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二卷《新城舉兵》 第十一回:大鬧刑台踢法場,縱橫酒家踩杜康(上) 文 / 文衍

    話說東斯人在校場上問斬俘虜,聖女親自蒞臨,軍民聚集,奴隸也押到,十分熱鬧。趙矜不禁被吸引,也跑來看這個熱鬧。

    接近人群聚集的地方一看,趙矜才發現這裡原來是練兵的校場,面積廣大。先前留守新城的主將亦失哈往日經常在這校場上點閱人馬、帶領操練,現在他的頭顱就被高掛在位於校場南面的將台旗柱上。亦失哈的女兒也黎花真被綁在旗柱下,神情激憤。

    聖女凱瑟琳坐在將台上,輕蔑地看著也黎花真。她對上帝虔心敬仰,但對世人就總有一股傲氣,俘囚更不必說了。她出身貴族門第,家族也曾遭到蒙古人欺壓,現在看到蒙古人落到自己手裡,覺得很解氣。但是,出於仁慈心腸,凱瑟琳仍決定:不要殺這名桀驁難馴的蒙古女人。越是桀驁,越是要馴服,這樣就沒有不可馴服的人啦。聖女身邊有許多慕名追隨的侍女,凱瑟琳就想將也黎花真也納為其中的一個,讓她乖乖地聽主人說幹什麼就幹什麼,就算舔靴子也毫不遲疑,那才好呢!

    將台下面有一個平台,這時被用作殺人的刑台。能容萬騎馳馬的大校場中,東斯平民們聚在一起只佔了靠近將台的一角,其餘便是從各處勞工營中被趕過來的奴隸們。

    趙矜來到的時候,斬殺戰俘已經開始了,東斯軍民的歡呼響起一片,被驅趕來看殺戮的奴隸則默默無言。身為無法反抗命運的奴隸,在他們的心裡早已沒有希望,韃靼人、東斯人都不是善類,不管誰來誰去誰做主,都與自己無關。戰亂年代,人命比草賤,沒有人知道自己將葬身何處,只得聽天由命。

    趙矜一邊看一邊閃,來到校場南邊最靠近將台的一座閣樓上,捅破窗紗,從窗戶裡面朝外望。只見將台上,一名女子格外引人注目。

    這就是聖女凱瑟琳。她身邊有著一行身穿黑衣的修女,又有一行身穿白衣的侍女——其實她們個個都是來自大家族的名媛淑女,都是自願跟來侍奉凱瑟琳大人,她們的衣飾典雅,散發著純潔的魅力,就像一群白天鵝。修女們也非同尋常,都是從各個修道院裡選來做聖女陪襯的,個個容貌端莊,衣著整肅,散發著聖潔的魅力,就像一群黑天鵝。白天鵝、黑天鵝與凶殘的殺人場面,構成一幅對比強烈的畫面。

    趙矜看了一會兒聖女及其隨從們,好奇不已。又見刑台上已經橫著幾十具身首異處的屍體,都是蒙古軍的裝束。刑卒正揮刀砍下又一個俘虜的頭顱,高高提起來示眾。圍觀的東斯軍民又一陣歡呼。

    輪到下一個,那名蒙古兵依然不屈不撓,奮然吼叫。刑卒用短刀搠進蒙古兵的嘴裡,鮮血四溢,那蒙古兵痛極之下依然神色剛強,就用口中的血去噴刑卒。刑台下的觀眾看得都呆了。另一邊綁著的俘虜們大罵起來,群情沸騰。監場的東斯將軍一看不對,一揮手,幾名刑卒一擁而上,拚命按住那名蒙古兵,朝其腦袋狠狠砍了一刀。也許是這俘虜脖子硬,也許是刑卒手發軟,頭顱居然不斷。刑卒只好又換了一把鋼斧,猛剁一下,這才將血淋淋的人頭挽在手上。

    俘虜們齊聲怒叫,圍觀的東斯人在震驚之餘一時還發不出聲音。聖女見自己的隨從們都嚇得掩面不敢看,不由得生氣。她是神聖的、大無畏的上帝使者,不懼斬殺韃靼魔鬼的場面,當即起身號召軍民摒棄畏懼,在上帝的旗幟下,與異教邪魔鬥爭到底。

    經過這番激勵,東斯軍民才又精神振奮起來。一個翹著鬍子的王公帶頭高呼,東斯軍民隨之振臂呼叫。好一片呼聲!喊來喊去無非是「打死韃靼魔鬼」、「殺光韃靼野獸」之類。俘虜們也不肯示弱,怒吼咆哮。刑卒們便衝上去,或是痛打耳光,或是以刀搠口,或是拿東西堵塞俘虜們的嘴巴,鬧了好久才寂靜下來。

    那王公便是聯軍主力開拔後負責留守新城的布古斯加大公切爾耶夫,當下他又慷慨激昂演說一番。過後,幾十個蒙軍俘虜統統被拖到台上斬首示眾,一時間人頭滾滾,血流遍地。現場一片狂亂的呼聲,喊個不停。

    混亂之中,東斯軍又再押來一群五花大綁的漢子。這幫漢子,為首的是一個將軍,長髮後束,臉上有數道鞭痕,上身赤著,有一道刀痕和一處箭傷尚在滲血。其後有二十多名校尉、軍士,衣甲皆不整,身上多有帶傷。

    東斯人不太會區分東方人,都叫做韃靼,但以趙矜來看,就覺得這些人容貌特徵跟蒙古人有別。再仔細一認,對了,那個為首的將軍,怎麼有點眼熟?……哦!本草與蕙娘姐姐撿了寶馬正要出城之時,不是曾撞見突圍一彪軍麼?那一彪軍看起來都不像蒙古人,這些俘虜有可能來自他們。

    蒙古軍中除了蒙古人,還有許多異族人。蒙古人比較剛烈,都有一種自覺:一旦落入下賤的東斯豬狗手裡,那只有寧死不屈!異族人則不一定了,就像色目人,頗有一些倒戈投靠了東斯軍。現在這二十來名異族官兵做了俘虜,為什麼不投降呢?

    地下一片無頭屍體,台上高懸許多頭顱,監場將軍與刑卒們對著新押上來的俘虜們連聲恐嚇,但他們並不為所動。這其中為首的將軍便是李荼。李荼在面臨生死抉擇之際,尋思自己這一生明珠投暗,在蒙古軍中一直受到猜忌,得不到重用,現在既已戰敗,不願再苟且偷生。部下二十餘人,都感到大好男兒有志無法施展,是件痛苦的事,而且一直受到李將軍厚待,親如手足,如今情願一同死難,來世還可一起做好漢!

    對,今生已無希望,唯有寄托來生!希望來生能夠遇到個明主,轟轟烈烈幹一場!於是,儘管李荼向部下們表示:誰願意投降悉聽尊便;眾人卻道:「某等情願與將軍同生共死,誓不獨活!」

    他們喊的是漢話。潛伏著的趙矜一聽,不但覺得親切,而且頗為讚賞,心想:「『同生共死,誓不獨活』,壯哉!這樣的好漢,死了可惜。我不妨救救他們!」

    正這麼想,突然間肚子便咕咕亂叫起來。原來,趙矜一大清早上路,到現在日已近午,難免飢餓起來。這正是:眼看日當午,飢腸響如鼓;雖欲救人命,心餘力可足?

    這時候,監場將軍喝令開始處斬。刑卒們手提刀斧,故意繞著刑台走了一圈,又煞有介事地擦擦刀斧上的血跡。俘虜們視若無睹,盡皆昂首挺立。刑卒們就要上前下手。見此情形,將台上高坐的聖女掩著嘴打個呵欠,她看殺人已經看厭了。有上帝的護佑,她並不怕血腥,只是覺得無聊。

    孰不知,立即就有不無聊的事情發生了!南面閣樓上傳來一聲長嘯,一片窗欞頓時被打得粉碎,一個人影縱身自閣上躍下!

    滿身長毛、體型巨大、胳膊差不多有平常人大腿粗的行刑手,剛剛掄起閃著紅光的銳斧要斬李荼,聽到這聲長嘯,不由得轉頭來望。剛轉過頭,還來不及望,就被一個不知什麼東西當頭砸來,正中鼻子,頓時鮮血直噴!

    原來那是一隻凳子。趙矜眼看情勢緊急,不容多想,當即出手救人,躍下閣樓,衝到刑台前,不及攀登,先甩凳子。行刑手鼻子噴血、眼睛迷離,咆哮著拭擦。刑台周圍的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趙矜已經飛身上台。上得台去,趙矜剛想打一拳,只怕那大傢伙膘厚,動搖不得;索性使出看家本領,一騰身來個飛踢!

    這下可好,不知從哪裡躥出來的一個怪人,奔上去把行刑手猛踹了一下,身軀碩大的行刑手當即摔下台去!圍觀的人群這才弄明白了一點兒,紛亂叫嚷,不知所措。

    趙矜蹬下行刑手,自己也由於反彈的力量,跌倒在地,一個「鯉魚打挺」飛快躍起,抬腿一個猛踢,又將另一人蹬下了台。一個縱身,這時已經撲到監場將軍面前,趙矜順手便給了他當面一拳,一下子將其揍得嘴歪臉斜,然後就把他手上的鐵劍使勁搶奪。將軍不肯放手,趙矜猛施一肘,將其推下約有兩米多高的刑台。劍已奪過來,至於將軍摔得怎麼樣,就不管了

    這時只覺得肚子一陣嘰裡咕嚕,似乎在為沒有吃飯而且又做激烈運動而抗議,趙矜低頭便沖肚子喝一聲:「不要搗亂!」

    一劍在手,趙矜立即將李荼身上的繩索狠割一下,然後顧不得再割,將劍一拋,回身阻擋稍微反應過來之後猛撲上來的另幾名行刑手。

    李荼是久經風浪之人,這一刻變化雖快,他也不怎麼猶豫,立即掙脫身上還未斷的繩索,抄起劍來,割斷身旁一名部下的繩索。那部下接過劍去,往李荼腳上的鐵鏈猛地一劈,即劈斷了。

    說時遲那時快,當他們互相解救之時,趙矜已經又捅又蹬又推,將六七個行刑手一古腦兒打下台去。然後趙矜便揀了一把刀,閃到台階上,與試圖登台的東斯兵將們乒乒乓乓格鬥起來。一邊打著,趙矜又呼一聲:「不要搗亂!」

    李荼挺著劍,奔過來正想要幫手,忽然便聽趙矜這一聲叫,莫名其妙。這位突然出現的怪……恩公,怎麼對著長毛用漢話大叫「不要搗亂」呢?

    雖然不解,卻不可遲疑,李荼遂大呼一聲:「恩公在上!某來助戰!」就聽趙矜又叫一聲:「不要搗亂!」李荼大愣,以為是說自己,只得向後退開,眼睜睜地旁觀。

    不一會兒,二十多名被俘壯士盡數脫縛,拾得幾把刀斧,擠成一團,都想上前助戰。但見恩公一個人頂著一堆長毛,乒乒乓乓與「不要搗亂」不斷。

    原來趙矜激戰正酣,哪裡管自己叫的什麼?當下沒有章法,只顧亂叫亂打,全賴眼明手快,勉強與一堆長毛干個旗鼓相當。

    就這樣,趙矜雖勇,打了半天,敵人不但不見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他們反應過來,都來包圍捉拿。刑台之下,頓時黑壓壓一大片人,好不熱鬧!

    怎麼辦?!危急之中,趙矜一眼瞥見不遠處將台上亂作一團的黑天鵝、白天鵝們,頓時有了主意!

    (待續本回下節)

    附圖:新城、沙萊一帶地圖。

    (這裡不能傳圖,傳到龍空:.lko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5022&extra=%26page%3d1&page=1,該貼同時作為本書討論區,歡迎大家光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