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興

新生 第二十九章 太監捐款 文 / 不覺曉

    駱養性回的理直氣壯,大臣們面面相覷不敢多言。如果是真的,他們幫韓爌喊冤等於找死,還是靜觀其變的好。大臣們沒了聲音,崇禎帝開口了,「大伴,把東西呈上來!」

    崇禎帝反反覆覆認認真真看完盒子裡的各種契書,忽然笑了。「身為大明首輔,家資百萬兩很正常,比嚴嵩少多了不算太貪。」崇禎帝把韓爌跟嚴嵩比,站在下面的群臣嚇得直打哆嗦。崇禎帝對大臣們的反應毫不在意,隨手把盒子遞給王承恩。「各位卿家,韓卿捐資百萬兩,你們打算捐多少!」[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bsp;崇禎帝這一次使的是地圖武器,連孫承宗這個自己人都不放過,他實在太生氣了,素有廉名的韓爌都比自己這個皇帝有錢,竟敢天天叫朕節儉,實在是豈有此理!

    周延儒不愧是反應最快的大臣,第一個站了出來,「萬歲,臣僅以俸祿餬口實無餘財。」他剛開始哭窮,其他的大臣也跟著訴苦。孫承宗最尷尬,他是三朝老臣,萬曆年間給太子朱常洛當老師,雖然朱常洛短命只當了一個月皇帝,但天啟皇帝很信任他,提拔他擔任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最重要的是他在遼東經略四年,過手的糧餉不計其數,他要說沒錢鬼都不信。問題是他不能第一個站出來捐錢,就算皇帝支持他,如果所有大臣都在背後使絆子,他孫承宗也離死不遠了。

    「駱養性,送周卿去詔獄休息,朕想看看他用俸祿怎麼餬口!」崇禎帝的肺都快氣炸了,周延儒還敢哭窮,純粹是找不自在。周延儒一看哭窮哭出麻煩來,連忙改口,「萬歲,臣願捐一萬兩,臣真的只有這麼多,請皇上開恩哪!」

    崇禎帝見有人服軟,向駱養性揮揮手,「周卿,你是次輔,首輔捐百萬兩你才捐一萬,是不是少了點。」反正都撕破臉了,崇禎帝沒打算給這些人面子,痛打落水狗是必然的。

    「萬歲,臣真的只有這麼多,實在不能跟韓大人比。」周延儒咬牙堅持,他不能再開口子,倒不是周延儒心疼錢,而是出價太高怕崇禎帝懷疑。孫承宗實在不希望因為這件事鬧得朝廷動盪,站出來幫周延儒擋一擋。「萬歲,臣捐五萬兩。」

    溫體仁也知道現在不是拆台的時候,隨著孫承宗開口道,「臣捐三萬兩。」喬允升、畢自嚴、王永光等紛紛認捐,一萬至五千不等。最後算下來,武英殿眾臣捐了二十萬兩銀子。

    崇禎帝見這些大臣低頭認栽,心情好了不少。他也知道真把這些大臣抄家下獄,收穫肯定不止這點。但他必須考慮這麼做會不會引發群臣不滿,從而導致更大的危害。

    「大伴,你派人去收捐,朕乏了。」崇禎帝向駱養性招招手,轉身離開武英殿。王承恩召來一大幫小太監,跟大臣們回去收捐款。至於那份詔書,在這種情況下沒人敢反對,周延儒代表內閣接過詔書下令明發。

    宮裡發生這麼大事,外臣還沒反應過來,內侍們都知道了。徐應元、曹化淳等大太監齊聚司禮監,徐應元自從登上太監第一人的寶座後,幾乎從不理事,今天卻不得不發言表態。「各位,咱們內侍是皇上的家奴,現如今皇上為了錢糧跟文臣鬧,咱們也該有所表示。不能讓那些文臣事後找咱們的麻煩。咱家有個主意,二十四衙門合捐二十四萬兩銀子,為皇上分憂。」

    一個衙門一萬兩的確不多,但二十四衙門也有窮富之分。像司禮監、御馬監這些有錢有權的衙門當然無所謂,像尚衣監、直殿監、鐘鼓司、浣衣局這些清水衙門,一萬兩能要了他們的命。幾個清水衙門的管事太監面露難色,曹化淳接口道,「老祖宗這是給大家留後路,誰也不許推脫。雜家知道你們的難處,這樣吧,大頭司禮監、御馬監、內官監和尚膳監包了,我們出二十萬,剩下四萬你們平分。」

    曹化淳這一招很得人心,幾個被點名的大衙門根本不在乎這點錢,那些窮衙門也感恩戴德,四萬兩給二十個衙門分攤下去,每個衙門才兩千兩。再怎麼心疼也沒割到肉,認了。

    曹化淳拿著內侍捐獻的銀子來到武英殿,崇禎帝正在詢問駱養性抄家的事。「怎麼只有韓爌的東西,王洽呢?他比韓爌還清廉!」崇禎帝嘴裡吐出清廉二字,第一次充滿了譏諷和嘲弄。

    駱養性連忙回道,「萬歲,臣怕萬歲等的太久,故抄查了韓爌府邸馬上入宮稟報,王洽府正在查抄,臣這就回去盯著,一有消息即來回報。」

    「嗯,這件事你做得好,看來周愛卿給三百萬兩的標準不算高嘛。」崇禎帝冷冷一笑,把駱養性下了個半死。王承恩在殿外稟報,曹化淳有事請見。駱養性趁機離開,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待在皇帝身邊。

    曹化淳也是崇禎帝潛邸的老人,素來不喜歡爭權鬥氣,崇禎帝很欣賞這個家奴。「曹伴伴來此何事?」

    「萬歲,奴婢聽說萬歲募捐軍餉,二十四衙門的奴才們聯名捐了二十四萬兩銀子,讓奴婢拿來給萬歲解憂。奴婢知道這點錢只是杯水車薪,只是想為皇上盡一份心。」曹化淳得徐應元授意來送捐款,既不能太過彰顯太監們的豪氣,又要讓皇上記住這份功績,說起話來小心翼翼。

    崇禎帝很感動,太監們貪財他知道,太監們經常揩油他也知道,但這次太監們的舉動讓他很欣慰,相比那些號稱君子的文臣,太監們主動捐輸顯得非常君子。

    「曹伴伴,你跟他們說,這件事朕記下了。」崇禎帝不知道該怎麼應對眼前的局面,內侍是皇上的家奴,家奴捐錢給皇上,難道皇上要感謝他們嗎?

    不提崇禎帝的糾結,駱養性出宮趕到王洽府,吳孟明已經把王府徹底翻了個底朝天。搜到金五千兩,銀十八萬兩,另外還有田產房契若干。吳孟明滿臉喜色的向駱養性稟報,駱養性呲了呲牙,「這點錢還沒周大人找到的零頭多,高興什麼!」

    吳孟明還不知道周世雄挖了個大貪出來,以現在的成績,王洽比魏忠賢還有錢。抄魏忠賢家才找到八萬兩銀子,只是王洽家產的尾數。不過,大頭給周世雄劫了,沒算進魏忠賢的財產裡。

    「周大人?」吳孟明當然知道是那個周大人,可他不相信廉名卓著的韓爌會是個大貪官。駱養性粗略說了幾句,吳孟明看著堆在院子裡的財物,發現自己拍馬也追不上周大人的收穫。

    駱養性帶著吳孟明把王府再翻一遍,所有箱子盒子都打開細查,確認王洽王大人真沒韓爌有錢,這才押送財物回宮見皇上。崇禎帝已經被韓爌的豪富弄的看不上小錢,王洽這區區二十萬兩沒讓他有興奮的感覺,「駱卿,仔細說說抄家的經過。」

    崇禎帝想聽故事散心,駱養性幾乎沒有考慮就出賣了周世雄。把自己在韓府什麼都沒找到,周世雄才是這件事的功臣交待一遍。駱養性不是良心發現不敢居功,而是真心怕被人秋後算賬。在他接任錦衣衛指揮使的時候,他的父親前任指揮使駱思恭說過一段話,「從太祖建立錦衣衛起始,只有六任錦衣衛指揮使得以善終,你做的越風光就說明離死不遠。切記切記!」

    查抄當朝首輔的家,陸炳做過,暴斃。紀綱做過,凌遲。這些前輩的經歷告訴駱養性,當錦衣衛都指揮使是一份非常危險的工作,干的越好死得越快越慘!

    「哦,原來是周愛卿幫你把這個大蛀蟲挖出來的,既然如此,朕就不賞你了,你去做周愛卿交待你的事吧。」駱養性稍微一愣就明白什麼是周愛卿交待的事,連忙出宮趕著散播謠言去了。

    「來人吶,傳周世雄入對。」崇禎帝想跟周世雄分享心中的憤怒和喜悅,憤怒不用說,識人不明對一向驕傲的崇禎帝是個很大的打擊。如果是先皇扶起來的人幹了這種事,崇禎帝不會太憤怒。韓爌是他一手拉上來當首輔的大臣,竟然是個偽君子真貪官,這讓崇禎帝情何以堪。

    周世雄回到驛館小半天,又被叫進宮裡,宮裡又不能騎馬,走的他非常鬱悶。見到皇帝行個禮,「皇上,你這個御書房離宮門太遠了,每次進來都要走小半個時辰。」

    崇禎帝本來想找周世雄訴苦,沒想到先被投訴,苦笑著說道,「周愛卿,朕也沒辦法,你總不能讓朕到承天殿批閱奏折吧。」

    周世雄也明白,皇帝經常待的地方必須確保安全,如果太接近宮牆很容易發生意外。「唉,人人都是身不由己啊。」

    周世雄的話引來崇禎帝的感慨,「是啊,人人都是身不由己,想朕登基以來兢兢業業,可你看著大明江山,雖不算千瘡百孔也絕不是太平盛世。做臣子難,做皇帝更難!」

    ps:無中生有時,有中也是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