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五百零五章 江東各軍 文 / 草牛

    第五百零五章江東各軍

    郭圖繼續道:「并州雖轄有九郡之地,然域內山巒起伏,可供種植的良田不多,人口較之冀州不到十之二三,故只有守備軍兩萬,可出征之兵四萬。主公莫看并州之兵只有四萬,因晉陽、五原一帶出產良馬,這四萬兵力皆可裝備為騎兵,戰鬥力較之步卒自是強悍許多。」

    袁紹閉目沉思了一陣。冀州十五萬、青州十萬、幽州五萬、并州四萬,自己可以徵用的正規軍隊就有三十四萬,若是戰事緊急,各州加募新兵,再從守備軍中抽調部分,總兵力達到五十萬毫無問題。

    想到這裡,袁紹猛地睜開雙目,問逢紀道:「元圖,我四州存糧多少?可以支撐五十萬大軍一年之用否?」

    逢紀唇邊兩撇小鬍子微微***了幾下,供五十萬大軍食用一年的軍糧,那至少需要三千萬石糧食啊,他心痛不已地盤算了一番,稟袁紹道:「主公,今秋糧食入庫之後,各地儲存之軍糧足可支撐五十萬大軍一年之度用。只是……」

    袁紹有些不悅地問道:「只是為何?」

    逢紀的聲音低了下來,道:「三千萬石糧食可不是小數目,如動用甚巨,則會動搖軍糧之根本,若是明春發生饑荒,則連救濟百姓的餘糧也沒有了。」

    袁紹眉毛一挑,臉色沉了下來,沉聲道:「吾只是測算一下而已,又不是馬上就派出五十萬大軍進行征伐。再說,若冀青幽並四州落於敵人之手,留這麼多糧食又有何用?還不是便宜了敵人?」

    袁紹慍怒,令逢紀額頭微微沁出了些許汗珠,審配見狀忙上前解圍道:「主公,軍情緊急,大家且議一議該如何迎敵吧?」

    袁紹也意識到了適才自己的態度令逢紀有些難堪,便將臉色緩和了一些,道:「正該如此。雖然已進入冬季,然敵軍正在調兵遣將,想來明年春天必會有一場大戰。我軍也須得早做準備。」

    審配負責偵探敵情,忙稟道:「主公之言極是。劉備、周瑜的聯盟雖然鬆散,但實力也不可小窺。尤其是周瑜,我們之前確實是輕視他了,據各地傳遞過來的情報綜合來看,如今他的實力已不在主公之下!」

    辛評問道:「正南此言差矣。周瑜就算頗有實力,然江東之地古乃蠻荒,能有多少兵源?赤壁一戰,曹軍大敗,周軍也有一定的損失,加之征伐荊州,也定損耗了不少人馬。」

    審配的嘴角掛出幾絲冷笑,也不回答辛評的話,直接對袁紹道:「綜合各地情報,昨日我已初步計算出周軍的實力。江東水軍名為錦帆軍,縱橫於長江之上,赤壁獲勝後,收了許多荊州降兵,又攻下了長江重鎮江陵和其上游的夷陵,聲勢滔天,目前共有十萬人。分佈在江陵、夷陵、夏口、秣陵、南海等地。水軍大都督甘寧甘興霸是周瑜的結拜兄弟,為人勇猛剛強,忠心耿耿。」

    辛評又發表了他的不同意見,高聲道:「正南兄,我河北之地皆為平原,不似江南河網縱橫,江東水軍再厲害,也奈何不了我軍吧。」

    審配乾笑一聲,回道:「此言又差矣。淮河雖不通黃河,周軍若採用陸路運船,自淮河的盡頭到黃河南岸也不過兩天的路程。最為可怕的是,錦帆軍在征伐交州的過程中,一路都是沿著海岸線南下行軍的,可謂是掌握了在大海中行船的本領。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故技重施,自揚州入海口出發,沿著徐州、青州的海岸行軍,繞到渤海郡一帶登陸呢?若是兩支大軍對決,那可是我軍背後的重大威脅!」

    眾人聽了審配的話,頓時感到心裡拔涼拔涼的,河北大軍雖強,步騎兵都可謂是人才濟濟,唯一沒有水軍,如若江東水軍在海上都能縱橫自如,對己軍的威脅就太大了,就像是一柄鋒利的寶劍隨時懸在自己的頭頂上一般。

    辛評一躍而起,怒指審配道:「你休得妖言惑眾,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袁紹瞪了辛評一眼,目光逡巡一番,緩緩道:「正南所言非虛,但我軍也並非沒有對策。渤海一帶適合登陸的地點無非碣石、樂陵幾處,那裡本就有駐軍,令他們加募新兵,增添瞭望台即可。江東水軍若真能行軍到那裡,一則要迅速回報軍情,二則就地組織阻截。江東水軍只有十萬人,還要分兵駐守夷陵、江陵、夏口、南海、秣陵等重鎮,也不會有太多人馬能夠北上,諸位不必過於擔憂。」

    袁紹的話分明就是給大家打氣,審配聞言笑道:「主公英明,我軍不可不防,卻也不必懼怕,水軍只是在水中兇猛,一旦上了岸,那還不是任由我河北騎兵宰割?」

    袁紹低沉地嗯了一聲,示意審配繼續說明敵情。

    審配輕咳一下,繼續道:「江南少馬,周軍中騎兵數量甚少,撐死了不會超過萬騎,這是周軍的軟肋。而我河北精騎至少有十萬之眾,遠佔上風。騎兵將是我軍取勝的關鍵。」

    袁紹哈哈笑道:「北人善馬南人善舟,世人皆知此理。我河北有并州鐵騎,還有幽州精騎,加之烏桓、鮮卑各部騎兵的相助,較之周軍自是強大甚多。不過,我等也不可小視周軍的騎兵,其統領常山趙子龍、臧霸二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其部下士卒也都訓練精熟。」

    辛評之弟辛毗回應道:「我河北騎兵何等驍勇?縱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那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騎,不也照樣灰飛煙滅?」

    審配陪著眾人笑了幾聲,繼續道:「步兵方面,周瑜的軍中有陷陣營、牛渚營、東城營、飛龍軍、豫州營等各部,約十五六萬人馬,分散在各地駐守。其中最為厲害的便是高順統領的陷陣營,陷陣而奪其志,據說無戰不勝。不過,在我河北精兵面前,那可就難說了。」

    袁紹也樂道:「正南一向謹慎,這番話倒是有些輕敵了。據我所知,周瑜帳下的張遼、徐晃、王越、太史慈等人,都是世間難得的勇將。不過我河北兵多將廣,確是不懼他們。對了,聽說周瑜還招募不少屯田兵,平日裡以種植稻穀為主,他們可能上得戰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