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七卷《龍戰於野》 第六十回:金斯科動兵敗績,莫斯科趁勢崛起(下) 文 / 文衍

    趙矜遂將全軍士卒分為五隊,令蕭銎、何磐率領第一隊,李慶熙、甘巴速率領第二隊,顏士重、戴得功率領第三隊,闊闊甘、也黎花真率領第四隊,葛裡申、別司丘耶爾赫夫率領第五隊。每一天晚上派出一隊人馬,到敵軍營前擾亂。五隊人馬輪番擾之,務必把敵軍搞得睡不好覺。

    由於是黑夜,金奧爾第斯科搞不清楚來襲漢軍有多少,每一次都必須全營戒備。漢軍一接戰就撤退,累的不過是五分之一的人;金奧爾第斯科軍卻是全軍驚擾。

    這麼折騰,漢軍五隊人馬還沒輪上兩次,金奧爾第斯科軍就已經疲乏了下去。索爾尼金斯基十分擔憂,對大塔依杜列說道:「東方人的詭計多到你不能想像!他們很可能哪一天夜裡發起真正的強襲,也可能趁我軍都已經習慣夜裡戒備白天睡覺,突然改為白天攻擊!總之,這樣對峙下去,我軍十分被動,還是及早撤退吧!」

    大塔依杜列很是惱火:「天殺的東方人!難道就沒有辦法對付他們?我們難道不能反過來襲擾他們?」

    「我們沒有那麼多弓弩!我們去襲擾的話,只會遭到殺傷。」索爾尼金斯基冷靜地分析:「因此,我軍掌握不了主動,只有被東方人拖到極度疲憊然後消滅的危險!以前韃靼也擅長使用這種辦法!我們絕不能陷進同一個坑裡兩次。」

    「陷進同一個坑裡兩次」,這是波蘭的諺語,恰似漢語的「重蹈覆轍」。大塔依杜列被這麼啟發,總算明白了,沒有辦法,只得拔營後退。

    兩軍對峙於平原,沒有屏蔽,也難以設伏。那麼,誰先拔營後退,誰就麻煩,另一方便可趁勢追擊。金奧爾第斯科軍這麼一退,漢軍趁勢攻擊,以弓箭殺傷金奧爾第斯科軍,追捕其受傷、生病的掉隊士兵。金奧爾第斯科軍又平白損失了千餘人馬,士氣低落。

    漢軍追出國境。趙矜這才再派使者去見大塔依杜列,闡明先前的誤會,要求她為殺死炎漢使者之事賠禮道歉。然後,炎漢可以不追究她的錯誤,兩國簽訂和平條約。至於小塔依杜列,就留在炎漢做人質,只要兩國秋毫無犯,小塔依杜列必定會活得好好的。

    大塔依杜列明白了事情原由,無話可說。她的士氣已經低落,再戰下去必無好處。梁贊大公出爾反爾,答應前來支援而按兵不動,更使她沒有勝算。因此她只有與趙矜簽訂和約。

    為了使大塔依杜列相信小塔依杜列確實沒事,趙矜邀請她來本軍大營。這就需要一個人質,先往對方大營。趙矜問眾將誰願前往,也黎花真出班道:「我可以前去。」趙矜嘉許,派也黎花真往金奧爾第斯科軍大營。

    女大公果然親自來漢軍大營面見趙矜。有人勸她不要,她恃著勇氣,並不聽從。按說趙矜完全可以使詭計拿下她,不過,傳出去名聲必不好,今後何以服人?不如做個信守承諾的典範。於是趙矜客客氣氣地招待了大塔依杜列,依照最好的禮儀。

    大塔依杜列見到趙矜,不由得多看了幾眼,心想:「東方人的大王,原來是這個樣子,看不出有什麼強的。不過他身邊的幾個壯漢很威武。」

    趙矜要是知道對方的評價,只怕要淚奔吧!堂堂大王在人家女大公的眼裡,形象竟還不如何磐、甘巴速之流。不過無妨,能震住她就好。女大公雖然看不出趙矜有什麼強大之處,但在內心確實不能不產生一股震懾感,還有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覺得眼前這個男人必有他的不凡。

    大塔依杜列見過小塔依杜列,只見她好端端的,並沒有受到傷害,這才放心。小塔依杜列告訴大塔依杜列,大王將送她到炎漢首都安漢府,與兩位御妹作伴,她會過得很好,請姐姐不要擔心。大塔依杜列的心裡十分不是滋味,頗有些悔恨自己性情急躁,導致妹妹本來可以很有面子地歸國,現在變成要做長期人質。已經走到這一步,後悔也沒有用,只有接受了。

    經此一戰,金奧爾第斯科公國雖然損失不算太大,但對士氣挫傷不小。女大公被迫接受和約,威望下降。各級領主勞而無功,都垂頭喪氣。其後,北方的莫斯科公國趁勢向南進軍,火速吞併了比什留科侯國、卡盧加侯國,金奧爾第斯科公國對此束手無策。莫斯科公國的南部國境遂拓展到與金奧爾第斯科公國接壤,國力雖相比金奧爾第斯科仍有距離,卻已經跟老牌大國梁贊相差無幾。

    於是,莫斯科公爵達尼爾,把眼光瞄上了一塊重要的地盤——弗拉基米爾城一帶。那一帶非常富庶,是東斯各國臣服於蒙古時期的首腦國弗拉基米爾大公國統治中心區。現在弗拉基米爾大公國已經恢復基輔大公國的名號,遷都到基輔。達尼爾公爵很想得到弗拉基米爾城及其周邊地區,怎麼辦呢?就打算用別的土地去和基輔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交換。反正斯維亞托斯拉夫是個無知小子,只要稍加誘導,應該會同意吧。

    達尼爾便派遣大將伏佐維奇斯諾夫率軍攻打本國西南面的鮑羅夫斯科侯國與奧博稜斯科侯國。這兩個國家都是金奧爾第斯科公國的友好國家,塔依杜列大怒,發兵保護兩國。這時距離與炎漢作戰失敗只有不到四個月時間,各地領主接到女大公的命令,對於又要他們征發人馬很有怨言。如果前一戰取勝,再征發還好說——畢竟取勝就有戰利品,兵卒們多少比較樂意。前一戰剛剛戰敗,馬上又要征發,這簡直是不可容忍的事。

    索爾尼金斯基瞭解人心,力勸塔依杜列不要再發兵。但塔依杜列卻認為自己的威望已經下降,如果不能保護兩國,則更加沒有臉面。必須與莫斯科公國一戰,挽回聲名!於是她固執己見,強令各領主必須拿出她索要的人馬,跟隨她出征。

    達尼爾公爵探知金奧爾第斯科軍發兵支援兩國,並不驚奇,自己也不輕動,只派一支援軍前往增援伏佐維奇斯諾夫。這時心腹大將瓦連京不無憂慮地對達尼爾道:「公爵殿下,伏佐維奇斯諾夫能夠獨力對付那麼強大的敵人麼?他並不是太過可靠的人。我認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達尼爾不露聲色:「是麼?可是他前幾次打仗都打得不錯。」

    「那些都是對小國作戰!對付強敵,他可不行。像金奧爾第斯科這樣強大的對手,公爵殿下,還是請你親自前往吧!帶上我們的精銳部隊,這一仗才有可能打贏。」瓦連京力諫。

    「不。我可覺得,伏佐維奇斯諾夫已經足以贏得勝利。你不用再說了,我的戰略已經決定。」達尼爾淡然地堅持自己的看法。

    瓦連京不敢相信。半吊子的謀略家兼半吊子的武將伏佐維奇斯諾夫,能夠戰勝身為一流武將的女大公塔依杜列、加上一流的謀略家索爾尼金斯基?不過,公爵的神色不容置疑,瓦連京只有閉嘴了。

    過不多久,前線傳來消息:金奧爾第斯科軍在進軍的路上,發生嘩變!一名伯爵的部隊瓦解,另一名伯爵在部下的脅迫下倒戈投奔莫斯科軍!這還不算,當女大公勉強重整人馬來與莫斯科軍對壘時,又一名伯爵臨陣倒戈!莫斯科軍趁亂攻擊金奧爾第斯科軍。索爾尼金斯基拚命收拾殘局,總算使得金奧爾第斯科軍退回到國內。金奧爾第斯科軍由於逃亡、倒戈和戰損,損失近萬人,受到沉重打擊。伏佐維奇斯諾夫率領莫斯科軍順利攻下鮑羅夫斯科、奧博稜斯科兩國,奏凱回歸。

    原來,達尼爾早在戰前已經收買了與本國相鄰的幾個金奧爾第斯科領主或其骨幹部下,利用他們對女大公的不滿,使他們的部隊臨陣瓦解甚至倒戈,極大打擊了金奧爾第斯科軍的內部。女大公雖勇,索爾尼金斯基雖有謀略,面對這種情況又能做什麼?

    其後,達尼爾公爵親自出馬,攻滅了維爾霍夫斯科公國。諸多「斯科」併入莫斯科,莫斯科公國實力大為膨脹!

    達尼爾試圖用維爾霍夫斯科公國的地盤交換他垂涎已久的弗拉基米爾城一帶。這個交換建議,基輔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表示非常樂意——因為達尼爾還答應送給他許多戰利品,包括送上好幾個聞名遐邇的貴婦人給他做情婦。

    這個交易眼看就要成功。不料,基輔大公國攝政大臣、同時也是特維爾公爵的夏塔尼耶夫堅決反對,使得達尼爾的打算泡湯。夏塔尼耶夫發現莫斯科公國急速膨脹,內心中已經暗暗懊悔和警惕,他極力警醒斯維亞托斯拉夫大公,否決了達尼爾的提議。

    達尼爾心裡面非常失望,表面上卻依然奉承斯維亞托斯拉夫大公和夏塔尼耶夫,在前往基輔城覲見時,笑容可掬,就像他當年還在大公手下做臣子時一樣。達尼爾與夏塔尼耶夫的關係已經破裂,只不過在面子上,兩人還像是十分親近的樣子,一同打獵,一同喝酒、吃黃油麵包,一同探討國際大事。

    世界形勢風起雲湧,單單東斯拉夫地區,兼併之潮愈演愈烈,有實力的大國,都在加緊吞滅周邊的小國。

    以前因為是在蒙古人的統治下,蒙古人為了讓東斯人力量分散,盡可能地拆分他們的國家,這叫做「分而治之」。現在,蒙古人的統治已經瓦解,東斯拉夫各國紛紛謀求壯大。這其中,莫斯科的崛起之勢尤其迅猛,是否有國家可以遏制?

    (待續第六十一回:有幾番生離死別,成若干功名富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