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五卷《御東擊西》 第三十九回:趙矜釋俘顯度量,蕭銎迎敵揚威名(上) 文 / 文衍

    探明默闊帖木兒被殺、危機暫時解除的情況之後,趙矜引何磐、鹿祥、許妤等數百騎親衛人馬先回安漢城,留齊勁率領萬人鎮守蒼嶺關,將關牆加高加厚,囤積糧草物資,為長久堅守之計;令烏達在協助齊勁築好關塞之後再回安漢主持軍器製造。

    轉眼起義已近一年,這一年裡大將軍甚是忙碌,再度回到安漢城時,心裡就想安安定定地休息一下。政事自有何安平主持,且經過考驗發現虞默、鄭文初二人可以信賴,趙矜遂任命虞默為司農,主管農牧業,鄭文初為司行,主管工商業。基礎官吏的培訓繼續進行,一邊培訓便一邊幫著辦事。這樣,炎漢的文官體系得以逐步完善,官吏奇缺的狀況漸漸緩解。

    趙矜稍微清閒了一陣,與蕙娘還有宮女們鬼混了幾天。楚楚、香芷、金鴛、玉鸞四位妹妹已經出嫁,楚楚與香芷坐上馬車到塔良布城與她們的丈夫李荼、蕭銎相聚去了,金鴛、玉鸞也往蒼嶺關去會烏達、齊勁。只剩下最小的杏兒、萍兒,還呆在哥哥身邊。

    這一天,趙矜忽覺有點無聊,突然想起:「對了!還有兩個女俘,未曾投降。她們原本以為汗王會回師屠滅我們,現在汗王自己完蛋了,哈哈!這下子,她們該投降我了吧?」

    於是趙矜又去軟禁著闊闊甘、也黎花真的地方,再來一番勸降。闊闊甘、也黎花真初時還不肯相信汗王已死,以為趙矜騙她們。趙矜不得不找了許多證人來作證,包括商人、傷兵,還有闊闊甘原來的部下。闊闊甘、也黎花真這才相信汗王真的已經死了,不由得流下淚來。

    趙矜見她們忠心可嘉,就建議道:「殺默闊帖木兒的人是海都。你們要為汗王報仇的話,不如加入我的軍隊。」再看看她們悲傷的面容,只覺頗有幾分動人,趙矜遂又道:「你們可以做我的女人。我不會虧待你們,而且會更加信賴你們,給你們部屬,讓你們統兵。」

    闊闊甘看看也黎花真,沉思半晌,抬頭對趙矜道:「我女兒可以給你,不過我自己不行。我死去的丈夫亦失哈有個弟弟納來哈。按照我們的規矩,亦失哈死了,我還沒有生過孩子,就應該是納來哈的妻妾。納來哈如今生死未卜,但我必忠於他。」

    趙矜聽了,覺得棘手,心想:「這究竟是真話還是借口?你不肯做我的女人,我又怎麼能夠不擔心你率部叛變?即使你把女兒給我,但她根本跟你沒有血緣關係。」這麼躊躇片刻,趙矜轉念再想:「算了,看這女人,好像確實是位忠義之士,值得信賴。因此,哪怕只是口頭約定,我也不妨信她一次!」

    趙矜就答應闊闊甘:「沒問題,我相信你。這樣吧,連你的女兒也不必給我了,我不需要人質,只要信義!什麼時候你們真的覺得我這個主公不錯,願意嫁給我了,那時再嫁給我!不願意也無所謂,我有的是女人,哈哈哈……」

    於是趙矜令人給闊闊甘與也黎花真解開鐐銬,給她們自由,又給她們財產和部屬。

    汗王已死,這時候已屬於無主之人的闊闊甘與也黎花真,遂以趙矜為新主人。至於闊闊甘的新丈夫納來哈究竟還在不在世,只有慢慢打聽再說。

    遊牧民族的女人十分崇拜強者,日常生活便讓她們的觀念根深蒂固。比如她們養馬,總要把母馬們配給強壯的公馬,只有強壯的公馬才有資格領有母馬,而且越強領有越多。男人也是這樣,必須是強者才值得女人依附。因此趙矜一句驕傲的「我有的是女人」,她們聽了並不會覺得反感。她們其實喜歡「有的是女人」的男人。

    成吉思汗當年,伴隨著勢力逐漸強大,就有越來越多女人投入他的懷抱。有一位在大草原上名聞遐邇的美女,叫做忽蘭,家人送她來做成吉思汗的女人。當時仍然兵荒馬亂,成吉思汗的屬下納牙阿碰到忽蘭,怕她路上出事,自願保護她前往。但是成吉思汗卻起了疑心,懷疑納牙阿與忽蘭有染,要把忽蘭退回去。忽蘭勇敢地走向前,向成吉思汗訴說:「我來這裡的一路上碰到很多危險,幸好是遇見了納牙阿,這才安全來到你的身邊。現在你聽了誰的閒話,以至懷疑我,還要拷問好心的納牙阿?你不如自己來查驗我這上天所賜的肌膚,一切謠言都會不攻自滅!」成吉思汗甚為驚奇,當天即查驗了忽蘭,證實她的話不假,遂承認自己的錯誤,重賞納牙阿,納忽蘭為妾。忽蘭從此大為受寵,冊封皇后時與成吉思汗的原配孛兒帖、也遂和也速乾姐妹並列為四大皇后。

    「有的是女人」的男人,只要確實是位大英雄,夠英勇,夠明智,肚量夠大,就無妨於別的女人繼續對他趨之若鶩!他的女人多,有什麼要緊?遊牧民族的女人嚮往給強者生兒育女,就像自然馬群中母馬們總是給為首的頭馬生兒育女。

    闊闊甘、也黎花真被趙矜釋放而且果斷委用,不得不佩服大將軍的肚量。不過,他是否英勇、是否睿智,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她們不會輕易服他的。

    趙矜用人不疑,即以闊闊甘為偏將軍、也黎花真為裨將軍,命她們統領除了緹騎之外的女性軍士,編成女營。女營中頗有闊闊甘的舊部,還有各遊牧民族的女兵,編製暫為二千人。

    至於緹騎,擴大到一千人,地位與虎賁相等,乃是大將軍的直屬部隊。虎賁亦擴大到三千人。

    建立女營、擴編緹騎與虎賁,都是炎漢政權充實軍力的舉措。除此之外,各營編制都陸續有所擴大。

    趙矜深感不練成幾支精兵無法與海都汗國、伊兒利汗國這些強大敵手對抗,遂令眾將一手抓擴軍、一手抓訓練,務必長期堅持下去,使炎漢軍隊戰鬥力得到長足提升。

    另外,兵器也是影響戰鬥力的重要方面。趙矜命令能工巧匠趕製武器裝備,配合炎漢擴軍。自己也要打造一把耐用的強弓,免得老是拉折。

    大將軍的需要,肯定優先滿足。能工巧匠們連夜為趙矜趕製了一把金胎寶弓,膠、漆、皮、弦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獻給大將軍。

    趙矜試了一試,力度正好,十分趁手,大喜道:「不錯不錯,你們工藝很好嘛!」

    工匠笑道:「大將軍過獎。不過小人們亦頗自豪!如此寶弓,委實世上罕有,還望大將軍善加使用。」

    趙矜笑道:「你們吹吧。不是我給你們好材料,諒你們也造不出來!」

    工匠都眉開眼笑道:「那是。頭功還是大將軍的。」

    趙矜再問:「這弓究竟有多強?」

    工匠道:「二石有餘。」

    趙矜道:「余多少?」

    工匠道:「約莫二石半。」

    趙矜點點頭,搭上一箭,手感好得不得了,心底便飄飄然地充滿了美妙感覺,夢想自己已經成為軍民景仰、女孩子佩服的神箭手,忽然再一想:「二石半?一石一百斤,那豈不是——二百五?」

    於是趙矜向著五十步外的箭靶瞄準,一箭射去!只見那箭極其有勁,從箭靶上方高高飛過!趙矜連發七八箭,嗖嗖嗖嗖嗖……總成績:零環!

    趙矜不由得歎道:「我這二百五的手,用這二百五的弓,看來也就這種成績了。」

    工匠聽了大驚,以為趙矜怪他們用「二百五」影射大將軍的箭法,慌忙都跪下磕頭。

    趙矜笑而攙扶:「幹什麼啊你們?我的箭法就是這麼爛,不怪自己怪誰?為了不辜負你們打造出這麼好的弓,今後我會勤加練習。你們無罪,有賞。」

    從此這把金胎寶弓就被趙矜命名為「二百五」,激勵自己磨礪戰技,強者更強。但還不等趙矜抽出時間來練好箭術,西線傳來急報——發生大事!

    這要從李荼擊敗伏佐維奇斯諾夫偷襲之後說起。當時聽聞東線不利,李荼趁勝退兵,率軍回到塔良布城,正考慮是否棄城班師,卻又聽聞默闊帖木兒被殺、汗國內部大亂,遂留駐不動。

    伏佐維奇斯諾夫只怕漢軍前來進攻,龜縮著死守了好幾天,才發現漢軍已經撤退。於是伏佐維奇斯諾夫也趕緊撤退,回到莫吉廖公國首都連葉謝伊城。莫吉廖大公坦普盧多夫聽了伏佐維奇斯諾夫匯報,大怒,將伏佐維奇斯諾夫一頓痛刮,念其舊功,暫不革職,繼續留用。

    坦普盧多夫大公迷著夫人珞蕾佳娃,本來不想自己出外作戰,但見手下第一名將伏佐維奇斯諾夫也不頂用,只有親自上了。坦普盧多夫遂率領一萬三千人馬,幾乎是傾巢而出,來與炎漢軍隊一決勝負。四個河東小國皆派軍隊助戰。東斯軍總共聚了超過兩萬兵力,氣勢洶洶,撲向塔良布。

    不料,李荼避實擊虛,並不與東斯軍正面碰撞,而是向北急襲,趁虛一口氣將四個小國盡皆攻破!

    東斯軍大為震驚!坦普盧多夫只得叫伏佐維奇斯諾夫來商議。伏佐維奇斯諾夫道:「大公,這是計策。東方人詭計多端,跟我們堂堂正正的打法不同。」

    坦普盧多夫瞪大熊眼:「那麼,我們怎麼辦?」

    「首先,必須趕緊奪回四個小國。否則,四國將士的老家都給佔了,家人下落不明,一定無法安心打仗。」伏佐維奇斯諾夫給大公分析:「現在要是去打塔良布的話,四**心絕對崩潰,連帶我們本國的軍心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只有順應軍心,奪回四國地盤要緊。這樣,還可以名正言順,把四國都納入大公您的統治之下。」

    「好主意!」坦普盧多夫大公精神振奮地應了一聲。他最喜歡吞併地盤了,千嬌百媚的夫人珞蕾佳娃,就是吞了一個小國才得到的。其實坦普盧多夫老早就想要吞併伏爾加河以東各國,統合河東地區,壯大實力;但是各小國都發現了他的野心,聯合起來防著他。現在倒好,趁著有外敵襲來,正是兼併各小國的機會。

    「大公,我還有更好的主意!」愛賣弄的伏佐維奇斯諾夫恨不得把自己的計謀都倒出來。

    「快說!如果真的是好主意,打退了東方人,我就分封你做侯爵,把塔良布城給你做領地!」

    伏佐維奇斯諾夫心裡高興,自告奮勇:「是這樣的,我願意趕到上游的薩拉、奔薩兩個公國去,用我的智謀,請他們派出援軍。援軍一到,消滅東方人就更有把握了!」

    「果然是好主意!那麼,你去辦吧!」坦普盧多夫准了。

    於是伏佐維奇斯諾夫帶幾個親隨渡過伏爾加河西岸,趕往薩拉公國、奔薩公國求援。坦普盧多夫引著本國與四國的人馬,向東北方向進軍,急如星火,前來收復四國的地盤。

    (待續本回下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