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七卷《龍戰於野》 第五十八回:蕩盡血本哭無淚,連下諸城如吹灰(下) 文 / 文衍

    展開新的戰役之前,本來應該評定一下先前戰役的功勳。趙矜對眾將道:「這一戰,毫無疑問,鹿裔功勞最大。」眾將皆稱是。趙矜再道:「至於兩軍會戰之時,頭功則是……何磐。」

    何磐大喜,連忙出列:「主公謬讚!末將某不過殺得痛快!」

    趙矜笑道:「難得你也會謙虛了。不過,你的頭功,卻不是殺敵得來。」

    許妤微笑,從旁拱手道:「恭喜何將軍,料敵制勝,拔得頭功!」

    眾將皆賀喜道:「恭喜何將軍!料敵如神!」

    何磐這才明白這頭功是由於自己識破了敵計的緣故,喜得面紅耳赤,向主公謝了恩,又向眾將團團作拱。

    趙矜只評到這裡,目的是為了激勵眾將踴躍建功,接下來便道:「現在我們沒有仔細評功的時間。等到收伏八國之後,回來一併論功行賞,如何?」

    眾將皆無異議。蕭銎道:「我等即便稍有寸功,何敢先論?回師之時,理應追封與撫恤陣亡將士為先。」

    趙矜點頭:「你這話很對!我回京之時就要建起一座忠烈祠,專門祭祀歷次戰役中陣亡的將士。」

    眾將聽了都很受鼓舞。主公不忘捐軀將士,那麼眾人為他效力,活著可以幹得轟轟烈烈,即使死了也有祭祀血食,還有什麼後顧之憂?

    趙矜說過這些,將手一揮:「登船!」

    於是,炎漢收取河西的戰役打響。趙矜率領偏將軍以上的將領十二員、士卒兩萬人,從明州到留州之間的幾個渡口分批渡過伏爾加河,會合之後,浩浩蕩蕩殺向薩拉公國首都薩拉托夫城,把城池團團包圍。

    這時候,房元度帶著一批工匠來到贊州,見過烏達,傳達趙矜的指示。烏達遂親自帶領工匠們打造戰船,著手建立一支作戰能力強大的水師。至於贊州原有的運輸船隊,分了一大半北上,為漢軍攻打河西提供支援。連州原有的少量戰船,包括特殊的鰍船,皆北上助戰。

    屠涅格爾瑞索夫困守在薩拉托夫城中,陸地上漢軍聲勢浩大,河面上又有漢軍的船隊助威。這時候他極度悲觀失望,把害得自己慘敗的幾本手抄本都撕得粉碎。殊不知,其實知識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會靈活運用知識,怪誰?長毛韓信做不成,做成了長毛趙括,悲乎!其實那些手抄本裡,尤其是那本《七部用兵的方法概述》裡,有許多很不錯的守城策略,現在正該參考,他卻不去學了……

    趙矜來到薩拉托夫城下,問眾將:「你們覺得,怎樣攻城比較好?」

    何磐、甘巴速異口同聲道:「雲梯攻城!」——原來他們兩個都只曉得雲梯這種辦法。看到對方有抄襲自己主意之嫌,兩人互相瞪眼。但他們馬上又想起一事,忙撇下爭端,轉向趙矜,一同大叫。何磐叫的是:「主公在上!末將某願為先鋒!」甘巴速比何磐少叫了一聲「主公在上」,因此比他先叫完,搶先一步踏上前來,眼睛直盯著趙矜案前的令箭。

    戴得功不懂什麼策略,不過已有不少戰鬥經驗,心想大王十分愛惜將士,哪有雲梯攻城的道理?大王有空時會拿兵法開導眾將,尤其推崇《孫子兵法》中闡述的道理,講解給眾將聽:「打贏並不一定是好事。打贏了但自己損失很大,那只算慘勝,是下策;只有打贏了而且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才是上策;如果能夠轉化敵人的力量為自己的力量,越打越壯大,那是上上之策!」這麼一回想,戴得功領會主公的精神就是要多多保全將士的性命,不可能簡單地豎起雲梯就去打。他便踏上前去,把甘巴速一拉:「你莫急!主公多有妙計,必不用雲梯。」

    不料,趙矜卻道:「不,這次要用雲梯。今天還有半天時間,不耽擱了,立即攻城!甘巴速,你做先鋒。」說著,就抽出一支令箭給了甘巴速。

    戴得功納悶。何磐更是鬱悶——甘巴速不過比自己少叫了一聲「主公在上」,這就拿到了先鋒?看來,下次還是不要「主公在上」了。懂規矩的就是不如不懂規矩的吃香啊!

    蕭銎、李慶熙、許妤、顏士重都覺得大王有點草率,齊道:「主公且慢!」

    別司丘耶爾赫夫亦用生硬的初學漢語說道:「主公,等等,攻城,用車好,打門,撞牆。」

    趙矜哈哈一笑,將手一擺:「打門,撞牆,不好。我意已決,立即雲梯攻城!」

    果不其然,漢軍豎起雲梯猛衝過去,城頭薩拉軍驚恐萬狀,還沒有來得及組織起來防備,甘巴速已率先登上城頭!

    一登上城,甘巴速立即從背上取下銅撾,大砸開去。薩拉軍作鳥獸散,漢軍如潮水般登上城牆,佔領城門!城門一開,蕭銎率一彪軍當先衝入城中,漢軍大隊騎兵緊隨著蜂擁入城!

    李慶熙、許妤、顏士重、戴得功等人都不料攻城進展如此之快,驚喜不已。李慶熙向趙矜深施一禮道:「主公神算,末將不及!」

    趙矜微笑道:「哪裡。我不過是打了一些仗,長了一些經驗而已。兵法千變萬化,不可拘於一格。你看,我軍將士鬥志何其昂揚!敵軍則驚惶未定,那麼,趁這時一鼓作氣就可以拿下敵城。最簡單的攻城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最有效了。」眾將皆拜服。趙矜以馬鞭一指:「好,趕緊入城,捉拿大公,結束戰鬥!」

    這一仗,簡直是風捲殘雲一般,漢軍兩萬人馬力攻半日,一口氣拿下全城。屠涅格爾瑞索夫大公聽聞漢軍入城時,已經悲觀到不想反抗,急忙要使出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走為上。但他命運不好,偏偏遇上了長驅直入所向無敵的甘巴速。甘巴速殺得性起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撾當頭砸去!屠涅格爾瑞索夫文化修養高,武力不行,提劍一格,立即劍飛人亡!

    甘巴速第一個登城,已經很有佔據頭功的希望;這下子又殺了屠涅格爾瑞索夫大公,頭功是跑不了的了。只是趙矜心裡還不太滿意。其實趙矜真想放屠涅格爾瑞索夫跑出去。像這種長毛趙括,殺之無益,留之或許還可以禍害別的國家呢。甘巴速沒有趙矜這樣的經濟頭腦,不會打算,怪不得他。

    蕭銎功勞第二,他受到趙矜的熏陶,明白不必多殺,因此一路逢到敵將便射,故意不射要害處,一口氣生擒不少。內中一個,便是薩拉公國有名大將奧繆科。為什麼有名?不但曾參與連葉謝伊城外八員將軍騎馬捉對廝殺,更因為曾跟著伏佐維奇斯諾夫偷襲塔良布城、親手擄獲香芷公主之事。趙矜親自查點重要俘虜,問明原來是這麼一位名將,二話不說,送回給蕭銎。蕭銎將其縛於旗桿上,百步之外發十箭,箭箭命中,瀝血祭旗不提。

    既滅薩拉公國,漢軍馬不停蹄直撲奔薩公國,一路勢如破竹,直取其首都奔薩城。奔薩大公曼西塔裡科沙夫剛剛聽聞薩拉公國覆滅,就看見漢軍赤旗已經飄揚在自己城外,這下子驚惶無地,連續兩晚上睡不著覺。他把《漢尼拔戰記》、《高盧戰記》等西方經典拿出來翻,但是沒有找到一點點能夠派得上用場的啟示。到了第三天晚上,他的失眠痛苦總算解脫了……

    漢軍第一天剛到之時,何磐、甘巴速兩個又叫「雲梯登城」、「某為先鋒」,但趙矜針對具體情況,覺得打奔薩城與打薩拉托夫城不同。打薩拉托夫之時,我軍剛剛渡河,士氣高昂,體力充沛;敵軍沒想到我軍這麼快反攻,還沒妥善組織守城,因此可以快攻立取。現在,我軍士氣依然高昂,體力卻在行軍作戰中不斷下降,勉強一攻,未必奏效。趙矜遂令全軍散開,將奔薩城四面圍困,並且到處樹立旗幟,顯得聲勢更加浩大。又令投降的薩拉軍民千人到城下喊話,勸告奔薩軍民獻城免死。

    於是第三天晚上,將軍契瓦洛夫等一幫人,突然闖入大公王宮。曼西塔裡科沙夫大公正在挑燈看書,苦苦尋思退敵之策,見那麼多人衝進來,吃驚地喝問他們要幹什麼?如果是拖欠軍餉的問題,沒辦法,本國本來不富裕,這次又跟著薩拉公國出征,耗竭了國庫,軍餉只好暫時拖著。曼西塔裡科沙夫想跟他們解釋,以後有錢了一定會優先發放軍餉。不料契瓦洛夫等人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把大公扯翻在地。後面隨即湧進大批兵士,將大公的親兵們制住,家屬通通押起。

    折騰了一晚上,契瓦洛夫等人控制了局面。次日一早,大開城門投降。

    趙矜見政治攻勢奏效,兵不血刃得城,大喜,聽說是契瓦洛夫為首起義,對何磐道:「何中尉,這不就是你的老對手麼?以前你總叫著下一次碰見要他鳥命。不過,看在他棄暗投明的份上,我命令你捐棄前嫌,對待他溫柔一點。」

    何磐先拱手遵令,再瞪瞪眼睛,不明白「溫柔」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要對他好啊!要多多親熱啊!哇哈哈哈!」趙矜大笑,心情好極了。連下兩座大城,其餘小國小城不在話下,因此跟何磐開開玩笑。

    何磐諾諾連聲,果然在契瓦洛夫到來之後,對他甚為熱情。等他向大王一番稟告之後,便帶他喝酒去了。契瓦洛夫對何磐頗為忌憚,陪笑不迭。何磐不喜歡契瓦洛夫不夠爽快、皮笑肉不笑,但礙於主公吩咐,仍熱情有加。契瓦洛夫漸漸看出了何磐藐視自己,心裡覺得不痛快,但不敢說出來。兩人貌合神離,算是交上了朋友。

    曼西塔裡科沙夫被叛變的士兵們押上來。趙矜一看,覺得那副書獃子樣兒,殺了無益,放了也無益——想必連禍害別國的價值都沒有。怎麼辦呢?還是殺了,作為頑抗不降的榜樣,讓小國君主們看看。把這事傳播開去,也可以讓想跟炎漢作對的各國君主們掂量掂量。於是曼西塔裡科沙夫被當作「殺雞儆猴」的材料,處斬示眾。至此,出兵攻打炎漢的兩國大公盡皆一命嗚呼,算是為鹿祥報足了仇。

    曼西塔裡科沙夫大公與屠涅格爾瑞索夫大公都是富有文化修養的人,他們的擇妻眼光倒也相當不錯。兩位大公夫人皆頗有姿色。趙矜將屠涅格爾瑞索夫的妻子賜給鹿裔,以賠償他喪弟之痛;將曼西塔裡科沙夫的妻子賜給別司丘耶爾赫夫,以嘉獎他在敵軍兩次渡河攻打留州的情況下,立場堅定,組織本地東斯軍民力戰,為守城立下大功。

    再說何磐之友契瓦洛夫,雖然勇猛與大吼都在何磐之亞,不過本性有點不同——何磐好勇,不知好色,女人在他眼裡區別不大;契瓦洛夫則不同,很好色,早就覬覦曼西塔裡科沙夫大公的夫人,只是沒有膽子勾搭。這次起義,第一是想免死,第二就想:或許東方人的大王一高興,會把大公夫人賜給自己呢?但是趙矜卻把那大公夫人賜給別司丘耶爾赫夫了,契瓦洛夫十分不快。同是降將,為什麼別司丘耶爾赫夫得到賞賜?自己親手抓的大公,又親手抓的大公夫人,卻沒有份!真後悔當時忙著投降,沒有立時把大公夫人就地法辦,太可惜了!

    這一來,契瓦洛夫與別司丘耶爾赫夫不免產生了芥蒂。別司丘耶爾赫夫並不知情,他中年喪妻,家裡有六個孩子,正需要老婆照顧。而且大王賞賜給他的這位老婆是很有文化的,正適合教養子女。別司丘耶爾赫夫從此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專心在外征戰,對於趙矜的賞賜自然十分感激。至於女色,別司丘耶爾赫夫也是很會鑒賞的人,好歹他也是貴族出身。其實他的亡妻是個大美人,比新妻還要漂亮!他們從前在貴族之中雖不算富裕,卻是名副其實的郎才女貌,在外廣做善事,在內生下一大堆子女,真是絕配的一對。可惜人各有命,嬌妻病故,令別司丘耶爾赫夫十分孤獨。現在的新妻雖不如舊妻,那也是一等的姿色了,文化更過之,別司丘耶爾赫夫不會不懂得珍惜。因此說,大公夫人落到別司丘耶爾赫夫手裡,其實比落到契瓦洛夫手裡好運多了。

    攻破奔薩城之後,又有一個小插曲。伊州鎮撫使葛裡申,在起義之初便跟隨趙矜,雖無大功,一直也兢兢業業,頗有辛勞,做到了鎮撫使、偏將軍的地位。這次跟隨大王進奔薩城,城裡居民夾道歡迎,竟然有一個抱著孩子的女人走出來,叫他爸爸!葛裡申一看,正是自己的女兒阿扎倫卡。原來,葛裡申的祖國被弗拉基米爾大公國(今基輔大公國)所滅,家人或被殺或被擄,下落不明,自己淪為奴隸,被基輔人送給金帳汗國做奴隸,才得以跟從趙矜,時來運轉。女兒阿扎倫卡有幾分姿色,被基輔人抓去糟蹋,飽受虐待,後來趁著懷了孕,基輔人看管鬆懈了,終於得以逃走。阿扎倫卡生下嬰兒,為了生計,做了妓女,流落到奔薩城。這次漢軍受降入城,城裡居民都爭相圍觀大王長得什麼樣子。阿扎倫卡等一班妓女也笑嘻嘻地在路邊觀看,打發人生的無聊麼。沒想到,阿扎倫卡竟然看到父親騎著高頭大馬,跟在大王身後!她擦擦眼睛,害怕自己看錯,可是真的沒有錯,不禁哭著上前相認。葛裡申亦大驚,抱著一度失去的女兒,以及多出來的小外孫女,嚎啕大哭。

    趙矜驚悉事情緣由,即賞賜他們金錢和錦緞,當作重逢的賀禮,祝他們今後生活幸福、再無苦難。連阿扎倫卡的妓女同伴們都得到賞賜,可以不再做這一行了。

    諸如此類,大王的許多仁德事跡在新舊領地中傳播。至於大王偶爾也會幹些不那麼仁德的事情,軍民們並沒有意見——相對來說,大王比別的君主已經好太多了!簡直是鶴立雞群。還要吹毛求疵幹什麼呢?其實在亂世之中,能夠讓人吃得飽飯的君主,就已經很不錯了。

    (待續第五十九回:嬌少婦怎生處理,女大公恁地性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