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興

浴血京師 第六十六章 來了 文 / 不覺曉

    「你的意思是我們必須爭才能得到這個獎賞是嗎?」阿敏不跟濟爾哈朗爭辯,反而笑瞇瞇的說出如此誅心之言,意圖挑撥代善那敏感的神經。

    「如果二貝勒要用借兵這一招來完成大汗的任務,我也想弄個旗主當當。」濟爾哈朗針鋒相對,根本不在乎兩人怎麼想。濟爾哈朗的表現讓兩個老狐狸有點摸不著邊,難道黃台吉真的只是為了報復這支明軍?後金軍看上去風光無限,實際上也有很多問題。明軍兩萬人入駐順義,後金軍就不能像之前那樣縱橫無忌,必須留下相當數量護住後路。

    因為京畿一帶明軍超過二十萬之眾,一旦後金軍被牽制住,隨時有可能被明軍包圍殲滅。這也是黃台吉不能出動全軍攻打順義的理由。代善和阿敏想不到黃台吉為了算計他們會這麼捨得,以正藍旗為餌誘使他們上當。

    兩人聽濟爾哈朗也想分一杯羹,當然不能答應。濟爾哈朗乃八大和碩貝勒之一,手上有十個牛錄,雖然比不上阿敏的三十三牛錄,但他身後有黃台吉支持,如果真的要爭這個正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有很大優勢。代善見濟爾哈朗發作連忙站出來打圓場,接下了攻打順義殲滅明軍的任務。

    「哈哈哈,代善這個老狐狸也有失算的一天,這次我看你往哪兒跑!」聽到濟爾哈朗的回報,黃台吉精神大好。隔天召開軍議宣佈了正紅旗和鑲藍旗聯手攻打順義的命令,並且舉行盟誓,誰拿到明軍主將的人頭就把正藍旗封賞給他。

    阿濟格也是和碩貝勒,對成為一旗之主興趣濃厚,提出要參與這次競爭。黃台吉既不支持也不反對,讓代善和阿敏跟阿濟格爭,最終阿濟格因自身兵力不足被擠出競爭行列。經過這次軍議,代善和阿敏都放下心來,認為黃台吉是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才做出這麼不理智的決定。

    後金在內鬥,咱們大明朝廷當然不能讓蠻夷專美於前,方正化回到京城的時候,朝廷正在為周世雄的建議進行大辯論。前幾天崇禎帝派孫承宗、曹化淳代表他出城迎接神樞營,給予戰死士卒最高規格的禮遇。這件事讓內閣眾輔臣坐不住了,但是已經發生的事他們無法挽回,所以他們把目標對準周世雄提議的烈士烈屬等建議上。準備齊心協力阻擊這個建議,堅決不能讓武人抬頭。

    文貴武賤並不是大明朝的國策,起碼一開始不是。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任皇帝大力扶持武臣,因為他們需要武臣領兵打仗對抗元蒙。經過土木堡之變後,武臣勳貴大部分死於此役。武臣勢力土崩瓦解,他們丟失的權力由文臣太監錦衣衛瓜分,這也是明朝中後期大部分時間裡,朝廷的主要權力組成機構。

    現如今太監因為魏忠賢的關係勢力大跌,錦衣衛又被魏忠賢打壓的幾乎進入地下活動,正是文臣一統江山的好時候,怎麼能允許武人重新抬頭。眾輔臣紛紛上疏提醒崇禎帝,從三國爭霸到桓溫篡位,再到隋末大亂和唐朝藩鎮,列舉了一系列武人掌權的歷史事跡,強調武人掌權的危害,希望崇禎帝不要被奸臣迷惑放鬆了警惕武人亂政這根弦。

    大奸臣周世雄不停的用建奴人頭來迷惑崇禎帝,其行可恨其心可誅,讓眾多明朝大文豪沒辦法下筆攻擊他,只能旁敲側擊甚不爽利。

    崇禎帝也很不痛快,他畢竟還不到二十歲,登基也才兩年,還是一個很容易衝動的熱血青年。要不然也不會被袁崇煥五年平遼這種話忽悠,大張旗鼓的支持他。現在他最信任的就是周世雄,因為周世雄能給他帶來戰勝建奴的希望。說崇禎帝完全不擔心周世雄擁兵自重是不可能的,只是崇禎帝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還能選誰?

    朝廷裡的聲音並不是只有內閣輔臣,要是只有一種聲音也鬧不起來。以英國公張維賢為首的勳貴們站在周世雄這一邊,他們的奏折一樣寫歷史,他們專門找歷史上的名將尤其是忠義著稱的名將來說事,順帶提一下世人公認的各朝奸臣,向崇禎帝闡述了武人裡有忠臣文人裡有奸臣的普世價值。

    見到方正化回來,崇禎帝總算找到一個瞭解周世雄的自己人,在御書房裡,崇禎帝王承恩和方正化展開了一次密談。

    「小花子,你跟周愛卿接觸時間最長,依你之見,周愛卿的心性如何?」其實崇禎帝想問方正化,周世雄是不是一個反骨仔,會不會有了兵權就會造反的主。

    「回萬歲,周大人性格直爽不喜轉彎抹角,為官不貪財不欺壓下屬不魚肉百姓,還有就是比較懶,十天裡倒有五天不肯出門,坐在家裡搞什麼實驗。」方正化心知肚明崇禎帝想聽的不是這些,但他不敢亂說。來見皇帝之前王承恩這個乾爹提醒過他,讚美周世雄不需要你,塗污周世雄也不需要你。

    崇禎帝不好自己明說想知道什麼,給王承恩打了個眼色讓他出頭問。王承恩苦笑著開口道,「小方,聽說在香河周大人搶了滿桂的兵權,是不是有這麼回事?」

    「確有此事。」方正化不打算隱瞞,當事人都活的好好的,他說謊一點作用沒有。

    「抽調騎軍營的精銳組成督標營也是他的主意?」「是。」

    「提拔手下親兵擔任騎兵千總也是他的決定?」「是。」

    「不請皇命調兵出征沒人給他出主意?」「是。」

    「小方,你說周大人會不會學李成梁擁兵自重?」「不會。」「何以見得?」「周大人在憑祥州時,所有出兵討賊之事都命手下去辦,其實他很怕死。」說到這方正化笑了,周世雄自身武藝很高卻從來不肯衝鋒陷陣,以方正化的理解就是周世雄很怕死。

    「哦?周愛卿怕死?」崇禎帝很八卦的湊過來,他想聽聽這方面的花邊新聞。

    「當初周大人回廣西,奴婢一直在他身邊,見過周大人傳授武藝給他的弟子們,以奴婢的眼光看,周大人武藝很高。」

    「武藝高和不喜歡帶兵打仗不能說他怕死吧?」

    「奴婢這個結論是在香河得出來的,香河之戰周大人用盡手段避免跟建奴擺陣交鋒,初時我方兵少力弱用計很正常,到後來建奴拚死突圍,周大人依然不肯正面交鋒,直到確認建奴已無反手之力才出兵攻打。」崇禎帝不認可方正化的證據,反駁道,「這是最高秒的兵法,跟怕死扯不上關係。」

    「奴婢都是猜的,猜錯也不奇怪。」方正化直接承認沒證據,崇禎帝不再糾纏這件事了。方正化這才有機會把周世雄想攻打三河救援百姓的計劃說出來。聽完方正化的匯報,崇禎帝御筆一揮寫了一份特旨,讓兵部工部全力配合滿足周世雄一切要求。

    等方正化拿著聖旨離開,崇禎帝幽幽的說了一句,「那些造反的武將都是被人逼的吧。」對軍事一知半解的崇禎帝都明白,周世雄這個計劃極為冒險,稍有不慎則死無葬身之地。這麼忠勇的臣子還要遭到自己的懷疑,換個角度想想,自己是周世雄的話會有什麼反應!

    「萬歲,奴婢書讀得不多,只知道名將如雲的年代總有聖君臨朝,現今有孫大人周大人這些名將顯現,說明萬歲也有聖君之資。」王承恩狠狠的拍了一個馬屁,只不過這個聖君手下的名將實在少了點,跟雲沒法比。

    「大伴,傳朕旨意,命執事營馬上出發到周愛卿帳下聽令,神樞營補充完兵員也回去吧。京城的兵力夠多了,不差他們這幾千人。」崇禎帝就是這麼個性格,念你的好恨不得把所有好東西都給你,看你不順眼恨不得殺你全家。一個字,性情中人!

    薛寶領著執事營剛到順義,就看見騎軍營忙亂不堪,進了帥帳才知道,建奴要來了。周世雄比薛寶早半個時辰知道這個消息,於家傲領著衛隊一直在建奴大營附近轉悠,負責打探建奴情報。他們看到一萬多建奴大軍向順義進發,趕在前面回來報信。

    「具體情況還不清楚,只知道建奴最少一萬人,還帶了二十門大炮。」周世雄猜測,這批大炮估計是從覺華島上繳獲的,順義這單薄的城門城牆看來是幫不了多少忙了。

    「黑總兵、薛營管,本督命你們在城外待命,如果建奴強攻順義,我希望你們能銷毀他們的大炮。」周世雄看不清明軍火器,但是他不能讓建奴擁有這種攻城利器,好在大炮移動不便,用騎兵偷襲應該很容易解決,前提是不被建奴的騎兵纏住。

    「孫都督、尤總兵,組織士卒加固城防,盡量把建奴拖在順義城下。」城牆雖然有點單薄,但周世雄相信擅長蓋房子的護陵衛有辦法。滿城都是空屋子,需要什麼建材可以直接拆房子,再建一座順義城都夠了。

    「滿總兵,順義這邊就交給你了,本督不要求你擊敗建奴,只需要你拖住建奴十天,能不能做到!」周世雄把所有人的任務都安排好,最後給滿桂下了一個命令,聽他的口氣好像要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