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十一卷:《潛龍在淵》 第九十回:撒班大膽繞雄關,安平精心設弩陣(下) 文 / 文衍

    海都軍浩浩蕩盪開來,進入漢軍預定的會戰地點。南面有沼澤,北面有河流,東面是繞過去的蒼嶺關,這個地方是必經之地,想不來也不行。

    這一天一大早,天色朦朦亮,正值深秋時節,空氣清冷,涼風彷彿帶著肅殺之氣。中軍大纛之前,眾將即要出發分頭迎敵,何安平按劍相送道:「諸君勉之!吾領鎮軍之責不可輕動,唯賴諸君代我殺賊。歸來當與諸君共飲,一醉方休!」

    蕭若瓔翻身上馬,將戚鉞斷刃鋸橫在身前,回身拱手道:「大司徒只管坐鎮,陷陣自有我等!歸來定當攜敵首級,與公暢飲!」

    諸將聽了,都十分豪邁,先後上馬,各自呼嘯而去。小將軍弓裡疾見蕭若瓔威武,心中欣羨,暗道:「人家一個女子,尚有如此豪氣;我為鬚眉,豈可不如?這一戰必當捨死向前,死有何懼!」

    這邊炎漢軍眾將各統部卒,依照大司徒安排行事;那邊海都軍主將撒班,親率大軍奔來。四員驍將:俺都剌、阿木海、也罕的斤、完顏思虎,跟隨在撒班王子左右。他們個個都是海都汗國有名的上將,平時在國中驕橫跋扈,到了戰場上,戾氣勃發,惡狠狠,只待廝殺。

    漢軍以蕭賢思、蕭隆運二將各引一千騎兵,迎頭試探海都軍實力。海都軍那邊立時攻擊過來,以數千兵力、壓倒性的氣勢,圍攻蕭賢思、蕭隆運。他們陣後有上百支號角一齊吹響,聲振雲霄。

    蕭賢思、蕭隆運見海都軍充滿了志在必得的銳氣,急揮軍奔回。海都軍馳射追逐,呼聲大作。漢軍一邊還擊一邊急退,雙方不時有人落馬。漢軍落馬者即使未死,也被海都軍追上踏死。

    海都軍正囂橫,不知不覺被漢軍引入伏擊陣地。蕭賢思、蕭隆運兩部往左右分開,只聽一陣急鼓,平地上冒出四排弓弩手,皆擎鐵膛鐵臂弩,瞄準中間追來的敵人,霎時間,弩矢如同疾風驟雨,撲向海都軍。

    海都軍一下子倒下一大批人馬,後面奔來的依然一往無前。他們絕對服從指揮,沒有後退的命令,就繼續衝!

    漢軍弩兵加緊發射,然而手中的單兵重型弩機發射間隔很長,射上兩輪,敵人已經逼近!

    這時一陣鑼聲從地下冒出,霎時又有四排弓弩手從坑道之中現身,他們手持連弩,接連不斷的弩矢之雨向著距離已近的敵軍狂潑!原來漢軍的連弩雖然力道較弱,卻能一弩預扣六矢,如同半自動步槍一樣逐一發射,近距離使用極為厲害。四排弩手,每人六矢掃過去,海都軍已經剩不了多少了。漢軍的刀盾兵這才從坑道中躍出,出其不意砍殺衝過來的殘餘敵軍。

    海都軍衝在最前面的一個千人隊,頃刻間折損殆盡。後面再衝上來幾百騎,還沒衝到漢軍陣地便又一掃而光,帶隊的千夫長亦命喪當場。漢軍以坑道應用於野戰、遠程強弩與近程連弩結合的一套戰法,海都軍前所未見,竟不知如何對付。

    撒班得到前軍損失慘重、兩名千夫長相繼陣亡的報告,大吃一驚,想了一想,當機立斷:「繞開!」

    果然,曠野之上,只要繞開,漢軍的弩兵陣地便無用武之地。陣地上坑道是預先掘好的,別的地方可來不及臨時開掘。

    漢軍見海都軍從北面繞開弩兵陣地,卻也不慌。這是預先能想到的事,大司徒早已將遇到什麼情況要怎麼對付之法,與眾將校說明清楚。弩兵陣地中的弓弩手迅即集結向北開拔,主動上前攻擊。

    強弩很沉重,連弩輕一些但要加上大量箭矢,總重量也不輕。弓弩手的體能比一般的士兵差,負重移動不是所長。但見漢軍居然在坑道裡面牽出馱馬,步兵騎馬前進,向北截擊敵軍繞開的騎兵。顏士重指揮弓弩手列成長條形陣勢整整齊齊地前進,戴得功指揮近戰步兵跟隨保護。近戰步兵出坑道之時,將手中武器由刀盾換成長矛,以利在曠野上抵禦騎兵攻擊。

    漢軍弩兵陣向北移動,遇見海都軍第二波騎兵。前一波在俺都剌率領下衝過去之後,這一波的將領是阿木海,跟在前一波後面正要接著衝過去,不料漢軍弩兵已經騎馬趕到。四排強弩手下馬,將拴馬樁往地下猛地一插,兩千匹馱馬即穩穩地停住了。弩手手持武器向前列隊,第一隊蹲,第二隊立,頃刻之間,一千支錐形箭頭的弩矢遠遠飛去,落入海都軍騎兵群中。緊接著,前兩隊後退,第三隊、第四隊發射,又是一千支弩矢遙遙飛去。

    千餘年前,有西漢將領李陵,率五千弩手,殺死上萬匈奴騎兵,只因沒有援軍,彈盡糧絕才失敗;又有東漢將領耿恭,率領僅剩的數百名部下,在西域疏勒城被十餘萬匈奴騎兵圍困,竟憑著忠誠、勇氣、地利與弩機,堅守長達一年,使得匈奴人始終攻打不下,最終還剩下三十人,得到朝廷援軍救援,跋涉數千里,活著回到玉門關。中國弩在冷兵器時代的作用,可見一斑。只要運用恰當,充分發揮弩的威力,便是克制騎兵的利器。

    海都軍正奔馳中,遭到矢雨橫擊,人仰馬翻,一片大亂。阿木海大怒,厲聲高呼,海都軍遂調轉馬頭衝向漢軍。阿木海十分驍勇,且平時驕橫慣了,受不了氣,耐不住性子。可是這樣一衝,損失更大。阿木海本人亦中了一矢,不得不帶傷後退。

    漢軍弩兵又殺死了數百名海都軍,而且迫使其第二波騎兵後退重整,第一波騎兵便陷入沒有後繼的處境。

    在弩兵阻擊海都軍先鋒精銳之時,漢軍一支騎兵,從坑道陣地的南面悄悄地衝向海都軍的本陣。這是何安平的調遣:既然敵軍以精銳繞向北面,向我本陣襲來,我亦可派兵襲其本陣。

    這一支騎兵約四千人,一半是鎮東都督府人馬,由弓裡敖、弓裡疾父子率領;一半是契丹部族人馬,由蕭月裡朵、蕭月裡霖姐妹率領。鎮東人馬主要負責近戰突擊,契丹人馬主要負責遠程襲擾。

    撒班急於取勝,精銳悉出,海都軍的本陣差不多只剩下了色目兵。撒班與也罕的斤、完顏思虎登上一座土丘瞭望,不見前軍回傳捷報,只見大批漢軍騎兵洶湧殺來!

    (待續第九十一回:大殺場兩軍對攻,小裨將一戰成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