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興

暗掌交趾 第六十九章 中計 文 / 不覺曉

    兩兄弟各懷心事按下不提,眼前這個春梅城之圍到底該怎麼解還需要好好商議,他們都知道單單解圍不是什麼問題,畢竟自己這邊有四萬兵馬,如果連兩萬合平府府兵都搞不定,早點回家帶孩子是正經。

    之所以要商議,最大的問題是春梅城的歸屬,鄭載應承把春梅城賞給阮福氏,但春梅城不是阮福氏佔下來的,要讓打下城池的三個府主讓出城池,沒有利益交換當然不行。阮福恭慧私下向哥哥建議,如果合平府府兵不撤退的話暫時不解圍,利用外敵的壓力迫使三府府主低頭。

    這個主意原則上很不錯,唯一的麻煩是無法控制局面。攻城的合平府府兵只有兩萬不假,但這只是鄭一貫的兵馬,如果鄭壯帶兵來援,情況將會變得失控,到時候不是解不解圍的問題,而是要考慮怎麼撤退的問題。

    「先解圍,等入城之後在宣佈世子的諭令,如果三府府主有所不滿,讓他們找世子打官司去。」阮福恭徵思前想後,還是這個方法更穩妥,把仇恨引到世子身上對阮福氏最有利,現在的阮福氏還沒到一家獨大的地步。

    阮福氏兄弟彈精竭慮謀劃這次解圍之戰,連戰後需要處理的事項都想好對策,可惜他們的辛苦沒有機會派上用場。兩萬合平府府兵沒有按照他們意料中的撤走,反而在城外列陣,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勢。

    「大哥,情況有些不對啊!」阮福恭徵也覺得不對勁,但怎麼都想不出到底哪裡不對。「恭慧,你親自帶人去護著爺爺,一旦發現不妥馬上撤回河西府,這裡有我看著。」

    「大哥,不至於吧,鄭一貫那點兵馬怎麼能抵擋得住咱們四萬大軍,估計是想拖延一下時間,等鄭壯的援兵。」阮福恭慧可不想還沒開戰就逃跑,太丟臉了。

    「恭慧,你都說鄭一貫抵擋不住我們的大軍,那他為什麼不撤走,我們並沒有包圍他的兵馬,明明有退路還列陣迎敵,其中肯定有問題。」阮福恭徵越說越覺得自己的看法/正確,臉色也越來越難看。阮福恭慧知道大哥變臉代表什麼,不敢再逞口舌之利,招呼親衛掉頭而去。

    阮福恭慧離開沒多久,春梅城上忽然發出一陣歡呼聲,接著,城上代表諒山府、太原府、河南府的三面戰旗先後落下,隨後,一面寫著合平兩字的大旗,和一面寫著鄭字的大旗升上來,在秋風中高高揚起。

    「中計!」阮福恭徵心頭一凜,他怎麼都沒想到春梅城竟然是陷阱,而最可怕的是,僅僅是一個換旗的動作,就把阮福氏聯軍的士氣打的大跌。人人都知道自己是來救援春梅城的,現在春梅城陷落,對援軍來說打擊之大不可想像,相對的,敵軍剛才為什麼敢列陣待敵,已經不需要解釋了。

    「將軍,撤吧。」阮福氏聯軍在河東城被鄭壯打的魂飛魄散,他們很自然的把眼前的變化歸功於鄭壯,這個僅憑兩萬多兵馬就能把他們打的落花流水的梟雄。

    「鎮靜,敵軍只有兩萬人馬,我阮福氏四萬大軍難道還怕他們不成,就地紮營。」阮福恭徵知道不能撤,一旦撤退很快會變成潰逃,他輸不起,祖父也輸不起。

    「遵命。」幾個老成持重的將領馬上站出來接令,他們明白,阮福恭徵的做法是對的,不管自己人怎麼爭權奪利,眼下維護大軍才是第一要務。

    周世雄在城頭上看著阮福氏聯軍只是騷動了一會就穩定下來,忍不住讚道,「阮福氏不愧是越北朝第二大氏族,領兵之人很不錯。」

    「吉大人,從常理上講,你也是阮福氏旁支,這不更證明了阮福氏很厲害。」鄭東也看到阮福氏聯軍在收縮,並且開始安營紮寨,明白吉鴻昌的意思。

    「也是,鄭府主肯定在心裡罵鴻昌自賣自誇呢。」兩人渾不在意阮福氏聯軍如何應對,按照他們曾經的推斷,阮福氏聯軍能做的只有幾個選擇,穩住陣腳待敵也想到了,只不過這個做法更符合兩人的期待。如果阮福氏聯軍馬上撤退,范甘地匆忙佈置的防線很可能被衝開,跑掉一部分人是必然的。

    現在阮福氏選擇了原地固守,阮福氏聯軍避免了潰敗的悲劇,而范甘地也有時間穩固防線,把包圍圈弄紮實。孰好孰壞難以評說。不過周世雄肯定不會讓阮福氏聯軍這麼輕易弄好營地,馬上發出號令,命周而率領五千諒山軍逼近射擊,利用超長射程的弩弓騷擾阮福氏聯軍,同時命范西銅領太原府府兵壓陣,一旦阮福氏聯軍派兵驅趕諒山軍,范西銅負責纏住敵軍。

    周世雄的目的就是纏住阮福氏聯軍,讓他們無法停下來。阮福氏聯軍從河西府奔波兩日來到春梅城下,稍事休息就逼近戰場,打的是利用人數優勢逼走合平府府兵,忽略了疲兵不可久戰的問題。周世雄抓住這個漏洞,命手下一直給阮福氏聯軍製造壓力,目的是消耗敵軍的體力精力,給范甘地製造更有利的攻擊條件。

    別人要做到這一點很有難度,相讓敵人按照自己的步調走,需要用人命做籌碼。周世雄則無需如此,諒山軍配備的超遠程弩弓,在這裡發揮了戰略層面的效能。阮福氏聯軍碰上諒山軍只能自認倒霉,他們手中的弓弩根本沒資格跟諒山軍對射,阮福氏聯軍不想成為靶子,只能派兵進行肉搏戰。

    但肉搏戰也不是那麼好打的,兩萬太原府府兵在范西銅的指揮下異常驍勇,把阮福氏聯軍派出來驅趕諒山軍的部隊打的落花流水。沒辦法,一個知道對方是自己的世仇,一個還蒙在鼓裡,戰鬥起來結果不言自明。雙方你來我往纏鬥了小半天,阮福氏聯軍背後忽然出現一支大軍,范甘地到了。

    「祖父,現在該怎麼辦?!」范甘地率領數萬雜牌軍切斷後路,第一個知道的是阮福洛民和阮福恭慧。阮福恭慧見兵少的合平府府兵主動出擊,就知道中計了,馬上護送阮福洛民回河西府。可惜官道已經被范甘地佔據,他只帶了區區千多兵馬,哪裡敢嘗試突圍,只能一邊回撤一邊去找阮福洛民問計。

    「唉,悔之晚矣。」范甘地這次就是為了報仇而來的,當然要打正旗號告訴阮福氏聯軍,是誰在對付他們。阮福洛民聽說封堵退路的是太原府府主范甘地,很快想通了整件事的前因後果。「恭慧,一會你護著恭徵逃命去吧,范甘地必然不會放過阮福氏族人,投降也沒用。」阮福洛民想好了,他留下來吸引范甘地的注意,族中幾個晚輩趁亂逃跑,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范甘地的兵馬一出現,身心俱疲的阮福氏聯軍馬上陷入恐慌。這半日交鋒讓他們瞭解到,對手雖然人數少但戰力強橫,兩萬打四萬絲毫不落下風。現在敵軍又來了一批援兵,看數量遠遠超過己方,支撐他們繼續戰鬥下去的唯一理由消失了,想活命只有逃或降。

    周世雄知道現在是個機會,范甘地要組織手下兵馬發動攻擊還需要一段時間,一旦動手阮福氏肯定輸光光,但自己卻得不到太大的好處,他想嘗試一下成建制勸降。所以,周世雄給周而傳令,命周而把勸降文書射到阮福氏中軍。

    周而也想到場面混亂會導致勸降文書到不了敵軍主帥手中,所以命人搬出床弩,把寫在綢布上的勸降文書射到中軍大旗附近。很快,這份巨大的勸降文書被送到阮福洛民手中。

    「悔不當初!!!」周世雄的勸降文書很特別,他沒說阮福氏聯軍投降會得到什麼待遇,而是把這次作戰的計策和目的寫上去,阮福洛民一看就明白他想說什麼,這是在向阮福洛民示威。三府聯軍已經拿下合平府,鄭壯也逃回清化,南北戰爭已經結束了。這一次的戰役完全是為了對付阮福氏設計的,打敗阮福氏聯軍只是這次戰役的第一步,最終目的是吞併阮福氏三府。

    周世雄為了強調語氣,在招降文書的最後寫了一句,「不降則滅族。」這句話表達了三府聯軍的決心,也打消了阮福洛民的僥倖。如果三府聯軍僅僅是想削弱阮福氏的實力,打敗阮福氏聯軍就足夠了。可一旦三府聯軍把目標定在滅族,眼前這支阮福氏的軍隊當然沒有活路,誰都不會傻到放走這些兵馬,給自己吞併三府之地增加障礙和阻力。

    「爺爺,我們跟他們拼了!」阮福恭徵完全沒了一貫的淡然氣度,赤紅的眼睛彷彿能噴出火來。

    「如果只有三萬阮福氏族兵,你這話說起來還有點可能性,你看看那些剛收編的人,他們會跟咱們一起拚命嗎!」阮福洛民在生死抉擇面前頭腦清晰無比,太原府跟阮福氏之間的仇恨只能用一族盡滅來解決,諒山府對自己的仇恨也不小,畢竟諒山府前府主阮福包是死在自己手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