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截糧道 文 / 草牛

    漢天祐元年六月,徐州刺史陳宮率五萬餘人馬圍攻青州州治臨淄城。袁譚守臨淄城,派出多路快馬求援。

    六月十三,東萊太守管統領兵五千來援,於臨淄城東被陳宮設計伏擊,全軍盡覆,管統血戰後負傷多出,自刎而死,五千士卒半數被殺,半數被俘。

    六月十五,琅琊相武易集結四千守兵來援,亦中伏而大敗,武易領一千餘兵投降,餘者不是被殺便是潰散。

    此後,尚有幾路人數更少的兵馬來援,皆敗歸。

    臨淄城中守兵久久不見援兵,陳宮故意將這些戰報透露出去,城中守兵暗中恐慌,士氣一瀉千里,袁譚雖東奔西走,百般戒令,仍收效甚微。

    此刻,袁譚將唯一的希望放在了自己父親的身上,官渡戰事雖緊,但青州一失,則江東軍可長驅直入冀州,想來父親會派出援軍的吧。過了兩日,派去求援的人回來報信,袁紹嚴令袁譚死守臨淄,牢牢拖住江東軍陳宮所部,待他領大軍在官渡擊敗周瑜主力,便會揮師而來。

    袁紹之援兵本是袁譚所寄予厚望的,這最後一棵救命稻草的消失,令袁譚深深失望,切齒之餘,也迫使得他迅速下定了決心——全軍突圍!

    江東軍大軍圍城,雖未發全力來攻,僅憑著精良的攻城器具,這幾日便給城內守軍造成了五六千人的傷亡,四面城牆上更是傷痕纍纍,和守軍的低沉士氣一般,彷彿再也支撐不了幾日。

    江東軍的斥候更是撒得極遠,臨淄城方圓二十里之內,有甚風吹草動,陳宮坐鎮中軍便會得知。隨著各路援軍的相繼被殲,江東軍的攻勢漸漸加強,更多的投石車、攻城車、井闌、鵝車參與了攻城。單單是那霸氣十足的陣勢,便令守軍心驚膽戰。

    各路的情報匯總而來,城內守軍士氣低迷,甚至有袁譚的部將暗暗地投遞出消息,願為江東軍內應。如此來看,攻下臨淄城是易如反掌之事。然而,陳宮還未發佈總攻的命令,他還在等待,等待著袁紹能從官渡分兵來援。

    若是不能分袁紹之兵,便是攻下了整個青州。也只能令袁軍震動,卻不能減輕周瑜在官渡面臨的巨大壓力,這次戰役的成效便要大打折扣。然而,從官渡傳來的信息卻是,袁紹堅決不分兵,試圖以優勢兵力攻破江東軍。進而橫掃豫州、兗州。

    看來袁紹帳下還是有高人,河北軍絕不可小視!既然不能調動袁軍,陳宮終於下定決心,召集周泰、管亥、曹豹、孫賁四將議定。三日後發動總攻,一舉拿下臨淄城!

    周泰提出當防備袁譚會趁夜突圍,陳宮聞言笑笑,回道:「袁譚若是棄城而逃,我軍可減少許多傷亡,自後追擊,又可收穫頗多輜重,正中我意也。就以三日為界。他若是堅持死守,則無論任何代價。我軍也要盡快攻下臨淄,然後一部蕩平青州。一部直入冀州,看袁紹急是不急!」

    說罷,陳宮負手在帳內走了幾步,道:「以我估算,三日之內,袁譚必會棄城而出,你們四軍各圍一面,記住,若是袁譚突圍,不要迎頭兜攔,讓弓箭手從兩側攻擊,然後你們親領精銳截斷其中軍,把他們的人馬留一半下來!一面被突,另三面迅速集結,追殺過去!」

    「得令!」周泰等四將慨然領命。

    就在陳宮布下了陣式,安排好了人手,只待袁譚突圍之時,在黃河北岸的高唐城,這個劉備曾經駐守的縣城之內,滿滿當當地全部都是江東軍將士。

    高唐是平原郡內第二大城,僅次於郡治平原城。平原往北,便是冀州地界。就在黃昏時分,三萬江東軍如神兵突降,打了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加之城內精銳早已調出救援臨淄去了,盡余老弱,不到一個時辰,黑色的江東軍軍旗便插上了高唐城頭。

    這支江東軍主將自然便是漢後將軍王越,搶先攻入高唐城的是張遼與徐晃的并州營。

    自北渡黃河之後,張遼與徐晃分率并州營一路疾行,直直地往北,目的便是早日殺入冀州,奪其根基,迫使袁紹分兵,或是震動其軍,給予周瑜主力以戰機。

    奪下高唐城後,開倉賑民、安撫百姓,江東軍嚴明的軍紀令城內百姓安下心來,方才被迫投誠的縣令也樂顛顛地領著縣府之官吏,為江東軍忙前忙後。

    此刻,夜色初臨,縣令手持一卷物件,輕輕推開縣衙後院的一間房門,房間之內,王越、徐晃、張遼三人正在議事。縣令臉上堆笑,恭敬地道:「王將軍,這張便是你需要的平原郡山川地理圖。」

    連番的征戰和長途行軍並未讓王越憔悴,精氣神反倒更足,他擺擺手道:「辛苦了,你且下去休息罷……地圖便放在這裡,待咱們仔細查看一番。」

    縣令忙用力點頭,將地圖平攤在書案上,躬身退出,順手將房門輕輕帶上。「此人倒頗為識趣,舉止圓滑,為保全身家性命率先打開了城門。」張遼的話中透露出幾絲輕蔑。

    王越正色道:「文遠此言差矣。亂世之中,榮華富貴不敢想,安家立身的性命可依舊寶貴……主公有令,凡主動投誠者,皆善待之。文遠可不能小瞧了,畢竟這塊土地就歸於主公了,很多事情還得依靠他們這樣的人去應對。」

    張遼悚然一驚,忙回道:「後將軍之言有理!遼適才孟浪了。」

    王越呵呵一笑,手指地圖道:「主公在官渡正與袁紹激戰,河北軍有二十餘萬,裝備較為精良,糧草充足,主公壓力定大。今我軍長驅直入,並無牢靠之後方供應糧草,全仗俘獲,故需得速戰,我們這裡戰得越凶越激烈,主公那裡便會有獲勝的戰機出現。」

    王越略微停頓了一下,引著張遼、徐晃仔細看了一番地圖,然後沉聲下令道:「按方纔所議定,截斷河北軍之糧草乃戰事之關鍵,文遠、公明各領本部五千兵馬向東南行軍,攻打華縣、館陶,二部相互應援。我自率廬江營將士,直取平原城。兵貴神速,明日全軍便要開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