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

第三卷 邊塞烽火 第二十四章 雨中激戰 文 / 殷揚

    第二十四章雨中激戰

    軍臣單于騎在雷電上,全身濕透,緊抿著嘴唇,打量著攻城的匈奴。

    此時的匈奴,早就沒有了初到時的銳氣,有氣無力的樣兒,這是連番攻勢受挫的必然後果。更有些匈奴,不過是做做樣子,敷衍軍臣單于罷了。

    不要說兵士,不少將領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睜,吼得山響,卻是離弩的射程遠遠的,因為漢軍的弩實在是太可怕了,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箭下亡魂。

    「可惡!可惡!」

    軍臣單于心裡恨恨不已,可是,連番進攻受挫,再加上在雨水裡泡了一天一夜,士氣要不低落都不行。恨歸恨,卻是無可奈何,如今最好的選擇就是暫停攻打,重新激勵士氣。

    「回營!」

    軍臣單于傳下號令。

    這是自進軍以來,軍臣單于最得軍心的一道命令了,軍令一下,匈奴歡呼聲響成一片。

    「崑崙神!」

    「烏特拉!」

    歡呼聲響徹雲霄,驚天動地,比起進攻時的衝殺聲響亮了七分。

    軍臣單于聽在耳裡,氣在心頭,又無可如何,氣恨恨的一拉馬頭,就要回到自己的王賬去歇息。

    「咚咚!」

    就在這時,驚天的戰鼓聲響起,這是漢軍進攻的命令。

    「大單于,這是漢人的援軍!」中行說忙著提醒。

    「漢人的援軍?這麼大的雨天,漢人能行軍嗎?這是漢人的詭計,本單于豈能上當?」軍臣單于大嘴一裂,根本就不信:「他們打敗伊稚斜用的是羊,肯定是羊擂鼓,嚇唬我們的!」

    他的話音剛落,只見中行說急急惶惶的指著北方:「大單于,您快瞧,那是漢軍!」

    「漢軍?」軍臣單于仍是不屑,漫不經心的朝北方一瞧,只見一朵火燒雲正朝匈奴大營飄來,正是建章軍。

    「真有漢軍?才這麼一點人,不夠我們塞牙縫的!」軍臣單于根本就沒有把一千五百名建章軍放在眼裡。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只見建章軍彎弓搭箭,對準前來迎敵的匈奴就射了過去。箭矢所過之處,匈奴好似稻田里被收割的稻草似的,成片成片的倒下。

    軍臣單于瞳孔一縮,驚訝失聲:「射鵰者!這麼多的射鵰者?」

    射鵰者極為難得,就是軍臣單于手中也不過七百多射鵰者而已,建章軍一來就是一千五百射鵰者般的存在,他能不心驚嗎?

    匈奴雖然善騎射,畢竟人口不多,而漢朝人口是匈奴的數十倍之多,要挑選數千射鵰者般的射手,又何足怪呢?

    弓箭在建章軍手裡,已經不能說是弓箭,應該說是殺人利器,箭不虛發,每射必中,一輪箭矢過後,必是倒下一片匈奴。在他們面前,匈奴沒有還手之力,只有做靶子的份。

    「快,射鵰者射殺這些可惡的漢人!」

    普通兵士上去,只有挨射的份,徒增傷亡罷了。更重要的是,要是再給建章軍幾輪射殺,匈奴必然士氣低迷,軍臣單于不得不派出射鵰者應戰了。

    然而,射鵰者還沒有迎上去,只聽東面戰號沖天:「漢軍威武!漢軍威武!」

    沖天的戰號中,一片紅色的海潮向著匈奴營地湧來,正是李廣率領的漢軍殺過來了。

    漢軍的軍服是紅色的,而地面的積水因為匯聚了匈奴的血水,也是紅色的,要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兩種紅色融為一體,分不出哪是漢軍,哪是積水。

    漢軍每一腳下去,必是濺起無數的紅色浪花,格外好看,蔚為奇觀,讓人歎為觀止。

    「飛將軍在此,匈奴快快投降!」

    東面的漢軍齊聲吶喊,高舉著漢劍,好似下山猛虎般衝了過來。

    「飛將軍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又是漢人的詭計!」軍臣單于想起伊稚斜左衝右突一晚上,都沒有跑出飛將軍手掌心的事情,根本就不信。

    「大單于,飛將軍真的來了,你瞧,在那裡!」中行說臉上變色,朝東一指。

    軍臣單于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個身長八尺的大漢,手裡一張又長又粗的硬弓。每一次搭箭,都是四枝,他一拉弦,四枝利箭帶著尖銳的破空聲射出,匈奴中者立斃。

    一枝接一枝的箭矢從李廣手裡射出,匯成一條優美的線條,好像他手裡拿的不是弓,而是一挺機關鎗,對準匈奴突突似的。

    他的箭矢所到之處,匈奴必是成片成片的倒下,好像堆好的稻草給人推dao似的。

    放眼天下,不僅是漢朝,也包括匈奴,能有如此箭術者,只有一人,那就是飛將軍李廣。

    人的名,樹的影,李廣之名早就傳遍了匈奴,匈奴聞之色變,李廣親至,還真是駭人。軍臣單于強忍著心驚,命令匈奴迎敵。

    李廣的威名正盛,匈奴一萬個不願意,可是在軍臣單于嚴令之下,只得硬著頭皮應戰。

    「大單于,西邊也有漢軍!」

    中行說急急的提醒。軍臣單于這次不敢再有絲毫輕視之心,朝西一望,只見一片紅色的浪潮捲來,不計其數的漢軍揮著漢劍,大聲吼著戰號「漢軍威嚴」,好似猛虎般衝來。

    一面面紅色的漢字大旗迎風招展,舒捲如畫,美不勝收。可是,看在軍臣單于眼裡,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彷彿這是魔鬼的獠牙一般,讓人心驚膽跳。

    一面程字帥旗下,站著一個身長八尺,滿臉絡腮的大漢,手中一把漢軍巨劍指著匈奴大營,威風凜凜,宛若天神。

    「來了,都來了!」

    軍臣單于與此人打過多次交道,自然識得此人是漢軍的另一名將,程不識了。

    如此良機,李廣前來了,程不識能不來麼?

    東西北三個方向都有漢軍殺來,那麼南方也會有漢軍殺來,軍臣單于想到此點,一撥馬頭,望著雁門城。

    正如他所想,雁門郡城門大開,一隊隊漢軍好似出匣的洪水,揮著漢劍,吼著戰號,殺了過來。

    一面馮字大旗下,正是雁門太守馮敬,正奮力揮著手中的漢軍,大吼一聲:「殺啊!」

    漢軍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殺來,匈奴已經陷入了重圍之中。

    此時的匈奴,正處於士氣低落之時,完全沒了以往的銳氣。而漢軍,養精蓄銳多時,個個憋足了勁,要狠狠打匈奴。這一消一長,士氣不成比例。

    再加上,這裡是積水之地,積水把地面泡軟了,不利於騎射,匈奴騎馬馳突,一個不注意就會馬倒人翻,匈奴的騎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

    反觀漢軍,步戰正是他們所長,劍法嫻熟,揮著漢劍猛殺,靈活異常。最重要的是,他們遇到匈奴必是先砍馬腿,再殺人。馬腿一斷,匈奴就會摔下來,不是給戰馬壓住無法動彈,就是眼睛給積水迷糊住了,哪裡還能抵擋,只有給屠殺的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