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興

浴血京師 第八十九章 膠著 文 / 不覺曉

    雙方都在努力用弓弩消滅對方,但雙方的優質甲冑又努力的在減小傷害,一直到阿濟格的手下清理完百多步寬的障礙區,雙方傷亡還沒超過三位數。阿濟格見時機成熟,命令手下護著幾十匹重甲戰馬上前,他要用戰馬拉倒明軍營寨的圍欄,撕開明軍最後一道防線。

    用繩索套住圍欄的木樁很簡單,讓戰馬拖拉繩索也很簡單,最難的是這一系列動作要在明軍沒有砍斷繩索之前完成,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人去牽制明軍,確保他們騰不出手來阻攔。[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一直在射程外休息的一千騎兵翻身上馬,呼嘯著衝向明軍大營。有堅固的圍欄擋住去路,這些大金騎兵的行為等同於『自殺』。他們的確是在『自殺』,作為先登勇士,只要能衝破敵軍的防守第一批殺進城寨,就算他們死了家裡也能拿到一大筆賞賜。如果幸運的沒死沒傷,那就等著陞官發財吧。就算原來只是某位小貴族的家奴,也可以憑借戰功成為自由民,若是功勞足夠大的話,成為新貴族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一千名先登勇士奮不顧身的衝向圍欄,好像死在圍欄下就是他們一生的期望,決死衝鋒對明軍造成巨大壓力,就算他們已經見慣生死,一樣無法承受這種狂熱的死亡。

    為了掩飾或戰勝心中的恐懼,寧遠軍的弓弩手從掩蔽處站出來,用盡最大的努力加快射出手中的箭矢,期望把這些散發著瘋狂氣息的建奴殺死在衝鋒的道路上。近千支箭矢射向十人一排的騎兵身上,第一排騎兵非常乾脆的死光光。第二排也有幾個倒霉蛋被這波齊射覆蓋,一聲不吭的栽下馬去。

    明軍大部分使用弩弓,前文說過,弩弓樣樣都好就是射速慢。在完成一次齊射之後,腳踏手拉忙著給弩弓上弦的弓弩手們,被一直跟他們對射的擺牙喇鎖定,大軍擺牙喇的弓箭進行了報復性射擊。他們才是這次決死衝鋒的真正主力,先登勇士只是用生命來吸引明軍注意力,簡單的說是打掩護的幌子。

    近距離射擊弩弓的準度要高於弓箭,但明軍這些弩弓手僅僅是會使用弩弓而已,以他們五日一操十日一典的打醬油訓練法,再加上害怕士卒把武器私下出售平時都鎖起來,普通士兵只有上陣才能接觸到真傢伙的管理制度下,能出精兵才有問題。

    大金國的擺牙喇是什麼人?擺牙喇就是披甲士的意思。平時他們是部族中最優秀的獵人,每次狩獵分到的獵物足夠讓一家人吃飽吃好,還有餘錢買刀弓盔甲。對,要成為擺牙喇必須有錢買盔甲,不然就是再能打也不行。至於說到箭術,他們全都是騎在馬上也能射殺奔跑中的獵物的神箭手,對於固定靶向來不屑一顧的人。

    明軍用集火攻擊射殺了十多個先登勇士,大金擺牙喇這次回擊足足令明軍死傷了近五百弩弓手。幾乎做到百分之五十的命中率。一時間明軍紛紛躲進掩蔽處,或者找塊厚木板遮住自己,避免被建奴神射手看到他們。

    而這個時候,阿濟格動了。他舉起手裡的長刀向前一劈,幾十根套繩飛了出去,穩穩的套住圍欄木樁。隨後重甲戰馬開始起步,拉著繩索飛快的向遠方馳去。當捆綁在馬鞍上的繩索被拉直後,圍欄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但圍欄並沒有發生斷裂,看來幾十匹戰馬的力量貌似無法對圍欄製造毀滅性的破壞。

    既然幾十匹馬不行那就多加幾匹,負責套繩的幾百名騎兵把坐下戰馬的馬鞍,和重甲戰馬的馬鞍用繩索連起來,然後催動戰馬加一把勁。當拉動繩索的戰馬超過兩百匹時,卡嚓一聲,一根木樁承受不了巨大的牽引力斷裂開來,隨後,整個圍欄像是被巨人打了一拳,連續閃動幾下,噗噗噗,被繩索套住的木樁凌空飛起,近百步長的圍欄失去樁木再也無法阻擋大金國先登勇士的步伐。

    岳托在遠處只看到戰馬拖著木樁跑開,連忙舉起手中戰旗向前一指,「衝上去。」

    雖然阿濟格打開了一道缺口,但明軍有近萬名步兵守在圍欄後面,另外還有近萬騎兵隨時支援,以阿濟格手上這兩千多人想衝進明軍大營是不可能的。他也僅僅做到了在岳托趕來之前守住缺口,不讓明軍緊急修補而已。

    雙方幾乎放棄了其他地方的攻防,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這部分圍欄處,一方想進去一方不肯讓開,在戰鬥力相對平均的前提下,很快又形成拉鋸戰僵持下來。這個局面一直維持到日落前,岳托再次主動撤退,明軍也沒有組織追擊,一整天處於緊張待命狀態的督標營,連下馬都要人扶著,哪兒還有體力去追殺別人!

    朝陽門之戰持續了兩天,馬世龍率領的督標營和王承胤率領的寧遠軍步軍都交出了不錯的答案,無論在戰果和態勢上都做到了平手,已經比上一次京城防禦戰強多了。

    「各位卿家,建奴黃台吉竟然想讓朕俯首納貢,實在是可笑之極!」崇禎帝嘴裡說可笑,但表情卻一絲笑意都沒有,用猙獰來形容比較貼切。

    這份要求議和的國書經過太多人的手,崇禎帝不得不把它公佈出來,給朝臣商議。但是崇禎帝首先表態,斥之為笑談,若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答應議和,崇禎帝不介意讓他跟袁崇煥住同一間豪華套。

    其實有部分大臣對這份大金國國書保有好感,唯一一個令他們不敢站出來表示可以考慮的原因,是國書裡要求明朝向大金國納貢,二十萬貫的數額真的不多,問題是名聲實在難聽,沒有人敢承擔這個有辱社稷的罪名。

    「萬歲,馬總督和王參將頂住建奴的攻擊,只要在調一支強兵助陣,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申用懋這個建議中的強兵大家都知道在說誰,滿桂不用抬頭就能感受到崇禎帝那熾熱的目光,避是避不開的,滿桂只能硬著頭皮站出來,「啟奏萬歲,臣願率領騎軍營出城迎敵。」

    滿桂很保守,保守的讓薛寶有些不滿,他很想跳出來拍胸脯立軍令狀,一定趕走建奴為國爭光。吳惟英悄悄踩了一腳蠢蠢欲動的薛寶,好在兩人不是按照爵位站班,而是以騎軍營左右軍營官的身份站在騎軍營將官堆裡,不然吳惟英保不住這個薛寶會闖多大的禍。

    薛寶不滿意還有人能壓著他,不少大臣也不滿意,而他們身邊沒有人擋著。一直處於隱身狀態的幾個輔臣開腔了,周延儒和溫體仁對看了一眼,次輔周延儒當然不用當馬前卒,溫體仁這個內閣行走自告奮勇站出來,「滿經略沒有信心戰而勝之?」

    「以騎軍營和督標營的戰力而言,的確無法戰勝建奴全軍,守的話倒是沒有問題。」滿桂很老實,一點辯解的意思都沒有。崇禎帝皺了皺眉頭,主力戰將沒有信心這可不是好兆頭。

    「騎軍營五戰五捷已經是大明軍中第一強軍,滿經略太謙虛了。」溫體仁繼續給滿桂下套,可惜滿桂只是老實不是笨,面無表情的回答道,「五戰五捷的是周大人率領的騎軍營,下官自問沒有周大人的才略,能保住不輸已經是下官的極限,若溫大人心中有更好的人選,下官願意讓賢,哪怕只做個馬前卒也不要緊。」

    滿桂這話說的溫體仁一臉黑,滿桂拿失蹤的周世雄做擋箭牌,令口舌便給的溫體仁無話可說。滿桂沒說錯,他一直受周世雄節制,如果不是周世雄失蹤,這次順義城大捷依然要記在周世雄名下,滿桂只能以次席論功。

    崇禎帝不想讓兩人繼續辯論下去,他只關心能不能打贏建奴,讓他們趕快滾回關外。孫承宗幫他分析過順義城大捷,雖然最後騎軍營是野戰追襲建奴騎兵,但真正的勝利還是依靠防守和步兵,騎兵只是在建奴已經陷入困境之後的最後一擊,有撿便宜的嫌疑。

    真要說令孫承宗眼前一亮的戰鬥,反而是騎軍營進入順義城之前,周世雄指揮的那場六千對五千的野戰。這場勝利讓孫承宗看到,明軍也有能力在野戰中戰勝建奴。尤其是俘虜們提供了足夠的情報,讓孫承宗知道周世雄戰勝的那支騎兵,是建奴鑲黃旗精銳。

    既然騎軍營有能力戰勝建奴最強騎兵,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前提條件,最後也沒有抓住建奴主要將領,但是,這場仗讓崇禎帝心頭紅火了好多天,覺得只要有騎軍營就不用怕建奴騎兵。

    「滿卿家,你認為如何才能戰勝建奴?」崇禎帝也想讓周世雄率領騎軍營,給他再次創造奇跡。可周世雄到現在還音訊皆無,他能依靠的只剩下滿桂了。索性任由滿桂開條件,只要能趕走建奴一切都好說。

    「回稟萬歲,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是練兵,京城固若金湯建奴根本沒能力攻破,萬歲只需派遣京城內外士卒輪番上陣與建奴交鋒,然後擇選勇士編入京營,無需多少時日即可得一支強兵。到其時建奴士氣已經不復勇銳,幾支強兵同時出擊必能戰而勝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