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九卷《故土未寧》 第六十九回:龍驤一計破格魯,鎮軍三箭定車臣(上) 文 / 文衍

    話說趙矜與一眾故人重逢,悲喜交集,挑燈夜談,萬言不盡。

    怎奈戎馬倥傯,次日,接到鎮南都督、右將軍烏達從阿塞拜疆發來的鴿書,趙矜即刻踏上征途。苧玉貞、奚孔雀、龍猷等請求從征,趙矜因他們遠來勞乏,不許,令他們到安漢府好生休息。

    烏達在信中說道,阿塞拜疆戰事已頗吃緊。趙矜略一躊躇。想要給阿塞拜疆派一些援軍頂一頂,但手頭九千人馬並不多。既無兵可派,就派兩員猛將吧。於是趙矜問一聲:「誰願做先鋒,前往阿塞拜疆?」

    果然,何磐、甘巴速兩個聽到「先鋒」二字,立即急步搶出,異口同聲道:「末將某願做先鋒!」

    趙矜順手推舟道:「很好!你們兩個,率領二百虎賁,先趕到鐵門關,盡提關上士卒,支援阿塞拜疆。敵軍如果退兵,你們兩個可以使勁追殺,務必讓敵軍不能輕鬆撤退,便是一大功勞!」

    二人領命,摩拳擦掌,全不在乎兵多兵少。他們這股幹勁,看在趙矜身後慕妃朝慕依拉眼裡,令她深為感動。

    趙矜讓朝慕依拉與二將同往,並給了她一個翻譯官,囑咐道:「何磐、甘巴速是我手下最猛的將軍了,就是不太團結。我想讓他們經常一起出征,打出一些生死交情來。你懂我的意思麼?要是他們吵起來,你得勸架哦。」朝慕依拉領命:「我明白了。」

    趙矜帶了麗妃艾婀麗珂,自引蕭若瓔、蕭銎、李圭、李慶熙、闊闊甘等將,將近九千兵馬,從曠州繞向西面,借道經過羅斯托夫公國的領土,自北向南襲擊格魯吉亞王國。

    高加索的崇山峻嶺之間,許多高峰長年冰雪覆蓋。漢軍皆輕裝甲、厚衣裳,神不知鬼不覺地沿著黑海東岸狹窄的平原進兵。龍驤將軍李圭久在傑州、曠州邊境駐守,早已收集好高加索各國的地形圖,瞭解過許多地理資料,還預先聘下了經常來往格魯吉亞的商人做嚮導。因此漢軍殺入格魯吉亞國內之後,沒有遇到什麼問題,一路勢如破竹!

    「險哉!這樣的道路!」趙矜指揮漢軍拿下了格魯吉亞北部沿海重鎮蘇胡米,不禁感歎道:「沿海就這麼一點平原,有的緊要處甚至大海直接連著崎嶇山地。要是敵軍有備,我們哪裡這麼容易攻打進來?」

    蕭若瓔點頭:「倘若與我一千兵馬把守,便是十萬人來攻,不足懼也。」

    「那是。」趙矜道:「要不是隔著羅斯托夫,我真想一打下來就不撤退了。」

    蕭若瓔微笑道:「此戰之後,主公何不將此地送與羅斯托夫?」

    趙矜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透,大喜道:「阿若,你這計謀好!這樣一來,格魯吉亞北面要隘被人控制,縛手縛腳,難以再去打阿塞拜疆;羅斯托夫自以為得到便宜,其實他們必須分兵防守這裡,代我們牽制格魯吉亞;我們要拿羅斯托夫開刀,他們國內的兵力又可以少一點……啊哈,阿若,一舉多得,妙不可言。」

    於是趙矜派了使者去見羅斯托夫大公康斯坦丁,告訴他,漢軍已經拿下蘇胡米,要將該城送給他,作為他借道的報答。並且漢軍奪下的其它地區,如果他想要,都可以拿去。漢軍只是為了教訓教訓膽敢欺負炎漢姻親的格魯吉亞人,並不要土地。康斯坦丁大公大喜,覺得撿了便宜,果然派遣軍隊尾隨漢軍而進,接收蘇胡米一帶。

    趙矜剛發使者,便揮動漢軍繼續進兵,向東開入山區。這時格魯吉亞國王狄米特爾才知道後院起火,十分震驚,顧不得再打阿塞拜疆,趕緊回師。他急如星火,奔回首都第比利斯。

    狄米特爾這一奔,正攻打阿塞拜疆打得難解難分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諸路軍隊盡皆退兵。炎漢與阿塞拜疆聯軍分路追擊,打得敵軍丟盔棄甲,捉了許多逃走不利索的俘虜。至於車臣、印古什部族,並不知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二國已經撤退,還在竭力攻略阿塞拜疆北部。阿塞拜疆王子額爾欽姆率領一支軍隊憑借地形抵抗。烏達統領炎漢與阿塞拜疆聯軍主力,先把亞美尼亞軍趕出國境,稍後再移師支援。

    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是高加索地區歷史悠久的古城,地當商路要衝,公元四世紀即成為古格魯吉亞的首都。這是一座壯麗的山城,易守難攻。但在公元1234年,曾被蒙古軍以強大的軍勢攻破。當時的格魯吉亞國王率領國人退入山區打游擊,直到不適應複雜地形的蒙古軍因為缺乏給養而撤退,收復了第比利斯。其後,格魯吉亞國王向蒙古人納貢稱臣,實際保持了獨立地位。

    蒙古人無法長久佔領的地方,漢軍更無意思要佔領。龍驤將軍李圭向趙矜建議,可一路焚燬城鎮、屠殺居民,把格魯吉亞國力削弱。趙矜歎道:「我知道屠殺是很有用的辦法,不過……我做不出來。」於是縱容格魯吉亞人民逃散。李圭及一些將士對此很不理解,為什麼蒙古軍可以到處搞屠殺,我軍不可以搞屠殺?不過,大王的權威不容置疑,必須遵命。

    趙矜只管引軍疾進。這一天看見一條河谷,北岸是狹窄的通路,南岸是陡峭的懸崖。嚮導對趙矜說明:「這條河是庫拉河,沿著河一直向東,往下遊走,就可以到達第比利斯了。」

    趙矜沉吟一番,勒馬道:「夠了。就走到這裡吧。」

    漢軍紮下營帳休息。過數日,格魯吉亞軍在狄米特爾的率領下,倉惶趕來。趙矜與眾將攀上半山,俯瞰敵情,只見對方人馬甚多,浩浩蕩蕩,望得見頭,望不見尾。

    「看來至少是我軍的兩倍啊。」趙矜放下望遠鏡,問左右:「如何作戰為宜?」

    鎮軍將軍蕭銎道:「彼軍雖多,久戰疲憊,奔波倉促。趁其不及休整,我軍便可擊之。」

    李圭道:「此言有理。然而末將有一計策,可獲全勝。」

    趙矜道:「既有計策,快快說來。」

    李圭展開一卷地圖,鋪在岩石上,稟道:「我軍行來之時,末將差人哨探,畫得新地圖在此,更為詳實。」接著指點著地圖說起:「主公請看,我軍後方,沿路有多道山谷,分岔開去。這圖中標明的幾處谷地,皆可容納數千人馬埋伏。」

    趙矜看了看,不太明白,一時不語。

    蕭若瓔手下的李寶昭湊過來看,搖頭道:「此皆荒僻山谷也,我軍怎可於此埋伏?倘若敵軍不追入谷,反於谷口圍堵,將我軍困於谷內,如之奈何?」

    軍師將軍李慶熙聽李寶昭這麼說,只是冷笑。

    趙矜道:「慶熙,你想提什麼意見?」

    李慶熙拱手道:「末將無意見。末將略知龍驤將軍之計矣。此計大妙。」原來李慶熙已經領悟了李圭的計策,那冷笑有嘲笑李寶昭一介蠻女不識計謀之意。

    李圭向李慶熙一點頭,再轉向趙矜,指著地圖繼續說下去:「主公不如先以鎮軍將軍出馬,殺敵一陣,挫其銳氣。主公提兵從容後撤。撤到山谷分岔之時,主公只管沿路而退,末將與軍師將軍各領一支人馬,入谷埋伏。」

    講到這裡,趙矜明白了,撫掌道:「原來如此。你的意思是,趁敵軍追殺我,你和慶熙兩路伏兵,讓過敵軍主力,抄擊敵軍後路?」

    李圭點頭:「正是。」收起地圖,恢復肅立,聽趙矜決斷。

    趙矜已經多歷戰陣,沉著的素養更有長進。這時不急著自己決斷,而是仔細地詢問其他人:「你們覺得如何?」

    蕭若瓔欠身道:「此計大妙。主公便可依計而行。」

    游擊將軍闊闊甘卻道:「主公,此計雖好,卻有一個可憂之處。」

    「哦?」趙矜神情凝重起來:「什麼可憂之處?請講。」

    闊闊甘道:「主公可知道,格魯吉亞王后乃是何人?」

    「是伊兒利公主都藍。」趙矜耐心地回答。格魯吉亞王狄米特爾是伊兒利汗國的女婿,這一點眾所周知。

    闊闊甘點頭:「都藍公主,她很有智慧,我們都聽聞她的賢名。她年紀小小時便為阿巴孩汗出謀獻策,打敗了小亞細亞高原上的突厥人。她的父親帖克笛汗也多虧了她,贏得了許多人心。聽說帖克笛汗上次戰敗,扼腕痛惜道:『可惜我的女兒不在身邊!』」

    由於闊闊甘是歸降趙矜以後再學說漢語的,她的話裡面,「主公話」的成分很多,「之乎者也」少一些。趙矜聽她這麼說,不由得再沉吟了一陣:「你提醒我了。用計得看對象。對一個粗人用計,容易成功;但如果敵軍也有很通謀略的人物,把我軍的計謀識破,可就麻煩。」

    「主公放心。」李圭力排闊闊甘之議,拍著胸膛對趙矜保證道:「末將亦聞都藍之名。不過,其夫婦不和,那狄米特爾甚是狂傲,從不聽都藍之言。都藍即便在其軍中,亦不足懼。」

    李慶熙亦道:「末將願與龍驤將軍分兵埋伏,隨機應變,併力建功。」

    「嗯。」趙矜見他們鬥爭昂揚,最終決策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便採納這條計策。」

    於是,趙矜令蕭銎引兵一千,衝殺敵軍一陣;李圭、李慶熙各引兩千人馬,分頭往後方山谷埋伏。

    蕭銎得令,率領一千騎射手殺奔過去。格魯吉亞軍先前入侵阿塞拜疆已打得疲憊,匆忙撤退回來更加疲憊。他們人馬雖多,在狹窄的地形卻施展不開。被漢軍這麼一衝,迅即潰敗。蕭銎所部趕殺數里,直到弓箭用完,這才掉頭飛奔。

    狄米特爾見自己的前軍慘敗,大怒,重整隊形,以弓箭手打頭推進,要與漢軍再決勝負。漢軍只管撤退。狄米特爾率軍追趕,趕過了李圭與李慶熙埋伏的山谷。李圭、李慶熙見敵軍主力已過,遂從山谷殺出,直撲其後路!

    格魯吉亞軍留在後面的都是些筋疲力盡的老弱,被漢軍這麼一衝,哪裡有抵擋的力量?李圭、李慶熙所向披靡,長驅直入。

    都藍早聽聞炎漢頗有能征慣戰的將軍,不放心狄米特爾,想要跟來。但是狄米特爾不答應,認為自己聽女人的意見作戰是會被嘲笑的。都藍留在第比利斯城裡,實在放心不下,還是帶了一隊親隨跟上前去。不料,還沒有接到前方敗報,就見漢軍驍騎洶湧奔來!

    漢軍這麼一路衝殺,被趕散的格魯吉亞軍都逃到山裡去了,哪有人回去報信?即使想回去,人也困馬也乏,根本跑不動。

    都藍見了漢軍,大吃一驚,措手不及。李圭舞著三尖兩刃刀,一馬當先,衝進都藍的親隨中,砍殺起來。李慶熙揮師疾進,不一會兒便把都藍那點人馬卷在中間。二將剛開始並不知這是伊兒利公主的人馬,還在往前殺。都藍體弱,不能戰鬥,此時夾雜在亂軍之中,戰不能戰,跑不能跑,智能無處施展。漢軍一群騎兵發現都藍衣飾華貴,將其身邊親隨殺盡,捉拿起來。

    李圭、李慶熙整整衝殺了三十多里,把格魯吉亞軍打得七零八落,一直殺到其後方大營,揮師佔領。二將屯住兵馬,得知手下竟擒住了都藍,大喜,命令將其看管起來。大營中多有糧草,漢軍就地補給,加固營寨防禦,隔斷道路,看敵軍還有什麼解數?

    (待續本回下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