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五百二十八章 前鋒初戰 文 / 草牛

    身為大軍之前鋒,自是該身處殺敵第一線,斬敵將、奪敵旗、殺敵兵、破敵陣、挫敵銳氣,面對河面並不寬闊的濟水,張郃經過精心的調查和準備,調遣了河北軍中的工兵部隊,在天色濛濛亮之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搭了浮橋,同時以兩千弓箭手壓陣,全部用的是強弓硬弩,羽箭的範圍足可抵達南岸以南數十步,以防止周軍的突襲。

    待周軍發覺袁軍的動向,卻已來不及派兵出營逆襲去拆毀浮橋了,便只能一面以斥候輕騎監視袁軍,一面趕緊集結士卒,準備出營廝殺。大隊的袁軍士卒手持兵刃,快速通過濟水上的浮橋,在南岸列好了陣型,而周軍已經打開寨門,頂盔掛甲的銳士自營內源源不斷地湧出。

    半個時辰之後,兩軍列陣完畢。河北、江東兩支大軍之間第一場面對面的正式戰鬥,即將打響。

    這一天,是漢天祐元年六月初一,數萬健兒的廝殺只為了各自主公一統華夏的雄心。

    為便於指揮這十餘萬大軍,周瑜將駐紮在官渡的大軍各營分為三部。中軍自是周瑜大帳所在,主力軍隊有信義營、豫州營、皖城營、親衛隊等約六萬人。

    左軍則由魯肅統領,各部皆為從白馬撤回的人馬,計有東城營、牛渚營、輜重營、颶風營、斥候營等近四萬人,其中有騎兵五千,其餘的四千騎兵則由臧霸、趙雲、薛蘭、李封四將率領著在袁軍的後方襲擾其糧道。騎兵主將不在,周瑜暫委軍中小將呂蒙統領,以校尉袁雄為副。

    呂蒙雖出生於江東,舟船精熟,馬上的功夫卻也頗為了得,在白馬駐防期間,呂蒙便時常與颶風營、斥候營的將士們同練,其對戰馬的操控、馬上騎射功夫也令營中精銳騎士刮目相看。尤其是呂蒙近八尺的身高,雄壯的體格,正適合代替趙雲統領颶風營的重騎兵。

    中軍居中,左軍列西,劉備的營寨則位於中軍和右軍之間,張郃所部前鋒選擇搭建浮橋的地點,渡河而來後,直接面對的正是周瑜大軍的右軍。

    周軍右軍,實力也是不容小視,計有陷陣營、忠義營、長沙營、南昌營等部五萬餘人。營中悍將,高順自不必說,便是黃忠、魏延、董襲、朱治等將,也俱有萬夫不當之勇。

    高順治軍整肅,不苟言笑,旗下陷陣營憑藉著「將眾整齊,每攻必克」的陷陣之志,早已名揚華夏,尤其是其中最為能戰的八百勇士,屢屢在戰鬥的關鍵時刻,給敵軍以沉重一擊。

    黃忠憑藉著掌中一把大刀,加之為人忠義,在荊州一帶闖下了好大的名聲。在周瑜率軍攻打江夏的戰鬥中,卻屢屢戰敗,還被周瑜生擒,又被黃祖猜忌,奪去兵權。後被劉表重新啟用,在荊南與周瑜作戰,與周瑜部將太史慈、高順血戰多日,卻被統帥韓玄猜忌,打入大牢,至此黃忠方幡然醒悟,以親衛打開城門迎周軍入城,正式投入周瑜靡下。周瑜精選五千荊州兵,編為忠義營,交由黃忠率領,駐守荊南。

    為示恩寵,周瑜將奪自黃祖的寶刀「赤影」贈與黃忠。此刀為戰國時楚國大將項燕所鑄,刀鋒極其鋒利,削鐵如泥,後來,秦將王翦大破楚軍,秦軍攻到蘄南時,項燕戰敗自殺。自殺時,項燕的一腔碧血噴塗在「赤影」寶刀上,令此刀更加鋒利無匹。

    黃忠極愛「赤影」,此番北上官渡,黃忠對刀立誓,不飲袁軍五員大將之血,愧對此刀。

    長沙營統領魏延字文長,年輕有為,驍勇善戰,本為長沙太守韓玄之部將,在周軍攻打長沙時,率部死戰,城破後方投降。周瑜愛惜其勇,選長沙降兵五千組建長沙營,交由魏延統領,駐守長沙。

    魏延統兵的本事較之黃忠猶有過之,在歷史上,他曾被劉備寄以重任,提拔為都督一職,封為鎮遠將軍,鎮守漢中要地。當時大出眾人意料,眾人本皆以為張飛堪當此任。事實證明了劉備用人之準,就在劉備大軍在夷陵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之時,巴蜀震動,曹魏趁虛來攻,魏延治軍有方,守衛得當,使得曹魏不敢輕舉妄動,長期難以窺視漢中。

    董襲現為陷陣營之副將,身長八尺,面方口闊,武力過人,他昔日曾在痙邑山落草,周瑜率軍渡江南下、席捲江東時,董襲為高順收服,自此在周瑜帳下衝鋒陷陣,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治字君理,丹陽故鄣人,始作縣吏,繼為州從事。時值漢室名存實亡,群雄紛起,遂投孫堅麾下,以謀前程。孫堅、孫策相繼去世後,孫權領部曲投奔周瑜,朱治與程普、黃蓋、韓當等將領也一同南下,初時統一編入豫州營中,後朱治被周瑜調任屯軍校尉,在南昌附近募兵兩萬屯田,邊種田邊訓練,武藝精熟者被補充進入江東各軍,空缺多了再招募新兵,如此反覆。

    此次官渡之戰,周瑜將朱治的南昌營屯田兵兩萬人和陳武的皖城營三萬人調動到了前線,一來是作為後備隊,充實軍力,二來則是讓這些長期屯田的士卒們參加正式的戰鬥,經歷殘酷的廝殺,見一見血,以期其快速成長。

    得到袁軍來攻的報告,高順立即下令全軍迎敵,留董襲、朱治率部守衛營寨,自率黃忠、魏延出營。

    兩軍列好了陣式之後,高順騎馬立於主將旗下,遠遠見袁軍列出了「雁行陣」,主將居中,兩翼斜向張開,一旦開戰,可以自兩側包抄己軍,正是一個進攻的陣形。

    人上一萬,無邊無際,近五萬袁軍集結為陣,那氣勢自是熏人。袁軍全披銅甲,遠望過去黃澄澄一片,此時朝陽初起,陽光斜射在袁軍將士的銅甲上,熠熠生輝。

    高順目光冷厲,環顧左右,見己軍秩序井然,已經結成了「梅花陣」,自己作為主將身在中間,由一眾親衛保護著,五部人馬分出在外,這是典型的防守陣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