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三百五十二章 走或不走 文 / 草牛

    第三百五十二章走或不走

    剎那間程普什麼都明白了,郭嘉是曹操身邊最為親信的謀士,定是他定下計策,猜測到自己會引誘夏侯惇出擊,便將計就計,一面以夏侯惇為誘餌,讓自己大部分主力去伏擊他,再以夏侯淵所部前去救援,拖住己軍。同時,郭嘉以曹仁的中軍主力奇襲陳縣,或者派人假冒是豫州軍賺開城門,以城中的兵力自是難以抵抗。只是不知韓當、朱治兩人怎麼樣了?不會被俘或是被殺了吧?

    見程普如同個木頭人一般傻傻地楞在那裡,郭嘉的嘴角浮起幾絲冷笑,勸說道:「德謀將軍是文武兼備的人才,又忠心耿耿,我家主公最為敬重。如今孫氏已是山窮水盡,只憑藉著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就想著能力挽狂瀾麼?這時做夢!自古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德謀將軍如歸降,我家主公必待為上賓,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突然而來的一個激靈,將程普驚醒過來,他黯然地望著身後疲憊的豫州軍將士們,眼中湧起淚花,都是我程普無能,連累你們至此!祖茂策馬向前,沉聲道:「德謀將軍,切莫上他的當!我們不能降!」

    程普的嘴角浮出幾絲苦笑,有些悲壯地道:「都是我連累了大家……實在是慚愧!祖將軍帶他們速速撤回穎川吧,我已無顏再見主公!」

    祖茂急道:「德謀萬萬不可如此自責!失敗並非是你一人的責任,我等當同進退共生死,還是先退回穎川再說吧!」

    程普聞言只覺心頭溫暖,他冷靜地想了想,此刻最急需的便是退回穎川重整隊伍,抗擊曹軍的進攻。只要穎川不失,豫州仍是安全的。如若自己有什麼不測,便很難有人能將軍中各將協調好、團結好,豫州軍的前景就不容樂觀了。

    想到此,程普抬起頭,沉穩地回道:「多謝孟德公看得起我程普。然我豫州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恕難從命了!」

    曹仁怒道:「程普!你別強了,今日一敗,豫州軍軍心已散,精銳頓失,你們還有何力量與我大軍對抗?早日投降方是上策,如若不然,明年今日便是你的忌日!」

    程普再不答話,返身密令道:「全軍即刻退往穎川!我留下來斷後!」

    祖茂阻止道:「德謀乃我軍之魂,豈可隨意送命?我部尚有戰力,還是我來斷後吧!」

    程普尚待多言,祖茂已經縱馬而出,招呼自己的部下列陣。曹仁眼中殺意濃烈,冷冷地道:「既然有路不走,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來人,傳令下去,全軍出城殲敵!」

    曹仁領大軍追出城時,卻被祖茂所部阻擋,不得前進半步。無奈祖茂兵少,苦苦支撐了半個時辰後,祖茂身上負傷十餘處,力竭而死,他的部下也全部立戰而亡,無一降者。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祖茂跌落馬下,匍匐著遙望穎川的方向,眼中血淚橫流,口中喃喃道:「主公,我來陪你了……我沒有對不起你……」

    曹仁憐其忠義,令人厚葬祖茂。

    其後曹仁率軍急追,追了半天也沒有追上,後來方得知,程普領著部眾繞走山間小道了。曹仁長歎道:「程德謀不愧是名將,智勇雙全,能領潰兵避道而走,足見其謀略。我主眼光果然沒錯。」

    程普領著殘兵約萬人返回穎川,在半途正遇上韓當和朱治二人,原來郭嘉派士卒穿著豫州軍的服裝,假冒是設伏大勝歸來,守城的校尉一時粗心,被騙開了城門。隨後韓當和朱治領兵與曹軍在城內血戰,寡不敵眾,只得匆匆領兵撤離,到城外收攏人馬,只得三千餘人,便一路退往穎川。

    陳縣大敗的消息傳回陽翟,孫權大吃一驚,忙宣佈全城戒備。此刻已是軍心浮動,民心亦不穩,孫權沒法,只得去請教叔父孫靜。

    孫靜自趕到陽翟後,審時度勢,再三思量,力勸孫夫人、孫權放棄豫州,率領部眾前往江東依附周瑜,孫靜說出的理由有三:

    其一,豫州貧瘠,又是四戰之地,即使能固守,也沒有發展的空間,還要時時面對曹操、袁紹、袁術、劉表、呂布等人的襲擾,最終會被拖垮。

    其二,此番曹軍來勢洶洶,不得豫州必不甘心,以豫州目前的兵力和財力,必難以支撐,難以對抗,與其受曹操的屈辱,還不如放棄豫州,尋找一塊新的地盤,安定下來後再圖發展。

    其三,揚州在周瑜的治理下已經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局面,大量中原流民的湧入,使得人口快速增長,軍屯和民屯的推行以及水利設施的修建,使得揚州連年獲得豐收,加上周瑜鼓勵工商的政策,如今揚州的財力已不在中原諸雄之下。以周瑜和孫家的良好關係,他必然可以借出一塊地盤來供孫家及豫州軍使用,如此,則孫家安全,全體豫州將士也安全了。

    孫靜的理由雖然充足,也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但他的建議還是被孫夫人給斷然否決了,無論如何,堂堂孫氏家族不能仰人鼻息而活,否則她有何面目去九泉之下見自己的夫君?孫夫人還將孫靜軟禁在家中,怕他在外面惹出不必要的麻煩。雖然孫夫人心中隱隱地覺得孫靜的建議是切合實際的,但她心理上根本無法接受,她最盼望的便是從前線傳來大捷的消息,以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孫權的想法則和孫夫人有所不同,他心疼母親,關愛弟弟妹妹,他情願用一肩之力挑起這副千斤重擔,但事實已經很清楚地擺在那裡,即便是心裡千般不情萬般不願,也很難力挽狂瀾了。從保全家族實力來說,前往揚州投靠周瑜也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此刻,豫州的安危已經懸於一線,走或不走必須在這兩日裡決定下來,孫權掩飾著心裡的焦躁,敲開了孫靜所宿的房門。

    這將是一個艱難的抉擇,究竟是拼盡全力死守穎川,冒著被滅族的風險呢?還是早日轉移到江東,投在周瑜帳下,借用一塊地盤,擇機再起呢?孫權和孫靜之間的談話必然不輕鬆,但他們一旦達成共識,就是豫州軍的最高指示,便是孫夫人也阻止不了了。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

    非常感謝各位書友的欣賞,在此小生有禮了!還請多多***,多多收藏,多多推薦,多多***,多多打賞!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