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

第三卷 邊塞烽火 第二十六章 窮追不捨 文 / 殷揚

    第二十六章窮追不捨

    天色微明,曙光初上,此時的雁門城下早已成了修羅屠場。

    碎裂的內臟,殘缺的屍身,斷裂的肢體,翻倒的旗幟……多不勝數,積屍枕藉,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屍體。

    此時的積水早已不是紅色了,而是紫色。那是因為大量的鮮血與泥漿混合,變了色彩。

    此時的雨早停了,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烈到讓人嘔吐的血腥氣。

    「呼呼!」

    周陽喘著粗氣,一拉馬韁,赤電停了下來,不由自主的彎下了腰,趴在馬背上,閉上了眼睛,實在是太睏了!

    一晚上的搏殺,心力、體力消耗之大,遠非常人所能想像,要不是一肢強烈的意志支撐著,早就睡著了。

    要是有一張鬆軟的榻,不,哪怕是一塊乾燥的地面,躺在上面美美的睡上一覺,那也是人生樂事。可是,這只能是夢想,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周陽,周陽,是你麼?」

    一個大嗓門含著無盡的歡喜叫嚷起來。

    不用想也知道是飛將軍李廣,周陽睜開眼,打量眼前的泥人,有些哭笑不得。李廣騎在馬上,好像一座鐵塔似的,可是,他現在已經不能叫人了,應該叫「泥人」。

    渾身上下都是泥,就是嘴唇也給泥漿厚厚的塗抹了一層,要不是他的一雙大眼睛還在轉動,一定會把他當作泥巴塑成的雕像。

    再瞧他胯下戰馬,與人差不多,渾身是泥,原本的毛色早就看不見了。

    周陽看不到自己的情形,想來和李廣差不多。這點,從赤電的外形就可以看出來。此時的赤電,雷電一般美麗的毛髮早就不見蹤影了,唯有一身的泥,活脫一匹泥馬。

    「飛將軍,有何事?」周陽喘著粗氣,在臉上重重一抹,抹下一把的泥漿,露出膚色,終於有點人樣了。

    「你沒事吧?」李廣很是關切:「我看你趴在馬背上,以為你受傷了。」

    「是太累了。」周陽心裡一陣溫暖。

    「都困了!」李廣的聲音裡蘊著疲憊:「可是,現在不是睡覺的時候,得去追匈奴,追得越及時越好。」

    「匈奴都是長著四條腿,憑我們的兩條腿無論如何追不上。」又一個騎著泥馬的泥人趕到,正是程不識:「可是,要是不追的話,就是給單于收攏兵馬的時間。是以,追是一定的。匈奴有四條腿,我們只有兩條腿,效果不一定太大,總比不追強。」

    程不識龍精虎猛一個人,此時的話中帶著無盡的疲憊。

    「為了不讓單于從容收攏兵馬,更為了讓單于把再次南下的時間推遲,給我們更多的準備時間,只有追了。」周陽點頭贊同他們的提議。

    「呸!」程不識抹下一把泥,吐了幾口泥漿,這才喘著粗氣道:「破奴校尉所言極是有理。我們這一次雖然打了一個大勝仗,可是,由於我們的騎兵不多,匈奴逃跑時,我們不能及時追趕。嗯,要是我們能有三五萬騎兵,匈奴一個也別想逃。」

    言來恨恨不已。昨晚上,戰事對匈奴不利,匈奴就騎馬逃走。可是,漢軍卻不能馬上就追,因為漢軍只是兩條腿,而匈奴是四條腿,追也追不上。只能留下來,繼續砍殺來不及逃走的匈奴。

    好在,黑夜中,不辨東西南北,逃走的匈奴雖多,來不及逃走的匈奴也不少,仍是讓漢軍足足殺了一夜。

    「此時的匈奴正是膽喪之時,我們得盡快追上去,不能讓匈奴恢復過來。」周陽微一沉吟:「我的意思,是把各部的騎兵集中起來,也有好幾千吧,先追上去。至於步兵,讓他們從後追來。」

    「我也是這意思!」

    「沒問題!」

    這是目前最好的方略,李廣和程不識沒二話。李廣道:「建章軍精於騎射,追擊正是你們所長,我的騎兵不多,只有一千多一點,全部交給你們指揮,我率領步兵從後追來。」

    「我也是這般打算。」程不識點頭道:「我的騎兵原本不過一千人,一晚激戰,有些損失,還剩七八百,全交給你們了。」

    「我也還有幾百。」雁門太守馮敬策馬來到,不住的喘粗氣,胸口急劇起伏,疲累不堪:「我的步兵,就交給飛將軍,一併帶去。我留下來,發民夫打掃戰場,就不參與追擊了。」

    「馮太守高義!」

    眾人齊聲讚一句。

    馮敬的聲音陡然轉高:「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昨晚一戰,我們斬首有一萬二三,加上匈奴攻城的損失,這一戰,共計斬首在一萬**。加上受傷的匈奴,差不多有四五萬匈奴沒有了戰力。這可是單于本部精銳呀!」

    越說聲音越高,說到後面,幾乎是唱出來了。

    讓四五萬匈奴最精銳的軍隊失去戰力,這是莫大的成就,更別說漢軍還是在以弱勢兵力,用步兵的情況下做到,這是何等的讓人歡喜。

    「我們得趕快向皇上報捷!」

    公孫賀右手一握拳。漢朝太需要勝利了!雖然有上次的安陶大捷,可是,與眼前一戰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雁門大捷的消息傳到長安,景帝肯定會歡喜莫銘,百姓會振奮異常,這於破擊匈奴有莫大的好處。

    這事沒有人有異議,就這麼定下來了。

    要給景帝報捷,單于坐騎赤電,單于的盔甲肯定要送去長安。周陽跳下赤電,上了另一匹戰馬。

    一聲令下,所有騎兵全部調集,略一點數,不過四千多人,不到五千。邊關有十餘萬漢軍,就這麼一點騎兵,太少了,太少了。

    周陽把騎兵一分為三,一部分負責警戒,另外兩部分在馬背上歇息。如此一來,既保證了體力,又不擔誤追擊。

    在馬背上歇息,可不是那麼容易辦到的。周陽把軍服脫下來,一邊策馬狂奔,一邊搓布繩。搓得差不多了,把自己綁在馬背上,趴了下去,呼呼大睡起來。

    兵士們和周陽一樣,邊奔馳,邊搓布繩,把自己綁在馬背上睡覺。

    實在是太累了,一趴在馬背上,周陽就睡著了。正睡間,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聲把周陽驚醒過來,原來已經追到長城了。

    長城,是漢民族的象徵!

    更是漢人心中的痛!因為,數十年來,漢軍沒有越過長城,深入匈奴腹地。如今,數千騎兵要越過長城,追入匈奴腹地,這是何等的讓人歡喜,漢軍兵士揮著漢劍,大聲吶喊著「大漢萬歲!」

    「大漢萬歲!」

    響徹天地,直達九重天。

    數千騎兵好像紅色的海潮一般,漫過了長城,向北湧去。

    也不知道是哪個率先唱起來「炎黃地,多豪傑,以一敵百人不怯。」

    數千騎兵齊聲相和「人不怯,仇必雪,看我華夏男兒血!男兒血,自壯烈,豪氣貫胸心如鐵!手提黃金刀,身佩白玉玨,饑啖敵酋頭,渴飲敵人血!」

    騎兵翻越長城,不過是大追擊的開始。在他們身後,緊追而來的是十餘萬步兵。單于本部兵馬戰敗,其他各處的匈奴只有撤退,邊關城池不需再守,只要留下維持秩序的軍隊就行了,其餘的全部追了上來。

    就是車兵,也不帶戰車了,做起了步兵,加入了追擊的行列。

    雁門大捷的消息傳開,邊關百姓歡欣鼓舞,也加入了追擊行動。他們沒有武器,就拿著農具,三五成群,向北追去。

    此時此刻,要是從空中望去的話,數十萬漢朝軍民好像海潮一般漫過長城,湧入無垠的大漠……

    在上千里的廣闊地域上,到處都是漢朝軍民,到處都有人在傳唱「兒女情,且拋卻,瀚海志,只今決!男兒仗劍行千里,千里一路斬胡羯!瀚海飛戰歌,歌歌為我華夏賀!單于王庭舞鋼刀,刀刀盡染匈奴血!立壯志,守奇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