經大有成效,張英靡下的士卒已經能夠熟練地駕船、升帆,只是水戰的實際經驗不足,還需大戰的磨煉。

    看著士卒們訓練得熱火朝天的樣子,張英心裡頗為滿意,他手下的一名校尉名為邱鑫,很嚴肅地向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將軍,我軍皆為步兵,最近加強訓練了水戰,一旦有敵來襲,我們到底是在江上迎敵,還是在陸地迎敵?」

    張英猛地一拍邱鑫的肩膀,笑道:「這個問題問得好!兩軍對壘,我軍自然要用自己的強項去對應敵軍的弱項,方能克敵制勝。我軍操練水戰技能,不是為了在水上與敵軍交鋒,橫江津距這裡不過五十里,與當利口互為掎角之勢,我軍只需派出水上的斥候,一旦發現有敵情,立刻通知樊能和於糜兩位將軍派出水軍,由他們在水上與敵交戰。」

    「而我軍,則應發揮步戰的特長,以長江南岸的陸地作戰為主。不光防禦當利口,同時也協助他們防禦橫江津。當然,我軍的水戰技能操練成熟了,在關鍵時刻,也可以頂水軍來用嘛。」

    張英說得滔滔不絕,邱鑫等將領也聽得頻頻點頭,另一名校尉說道:「將軍所言極是,我看長江水流如此湍急,就算是敵軍來攻,恐怕也很難駕馭住船隻,我們只需等在水寨之中,以逸待勞,一擊定可成功了。」

    張英眉頭輕輕一皺,回道:「此言不假,但是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如果敵軍擁有大型的樓船,那我們就很難對付了,我們只有撤到岸上,主動放敵軍上岸,再以強有力的反擊將他們擊敗。」

    這時,一名親兵快步走了過來,附在張英耳邊說了幾句話,張英的臉色大變,眾將領忙詢問何事,張英臉色凝重,說道:「周瑜終於出兵了,他派了五千水軍,戰船數百艘,已經出發了,目標直指當利口……看來,他是想強攻啊。」

    邱鑫神色有些緊張,說道:「將軍,聽聞周瑜的水軍號為錦帆軍,主力是原先盤踞在巢湖內的水賊,戰鬥力強悍,我們不可小瞧啊。」

    張英點頭道:「周瑜此人智計百出,又有陳宮協助,我們這裡加上橫江津的士兵雖然人數比他多,但須得嚴防他兵出奇招。」

    張英說罷,又吩咐那名親兵道:「速派人將此消息通知橫江津的樊能將軍和於糜將軍,另外,將我們所有的斥候都派出去,擴大搜索範圍,我得防範周瑜從其它地方渡江,然後從背後給我們來一刀!」

    虎林港,位於當利口上游約二百里之處,這裡密佈著山林,一直延伸到江邊,除了虎林港的出入口之外,在沒有第二條道路可以登上長江南岸,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關隘。

    因為這裡距離廬江郡比較遠,也因為這裡的地形地勢非常不利於進攻的一方,劉繇在這裡只安排了一支五百人的部隊負責防守工作,領兵的將領名叫吳軍,是丹陽太守吳景手下的一名校尉。

    吳軍是丹陽本地人,他是個做事謹慎的將領,自率部駐守虎林港以來,他一直兢兢業業地領著士卒們加固防禦陣地,每日裡不停地訓練,即使士卒們叫苦連天,吳軍也從不放鬆。在吳軍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守住虎林港,哪怕身死,哪怕全軍覆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