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興

暗掌交趾 第四十三章 攻其不備 文 / 不覺曉

    憑祥州第一次出動萬人大軍,能上陣的將領全來了。周而、周武、朱瑛三人分別率領兩千兵馬擔任前軍,最精銳的鎮南衛和憑祥衛兩千中軍歸周世雄調遣,官重光率領兩千輔兵擔任後軍,負責全軍供給。為了保證出其不意的作戰效果,憑祥州衛軍晝伏夜出,在交易會開始的當天潛入宣光府。

    太原府府兵大統領范匯晟是府主范甘地的從兄,對於這次出兵宣光府,范匯晟並不看好。太原府在宣光府交界處號稱屯兵五萬,實際上只要兩萬一千正兵九千民壯。而宣光府這邊實實在在駐紮了一支萬人精銳,考慮到攻守雙方的優勢,一萬精兵足以抵擋三萬雜兵的攻擊。若不是諒山府方面傳來消息,說諒山府僱請了憑祥州衛軍做主力,范匯晟肯定會拒絕出兵。

    范匯晟雖然認同憑祥州衛軍的戰力,心裡卻對諒山府勾結明軍很不滿。當年占城國被阮福氏滅國,其中也有大明的一份功勞。大明朝廷若不是出兵剿滅交趾北方的阮福氏,也不會把阮福氏逼到交趾南部來。現在跟明軍聯手對付阮福氏,讓一向把明朝也列為敵人的范匯晟自然感覺到不舒服。

    好在周世雄不是吉鴻昌,沒有把協調使當回事,不然他就算來了太原府也只能吃癟,范匯晟能聽他的才叫有鬼了。

    「鴻昌,郎巴是軍事要地,繞過不打恐怕不妥。」憑祥州衛軍在奎昆集結完畢,召開第一次軍議,周世雄一上來就拋出了一個避實就虛戰術,不打郎巴直擊宣光城。

    官重光的反對說出了眾人的心聲,帳內四人都知道吉鴻昌就是周世雄,溝通上自然沒問題,但這麼冒進的策略還是把幾個人下了一跳。周而、周武不敢明著反對,不停的向朱瑛打眼色,除了官重光,帳內只有朱瑛這位主母能勸說周世雄。

    「相公,太原府出兵三萬,咱們出一萬,四萬人馬還拿不下宣光府嗎?為什麼要用這麼冒險。」朱瑛在這兩年成長的很快,經她訓練出來的輔兵已經是各衛所爭搶的好兵,第一次偷襲班森也是朱瑛當機立斷,把最精銳的一千人馬帶出城伏擊北件府府兵,才這麼快速平定班森。

    「各位,這個戰術很冒險你們都想得到,難道我會沒想到?之所以提出這個戰術,事出有因啊!有幾件事你們還不知道,鄭杜死了,鄭壯逼黎神宗禪位,廣南府區氏私下派人來跟阮福氏結盟,共同抵抗鄭壯。聽了這幾條消息你們作何感想?」

    周世雄沒讓馬三把消息送回憑祥州,一個是怕洩密,在一個是沒機會跟官重光、李復生見面商議,單單把消息送過去只能自亂陣腳。

    官重光對交趾並不是很關注,他想了好一會才把這幾件事連結起來,皺紋問道,「鴻昌,你是怕一旦結盟,阮福守會藉機打壓諒山府?」

    「打壓!如果僅僅是打壓我也不會兵行險招,只怕拿不到義父的人頭,阮福守是不會善罷甘休了。」周世雄把自己規勸阮福包的話再說一遍,讓手下明白憑祥州在這件事裡的處境,保不住阮福包,憑祥州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會化為泡影,周世雄假死就一點意義都沒了!

    沒有了諒山府這個盟友,商路必然無法再經營,主抓運輸的周武反應最激烈,「少爺,不如把周厚調來直接進宣光城弄死阮福守,這樣的成數更高。」

    「沒有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阮福氏其他兩位府主是不會接受阮福包入主阮福氏的,一旦引發混戰,最終只會便宜了鄭壯。」官重光很快捋順相關信息,明白這場仗必須打,而且要打的漂亮。

    「攻破宣光府抓住阮福守,才能逼迫他的兒子們放下武力投降,如果要一座一座城打過去,宣光府一共有八鎮,打半年未必能全部拿下。我沒有時間打持久戰,別人也不會給機會我們打持久戰!」該解釋的都說了,直擊心臟的戰術必須執行,怎麼樣才能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認真討論。

    「宣光城四周有三個城鎮,兵力最多的就是郎巴,假若郎巴在我等攻打宣光城的時候出兵夾擊,咱們這一萬人馬未必頂得住。」官重光再次重申郎巴的重要性,希望周世雄能改變主意。

    周世雄回想了一會記憶中有關戰爭的資訊,終於想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辦法。「成鵬,你看這樣行不行,咱們先包圍郎巴城,引宣光城派兵救援,然後集中精銳伏擊宣光城援軍。打掉這支援兵之後假作攻打宣光城,如果郎巴城裡的宣光軍出城救援,回身吃掉他們。只要這兩次作戰能夠成功,宣光城將無兵可守。」

    這個戰術有關很形象的名字叫圍點打援,實現這一戰術的前提是兵力充足,又不會嚇到敵人不敢出城。據太原府送來的情報說,宣光城和郎巴城分別有四千宣光軍,上次讓周而吃癟的那支宣光軍就在宣光城內。

    「一萬有些多了,不如留下中軍坐鎮邊界,一旦有變也可以馳援。」周而第一次開口就想讓周世雄留下,忠心是沒話說,但兵行險招的憑祥州,實在沒辦法為了保護周世雄就放棄兩千精銳。

    官重光搖搖頭,「鴻昌,不如你帶諒山府的衛隊在這裡等消息吧,我怕鴻昌真的去了前線,這幾個都沒心思作戰了。」

    周世雄笑著擺手,「我的娘子都上陣殺敵,身為相公卻躲在安全的地方看熱鬧,沒有道理啊。你們不用勸我,衝鋒陷陣我不會跟你們爭,不讓我上前線是不可能的。」

    周世雄並不是突然變得勇敢,而是因為他必須去。吉鴻昌這個身份逼得他必須去。如果他躲在奎昆等消息,貪生怕死膽小如鼠之類的形容詞,將會隨著衛隊的口傳播到人盡皆知。到時候阮福包回去宣光府,也不會把諒山府交給吉鴻昌,名聲這麼臭那裡有資格執掌一府!

    諒山府交易會非常火爆,很多只是來看看熱鬧的商家,發現這種交易訂貨會大有商機,供貨商和銷售商面對面侃價下單,最大限度的避開了中間商的盤剝,無論賣方還是買方都覺得大賺了一筆。

    阮福洛民早就沒了做買賣的心思,他這幾天一直在逼迫阮福包,希望侄兒以宗族利益為重,最低限度也要取消跟三府的結盟,放棄對阮福守的敵意。阮福包經過義子的蠱惑,怎麼想都覺得叔父的要求不靠譜,雖然礙於情面不好強硬拒絕,但讓他答應是不可能的。

    其實最悲催的不是阮福包,而是有可能一統阮福氏的阮福守。諒山府舉辦這次交易會和拍賣會,就是為了針對阮福守平分北件府之策才舉辦的,阮福守當然不會派人來諒山府丟臉,白白錯過跟廣南區氏結盟的好機會。有人問區氏兄弟為什麼不直接去找阮福氏族長,反而跑到諒山府來找阮福洛民,這問題真不是一般的幼稚。

    兩國間想要進行結盟,首先要派人跟對方進行接觸試探,把整個框架談好了,才輪到大佬級人物出面簽約。如果區氏兄弟貿貿然直接找阮福守談結盟,阮福守肯定會認為廣南府在給他下套。因為不論廣南府還是阮福氏,都是兩國第二等勢力,他們上面還壓著擁有大義名分的王,兩家私下結盟一旦暴露,成為舉國公敵幾乎是必然的。

    廣南府和阮福氏原則上是各自勢力的中堅派,如果這是一個陰謀而阮福守上了當,就算阮福氏擁有三府勢力,也無法避免被剿滅的結局。

    阮福洛民為什麼會輕易信任區氏兄弟的話?因為瞭解。阮福洛民瞭解區氏兄弟,瞭解廣南府的現狀,只要調查一下清化的變動,就可以確認區氏兄弟說的是真是假,阮福守沒有這方面的資訊和便利。

    區氏兄弟沒來諒山府的時候,對諒山府攻佔北件府硬扛阮福守、鄭載的事並不清楚。這個時代的資訊只能靠書信傳播,對於升龍府的消息區氏兄弟當然很關注,但遠在越北朝東部的諒山府,跟他們的距離實在太遙遠,沒有關注的必要。

    阮福洛民一直在努力說服阮福包,區氏兄弟當然有些不解,諒山府這種窮山溝,雖然想出一兩個不錯的點子發點小財,在他們這些歷史悠久的家族眼裡,根本上不了檯面。

    「大哥,阮福洛民這個老狐狸是不是老懵懂了?幹嘛非要勸這個阮福包,難道諒山府真能頂住整個阮福氏的壓力不成!」區仲達在客舍裡發起牢騷,他本來是想見識一下從未聽說過的交易模式,現在為了族中大事哪兒還有心情,只盼著盡快隨阮福洛民去宣光府一趟,把結盟的事定下來。

    「具體情況咱們兩眼一抹黑,阮福老爺子既然要這麼做當然有他的理由,這幾天我聽到一些事情,阮福守已經在諒山府手上吃過幾次虧,折損了不少兵馬,現如今阮福守還能不能號令阮福氏都很難說!阮福老爺子可能就是為了這個原因,才一定要勸說阮福包和解。」區伯達猜測的基本靠譜,不愧是一府之主的接班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