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

第三卷 邊塞烽火 第三十一章 初承重任 文 / 殷揚

    第三十一章初承重任

    「天吶!」

    「天吶!」

    這兩個字是竇嬰這些天說得最多的了,還得繼續說下去。

    「天吶!」

    竇嬰彎下身,抱起一隻可愛的羊羔,把臉蛋帖在羊臉上,笑呵呵的。此時的竇嬰,不再是那個為了權勢而費盡心思的魏其侯,而是一個喜悅無限的長者,慈祥、和藹、親切。

    放下羊羔,來到一匹神駿的馬匹前,擰著馬耳。馬眼忽閃忽閃的,竇嬰童心大起,調皮的扯扯馬睫毛,惹得馬頭亂甩,竇嬰卻是開懷暢笑。

    竇嬰喜悅無限,這種喜悅已經久違了,那還是平定七國之時享受過這種滋味了。如今,再次品嚐,仍是那般的讓人舒暢。

    「破奴校尉,接旨!」

    竇嬰快步登上山巔,取出聖旨,大聲吆喝起來。

    跟在他身後的馮敬大是詫異,以為自己聽錯了,把竇嬰的認真勁頭看在眼裡,不得不信是真的,忙提醒一句道:「魏其侯,宣旨要擺香案,在這裡宣甚旨呢!」

    「就這裡了!」竇嬰卻是堅持:「這裡牛羊無數,在這裡宣旨勝卻香案。破奴校尉呢?」

    擺香案,不過是一種禮節。在繳獲的牛羊堆中宣讀景帝聖旨,那是最好的禮節!

    「周陽呢?他剛剛不是還在嗎?」李廣四處尋找起來,卻是不見周陽的蹤影。

    「人呢?人呢?」程不識大手一揮:「快去找!」

    兵士忙著去尋找,找了老一陣,這才找到。

    「在這裡!在這裡!」兵士齊聲叫道。

    李廣快步過去,一瞧之下,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原來是周陽倒在地上睡著了,呼嚕整得山響,數隻羊正在舔著他的臉蛋。

    經過這些天的追擊,周陽整個人瘦了一大圈,雙眼發黑,好像一對熊貓眼似的。追擊,無時無刻不處在高度緊張中,心力、體力之消耗,讓人難以想像。

    「還宣嗎?」程不識看著睡得正沉的周陽,問竇嬰。

    「宣!」竇嬰打量周陽:「太睏了!容他睡醒再宣吧!」

    「飛將軍,搭把手,把破奴校尉抬回去!」程不識和李廣把周陽抬起來,小心翼翼的朝帳幕走去。

    抬進帳幕,這才發現,有不少建章軍兵士正倒頭大睡,呼嚕整得山響,比打雷還要響亮。

    「建章軍是最辛苦的!」李廣有些憐惜:「自從安陶之戰開始,他們就沒有一天歇息過,讓弟兄們好好歇息,睡個飽。」

    「來啊!」程不識叫過兵士,布下崗哨,不准任何人打擾建章軍睡覺。

    周陽這一睡不得了,整整睡了兩天,方才醒過來。醒過來時,第一個感覺就是餓,餓得難受。好在,李廣他們早就吩咐兵士準備好了吃食,每一個建章軍醒來,都有吃的。

    周陽吃飽喝足,這才滿意的打著嗝兒,自從安陶之戰開始,就沒有一天睡個安生覺,終於可以輕鬆了。

    然而,周陽的輕鬆勁頭剛起,就給竇嬰的話打擊得沒了,只聽竇嬰道:「破奴校尉接旨!」

    「我接旨?」周陽一下子就糊塗了:「怎麼是我接旨?」

    「是你!」竇嬰微一點頭,開始念聖旨。

    等他念完,周陽變成了木頭,連眼珠都不知道轉一下。景帝竟然命周陽為將,統領邊關諸軍,應付匈奴反撲。

    這事,周陽做夢都沒有想到過,聽了聖旨,要不驚詫都不行。

    不僅周陽驚訝,就是李廣、程不識、馮敬、公孫賀他們,哪一個不是把下巴掉下來了?

    安陶之戰,雁門大戰,都是周陽謀劃的,這沒錯。可是,周陽從軍才兩個多月,連三個月都不到,還是建章營的新兵呢。論資歷、威望,有李廣、程不識二人,由他們二人中一人為將,統領邊關諸軍,還在情理中。

    景帝偏偏不命他們為將,而是要命周陽為將,誰能不奇?

    把眾人吃驚的樣兒看在眼裡,竇嬰笑了,把聖旨一晃道:「諸位很震驚?我知道這一消息時,和你一樣震驚!可是,我到了邊關,瞭解了情形,我又不得不佩服皇上,命周陽為將是何等的英明!」

    他一說話,把眾人驚醒過來,撫著額頭,余驚仍在。

    「破奴校尉,這是聖旨,你收好了。」竇嬰一臉的笑容,把聖旨塞到周陽手裡。

    周陽兀自沒有清醒過來,還有些發愣,木然的接過聖旨。

    「這是虎符。」竇嬰從一個描金匣子裡取出虎符,遞到周陽手裡:「這是高祖所制的兵符。令大父周勃用此符調動軍隊,誅滅諸呂,安定劉氏。破奴校尉,你憑此符,可以節制邊關任何一支軍隊!」

    周陽接過一瞧,這是一隻玉虎,做工不錯,虎虎生威。

    虎符,是漢朝將軍必備之物,要是沒有虎符,就不能調動軍隊。周陽為將,授他虎符,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然而,接下來的事,就不在情理之中了。

    竇嬰雙手捧著赤霄劍,站在周陽面前,聲調很高,讓在場的人都能聽清楚:「此劍,是高祖的赤霄劍!高祖憑此劍斬白蛇,揭竿而起,誅除暴秦,安定天下。自高祖駕崩之後,此劍供於高廟之中。如今,皇上入高廟,祭高祖,請出此劍。此劍在手,猶如皇上親臨,若有不聽號令者,憑此劍斬之!」

    「這個……」

    李廣他們個個睜大了眼睛,根本難以置信。景帝為了讓周陽的號令通行無阻,竟然把赤霄劍都請出來了,看來,景帝命周陽為將的決心早定。

    請出赤霄劍,是高祖劉邦駕崩之後的第一次,就是誅滅諸呂也沒有用到此劍,這實在是太難以讓人相信了。

    景帝的謀劃,每一件都是那麼出人意料,周陽一時之間難以平靜,腦袋裡嗡嗡直響,接過赤霄劍,拔出一尺劍身,一片光華,好像一條光帶似的:「好劍!」

    「好劍!」李廣他們也是脫口而贊。

    等到眾人靜下來,竇嬰這才接著宣讀聖旨,李廣、程不識、馮敬、公孫賀他們各有升賞。唯獨周陽還是校尉,周陽的功勞最大,卻沒有升賞,這讓人有些難以理解。

    竇嬰又為眾人釋疑:「皇上說了,周陽以校尉之身節制諸軍,只是暫領,就暫不升賞。容這一仗打完了,再論功行賞!」

    說到底,景帝還是有些擔心,怕周陽不能服眾。這種擔心並非多餘,周陽從軍還不到三個月,就手握重兵,邊軍驕悍,不一定能服從他的號令。

    「魏其侯,你回去給皇上說,誰要是不服從破奴校尉的號令,我李廣第一個不放過他!」李廣心直口快,率先說出來。

    「還有我呢!」程不識附和一句。

    李廣和程不識是邊軍的兩大名將,二人表態了,那麼,周陽的號令就會暢行無阻。這也難怪,誰叫周陽謀劃得如此漂亮呢?竇嬰在雁門所見所聞,都是有關周陽的事情。聽起來像在聽故事,可是,漫山遍野的牛羊馬匹,這是最好的明證。

    不要說李廣、程不識他們跟隨周陽一起打匈奴的將軍,就是竇嬰本人也服氣了,很服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