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興

新生 第七章 無題 文 / 不覺曉

    在皇帝面前把來人的職位就職地和姓名全報出來,一個是提醒皇上來人是個什麼東西,另一個是顯示天子威嚴。其實第一個功效最重要,全國那麼多官員,就算皇上的記憶力再好也會記不住。通名報姓的作用就是讓皇帝有線索,搞清楚這個人和職位重不重要。

    「哦,小花子回來了,進來吧。」按照內宮的規矩,除非大太監,所有內侍全都是小字輩,例如方正化可以叫小方子、小正子、小化子。崇禎帝當信王的時候,覺得小花子這個叫法更有趣,所以,方正化的小名就定為小花子。不過隨著方正化地位提高,內宮能這麼叫他的只有崇禎帝和王承恩了。王承恩為了讓崇禎帝高興,從來不這麼叫方正化,也就是說,這個名稱是崇禎帝獨有。[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bsp;「奴婢拜見萬歲。」方正化心情激動啊,一進門撲通一聲跪下,梆梆梆幾個響頭磕下去,疼的眼淚都出來了。所以,當他抬頭看向御座的時候,淚眼朦朧真情流露,這效果沒治了!

    「起來吧。」崇禎帝比一年前高大了不少,不過身材依然是個胖子,公鴨嗓的聲音也沒怎麼變,這變聲期可真夠長的。

    「謝萬歲。」方正化爬起來,從懷裡掏出周世雄的請安折子,「萬歲爺,這是周大人的請安折子,奴婢已經安排周大人在驛館入住。」請安折子是有規定的,就那麼兩行字,崇禎帝看了看,這一年過的怎麼樣?」

    方正化當然知道崇禎帝想聽什麼,沒有白目到把自己的事向皇帝說,把憑祥州這一年發生的事細細說了一遍。有些事方正化也只是聽說,畢竟他去年十月才去的憑祥州,還差兩個月才滿一年。

    「交趾蠻子竟敢對我大明如此無禮!」聽方正化說岱依族攻打周世雄的新營地,崇禎勃然大怒。對周世雄來說,這只是岱依族的強盜行徑,打贏了能震懾群小,打輸了是自己沒本事。可在皇帝陛下眼裡,這是蠻夷小邦對大明帝國的不敬,對他這個天下之主不敬!

    「萬歲,交趾蠻賊不敢冒犯大明關隘,但時有偷入境內劫掠的事情,奴婢到憑祥州幾個月就聽到好幾次這種事。」其實廣西峒蠻和交趾山蠻經常互相搶劫,這種事從唐宋至今從未停止。只不過廣西峒蠻被搶不會報官,交趾山蠻也不會找交趾朝廷要說法罷了。

    「豈有此理!王尊德這個巡撫當得好啊!」崇禎帝的火更大了,因為周世雄的關係,他非常關注廣西方面的消息,可從來收到的奏折都是說海清何晏天下太平,連錦衣衛送來的密報也沒用提過交趾這兩個字。崇禎帝覺得自己被蒙蔽了,赤果果的蒙蔽。

    周世雄幾個月前上奏疏,請崇禎帝給憑祥州添點人口,當時崇禎帝覺得要辦好這件事必須經過內閣,跟那些老傢伙打交道實在悶煩。所以連想都沒想就給周世雄回信,拒絕了這個請求。現在知道周世雄處境艱難,不但要維持憑祥州正常運作,還要面對交趾山蠻的威脅,崇禎帝很內疚。

    方正化見皇上臉色難看,不敢開口,默默的垂立一旁。崇禎帝過了一會心情平復下來,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繼續說,後來怎麼了。」周世雄一千錦衣衛征戰諒山府,智破三蠻族的故事,在憑祥州很有市場。所以,方正化雖然沒親身經歷這件事,聽的多了自然記憶深刻,說起來如目親睹身臨其境。崇禎帝聽的是眉飛色舞心情激盪。

    「好!好一個周子齊,沒想到除了文章醫術竟還是個統兵將才。」聽完連周世雄都不知道的神話故事,崇禎帝高興的大呼小叫,畢竟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孩子,每天在群臣面前裝老成肯定難受。現在得到個機會發洩出來,有點師太了!(╯_╰)

    「萬歲,何事令萬歲如此高興?」王承恩從側門進來,見到方正化當然知道皇帝在為什麼高興,作為一個優秀的捧哏,廢話是必須說地。

    「大伴你來了,來一起聽聽,周子齊了不得啊!」如果周世雄在這裡,他馬上會知道為什麼明朝或者說古代王朝,太監亂政屢禁不止。因為皇帝只有在太監面前才能露出真本性,掌握了皇帝喜好的太監當然要利用這個資源,最終,太監的權力越來越大,直到無法遏制氾濫成災。

    「見過總管。」方正化向乾爹行禮,王承恩擺擺手,「繼續說,雜家也想聽聽周子齊的本事。」

    說完戰山蠻,方正化開始說周世雄改革稅務的事。原本這種政務不會引起崇禎帝的興趣。方正化說了開頭沒多久,崇禎帝開始打哈欠,雙眼朦朧半睜半閉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可方正化說到稅銀翻了一倍,崇禎帝的眼睛立即不詩人了,瞪得像牛眼一般。

    「詳細說說。」方正化剛才見皇上沒興趣,就使用了春秋筆法一筆帶過。誰知崇禎帝忽然讓他詳細說,不知道詳細說什麼?呆呆的看著崇禎帝。王承恩沒好氣的白了乾兒子一眼,出聲提醒,「稅務。」

    哦,明白了。說稅務方正化很清楚,周世雄把稅務所給了陳永福,但監管權方正化分到一份,他可以和官重光共同查賬。

    經過方正化細心解說,什麼十稅一、什麼按貨值收稅、什麼違反稅法取消經營資格等等內容,讓崇禎帝聽的目瞪口呆。「小花子,十稅一會不會太高?」

    「萬歲,周大人的十稅一是按成本價計算,比按交易價的三十稅一相差不大。而且只要交了關稅的商隊,從憑祥州到南寧府都不用交過路錢,算起來商人的付出沒以前高。」方正化瞭解過,那些商人走憑祥州至南寧府這條商路,以前沒經過一個州府都要交一次過路費,自從憑祥州出了象隊之後,各州府合力經營驛站,過路費取消了。

    周世雄接管憑祥州時間短,各個州府還沒決定要不要重新徵收過路費。他們猶豫的主要原因不是害怕周世雄,而是怕驛站沒了收入。原本只是為了方便大象餵食弄出來的驛站,現在已經是各州府的一條財路。以前他們要在邊界設卡收過路費,每個行人牲畜收一兩文錢,現在不用派兵,只要把自己地盤裡的驛站打理好,每個路過的行人商旅,最少要在驛站裡花費十個銅板,淨利潤超過三文錢。

    賺多了還不遭人罵,這樣的好事誰不樂意?而且不要忘了,一個州府裡可不止一個驛站。這樣算來,各州府的過路費收入增加了五倍不止。

    崇禎帝羨慕啊!一個小小的鎮南關竟然能每月收取過千兩銀子,商人好富啊!對頭,崇禎帝不是羨慕周世雄,而是羨慕那些商人。崇禎帝算賬的方式跟周世雄不一樣,他想的是,鎮南關收的稅銀都過千兩,那些商人得賺多少?一倍?兩倍?十倍?不好說啊不好說!

    可大明朝每個想收商稅的皇帝都不是好皇帝,沒有人敢罵確立三十稅一商稅的太祖皇帝,但重新執行這條祖訓的萬曆皇帝可被罵慘了!市舶司因為收取海商關稅,從永樂年至今,開開閉閉折騰了無數次,一直被文人君子所詬病。他們的口號只有一個,與民爭利非聖君所為!

    任何一個當皇帝的,無論是聖君還是剩君,都無法忍受名譽受損。尤其是好名如命的崇禎帝,他很後悔一年前頒布的廢除商稅的詔書。可是他不能食言,不能做一個君子眼裡的無道昏君。所以,他一邊聽著方正化說周世雄賺了很多稅錢,一邊黯然神傷眼淚往心裡流。

    不當家不知的柴米貴。崇禎帝從內帑拿錢出來給邊軍發餉,然後讓太監去戶部查賬。發現國庫真的空了,連耗子都養不了,這才知道廢除商稅是一個多麼惡搞的行為。但是他沒辦法,這個苦果只能吞下嘴裡慢慢品嚐。

    看到皇帝在此怏怏不樂,王承恩第一個反應過來。向正在吐沫橫飛的方正化使了個眼神,「不知周大人這一年來有沒有弄出什麼新玩意?」

    得到乾爹的暗示,方正化瞟了一眼崇禎帝,順著王承恩的話頭說道,「周大人弄了兩樣東西,奴婢看著很有意思。」

    「什麼新玩意?」前面說過,周世雄陞官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改造弩弓和床弩。現在大明四處烽煙,如果周世雄又弄出什麼神兵利器,崇禎帝會大大高興的說。

    「軌道車和蜈蚣車。」

    「那是什麼?」方正化比劃了好一會都沒說清楚,只好向皇上借用筆墨畫一幅圖。有了圖就好辦了,很快,崇禎帝就弄明白這兩樣東西是什麼了。「這個軌道車好像是專門運礦石用的,這一種蜈蚣車除了樣子古怪,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啊?」

    方正化實在沒辦法,他又不是專業人士,能畫的這麼逼真已經很不容易了。「萬歲,奴婢也無法說清楚這兩種車的好壞,萬歲可以召周大人過來親自說明。」

    「嗯,傳諭,命欽差周世雄明日入對。」崇禎帝很認同方正化的看法,馬上讓方正化跑一趟通知周世雄。等方正化離開,崇禎帝皺紋問道,「大伴,六號還沒有消息嗎?」王承恩輕輕搖頭沒有說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