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午奇兵 文 / 草牛

    散關外,魯肅軍大營,繁忙之中依舊秩序井然。{http:

    友上傳更新}

    魯肅召集眾將,立於營門之外,迎接馬超西涼騎兵的到來。如今的魯肅,領司州刺史,手握強兵,已是朝廷重臣,能親自出營迎接官職尚是小小偏將軍的馬超,足見其誠意。

    馬超自是不敢托大,離營門尚有百步之遙便翻身下馬,大步流星地走到魯肅身前,虎軀半跪,朗聲道:「末將馬超,拜見刺史大人!」馬岱、馬鐵、馬休、龐德等將領跟隨其後,亦大禮參拜。

    魯肅笑瞇瞇地扶起馬超,上下打量數眼,讚道:「人稱西涼錦馬超,果然是氣勢非凡!此番有孟起將軍之助,漢中唾手可得,張魯休矣!」

    隨後,馬超等人跟著魯肅回到中軍大帳,環視魯肅身旁武將,或氣勢沉穩,或英姿勃發,或孔武有力,馬超心裡不由得暗暗點頭,強將手下無弱兵,江東軍之精悍,由此可見一斑。

    「公明將軍怎麼未曾見到?」去年馬超入長安時,與徐晃一見如故,二人私交甚深,今日馬超逡巡一番,也未看到徐晃,故有此一問。

    魯肅哈哈一笑,命人拉下掛在帥案之後屏風上的絲布,露出了漢中一帶的地圖,用手重重地指著一處道:「公明將軍,便在此地!」

    馬超注目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魯肅手指的地方,用硃筆標注著三個字:子午谷!

    子午谷,是漢中通往關中的一條羊腸小道,北口曰子,南口曰午,長約六百里,因道路崎嶇難行,人跡罕至。**()自長安至漢中,走子午谷乃是捷徑,但實則很少有人能活著走出山谷,故大軍行動。都繞道散關而行。因子午谷的難行天下皆知,故子午谷中並無隘口,張魯也未分兵把守。

    馬超心中不由得又讚了一句。「明攻散關,暗過子午谷,魯子敬的膽略著實過人!」

    子午谷內,怪石嶙峋。籐蔓遮天蔽日,不時有野獸的嚎叫聲自不遠處傳來。徐晃手執砍刀,劈荊斬棘,率先而行,兩名獵戶裝扮的壯漢更在徐晃之前探路。在徐晃的身後。近五千名并州老兵默默跟隨著,灰暗的面容掩不住他們堅毅的神色。隊伍之中,每人的背上都馱著一個包裹,裡面的糧食足夠十日之食,而他們已經在谷中行走了八日,前面的山路卻總是走不完!

    終於翻過了一處埡口,徐晃登高遠望,喜悅之色立即登上了面龐。他隨即快速回到隊伍之中。對身旁的親衛道:「傳下去,已經可以看見谷口了!我們就要走出去了!」

    消息傳到處,五千并州營士卒皆面帶喜色,精神為之一振!翻出子午谷,便是一馬平川的漢水平原,沿著馳道便可直接殺到張魯的老巢南鄭!當下張魯的兵力多數屯駐在散關和陽平關。他哪裡能料得到竟會有一支兵馬自人跡罕至的子午谷中殺出?待到大軍如神兵天降,出現在南鄭城下時。只怕張魯的雙腿都會顫個不停!

    就在徐晃的五千并州營將士走出子午谷之時,南鄭城內的張魯府邸之中。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辯論。

    「主公,為今之計,當以漢中九縣數十萬百姓之性命為重!戰火一起,刀兵相見,生靈塗炭,十餘年與世無爭之狀將一去不復返矣!」作為張魯的左膀右臂,謀士閻圃正在苦勸張魯。

    張魯之弟張衛立刻跳將起來,武人之態本就粗俗,他手指著閻圃罵道:「狗賊!欲通敵而賣主公乎!我漢中富庶,糧草充足,百姓歸心,又有散關、陽平關天險,足可抵禦外敵!」

    說罷,張衛向著張魯拱拱手,面目有些猙獰地道:「大哥,此人吃裡扒外,拖出去砍了!」

    張魯帳下另一謀士楊松眼睛滴溜溜一轉,忙勸阻道:「主公,不可眾人之心拳拳,為了漢中百姓,為了主公基業……不過,我漢中地勢險要,確實不必過於懼怕敵軍。若是未戰而降,朝廷將置主公於何地?必輕看主公也!」

    身穿黃色道袍的張魯一直端端正正地坐於案後,髮髻高聳,雙目微閉,似乎眾人的爭吵與議論與他無關。實則,每個人的話都一字不拉地進入了他的耳中。

    自初平二年張魯被劉焉任命為督義司馬,領軍與別部司馬張修共擊漢中太守蘇固,其後又殺張修、奪其兵眾,霸得漢中一地後,張魯在漢中的統治已達十二年。其間劉焉身故,子劉璋繼位,以張魯不順從他的調遣,盡殺魯母家室。張魯遂正式割據漢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自稱「師君」,位極崇高。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在漢中境內,張魯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

    這十餘年間,群雄蜂起,相互討伐,中原戰亂不斷,不少百姓逃入相對安定的漢中地區,僅關西一帶逃到漢中的便有數萬家,大大殷實了漢中的戶數。

    張魯還得到了巴夷少數民族首領杜濩、樸胡、袁約等人的支持,各族之間和睦相處。在政務上,張魯採取較為寬惠的政策統治漢中,「民夷便樂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而五斗米道則憑借政權的力量擴大了影響,不斷地滲入中原一帶。如今張魯手下,謀士以閻圃、楊松為首,武將以楊昂、楊柏、楊任為主,其弟張衛、張愧也領有重兵,張隋作為張魯的追隨者,在漢中之外的地方傳道授法,也頗有影響力。

    眾人爭吵一番之後,見誰也無法說服別人,便都停了下來,眼巴巴地看著張魯,期盼他做最後的決斷。

    這時張魯方才把微閉的雙目睜了開來,長期的修身養性令他身上多了些道骨仙風,少了些梟雄之霸氣,「諸位所言,皆有道理。漢中數十萬百姓,亦是我道數十萬弟子,自當愛護。然」(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