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三卷《華夏曾游》 第二十六回:公爵自利買人心,富商高價賣翻譯(上) 文 / 文衍

    ……如今佇立在新城的城牆之上,趙矜回想起在苗疆闖蕩的往事,不由得微笑懷念。

    不知道阿嬌、阿奴姐妹怎麼樣了?小孔雀、小龍可好?兩位寡婦大姐也安好麼?

    在射殺答裡不花之後,義軍聲威大振。雲南平章政事賽典赤遂不顧自己一把老骨頭的安危,單騎入寨,來與義軍談判。苧玉貞與賽典赤達成了雙方從此秋毫無犯、苗人向朝廷歲歲上貢但是不納賦稅的和約。之所以能有這麼寬大的和約,除了賽典赤大人的仁慈之外,勇士大哥的功績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若不挫敗元軍,苗人豈有談判資本?

    至於枕上枕頭,時空飛越,告別苗疆……那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只因趙矜是個熱愛冒險的人,苗疆雖好,但是太安寧了就沒有什麼意思;何況只是試煉,並非可以扎根的地點。於是在阿嬌阿奴姐妹已決定要嫁給趙矜、眾人都歡天喜地張羅婚事之時,趙矜痛下決心,趁著還沒有進洞房,趕緊溜吧!

    現在想起,惆悵不能遏止。如此想念不已,趙矜忽然想到一個辦法:「對了!何不等我這邊立足穩了,再派人到大理,搬取阿嬌、阿奴前來相聚呢?」

    這麼一想,內心就振奮起來。是啊,這是個辦法。儘管從新城到大理非常非常遙遠,趙矜估計,來回至少得有三萬里吧!但如果派遣得力的人扮作商隊騎著快馬去接她們,一日百里,大約一年應可來到新城。

    「不管如何,必須更加努力。」趙矜這麼想:「把這裡的事業盡心經營好。將來就會有條件,把她們迎來。對了,讓小龍、小孔雀都來吧,這裡正是用人之際!苗疆也不能沒有人主持大局,就交給兩位寡婦大姐吧。雖說她們也有幾分姿色,本草也蠻想要再見見她們呢!……啊,不要想歪了,本大將軍只是純粹想見而已啊,可沒有什麼壞念頭啊!想見美女是正常的事。高級趣味不行麼?我可沒有那麼花花啊!」

    其實就不必自我開解了,花花本是絕大多數人類與絕大多數高等動物雄性的天性。哪怕是自古相傳最專情的鴛鴦,其實雄鴛鴦還是花花的呢!趙大將軍之花花,其實不亞於已經翹了辮子的不花。不過兩者自不可相提並論。不花為了花花,懵然忽略大事,弄得喪身亡命的下場。類似這種事例,歷史上可是不絕於書。因此趙大將軍覺得:必須記取教訓,端正態度,為了事業,自覺抵制花花心腸。

    於是,趙矜天天巡城、天天鍛煉、天天訓練士卒、天天督察政務,並沒有天天窩在宮裡和蕙娘等大大小小美女使勁鬼混……話說回來,蕙娘溫柔體貼,甚得趙矜喜愛,說不得,時而鬼混一下還是要的,不要使勁就好了。

    多搞正事,少搞女人,這就是健康生活!生活中其實很多樂趣,何必一心想著花花呢?

    在趙大將軍親自督率下,城裡起義軍防備嚴密,無懈可擊。城外東斯聯軍面對眾多強弩把守的堅城,一籌莫展。天氣一天涼過一天,眼看就要入冬了。

    聯軍裡面,最會打算的莫過於莫斯科公爵達尼爾。達尼爾在還沒有回師攻城的時候,就估計肯定攻不下來。既然攻不下來,不如撤退,明年春暖以後再想辦法。但是達尼爾又考慮到,如果自己主張撤軍,則會得罪基輔大公國,同時也讓自己有懦夫之嫌,影響名聲。於是比較好的辦法就是——隨時準備撤退,但是不要自己首先提出撤退。達尼爾就不動聲色地率領本部跟隨夏塔尼耶夫圍城。

    圍著打著,聯軍白白送了不少人命,士氣越發低落。加上冬季迫臨,將士憂心日增。達尼爾看在眼裡,仍不動聲色。因為他知道,自己在聯軍之中聲望很高,如果自己提出「堅持不下去了,還是撤退吧」,則聯軍軍心一定崩潰!那麼,出兵徒勞無功的罪責,可就得由自己來背了。這可不行,一定要讓別人去背。別人去背的話,自己沒有責任,而且可以趁機收買人心。

    那麼,誰來背比較好?達尼爾看中了莫吉廖公國的坦普盧多夫大公。

    第一,莫吉廖公國也算大國,有一定影響力,由坦普盧多夫唱頭撤軍,會有比較多君主響應。第二,莫吉廖公國是聯軍各大成員國中最靠近新城的一個,如果撤軍則該國將士很快就可以回到故鄉。因此如果坦普盧多夫大公唱頭撤軍,該國將士一定歸心似箭;別國將士見了,就覺得他們最近的還急著撤軍,我們更遠的咋辦?那麼別國將士也必會攛掇他們的君主撤軍了。第三,坦普盧多夫大公年輕時以悍勇聞名,如今五十多歲了,就改以好色聞名,出征前剛好娶了一位千嬌百媚的新妻珞蕾佳娃,本來極不捨得離開她。但因新城離本國最近,拿下來說不定能據為本國所有,好處太大了!坦普盧多夫反覆考慮之下,這才勉強出征。現在新城得而復失,暫時很難再攻下來,聽說那珞蕾佳娃夫人正連連派人送信催促大公回去,坦普盧多夫正坐立不安呢!

    於是達尼爾就跟坦普盧多夫拉近乎,一起喝酒。喝著喝著,達尼爾自己不提撤軍,只是言語挑動。坦普盧多夫果然中套,先是喃喃抱怨,然後越發坐不住了,就破口大罵起來:「天殺的不知死的還帶著我們在這兒苦熬的他奶奶的基輔大公國的夏塔尼耶夫!」

    一時之間,從前東斯各國人人敬仰、個個稱讚的夏塔尼耶夫,淪為了人人詛咒、個個唾罵的對象。憑他有再大政治能力也沒有用了。這對於想要尋找機會崛起的莫斯科公國來說,正是樂意看到的。至於佔據新城的起義軍,達尼爾並沒有放在眼裡,心想那些烏合之眾終究維持不了多久,就像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名言:「一堆建材不能稱之為房子,同理,一群暴民不能稱之為軍隊。」

    達尼爾可不知道,「暴民」正團聚在趙大將軍的旗幟下,漸漸地越來越像一支真正的軍隊。起義軍的政權不但能維持,還維持得一天好過一天。

    此刻在新城裡面,真是百廢俱興。有了英明的大將軍來領導,先前陷於無盡苦難中的奴隸們充滿了幹勁。原本許多人的願望只是有生之年能再吃頓飽飯,現在就覺得,跟了大將軍,何止飽飯!軍人好好戰鬥,平民好好幹活,齊心協力,正是前程似錦!

    起義之後的各種善後事情,差不多一一處理完畢。但其中有一件事,不可不提,就是起義時抓到的俘虜怎麼處置。

    先前東斯各國為了圈地,都在新城留人,這些留下的人不乏各國貴官。這類高貴的俘虜,是很有價值的人質,可以用來換取贖金,因此要好好看押起來。

    至於一般的俘虜,怎麼處置就比較成問題。

    有人建議殺了他們,但趙矜不想這麼殘暴,心想:「東斯人以愛搞暴行聞名,直到文明發達的近現代,他們還大肆屠戮屬於西斯拉夫種族的波蘭人呢,『卡延森林案』不就是一個例子麼?雖如此,我可不想傚法,我心裡還有點人道主義……」

    有人建議放了他們,但趙矜也不同意。放了他們,他們就還是回東斯各國,到時東斯軍再來打炎漢的話,又要抓他們當兵。這樣豈不相當於增強了敵人的力量?

    有人建議閹了他們做成太監,給大將軍值守王宮。一聽這樣的建議,趙矜不禁暇想:皓月當空的夜裡,王宮靜悄悄的,亭台樓榭一片靜謐浪漫氣氛,從護城河引來的小河流水緩緩流動,水面上倒影出一尊尊長毛太監的身影……

    「不行!」想到這麼煞風景的場面,趙矜當即冷汗直冒,斷然否定。現在宮裡只有女人們,不是挺好麼?為數不多的粗活兒也有比較壯實的宮女合著干,可以應付。對了,其實大將軍有想法,想要連宮女都遣散出去呢,怎麼反而還要增加太監?

    總之這些主意,都是出自部下們的舊腦子,大將軍本人可不同意。

    那麼究竟要怎麼處置?

    「果然殺了才最簡單啊……」趙矜感到可以理解為什麼自古戰爭總是伴隨著屠殺了。但自己畢竟下不了手。

    馴化?看來也沒那麼容易。暫時只有關著了,以後再想處置的辦法。趙矜就讓已經翻身做主人的工匠們押著淪為新苦力的俘虜們,暫時先幹活再說!這樣比較好,既實行勞動改造,又對起義軍多少有益。

    就這麼初步處理了俘虜的事情,趙矜突然想起:「啊!起義之時,我還親手抓獲一個很漂亮的女俘呢!這些天忙著,倒把她忘了。」

    這麼一想,趙矜更想起來:「啊!要說女俘,闊闊甘、也黎花真那倆母女才重要呢!唔唔,雖說這女兒比母親還大。」

    於是趙矜認真尋思一番:「闊闊甘據守王宮,造成了我的麻煩,但客觀來說,也多虧她據守王宮,宮裡才沒有遭到破壞。否則別的不說,光是蕙娘的女伴們,恐怕就要大難臨頭了。那她一定傷心壞了。嗯嗯……蕙娘仁慈得很,要是知道這些始末,一定會求我放了闊闊甘。這可不行。所以還是不要讓她知道為妙。」

    趙矜就動腦筋想讓闊闊甘投降。一來,她願投降的話,城裡的蒙古人就好辦了。二來,她相當有將才!如今起義軍正是用人之際,只要是人材,不拘一格,都要盡量網羅。

    那麼,究竟趙矜能不能讓闊闊甘、也黎花真投降,又怎麼處置優蒂塔?

    (待續本回下節)

    註:

    卡延森林案: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蘇聯與德國夾攻波蘭,將波蘭瓜分佔據。蘇聯人將大批波蘭俘虜屠殺在卡延森林。隨著二戰的發展,德國轉而進攻蘇聯,蘇聯人與波蘭人成了難兄難弟,蘇聯遂長期掩蓋這件事實。但後來在卡延森林挖掘出極多屍骸,使得事實越來越難掩蓋,但蘇聯還辯稱卡延大屠殺是德國干的。直到1992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國家檔案解密,終於真相大白。到了2010年還有一件延伸事件——波蘭總統、陸軍總司令、空軍總司令、海軍總司令等諸多高官同乘一架專機前往俄羅斯出席卡延大屠殺紀念活動,結果專機墜毀,機上所有人遇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