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六卷《放眼世界》 第四十七回:阿巴孩欣然受洗,茱莉婭鬱悶出嫁(下) 文 / 文衍

    至於炎漢,阿巴孩暫時還不太有瞭解,沒有把炎漢當成一個重要敵手或者潛在盟友。兩國之間隔著雄偉的高加索山脈,來往不便。而且高加索地區有著若干國家,雖然不大,卻是十分不易征服的。這些國家是:

    格魯吉亞王國。高加索三古國之一,信奉東正教。

    亞美尼亞王國。高加索三古國之一,是全世界最早的基督教國家,一直傳承下來,不過並沒有跟隨拜占庭信仰東正教,而是改信了天主教。

    阿塞拜疆王國。高加索三古國之一,信仰伊斯蘭教。

    小小的高加索地區,擠著這三個國家,而且信仰各不相同,一直互相攻擊不斷。在趙矜那邊的世界上,這三個國家一直毆鬥到近代,直到都被俄國吞併為止。蘇聯解體之後,它們重新獨立,又成了三個矛盾多多的鄰國。

    除了這三個冤家,還有兩個小酋長國。這兩個小酋長國叫做:車臣、印古什。雖然小,但卻很有名氣。尤其車臣,自古以來就以桀驁不馴著稱。

    高加索向北是東斯拉夫地區,向南是波斯地區。在數十年前,金帳軍征服了東斯拉夫地區,伊兒利軍也征服了波斯地區,高加索各國置身於蒙古勢力的包圍之中,就像大海中的一片孤島,卻仍然能夠維持獨立。這是因為高加索各民族都很剽悍——不好打;各國物產都很貧乏——打了價值不大;還有就是這一帶的地形十分複雜——不但難打,而且即使打下來了也很難維持統治。

    在黑海與世界第一大湖泊——裡海之間,高聳起歐洲最雄偉的山脈——高加索山脈,不但有歐洲第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還囊括了在歐洲排名前十位的所有高峰。短短距離之內就從海平面上升到五千多米高的山峰,地形難免十分崎嶇複雜。蒙古軍入侵時,感覺十分棘手,於是沒有將高加索各國消滅,只要他們稱臣納貢即可。

    阿巴孩汗與米海爾八世達成共識,締結盟約,遂欣然接受拜占庭牧師的洗禮,改信東正教。米海爾派遣衛隊護送茱莉婭前往伊兒利汗國首都大不裡士,與阿巴孩成親。

    阿巴孩對於嬌滴滴的年輕公主十分寵愛,無奈年事已高,幹活不行……茱莉婭十分鬱悶,可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沒有辦法!富有文化修養的她,十分想念拜占庭,看不起身邊的蒙古女人。剛來不多久,即與阿巴孩的妻妾、女兒們,鬧了不少矛盾。茱莉婭對蒙古女人有優越感,蒙古女人不買她的帳,於是她的生活越發空虛無聊,沉浸在天妒紅顏的傷春悲秋之中。

    伊兒利汗王家族之中,只有一個少女對茱莉婭還算好。這個少女叫做都藍,是阿巴孩的弟弟帖克笛的女兒。茱莉婭也對都藍另眼相看,因為都藍是她所見的蒙古女人中最美麗的一個,而且聰明、溫和,非常容忍茱莉婭剛來時的傲慢無禮。慢慢地,茱莉婭與都藍成為了朋友,要說在汗國還有什麼人能聽她說話,就只有都藍了。

    可是,偏偏都藍被阿巴孩汗出於政治考慮,嫁給了格魯吉亞國王狄米特爾。因為格魯吉亞是東正教國家,阿巴孩改信東正教之後,要對格魯吉亞進行拉攏,以加強對高加索地區的控制。

    政治!茱莉婭恨透了政治!因為政治,自己被迫離開拜占庭,嫁給老頭子;因為政治,唯一的蒙古朋友都藍被迫嫁給了她所不愛的妄自尊大的格魯吉亞國王。於是茱莉婭更加孤獨,簡直是度日如年。

    阿巴孩出於對茱莉婭的寵愛,派弟弟帖克笛陪她打獵遊玩。阿巴孩自己已經很多病症,跑不太動了。茱莉婭因為帖克笛是都藍的父親,頗有些親切感,也還能說點兒話。

    由於按照蒙古的風俗,哥哥的妻妾,如果沒有生孩子,則在哥哥死後轉為弟弟的妻妾。這樣對於提高婦女生育率、繁衍人口是有好處的。茱莉婭雖然不喜歡這樣的「蠻族風俗」,但入鄉必須隨俗,她就在考慮:「阿巴孩看來活不長了,那麼,人家很可能就會變成帖克笛的夫人了……這樣的話,人家怎能不幫他一下呢?」

    茱莉婭雖然是女人,卻也受到父親米海爾的熏陶,懂得一些政治手段。於是她就幫忙帖克笛樹立黨羽,為帖克笛謀求繼位。

    如果阿巴孩死了,茱莉婭成為帖克笛的妻妾是注定的——因為阿巴孩連房事都搞不動了,茱莉婭不可能給他生下孩子,按規矩就得嫁給他的二弟帖克笛。汗國的汗位落入誰手,則還不一定。因為阿巴孩有親生兒子阿兒貢,已經快要成年。另外,阿巴孩還有一個三弟帖兒該,也有繼位資格。

    帖克笛、帖兒該、阿兒貢,究竟哪個能夠成為下一任的汗王?茱莉婭存心要幫助帖克笛,帖克笛就在不知不覺之中佔了優勢。茱莉婭向阿巴孩甜言蜜語,給帖克笛增加了部屬,又擴大了帖克笛親衛隊的規模。

    親衛隊在蒙古語中叫做「怯薛」,由成吉思汗始建。按照伊兒利汗國目前的制度,汗王有四個營的親衛隊,親王和王子各有一個營的親衛隊。總管阿巴孩四營親衛隊的大將斡魯思,乃是鼎鼎大名的成吉思汗四獒之一——哲別的幼子。斡魯思繼承哲別的地位與勇力,無論輩分還是名望都是伊兒利汗國眾將中最高的。

    茱莉婭拉攏斡魯思,斡魯思受寵若驚。原本他是中立的,只效忠於汗王,不偏向於親王與王子任何一個;但被茱莉婭拉攏之後,斡魯思就變成帖克笛的擁護者。這樣,如果阿巴孩死了,帖克笛繼位之事已經十拿九穩。

    阿巴孩的兒子阿兒貢,年紀雖輕,卻很有頭腦,見帖克笛的勢力已呈不可抵抗之勢,就不硬抗,而是順應。他在眾將面前主動向阿巴孩表示:自己年輕不懂事,萬一父親不行了,應該由叔父帖克笛執掌汗國。

    只有帖兒該,很頑固地與帖克笛對抗。他聲稱自己是幼子,按蒙古人的祖規更有繼承權。殊不知,如今「幼子繼承」這個祖規,很大程度上已被打破。就像伊兒利汗國的宗主國——元朝,當年在拖雷的四個嫡子之中,大兒子蒙哥先擔任大汗。蒙哥去世之後,二兒子忽必烈繼位,三兒子旭烈兀自建一國,幼子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位輸了個精光。

    就這樣,亞歐之間的形勢風雲變幻,拜占庭皇帝米海爾八世與伊兒利汗王阿巴孩化敵為親,締結聯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兩國的困境。但是,米海爾與阿巴孩都已經到了風燭殘年,他們的繼承人問題,將會大大影響西亞、東南歐的勢力格局。

    炎漢這一年基本上是在和平中度過。趙矜往拜占庭先後派遣了好幾批使者,又以拜占庭朋友的身份,向伊兒利派遣使者。使者為司寇張翰,從炎漢位於伏爾加河口的贊州出發,故意不走水路,從陸路進入羅斯托夫公國領地,穿過突厥部族遊牧的地區,經過鐵門關要隘,到達阿塞拜疆。阿塞拜疆是伊兒利的屬國,派人護送張翰一行人前往伊兒利首都大不裡士。

    張翰這一路上留意觀察地形,畫成地圖。到了大不裡士以後,呈上國書、禮物。國書無非是打個招呼,說明兩國都是拜占庭的親邦、友邦,不妨友好往來之意。禮物之中,又有一面大鏡子,獻給汗王的妃子、拜占庭皇帝的女兒茱莉婭公主。原來,趙矜謀劃著娶蘇妃婭,對於蘇妃婭的姐姐茱莉婭當然也要巴結,就送了這種全天下只有炎漢有的寶貝。炎漢出售給各國的水銀鏡子,基本上都是只能照一個臉的小圓鏡而已。少數作為高級奢侈品的大鏡子,最大也不過半身長度。這一面鏡子則是所謂「帝王特製品」,足有一人之高,可以照見全身。趙矜並不知道上次送給拜占庭的鏡子也在茱莉婭的嫁妝之中,還以為她收到了以後會大為驚喜。

    不過,茱莉婭收到鏡子,雖沒有大大驚喜,卻是悲喜交集。她已經有兩面這樣的鏡子了,足以令全天下的貴婦人都羨慕不已。但是鏡子不是重要的,人才是重要的,她到現在才深深感悟到。

    阿巴孩對於炎漢瞭解仍然不多,但光看這兩面鏡子,就知道那不是一般小國!再說,既然都是拜占庭的親邦、友邦,不妨友好往來吧。於是阿巴孩向炎漢派遣回使,回贈禮物,問候趙矜。

    伊兒利使者於七月來到炎漢,趙矜接見之後,再向伊兒利派遣使者,要求以金銀、武器換取奴隸,尤其是汗國裡的東方各族奴隸。

    在數十年前,隨著旭烈兀西征,許多東方奴隸也被帶到了西方,現在已經是第二、三代人了,混有不少當地的波斯、阿拉伯血統。

    但是,奴隸是汗國的「會生產財富的財富」,阿巴孩對此一口回絕。炎漢也不能強求,只得作罷。

    趙矜得到張翰沿路繪製的地圖,十分高興,聚集眾將研究,都覺得鐵門關意義重大。如果能夠收服鐵門關以北的突厥部族,控制鐵門關,則鐵門關可以成為炎漢南面的堅固屏障。

    「羅斯托夫是塊大肥肉,一定要咬!時機成熟了就優先咬它!」趙矜對眾將說道:「而從北邊咬,不好咬,還得渡過伏爾加河。伏爾加河是我們防守的屏障,卻也是對方防守的屏障,彼此易守難攻。那麼,如果我們佔據了鐵門關一帶,可以從那裡出兵,長驅直入羅斯托夫腹地!」

    「主公,後勤如何?」李慶熙問了個很關鍵的問題。

    「嗯嗯,你問得好。」趙矜指著地圖道:「後勤可以這麼辦——從水路用船來運輸,比陸路用牛羊運輸極快又省。我們預先吸引商人,從裡海沿岸各港,運糧到我國的贊州交割。那麼,贊州屯足了糧,就是將來水運的總基地。萬一不夠用,還可以讓內地各州往連州輸送糧草、從連州裝船往贊州轉輸。各位覺得,這樣如何?」

    眾將都已經習慣了「主公話」,聽得明白,當下都道:「主公之見甚善!」

    弼馬溫房簡之道:「主公咬肥肉之絕學,曠古未有,實乃一大創見也!」

    尚膳史房勉之道:「主公神機妙算,羅斯托夫大公那廝不日定當就擒!」

    唱名史房元度道:「主公如皓日之明,豈是螢火所能爭輝?」

    鎮南都督、贊州鎮撫使、右將軍烏達,連州鎮撫使、龍驤將軍李圭,這時都在京城述職並參加此次戰略討論。他們互相看一眼,搖搖頭,覺得房氏兄弟這些人居然也混在嚴肅的戰略會議裡,真是荒唐。

    (待續第四十八回:炎漢國收取突厥,拜占庭吞沒拉丁)

    註:

    車臣:在十三世紀的這個時代,車臣人稱為納赫喬人,車臣是他們的一個村鎮。為了方便,本書中統一以現代名稱來稱呼一些國家、地點,以免讀者難記。【嗯?這個作者不是號稱最變態最刁難讀者的麼?原來也還不至於良心大大滴壞了!】

    印古什:印古什人是車臣人的近親民族。在這個時代才剛從車臣人中分離出來。

    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有些書上說海拔4811米的阿爾卑斯山主峰勃朗峰是歐洲第一高峰,這是不對的。說厄爾布魯士山不是歐洲第一高峰的理由是:它是歐亞界山,不完全屬於歐洲。但如果按照這種說法,則中國的第一高峰也不能說是珠穆朗瑪峰了。而且,除了厄爾布魯士山之外,高加索山脈還有不少高度超過勃朗峰的高峰,有的完全位於歐洲境內。不管怎麼說,勃朗峰都不是歐洲第一高峰。

    大不裡士:歷史悠久的波斯名城,在元朝史書上稱為「桃裡寺」。中世紀時長期為波斯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代為伊朗第二大城市,僅次於首都德黑蘭。

    哲別:蒙古語「神箭手」之意,原為成吉思汗的敵人,曾射殺成吉思汗的坐騎。後來戰敗投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很憤怒,要殺死他為自己的寶馬報仇。哲別說道:「你釋放我,任用我,我可以帶給你一百匹這樣的寶馬。」成吉思汗嘉許哲別的勇氣,遂不殺而委以重任。哲別一生立下無數戰功,老年時仍跟隨旭烈兀西征,幼子斡魯思遂留在伊兒利汗國,後來擔任四怯薛之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