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五百七十一章 棲霞書院 文 / 草牛

    如今的秣陵,已是華夏第一都市。

    自周瑜在江東大展拳腳、推行新政之後,江東各郡的世家大族、商賈、手工藝人逐漸地群集於此,江北的百姓也在源源不斷地遷入,頓時將一個原本還算是中等規模的城池變成了一個大都市!

    原先的舊城中,除了皇宮和吳侯府邸戒備較嚴外,其餘各處皆可隨意通行。街道整潔,鋪面一家接著一家,生意自是興隆,舊城之外,則全部是新平的土地,按照秣陵縣令手繪的圖紙,一條條嶄新的街道阡陌交錯,一排排白牆黑瓦的房舍相互交聯,形成了一個大出舊城十倍的新城!

    而周瑜迎立新天子,定都秣陵之後,秣陵已成為天下讀人嚮往之地,文人雅士紛紛來投,藏院的規模一再擴大,乾脆在城外的攝山下另修居捨,足可容納五千人就讀。周瑜親筆題寫牌匾,名為「棲霞院」,由是,自秣陵城通往「棲霞院」的官道上來往人等絡繹不絕,攝山因此也被更名為棲霞山。

    這日午後,棲霞院的門口,一行人騎馬坐轎緩緩而來,待到門前,一名身材矮小的中年文士輕步下了轎子,疾走幾步,輕輕叩響了院的獸首門環。

    一名眉目清秀的童聞得叩門聲,用力推開厚實的門板,露出一顆小小頭顱,眨巴著眼睛問道:「莫非是巴蜀子喬先生?」

    那人正是張松,自遊歷江東六郡及荊南數郡之後。方才回到秣陵。前日,周瑜擺下盛大的宴席,招待張松和馬超二人,朝中百官作陪。還請了秣陵城中百餘年過六旬的老叟,足見其親民之風。

    隆重的招待讓張松感到很有面子,心下十分感激,君以國士待吾,吾必以死報之!歡宴之後,張松單獨面見周瑜,將小心珍藏的巴蜀山川地理圖獻出,周瑜一見地圖頓明張松之意。心中大喜,隨即與張松密談甚久,詳細分析了巴蜀之形勢,劉璋及其眾屬下的情況。將今後針對巴蜀的一系列事宜大體定了下來。臨別之事,周瑜主動拉著張松的手,道:「巴蜀富庶民安,吾不願多動刀兵,能平安取之。則是巴蜀百姓之幸,天下黎民之幸也!今後,巴蜀之事,多有賴子喬了!」

    張松此行目的已達。在江東盤桓多日,心下也頗為思念巴蜀。決定早日返回。棲霞院之名,海內皆聞。已是天下學子夢想之最高學府,而院之中,蔡邕、鄭玄、孔柚、王朗、管寧、邴原等大儒,哪個不是門下學子過千?既然來了秣陵,不拜見一番,也是憾事。

    這才有了方纔的那一幕,童打開大門,張松抬腳邁入,但見青松翠竹之間,隱聞流水之潺潺,遠處絲竹之音淡淡飄過,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不由得心神為之一振,不由得誇讚道:「無案牘之勞形,有絲竹之悅耳,棲霞院,果不愧天下第一院!」

    那童莞爾一笑,輕聲回道:「先生常說,凡事皆由心生,心靜則志必遠,淡泊之中可見真性情,這天下第一院之名,也是虛名罷了……」

    張松心中一動,一個小小的童便有如此感悟,院眾人豈不都是人才棟樑?便拱手問道,「敢問你家先生是哪一位?」

    這時,二人已轉入一處別院,那童捂嘴笑道:「便是此處,聞得琴音,子喬先生便知。」

    張松展目一望,別院之中出了一間雅捨之外別無他物,只在牆邊種了一叢叢的幽蘭,細細望去,蘭花高貴之氣盈然,令張松肅然起敬,這時,「錚錚錚」幾聲悅耳的琴音自雅捨之中傳出,張松輕步走到院中,坐在一處石凳之上,洗耳靜聽。

    琴音一起,便如高山流水一般不可停止,其音抑揚頓挫,忽而高昂如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忽而低緩如漫步林間溪水潺潺流,張松只覺心頭陡然一鬆,全部身心都飄了起來,世間繁雜之事,正慢慢消失……

    此刻,張松的心已隨著那優雅的琴音,在天地之間遨遊。

    待到雅舍內最後一個音符傳出,張松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心境之中,前塵往事,竟是一件件一樁樁地回想起來,如夢如幻,自少年的純真到青年得志的自信,再到如今的滿腔抱負不得舒展,凡事一一呈現,令張松細細品味,然而,尚未品盡,便又飄忽而去,於張松心中,卻是再無遺憾。

    也不知坐了多久,張松的思緒方悠悠地收回,琴音彷彿是一股清泉,滌蕩了他心中的諸多郁氣,張松睜開雙目,突然覺得天地之間竟是一片空靈。

    雅捨之中彈琴之人,到底是誰?放眼天下,能有如此造詣者,唯有蔡邕而已。

    張松肅然起身,朝著雅捨中人深深一禮,朗聲道:「巴蜀張子喬今日得伯喈先生教誨,當銘記終生!」

    說罷,張松輕輕轉身,洒然離去。

    今日之行,已達目的。

    就在張松在棲霞院中聆聽蔡邕用焦尾琴奏出的絕世妙音之時,在秣陵城外的校場之中,兩人兩騎正在捉對廝殺!

    「堂啷」虎頭湛金槍和涯角槍在空中狠狠地撞擊在一起,其音在場邊觀戰的眾人耳中聽來如同響鼓重擊,馬超和趙雲二人卻是渾然未覺。

    算上這一招,二人已足足纏鬥了三百回合!二人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盡展平生所學,卻是誰也勝不了誰!而他們胯下的坐騎早已疲憊不堪,四蹄酸軟,鼻腔間噴著粗粗的白氣。

    「痛快!痛快!再換一匹馬來!」馬超鬥得性起,一把扯下早已浸滿了汗水的頭盔,大聲喊道。

    校場北邊高台上,一頂黃羅傘蓋之下,周瑜端坐於中,賈詡等心腹圍在左右,他們自馬超、趙雲單挑一開始,便不斷地為二人喝彩。場內二人廝殺得激烈、精彩,他們的喝彩聲也從未斷過。

    趙雲、馬超,可謂是當世之槍王,槍法之精妙幾乎無人可出其右,今日這番對決絕對令他們大飽眼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