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三卷《華夏曾游》 第二十一回:奚孔雀遭遇怪人,苧玉貞絕處逢生(上) 文 / 文衍

    來到鄞州海邊,趙矜要給黃道姑、苦兒寫封信,拜託他們照顧關漢卿一行人,自己就不必親往海南了。

    一旦要寫信,趙矜可犯了難。因為趙矜生活在電腦時代,打慣了字,連寫字都不擅長了,更別說寫毛筆字!

    朱簾秀就為叔叔代筆,聽叔叔念道:「……閒話且住。姑姑聽稟:如今小生販了一整船人,來日要賣好價錢,先托姑姑收著。內中有個朱簾秀美女,極標緻的美人兒,要好生養著,不可餓瘦了。更有個關漢卿夫子,極是上等人材,雖然老一些,姑姑如果看得上,不妨便賣與你如何?哎呀呀,小生不敢說笑!姑姑也忒寂寞了些。這個人其實易養,只要對他胃口,清湯渾酒、白菜豆腐都是好的,只是有點麻煩的是,要防他到處去偷別人家丫頭。這點不可不防!……」

    趙矜一邊念,朱簾秀一邊寫一邊笑得花枝亂顫,差點兒灑起墨來。

    信寫完,趙矜即與戲班子眾人作別。趙矜與關漢卿都是灑脫之人,離別的時候一拱手即可。女人們便頗有些依依不捨,至有哭拜在地不肯恩公離開的。朱簾秀本是多情女郎,在心底喜歡上了趙矜,不想離別;不過她早已嘗盡離合滋味,能夠看得開,當下揮去離愁,盈盈一禮相送。

    晴天曠野,趙矜大步自去。自由自在地漫步了一天,直到夜幕降臨才放下枕頭。與這江南勝景揮別之時,趙矜作下《寄生草》一首:

    歲月無留意,

    繁星一總移。

    驀然間,

    便見落花盈地。

    稍得失未便悲與喜,

    即踟躕怎可哀和泣。

    哪裡有,

    良方立解許多愁,

    即抖擻,

    行足此生百千里。

    跟關漢卿這樣的名師呆了一陣,趙矜已經學會作詞賦詩了,深覺江南這一趟不虛此行,連文才也歷練到了,真是文武雙全矣!

    最後一趟試煉,是到華西,具體是在從前大理國的首都大理城附近。去之前趙矜還不知道,自己硬要被安排到那裡去,究竟是為著什麼目的?去了才知道,原來這一次試煉,真是轟轟烈烈的大歷練!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大戰、小戰、日戰、夜戰、城戰、野戰、要塞戰……可謂應有盡有,其實是為了新城舉兵而打基礎!

    ……

    …………

    ………………

    時空飛越,清醒過來之時,趙矜只聽得一片蛙聲蟲鳴,睜眼一看,黑漆漆一片。

    「好多、好亮的星星!」趙矜抬頭一看,先讚一聲。果然天空中的星光極是耀眼,閃閃爍爍,銀河亦清晰可見。再仔細看四周環境,只見一座座連山與一片片叢林,腳下是長滿青苔的岩石,還有遍佈雜草、灌木的土地。留神一聽,那蟲鳴和蛙聲越發咿咿哇哇刺激著耳朵。

    「不愧是雲南。這種深山老林的地方,叫我上哪裡去找大理城?」趙矜正在黑咕隆咚中犯著愁,忽然發現山的那一邊,隱隱有呼聲傳來,又見有火光騰起!

    於是趙矜翻岡過嶺,只管朝著火光的方向行進。這一程,正是前不巴村,後不著店,草木從生,蚊蟲亂舞。趙矜摸著黑,一腳高一腳低,走著走著踩中了可能是巨蛇、大蜥之類的滑溜東西,慌忙躥上附近的岩石。夜裡實在看不清楚,幸好差不多已經下到了嶺底,接著就是一條半泥半石的小路。

    這也叫做路?趙矜沿路小跑,可不知道驚動了多少山雞野兔、多少蛇蠍爬蟲。跑過一段距離,終於望清楚了:前方有一座高聳的城池!城上城下火把亂舞,到處刀光劍影,喊聲四起,有兩派人正在浴血廝殺!

    這是大規模混戰的場面!趙矜第一次親眼看見如此場面,既有些緊張,又覺得振奮,拔腿飛奔向前。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趙矜發現,這場大混戰的其中一方,內中居然有許多女子。火光之下,除了刀劍,還有她們的金銀首飾映射出燦燦光芒。

    「哎呀不得了!有好多女兵!」趙矜心裡驚歎。雖然還搞不清楚這許多女兵所屬的一方究竟是什麼來歷,但那另一方,趙矜就很明白——那是元軍!那麼,跟元軍打仗的,就是我大宋國師趙某人的天然同夥!當下趙矜跳入戰團,立即動手,將最靠近自己的一名元兵踢得口吐鮮血、飛出數丈!

    那倒霉的元兵在飛的一路上撞倒了好些人,頓時雙方一堆人跌跌滾滾,爬起來又打成一團。趙矜眼見得「天然同夥」之中有一名少女受傷倒地,急忙衝上前去,一腳踢掉一個元兵就要砍向少女的刀子,另一腳將元兵迎頭踢得鼻血狂噴,再一手拉著少女的小腿猛拽過來——危險!趙矜剛將少女拖來,一桿纓槍就刺在她原先躺著的地方了。

    混亂的戰團中,趙矜仗著敏捷,躲避著刀槍,將受了傷的少女抱出戰區外,放在地下。那少女的同伴趕來,救護了她。

    趙矜立即又殺回去,奪了兩把盾牌舞著,勇不可當,接連用盾牌撞翻、用腳踢翻了好些元兵,漸漸變成了混戰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個怪人。遇到如此怪人,元兵又驚又怕;另一方的男男女女們則是感激加敬佩,士氣大振。漸漸地,以趙矜為中心,聚起一支人馬,在到處散落著武器、傷員、屍體的戰場上,席捲過來,席捲過去。

    打了半天,趙矜並不知道要往哪裡殺,一大群人跟著趙矜,正如盲人隨瞎馬,席捲過來,席捲過去。

    堪堪來到城下,趙矜這才站住腳。男男女女一大群人,跟著都站住了。趙矜仰頭一看:「好高大的城牆!不愧是……對了,此處確乃大理乎?」

    問出這話,趙矜怕他們聽不懂。因為看他們的裝束,應是苗人,但跟海南島的苗人又有區別,後世應該是歸納為不同民族的。聽他們戰鬥中呼叫的話語,趙矜只覺得悅耳動聽,無奈全然不懂。

    還好,聽到趙矜叫出漢話來,附近好些人都能聽懂,搶著答道:「勇士大哥,此處的是大理!」

    的是大理。趙矜就明白了,這裡的的確確是大理。大理曾是一個存在了幾百年的古國,乃是五代十國天下大亂時,由祖籍甘肅武威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建立,雖然是個少數民族國家,但儀式制度頗仿漢人朝廷,又因境內民族眾多,為便交流,漢話作為官話而通用。因此趙矜來到這裡,不乏可以交流的人。

    大理國先於宋朝被元軍所滅,迄今已亡二十來年。大理城不再是首都,但依舊是一方重鎮,城牆高聳,氣派非凡。

    趙矜又問了眾人一些話,大致弄明白情況。原來這場大戰,是因為元朝鎮守大理的大將答裡不花,為了消滅少數民族義軍,用詭計引誘他們前來攻城。義軍有一部分登城之後才發覺中計,但已經陷入包圍,火光沖天,伏兵大起。現在已登城的那一部分義軍,必然是陷入苦戰;可是城下的義軍也不得不拚命抵擋元軍伏兵,難以援救。

    趙矜聽說登城的自己人危急,心想必須先解決城外,才可以去救城裡,遂高聲叫道:「你們聽我說,攘內必先安外!都跟我再殺去!」眾人聽了,以他們的文化水平不足以理解趙矜的話是否正確,但都服他勇猛過人,於是哄然答應,互相呼弟喚妹,都跟緊勇士大哥,又席捲過來,席捲過去……

    席捲著席捲著,人馬越聚越多,勇士大哥一夥的聲勢越發浩大。

    再席捲著席捲著,殺聲震天。趙矜激鬥正酣,冷不防一眼瞥見那邊戰團之中,有一個非常英姿颯爽的女孩子。只見她身材窈窕,動作敏捷,火光映照出她的青春靚麗面容……真是難得一見的美少女!

    見了美女心喜,是男人的通病。趙矜就趕緊殺上前去幫手。那美少女手段高強,應戰從容不迫,本來就不落下風,趙矜這一來,更是如虎添翼。只見趙矜舞著雙盾,疾奔過去,「噌!」地一聲,擋住了一支長矛,又「哆!」地一響,彈開一柄大刀。美少女一愣,倒也配合默契,將頭一甩,身軀一閃,即逼近一個被趙矜震得手臂發麻的持刀敵兵。敵兵手麻乏力,勉強揮刀橫劈,美少女沉身閃過,一個翻躍,右手往身後一送,即將一把鋒利的尖錐刺入敵兵心窩。敵兵哼也不哼一聲,當即倒地斃命。

    緊接著,趁著趙矜為她格擋敵人兵刃的工夫,美少女迅速掉換左右手的兩柄武器,右手揮刀格擋一名敵兵刺來的長矛,左手即起尖錐,把另一名被趙矜用盾牌打了一個趔趄的敵兵捅了一下後心。敵兵一聲短呼,軟倒下去。

    「好身手!好犀利!」趙矜不禁讚歎。迄今為止,自己還沒有親手殺過一人,而這美少女的手中尖錐,不出則已,一出就伴隨著一名敵人性命了結。由於那細細長長的尖錐漆成墨色,不會反光,在夜戰中若非趙矜這樣眼力銳利的,誰能察覺?美少女的身形極其敏捷,動作極其迅速,一切幹得不露痕跡,敵兵都只注意到了她的矯健,或許還有些注意到了她的美貌,可就是沒有人注意到她的可怕!

    一守一攻,趙矜與美少女配合得如魚得水,這也算是強強聯合,直殺得敵人紛紛屍橫就地。過不了多久,這一帶的局部戰況已然寬鬆。

    趙矜閃過一名敵軍小校刺來的長槍,挺牌疾衝,一牌打去,正中敵人面門,將其撞得發暈。美少女不失時機躍來,一錐送上,那小校咽喉血湧如注,啞然撲倒。趙矜讓過屍身,只見一抹鮮血飛濺在盾牌上。

    美少女望望周圍,只見形勢大好,差不多都是三四個義軍逼著一個殘存的元軍在砍殺。她放心了一些,終於有空朝向趙矜,深深俯身,施了一禮。因為聽到了趙矜說漢話,她也以漢話說道:「這位哥哥,多謝相幫!」

    趙矜一抬手,連著盾牌都揮起來了:「不必客氣!聽說你們中了計,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不如撤退吧?哦,對了,敢問妹妹尊姓大名?」

    那美少女爽朗地答言:「奴姓奚,名孔雀!敢問哥哥高姓大名?」

    趙矜忙也笑道:「我姓趙!大宋太祖趙匡胤的趙,也是趙子龍、趙公明的趙。名矜,不是琴棋書畫的琴,乃是左邊一個長矛的矛字,右邊一個今日的今字。」——人家妹妹一問,他就說這一堆的話!巴不得美女記住自己,這又是男人的通病。殊不知,一般美女哪裡有心聽那麼多廢話。

    好在這位美少女可比一般美女耐心多了,她就仔細聽了趙矜的話,用心記下了趙矜的名字。她自己卻無心多說話,望望城上情形,急切請求道:「孔雀有幸,遭遇哥哥!敢請矜哥哥與奴殺上城去,相幫大酋長!」

    遭遇?趙矜一聽,這個納悶。再一想,對了,倒不是人家少數民族不懂漢話,其實「遭」字在古代的用法跟現代有所不同。現代用法,比如「遭逢天災、遭遇不幸、遭受損害、遭到打擊」等等,都是貶義的,在古代卻是作為中性詞兒使用。聽奚孔雀的意思,看她熱切的神情,應該理解為幸運地遇見吧!

    說起來,也正是由於這一晚上的遭遇,今後緣分遂深……

    (待續本回下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