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三百九十六章 留下韓當 文 / 草牛

    第三百九十六章留下韓當

    朱治忙上前拉住韓當,太史慈不怒反笑,轉頭對華歆說道:「子魚先生,看來你所言非虛。龐元安果然是個能言善辯之人,我最敬佩的便是這樣的忠臣!來人~~給龐先生看座!」

    經過一番激烈的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一致。荊州方面賠償稷谷三萬石,絹五百匹,並全部退出桂陽郡境內,歸還佔據的曲江縣。揚州方面則馬上釋放劉磐。

    太史慈隨即將情況寫為信報,用快馬送到秣陵,並在報告中誇讚了龐季,稱其為蘇秦、張儀一樣的人物。周瑜看過信報後,想起歷史上的龐季確實是個人才,在劉表初到荊州之時,他曾與蒯越二人單騎前往襄陽,說服了江夏賊張虎和陳生歸降劉表,於是江南悉平。

    周瑜是愛才之人,現在的形勢也迫使他必須得大量地搜羅人才,否則,這些人才落入曹操手中將會對江東的發展和今後的中原爭霸不利,何況曹操現在還挾天子以令不臣,佔著道義的上風呢。

    想了一想,周瑜提筆給太史慈回信,提出物資方面的賠償皆可不要,只要以借用的名義留龐季在桂陽工作三年即可。說白了,就是要劉表用龐季來交換劉磐。當然,荊州軍必須全部退出桂陽,這個是不容置疑的。

    太史慈收到周瑜的回復,微微吃了一驚,稷谷三萬石、絹五百匹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主公為了得到龐季而不惜放棄這些物資,足見他對賢才的渴望。

    華歆看了後,微微一笑,道:「主公此舉實在是高明!若看表象,以一人換取稷谷三萬石、絹五百匹自是不當,但從此天下人皆知此事,荊州龐季自是人才,卻非一流,竟當此價值,可見主公求賢若渴,誠意待人之心可昭天下。還不怕今後天下學子、士人如過江之鯽,皆渡江來投?」

    太史慈本來還在為即將到手的巨額物資飛走了而感到心痛,聽華歆這麼一說,自己又仔細思考了片刻,咧嘴笑道:「子魚先生真乃高人,高瞻遠矚,當然,我家主公就更是高人了,哈哈~~」

    隨後,太史慈命人將在驛館休息的龐季請來,說明了己方的要求,龐季一聽之下有些愕然,連著問道:「你家主公真的是這麼要求的?用我來交換劉磐將軍?要我何用啊,我文不可安邦,武不能定國,百無一用,還是放我回去算了……」

    太史慈正色道:「這是主公的決定,暫時借用元安先生三年,三年後你還是可以回襄陽的嘛。你還有什麼顧慮麼?」

    龐季心裡非常鬱悶,自己被派來臨武當說客,結果卻是把自己給陷了進去,他可不願在這麼陌生的地方工作,還要尊周瑜為自己的上司。此刻,他對劉表還抱有一線期望,便回太史慈道:「此事我須得回報主公,一切由他定奪。」

    隨後,龐季在太史慈的書房裡奮筆疾書,將談判的情況變化說明清楚,密封好後,交由太史慈派出快馬送往襄陽。隨後的幾天,龐季都是在煎熬中度過的。

    前線無戰事,太史慈便刻意地請趙范拉著龐季在臨武城內四處閒逛,繁華的街道、嶄新的學堂、興旺的米市、菜市、馬市……龐季見到臨武城的變化,很是感興趣,問了很多問題,趙范一一做了回答。末了,龐季感慨道:「我久在襄陽,只是耳聞周公瑾在江東推廣新政,頗有成效。當時心裡還不以為然,現在看來,我低估了新政的影響力……」

    龐季的話鋒一轉,對趙范道:「等我回到襄陽之後,定要向主公詳細介紹我的所見所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該向別人學習的還得學習。」

    趙范微笑不做回答。

    數日後,劉表的答覆送到臨武,他同意了以龐季換回劉磐的方案。龐季看到回信後,臉色灰白,久久佇立在原地說不上話來。雖然他原來也設想過劉表可能會同意周瑜的方案,畢竟劉磐是劉表的從子,重要性比自己要強很多。但事到臨頭,龐季還是大受打擊,感覺到自己無論前面立下了多少功勞,最終還是個被拋棄的人,從而對劉表產生了恨意。

    龐季乾脆提出,讓太史慈問劉表要其家人,只有他的家人都過來了,他才可以安心留在桂陽。太史慈自然照辦,十餘日後,龐季的家人自襄陽出發,輾轉來到桂陽,這時龐季已經隨著太史慈等人轉移到了郴縣。

    在此之前,太史慈已經釋放了劉磐,一日後,黃忠率領著兩萬餘荊州軍拔寨而起,專以馬車載劉磐,撤到了零陵。朱治便隨著華歆回到南昌,準備接手他的軍屯兵團。韓當則被太史慈挽留,要他在郴縣多留些日子,二人可以多做些交流。

    回到郴縣後,韓當聽聞莽山的黃巾賊悍勇,太史慈之前派出的校尉沒法戰勝他們,想到自己投入周瑜帳下以來寸功未立,便自告奮勇地要求領兵進剿。太史慈同意,將原先清剿莽山黃巾賊的兩千人馬調給韓當聽用。

    韓當領兵到了莽山腳下,黃巾賊頭領高昇輕視之,輕率地引兵出戰,結果被韓當擊敗,自己也負了重傷。倉惶之中,高昇遁入深山,後來他慢慢地收攏殘兵,方恢復了些元氣。桂陽他是不敢再呆了,聽聞零陵山多兵弱,於是便領兵竄到零陵境內去了。

    韓當此戰一舉在桂陽揚名,太史慈趁機讓他領兵清剿桂陽境內的多股山賊,韓當不辭勞苦,一一地完成了任務,讓太史慈大加讚賞。太史慈遂上書周瑜,請求留韓當在桂陽領兵,協助自己統領信義營。此舉正中周瑜下懷,他便下令委任韓當為偏將軍,作為太史慈的副手駐守桂陽。自此,豫州軍的朱治、韓當二將已經被分拆出來,各自承擔了相應的責任。孫權、程普雖然心中有些小疙瘩,卻也是無可奈何了。

    對於韓當而言,他的心態也是矛盾的。舊主難忘,也不應該忘記,但周瑜待自己不薄,對自己的剿匪成就,屢屢嘉獎。主將太史慈無論是武功還是做人,都令他十分佩服。慢慢地,韓當感覺到自己越來越以是江東軍將領為榮,而不再想到自己原先豫州軍的身份了。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

    非常感謝各位書友的欣賞,在此小生有禮了!還請多多***,多多收藏,多多推薦,多多***,多多打賞!謝謝!!!(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