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三卷 席捲江東 第一百五十七章 攻略丹陽(三) 文 / 草牛

    第一百五十七章攻略丹陽(三)

    歙縣。

    秦始皇26年置歙縣。《新安志》記載:「或曰歙者翕也,謂山水翕聚也」。因境內高山環抱,峰巒起伏,河流縱橫,縈迴曲折,故以為名。境內河溪縱橫,森林茂密,生物多樣,俗稱:「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

    此刻,歙縣本不甚高大的城牆上,旗幟已經變換了,原先是黃色黑字的「王」字旗,現在是黑色紅字的「周」字旗。

    廬江軍別部司馬董襲穿著一身鮮明的盔甲,肅立在城牆之上,旌旗獵獵,回首望著沐浴在陽光中的歙縣縣城,董襲不由得想起了昨日的事情。

    就在昨日,董襲率領所部人馬一千名士兵自涇縣奔襲歙縣,夜間趕到歙縣城下,顧不得疲勞,緊接著便發起了攻擊。歙縣縣令王鴻將縣城裡幾乎所有的士卒都帶去涇縣增援了,只留下一百多名老弱病殘的士兵,雖然王鴻又在城內百姓中募集了數百名青壯協助守城,但這些人連盔甲、武器都沒有,拿著菜刀、劈柴斧、鐵叉就上了城牆,見到董襲的軍隊攻城,一個個的小腿肚子都在打顫,哪裡能守得了城池?

    半個時辰之後,董襲的軍隊便攻入了歙縣城中。

    按照高順的叮囑,在戰前董襲便向所部下令:「如今俺們俱是廬江太守周瑜部下的正規軍隊,需得嚴格遵守部隊的軍紀,不能再像山賊那般破了城後便燒殺搶掠。這八大軍紀是:」

    「第一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

    「第二大紀律:絕不拋棄、絕不放棄。」

    「第三大紀律:公平買賣,童叟無欺。」

    「第四大紀律: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第五大紀律:不住民宅,不騷擾民女。」

    「第六大紀律:一切繳獲需上交。」

    「第七大紀律:不損壞莊稼。」

    「第八大紀律:不虐待俘虜。」

    董襲最後補充說道:「有違令者,斬!」董襲又任命了一名心腹為刺奸,專門負責軍紀的監督和執行,以震懾全軍。

    在嚴格的紀律約束下,董襲所部進城之後對百姓秋毫無犯,只是打開了縣府的輜重庫,將王鴻多年積攢的錢糧和軍資器械搬運一空,又開倉賑民,歙縣的百姓們頓時歡天喜地地來領糧食了,口中連聲誇讚廬江周瑜的軍隊就是好,知道心疼老百姓。

    看到這樣的百姓擁戴的場面,董襲不由得咧開他的大嘴,開心地笑了。

    一名斥候匆匆走上城牆,向董襲稟報道:「董將軍,我軍探馬在五十里外發現了回援歙縣的人馬。」

    斥候的話打斷了董襲的回憶,他猛然醒過神來,連聲問道:「你們可曾看清了?確是原來歙縣的人馬?大概有多少人?」

    斥候抱拳回道:「據我們的測算,這批人馬就是原來歙縣增援涇縣的那批人馬,大約一千人。」

    「太好了!」董襲興奮地揮了下拳頭,他側過頭,對身旁的一名小校問道:「弟兄們都集合完畢,準備妥當了?」

    那名小校也興奮得臉色有點發紅,彷彿是一個獵人看到自己一心想捕獲的獵物即將落入自己布下的陷阱一般,他忙朗聲回道:「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好!」董襲大手一揮,高聲下令道:「傳我命令,全軍即刻出發,目標佛嶺!」

    佛嶺,位於歙縣城東北十里處,是一條深深的河谷,河谷兩側密佈著樹林,河谷內昌源河奔騰而過,湍急的河流不斷地沖刷著河道裡的巨石,雖然河水不深,但是水流很急,人、馬不能跋涉而過。

    在昌源河的東側有一條不甚寬敞的官道,自涇縣到歙縣,這裡便是必經之路。

    董襲將所部人馬全部隱蔽在官道旁的山林裡,人噤聲,馬套嘴,整個山谷裡靜悄悄的,只有昌源河水奔流的聲音在山谷裡迴響。

    突然有眼尖的親兵捅了捅董襲的腰部,董襲往北一看,果然看見一支人馬排成兩路縱隊,沿著山谷裡的官道走了過來。在隊伍的中間,有一面黃底黑字的大旗,上書一個斗大的「王」字。

    董襲知道這支隊伍必然就是歙縣縣令王鴻回援的人馬。

    王鴻端坐在馬上,神情有些疲憊,神色間頗為懊惱。自從接到好友涇縣縣令劉波的快馬急報之後,他絲毫不敢怠慢,盡起歙縣的人馬趕赴涇縣增援。誰知到了涇縣一看,敵軍勢大,足足有一萬多人,把涇縣圍得鐵桶一般,有心想衝進城去,又怕自己這一千人還不夠別人塞牙縫的,便只得駐紮在城外,作為一支偏師來牽制敵軍。

    這次攻打涇縣的廬江軍隊也很奇怪,對涇縣是圍而不攻,對自己是監而不打,不打就不打,反正自己的實力就是這麼多,這麼拚命地趕路來援涇縣,想來劉縣令日後也不會怪自己的。

    兩日之後,王鴻卻得到了他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歙縣被攻佔了!本來他在出援涇縣時就想過歙縣防守空虛,恐被敵軍趁虛偷襲,但是他也沒有辦法,手下就只有一千士卒,還是許久不曾打過戰的郡國兵,要是不援救涇縣,涇縣失陷後,歙縣也很難守住。還不如集中兵力和敵軍一戰,也許還有機會,再說周邊的縣城也會派出援兵的,因此王鴻便帶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到了涇縣。

    如今歙縣失陷,根基都沒有了,王鴻不由得方寸大亂,他聽得傳信的人報說,攻城的敵軍也只有千人左右,原來都是丹陽郡的山賊,便想殺個回馬槍,先把這股敵軍給收拾了,再回頭援助涇縣。

    王鴻帶來的士卒都是歙縣人,聽聞家鄉陷落,惦記著自己的家人,便都急著要殺回去,一路上日夜行軍,倒也沒人叫苦,但是個個的體力都透支了,已是疲憊不堪。

    在進入佛嶺前,王鴻曾經猶豫過,他是歙縣縣令,自然知道佛嶺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地勢極便於設伏,如果敵軍提前在此設伏,那以自己的疲憊之軍,是萬萬抵擋不住的。但是王鴻手下的眾多士卒急於歸家,也不待王鴻的命令,便一個接著一個走入了山谷,王鴻無奈,便只得跟隨進入山谷。王鴻也做了些準備,命親兵傳令下去,每個士卒均要刀出鞘、弓上弦,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