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興

浴血京師 第三十三章 跑路還是冒險? 文 / 不覺曉

    崇禎帝的話讓大殿內九成九的人摸不著頭腦,這阜城伯到底是什麼來路?就算是皇親也沒必要這麼抬舉吧,何況只是個干親!事實上,勳貴們有不少是見過周世雄的,就是在天啟帝傳位的時候。之所以認不出來是因為那次見面距離有些遠,大家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天啟帝和崇禎身上,對周世雄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時間久了當然記不住。

    周世雄心裡無數次詛咒崇禎帝生兒子沒小鳥,幹嘛非要把老子往火坑裡推,這不是害人嗎!周世雄現在只希望那些文臣發揮君子風骨,堅決抵制崇禎帝的一言堂作風,把自己從火坑裡救出來。[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bsp;可惜,他的願望再次落空,不但文臣沒人出來反對,勳貴武臣都默認了崇禎帝的要求,英國公張維賢還加上一腳,確保周世雄掉進火坑裡。「萬歲,山西巡撫耿如杞、總兵張洪功率領的五千勤王軍鎮守良鄉,不若派阜城伯這一隊去良鄉督軍?」

    張維賢絕對是一番好意,良鄉地處京師西南,西接房山北臨盧溝橋,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而耿如杞張洪功帶來的五千山西兵乃精銳邊軍,戰鬥力不是一般軍衛能比的。如果周世雄去這裡督軍,很容易就能混到戰功。張維賢能想到這一點,別人也會想到。

    張慶臻出班啟奏,「萬歲,宣大總兵侯世祿雖有三河之敗,但實乃非戰之罪,且宣大三千兵馬尚有一戰之力,若派阜城伯前去督軍,相信必能一雪前恥建功立業。」一時間周世雄成了香餑餑,各個都想咬一口。張慶臻的推薦跟好意只差一點距離,明知道宣大兵剛剛敗陣還想排他去督軍,稍有差池,死於亂軍之中是最好的結果。

    周世雄只知道三河被人搶了,現在才知道是鼎鼎大名的宣大總督輸了這場仗。

    崇禎帝笑著擺手,制止了準備來一場內戰的張維賢和張慶臻,「兩位卿家無需多言,朕已有定見,周愛卿的督軍團去香河,督導關寧軍。」這下好了,崇禎帝也跳出來攪合,還排他去跟袁崇煥打對台,文武百官再也沒人有興趣關注他。袁崇煥號稱素喜殺將鎮軍,周世雄過去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不死也得脫層皮。崇禎帝派他去,說明這個人不但不是崇禎帝的心腹,還是崇禎帝非常討厭的人。

    周世雄剛剛屈服於朝廷威嚴,心裡一邊罵娘一邊衡量去宣大好還是去良鄉好,現在不用想了,他決定出宮就逃跑,有多遠跑多遠。袁崇煥會不會被扒皮抽筋周世雄不知道,但關寧軍裡的祖大壽王承胤和吳襄可都活的好好的,自己去得罪他們那不是找死嗎?!至於崇禎帝會不會判他一個逃兵罪,周世雄已經不在乎了,活著才是王道。

    接下來周世雄連圍觀的心情都沒有,開始盤算怎麼離京才最妥當,他有欽差旗牌,想叫開城門不是問題。問題是保護他的那隊錦衣衛要怎麼處理?看來想跑還不是那麼容易,得好好謀劃一番才行。

    過了一會,周世雄見大佬們商量完督軍團的事,出班啟奏。「皇上,臣既然加入天子親軍,當交卸巡察的差事,請皇上收回旗牌。」周世雄想卸了差事自然沒有錦衣衛跟著,想跑可就方便多了。

    「周愛卿,此事稍後再說,暫且歸班。」崇禎帝竟然不收回欽差旗牌,貌似還有話要跟他說,周世雄只好耐著性子等朝會結束。

    一個時辰後,周世雄來到御書房,崇禎帝正等著他。「周愛卿,朕命你去香河督軍另有要務,此事朕不放心交給他人,只能讓你去辦。」

    「皇上,不知是何差遣?」跟關寧軍牽扯的就沒有好事,就算崇禎帝說出花來周世雄也不好去,當下只是想應付崇禎帝,讓他快點說完好走人。

    「去幫朕調查一件事。」崇禎帝拿出一封信遞給周世雄,周世雄打開一看,竟然是袁崇煥的鄉黨謝尚政寫的密折。裡面提到兩件事,一個是開放市易,明著賣糧給蒙古人,其實八成糧食去了後金。而袁崇煥明知如此依然堅持市易,把來報信的商人秘密

    處死。後面附上了被殺商人的姓名籍貫,以及當時參與審訊商人的兵將姓名。

    第二件事就有點駭人聽聞了,謝尚政說,丁卯年阿敏攻打朝鮮時,袁崇煥陽奉陰違,私下派人跟建奴議和,毛文龍奉旨入朝鮮作戰,袁崇煥只派了水軍協助。而且,水軍大部分在覺華島駐守,只有一營水軍到達皮島助戰。本應奉命攻打瀋陽為朝鮮減壓的袁崇煥,只派了趙率教、祖大壽、吳襄在遼河附近轉了一圈,絕大部分兵力抽調建築錦州、大凌堡等城池。對毛文龍要求增援的急報一律不回,並上疏說毛文龍虛報軍情。

    丁卯戰役過去這麼久也沒有定論,如果私下議和一事是真的,那麼就能說的通為什麼袁崇煥當時會有那樣的反應。身為邊帥,竟然敢跟敵人私下議和,這個袁崇煥的膽子比人都大啊!

    周世雄看完信抬頭問道,「皇上,袁督師私下議和真的沒有跟你說過?」周世雄有這樣的懷疑一點不過分。大把領導私下叫心腹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一旦暴露領導馬上推個乾乾淨淨,讓下屬背黑鍋。這種事周世雄見多了!

    對於周世雄的質疑,崇禎帝驚訝的目瞪口呆,他沒想到竟然有人會懷疑他,而且還當面問他,這也太無禮了吧!「周愛卿,你竟敢懷疑朕!」崇禎帝怒了!

    「皇上,我想的是,如果不是皇上給袁督師撐腰,他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周世雄一點道歉的意思都沒有,隨便找個話題把崇禎帝的注意力拉走,純粹是欺負崇禎帝小孩不懂事!

    「周愛卿,你是懷疑有人誣陷袁崇煥?」崇禎帝很乖,馬上不再跟周世雄計較禮貌的問題,認真思索起來。

    「皇上,我是這麼想的。任何一個人做事都是為了利益,不論這個利益是財貨權位還是名望。如果袁督師做出這麼喪心病狂的事竟然毫無所得,那他是瘋了還是傻了?」周世雄深信人性本惡論,因為他上輩子沒見過善,從小到大都沒見過。他還記得雷鋒變成雷鋒俠之後,有人調侃道,『道德標桿都是假的,道德說不定也是假的。』

    「熙熙攘攘,為利來為利往。周愛卿說的是這個意思吧。」崇禎帝很快在古人云中找到名言,把周世雄長長的充水句子簡化掉。

    「皇上博學,就是這個意思。人不可能做沒有意義的事,尤其是一個聰明人。袁督師肯定是聰明人,他怎麼會做損己利人的事?」周世雄好像在問崇禎帝,又好像在自己問自己,他有點頭暈,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竅。

    「謝尚政密折內所言之事皆有證據,而且袁崇煥曾寫信給錢龍錫言說此事,書信和錢龍錫的證詞都在朕手中。不可能是誣告。」崇禎帝首先給出證據排除謝尚政誣告的可能性,周世雄更加疑惑了。如果不是謝尚政想扳倒袁崇煥博上位的話,那就是說袁崇煥真做過這些事。

    「皇上,你讓我去香河就是要查明此事?」周世雄想不通袁崇煥這麼做的理由,卻想明白崇禎帝派他去香河的目的。

    「正是,朕希望周愛卿查明此事,如若事不可為只需把謝尚政帶回即可。」看來崇禎帝沒指望周世雄變身零零七,輕鬆破解此案,只是給謝尚政打個掩護,護送他回京而已。

    周世雄領旨離開御書房,一邊走一邊想,到底是逃跑呢還是走一趟香河呢?這個問題很成問題!

    「周大人,標下左良玉見過大人。」回到驛館,錦衣衛果然都走了,只剩下五個親兵和左良玉。

    「左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一見面,左良玉單膝跪地向周世雄行了個軍禮,周世雄連忙把他拉起來問道。

    「標下奉命在大人手下聽用,另外還有劉大人,標下去叫他過來。」左良玉貌似很高興,說了兩句跑出門找不知哪個劉大人去了。

    「大人,下官方正化前來報到,請大人驗看關防。」左良玉沒回來方正化來了,拿出一封後世叫委任狀的東西遞給周世雄。他就是這支督軍團的監軍。過了一會,周世雄知道哪個是劉大人了,原來是劉澤清。

    「標下劉澤清拜見大人。」劉澤清像左良玉那樣行了個單膝跪地的軍禮,周世雄擺擺手讓他起來。「鶴州,有什麼值得高興的,說來聽聽。」既然兩人稱標下,那就是說兩人現在是周世雄的手下,周世雄很客氣的稱呼劉澤清的表字以示親近。

    「大人請看。」左良玉拿出一份委任狀給周世雄,劉澤清手上也有一份。周世雄接過來看了看,臉上露出笑容。崇禎這個小胖子還挺會做人的,主動幫我解決難題。可是為了個男人去冒險,到底值不值啊?!

    ps:哥哥你坐床頭啊,妹妹我很難受,不如一起幹的哎呦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