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

第四卷 第三十二章 衛青從軍(一) 文 / 殷揚

    第三十二章衛青從軍(一)

    建章軍營地,兵士們正在進行訓練,張通更是練得刻苦,額頭上全是汗水,仍是在使勁揮著漢劍。

    「咚咚!」

    如雷的戰鼓聲響起,兵士們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望著戰鼓擂響處,熱血沸騰。

    張通更是緊了緊手中的漢劍,來到建章營這麼多天,就沒有如今天這般激動。因為,今天是周大帥升帳的日子,這是聚將鼓。

    周大帥聚將,必是有好事,張通哪能不激動。得多用功,早點成為一名真正的建章軍兵士,好跟隨周大帥征戰疆場,張通暗自告誡自己,手中漢劍用力的揮出。

    周陽的帥府。

    周陽身著戎裝,頂盔貫甲,周大帥的威勢復現,與那個訂親時的俊朗少年截然不同。

    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一眾將領站得筆直,彷彿出鞘的利劍一般,人人精神振奮,熱血激盪。

    回到長安這麼長時間了,一直在歇乏。歇乏固然讓人輕鬆,卻也太閒了,沒有疆場衝殺刺激,讓人振奮。

    今天,周大帥的聚將鼓第一次響起,李廣他們好久沒有聽聞如此讓人振奮的戰鼓聲了。

    最讓他們激動的是,周大帥今日的聚將鼓不是要他們去衝殺,而是要開始練兵了。未來的漢軍會是什麼樣兒,他們早就熟知了,真要練成了,將會是華夏歷史上最為強悍的大軍,其打法具有毀天滅地的威力,比起秦朝的大軍更勝一籌。

    不要說匈奴,就是東胡、百越、西羌、西域,加起來也不是對手。

    景帝那句會打得匈奴連種都不剩,就是這支可怕大軍的最好評價。

    雖然這支大軍還沒有訓練出來,可是,從今天開始,這支大軍一步步就會出現,他們哪能不激動呢?

    不要說李廣他們激動,就是周陽自己也是激動難已。這支大軍打造出來,會成為超越秦始皇那支無敵大軍的可怕存在,周陽會成為孫武、吳起、商鞅那樣的名將。

    人生在世,這樣的機會有多少?古往今來,那麼多的名將,那麼多的才智之士,又有幾人得到這種機會?

    周陽不僅激動,還很幸福!這種千載難逢的良機,就落在自己肩上,自己是幸運的!

    人生若此,夫復何求?

    吸口氣,強抑一下心神,周陽掃視眾將,於他們的精神頭很是讚賞:「這些天歇乏,沒把你們歇得軟蛋,還是那般身板硬朗,精神抖擻!」

    「呵呵!」

    李廣他們報以一陣暢笑聲。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訓練大軍。皇上已經恩准,先訓練三萬。」周陽開始訓話了:「之所以訓練三萬,而不是五萬,甚至更多,那是因為,我們要打造的強漢大軍與眾不同,要超越前朝的大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打法在歷史上沒有過,沒有經驗教訓可供我們借鑒,我們必須要摸索。先練三萬,驗證我們的想法,然後再來改進。等到全面成熟,再訓練十萬、二十萬、五十萬、百萬大軍!」

    一種戰術的成熟,需要很長時間,需要經過實戰檢驗。一下子訓練太多了,若是戰術有問題,後果非常嚴重。先練三萬,檢驗戰術,這是穩妥之策。

    商鞅當年練兵,最開始也只是練了五萬。雖然只有五萬,卻是影響了一個時代,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把諸侯分裂的割據局面,轉變成了大一統。

    隨著戰術的成熟,與秦國國力的增強,秦國大軍不再是五萬,而是十萬、二十萬、三十萬、五十萬、百軍,一步步擴大。最終形成了一股黑色風暴,席捲了天下,橫掃六國,收百越,破匈奴,關山飛渡,熱血橫流,創造了無數的傳奇與輝煌。

    孫武當初只練了三萬吳軍,吳起的魏武卒最早也不過數萬,後來一步步擴大。沒有哪支軍隊,一下子就是數十萬上百萬,那不是現實,只能存在於想像中。

    周陽接著道:「我們要訓練的兵士,必須經過千挑萬選,他們就像建章軍一樣,是精華。一是從軍中挑選,二是招驀。從軍中挑選一事,就由飛將軍和程將軍負責。」

    「諾!」李廣和程不識領命。

    「招驀一事,由公孫賀將軍負責。」周陽下令。

    「諾!」公孫賀領命。

    「現在,我們就去挑選兵樣,開始招驀。」周陽一揮手,帶著眾人出了帥府。

    一聲令下,建章軍集結,李廣、程不識、公孫賀開始挑選兵樣了。

    所謂兵樣,就是從兵士中挑選一個標準,入選條件包括身高、健壯程度等等,這是古代通行作法。

    一通忙活,挑選好了兵樣,接下來就是正式挑選和招驀了。

    洛城門,人來車往,熙熙攘攘,人如潮,車如流,熱鬧非凡。

    城門旁,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招兵告示,凡有意破擊胡虜,振大漢聲威的好男兒,皆可報名從軍。

    這牌子一立起,立時成了轟動的消息,不脛而走,百姓奔走相告,要把他們的親人送來當兵。可是,他們興歡采烈而來,卻是惋惜而歸,招驀的條件實在是太嚴格了,嚴格得可以說是苛刻,符合條件的人少之又少。

    沒多久,百姓中就流傳了一句趣話「這哪裡是在招兵,那是在招女婿。皇上招帝婿,也沒這麼嚴格!」

    曹壽那病夫能做帝婿,他們好好的身子骨,卻不能當兵,百姓能不打趣嗎?

    牌子旁邊,就是建章軍設立的招兵處,一個隊率帶領數十名建章軍正在忙活,應付前來報名從軍的人。

    儘管招驀的條件很嚴苛,可是,百姓依然是熱情不減,還更高幾分。這麼難,一旦給選中,那是莫大的榮耀。

    一旦給選中,那就有機會馳騁在疆場上,就有破擊匈奴的機會。

    去年一戰,大漢聲威大振,百姓最想做的就是去從軍,就是打匈奴。建章軍這一招驀,百姓還能不踴躍參加的?

    數十名建章軍忙得額頭見汗,也是忙不過來。應付百姓,比打匈奴難多了,對上匈奴,揮著武器衝殺便是,對百姓要好言安慰,對落選的人更得好言好語。對於善長用刀劍,拙於言辭寬解的建章軍來說,真的是太難了。

    「得得!」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鄭青趕著馬車來到洛城門。曹壽來長安,相得一門親事,成了帝婿,心滿意足,正要趕回平陽封地。

    鄭青明亮的眼睛一掃,發現百姓比起平時多了許多,不由得大是詫異。眼珠轉動間,看見木牌上的告示,不由明雙目放光,驚喜不已:「招兵了?」

    一揮馬鞭,馬車停了下來。

    「鄭青,怎麼停了?」曹壽的聲音從車廂中傳來。

    「侯爺,周大帥在招兵了。朝廷要訓練騎兵了!」鄭青的聲音很是高昂,蘊含著無比的激動:「大漢缺的就是騎兵,一旦騎兵練成,匈奴豈能橫行?」

    「真的麼?」曹壽興趣大起,掀起窗簾,探出頭來,打量著木牌,蒼白的臉上泛起了激動之色:「大漢終於劍指大漠了!」

    「劍指大漠?」鄭青一愣,隨即大加讚賞:「侯爺此言極是!大漢訓練騎兵,就是要破擊匈奴!」

    望著那些爭相報名的人,鄭青大是艷慕,沉吟不語。

    「鄭青,你怎麼了?趕車,走吧!」曹壽催促起來。

    「侯爺,鄭青想報名從軍,還請侯爺成全!」鄭青沖曹壽施禮。

    「你從軍?」曹壽的眼珠子差點砸下來:「你這樣兒能從軍嗎?你沒看那牌子上是怎麼說的嗎?要和那些兵樣一個樣,你這身子骨,那能成?」

    選出來的兵樣來自建章軍,站在那裡就像木樁,精悍驃銳,身上的殺氣更是駭人,讓人不敢仰視。

    除開氣質不說,光是他們的身材就很高大,個個健壯得像公牛,肌肉虯結,有著說不完的力氣。

    鄭青入侯府時間不長,雖然吃食比起在家裡好得多了,菜色在消褪,畢竟時間太短,還沒有全部褪去。說到身材,他只有一樣合格,那就是夠高。

    身高是夠了,就是與「高大」二字挨不上邊,他瘦得跟竹竿似的,何來高大之說?

    他要是去從軍,不要說條件嚴苛的建章軍,就是曹壽也會把他刷下來。

    鄭青卻是異常堅毅:「侯爺,鄭青心意已決,請侯爺成全!」

    「你真要去?」曹壽兀自有些不信。

    「請侯爺成全!」鄭青堅定的點點頭。

    「你是不到黃河心不死?」曹壽把他的堅毅樣兒看在眼裡,微一沉吟道:「既然如此,姑且讓你試試。來啊,你們把百姓趕趕,讓鄭青去試試。」

    「諾!」隨來的兵士應一聲,不住驅趕百姓,鄭青在他們的護衛下,擠了進去。

    好不容易擠到了,鄭青暗鬆一口氣。招兵的建章軍道:「你可是要從軍?」

    「是呀!是呀!」鄭青忙點頭。

    「瞧你這模樣,是哪家的傭僕吧?」建章軍打量著鄭青,道:「大帥有令,此次招驀,不論貴賤出身,只要你有志從軍,皆可報名。你雖是傭僕,卻也在此列。」

    車奴在奴籍,是賤役,鄭青還真擔起了心事。一聽這話,大是激動,這第一關算是過了。

    可是,他的激動勁頭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蕩然無存了。只聽兵士道:「可是,你這身子骨,那能成嗎?你瞧瞧,那些兵樣,哪一個都比你壯實,你瘦得跟竹竿似的,訓練不上兩天,你就會卡嚓,折斷了。」

    「呵呵!」

    圍觀的百姓哄然大笑。

    不是兵士損人,而是實情,此次訓練軍隊,非常嚴格,比起建章軍也差不到哪裡去。就憑鄭青這幾兩瘦骨頭,還真經不起折磨。

    鄭青鬧了個大紅臉,哪會輕易放棄這等良機,忙道:「我會努力的!健壯都是練出來的!只要我努力,一定能練得壯實!你們就收下我吧!」

    「兄弟,不是我不收你,而是大帥有令,不在此列,不能收!」兵士耐心給鄭青解釋:「兄弟,你沒去過軍營,不知軍營之苦。不要說你,就是我,這副身板,比你壯實得多,當初投軍,訓練之苦,差點就把我給練廢了。我這身板再差,也比你強吧!」

    不說建章軍,就是圍觀的百姓,其身板也比鄭青結實,這是大實話。

    鄭青還待再說,建章軍道:「兄弟,你讓讓,後面還有很多人呢。」

    侯府的兵士搖搖頭,不由分說,拉住鄭青,出了人群。來到車前,鄭青兀自不甘心,回頭瞧著正在忙碌的建章軍,眼裡全是艷慕之色。

    「鄭青,趕車吧!」曹壽有些莞爾,像鄭青這樣的人能給招進建章軍,那就成了天下奇談,建章軍豈是那麼好進的?

    「侯爺,我還要試試。」鄭青站著不動,一臉的不甘之色。

    「你還要試?」曹壽臉上帶著惱意:「你還真拗上了?就你這身板,要不是你車趕得好,本侯爺都不要你,你還去從軍。」

    「侯爺,鄭青志在從軍,還請侯爺成全。」鄭青萬分不甘心。

    「好吧!」曹壽想了想,終於同意了:「你去試試吧,若是不成,回平陽來。這點錢,你拿著,在長安花。」遞了一個小布囊給鄭青。

    鄭青接在手裡,千恩萬謝。曹壽一揮手,一個兵士上了車轅,接替鄭青,趕著馬車走了。

    目送曹壽離去,直到不見蹤影,鄭青這才擠進人群,又去報名從軍。

    這次,沒有侯府兵士的幫助,他哪裡擠得進去。以他的身子骨,要力氣沒力氣,擠又擠不過別人,等到擠到跟前,天色不早了。

    鄭青還沒說話,建章軍眼尖,認出了他,搖搖頭,一臉的惋惜:「兄弟,你怎麼又來了?」

    「我是真的想從軍,你就收下我吧。」鄭青盡量把語氣放得和緩,帶著懇求。

    「兄弟,不是我收你,是你這樣兒,我哪敢把你收入軍中。」建章軍的耐心倒不錯,給他解釋道:「兄弟,你可知道,戰場上,流矢橫飛,刀槍無眼,身手差了,那就是送命。你這身板,那不是害了你?不行,不行!」

    鄭青很是無奈,只得退了出來。站到邊上,想了想,又擠進人群,還要試。

    當他第三次擠到跟前時,那個兵士幾乎是哭笑不得:「兄弟,你的心志是堅定,我信了。可是,打匈奴,不僅僅是心志堅毅就成,需要好身板,需要力氣。」

    一通好說歹說,鄭青只得退開。

    鄭青太想從軍了,愣怔了一陣,又擠進人群。

    當他第四次出現時,這個兵士感動了,語重心長的道:「兄弟,我招了這麼多兵,就沒見過你這樣的人,這是第四次了吧?你決心從軍,是好樣的!我佩服!」

    「謝誇獎。」鄭青謙遜一句。

    兵士話鋒一轉:「可是,戰場上,那是真刀真槍的硬幹,我不能因為一時感動,就把你收進來。兄弟,你回吧。」

    這次,鄭青卻是站著沒有動。

    這個兵士有些無奈了,雙手一攤:「兄弟,你這樣的情形,一心從軍,而又身板弱,只有一個可能,得到大帥的准許,方能進入軍中。」

    「大帥准許?」鄭青失望的眼神陡然明亮無比。

    他就像落水的人,抓住稻草一般,這的確是一個辦法。可是,要見到周大帥,豈是那麼容易的?

    兵士打擊他道:「兄弟,這是有可能,可是,大帥軍務纏身,哪有時間見你呢。即使見著了,大帥也未必會准。這樣吧,你先回,我把這事向上面稟報,向大帥稟報,等大帥決斷。」

    「謝謝!」鄭青感動無已,這是這個兵士目前唯一能做的。

    兵士搖搖頭道:「可是,這事不一定能成,你也別抱太大的希望。」

    「人真多啊!」周陽的聲音突然響起了。

    兵士一瞧,周陽在趙破奴的簇擁下,正大步而來。百姓一見周陽的面,大是驚喜,忙著給周陽讓開一條通道。

    「大帥?」鄭青眼裡閃過一抹狂喜之色。剛剛才提到周陽,周陽就現身了,這是他的機會,難得的良機呀。

    「見過大帥。」兵士忙見禮。

    周陽一揮手,問道:「有問題嗎?」

    「大帥,有,是這樣的!這位兄弟要從軍,已經來了四次。可是,他這身板,我不敢收。他不肯離去,我想若要他從軍,只有大帥准許了。」兵士忙著解釋。

    「四次了?」周陽有些驚訝。雖說這次招兵,應驀者如雲,可是,如鄭青這般,矢志從軍,數次三番不甘的人還沒有遇到過。

    「你叫什麼名字?」周陽打量著鄭青,這人瘦得跟乾柴似的,根本就經不起折騰。

    可是,再一瞧,此人有些與眾不同,那雙眼睛特別明亮,閃爍著異樣的光輝。還有,他身上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這種氣質很特別,非常特別,不注意還真是不會發現。

    「稟大帥,在下叫鄭青。」鄭青沖周陽施禮,非常恭敬,臉上帶著驚喜之色,好像粉絲見到偶像似的。

    「鄭青?」周陽暗想,若是改個姓,叫衛青,我無論如何也要把你弄到軍中來,可惜姓鄭不姓衛,不是那個人。

    「你為何一心從軍?」周陽問道。

    「稟大帥,在下本是平陽侯付的車奴,路經這裡,見到大帥驀兵,決心從軍。」鄭青忙回答,聲音很高,很激動,卻是言辭得體:「長城之戰,大振大漢聲威,大漢男兒無不欲從軍,鄭青身為大漢男兒,雖是車奴賤隸,亦願為大漢效犬馬之力!」

    「平陽侯府的車奴?」周陽大是驚奇,區區一個車奴,竟然言辭得體,恭敬有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