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

第四卷 第十一章 滅東胡(下) 文 / 殷揚

    第十一章滅東胡(下)

    東胡王雖說可有可無,有卻比沒有更有便利。他畢竟是東胡的一面旗幟,由他獻地於漢朝,可以減少很多阻力,周陽自然是不會讓他死掉。

    周陽之所以如此做,要放東胡王走,那是算準他不敢走。如此舉措,要是面對軍臣單于的話,一點效果也沒有。軍臣單于寧願戰死,也不願做俘虜,哪在乎此等之事。

    可是,這是東胡王,膽小的東胡王,外面有匈奴大軍,離開了漢軍,他只有死路一條。

    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就算他死了還不得安寧,還要給單于侮辱,把他的頭顱做成溺器,如此之事,誰能忍受?

    是以,他左思右想,唯有獻地於漢朝,才是最佳結局。雖然同樣是亡國,比起給匈奴滅了幸運得太多了。

    至少,他會保得身家性命,更不會死了也不得安寧。東胡百姓不會做牛做馬,受盡折磨。恰恰相反,成了漢朝的百姓,東胡百姓反倒有一個不錯的前途。

    對於此點,沒有絲毫懷疑,因為漢朝有著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雄厚的國力,一定能把東胡之地開發出來。再說了,漢朝是沒有奴隸的,即使東胡百姓給漢朝百姓做傭工,那也有人身自由,有佣錢。

    「哈哈!」

    李廣他們把東胡君臣那副窘樣看在眼裡,樂在心頭,放聲大笑起來。

    「大王,請坐。」周陽笑著相請。

    「謝大帥!」東胡王顫顫兢兢的坐了下來。

    「大王,我有些問題相詢,還請大王如實相告。」周陽臉一肅,提醒一句:「這些問題干係極為重大。」

    「大帥請問,我不敢不盡言。」東胡王哪敢說半個不字。

    「如此甚好!」周陽微一點頭,開始詢問東胡如今的情況。

    東胡王只得老老實實的說了,如今他手中的軍隊不到三萬,聚集在他王帳附近的東胡百姓倒是不少,有四五十萬之多,牛羊駿馬以百萬數。

    聽完之後,周陽站起身道:「雖說大王願獻地於大漢,可是,難保沒人從中作梗,這事還是先做成了再說。大王,請!」

    「大帥,去哪兒?」東胡王膽顫心驚的站起身,他真怕周陽殺了他。

    「當然是去你的營地,把獻地這事完成了。」周陽直言。

    獻地這事越早做成越好,就可以集中精力來進行後面的事情了。漢朝這次出兵,主要是收東胡之地。要想收了東胡之地,必須要與匈奴大戰一場,擊敗匈奴。要不然,東胡之地不可能穩固。

    「呃!」東胡王心頭一跳,周陽還真是雷厲風行。

    「眾將聽令:順天者生,逆天者亡,願降大漢者,一律不殺!若不願者,殺無赦!」周陽臉一肅,大聲下令。

    「諾!」

    李廣他們轟然相應。

    周陽的軍令一下,必然有不少東胡人的頭顱搬家。那麼多的東胡百姓,不可能人人都願歸降漢朝,必然有人要從中作梗。他們妄圖逆天,必死無疑。

    東胡君臣聽在耳裡,驚在心頭,周陽一字一句,彷彿巨錘一般,狠狠砸在他們的心坎上,讓他們有窒息的感覺。

    周陽一聲令下,漢軍拔營出發。到如今,渡過饒樂水的漢軍更多,足有好幾萬人。在周陽的率領下,直奔東胡營地而去。

    「隆隆!」

    漢軍開進,蹄聲如雷,震得大地都在顫抖。成片成片的煙塵,好似一條怒龍,直朝東胡營地撲去。

    東胡君臣給漢軍圍在中間,膽顫心驚。卻也沒有忘了觀瞻漢軍的威風,打量之間,只見漢軍隊形整齊,數萬大軍開進,毫無亂象。

    漢軍盔明甲亮,龍精虎猛,驃悍銳利,殺氣騰騰,東胡君臣看在眼裡,驚在心頭。

    又暗自慶幸,慶幸做出了明智的決定,沒有與漢軍為敵,要不然,遇上如此驃銳的漢軍,不知道他們能有多少倖存下來?

    此去東胡營地並不遠,漢軍很快就趕到了。

    周陽騎在追風駒上,遠遠一望,只見前面一片帳幕,一座接一座,不知道有多少,一眼望不到頭。

    這裡是一片美麗的草地,土肥水清草碧,正是放牧的好地方。不計其數的牛羊正在吃草,牧民騎著駿馬,唱著牧歌,揮著馬鞭。

    牧歌悠揚,旋律優美,悅耳動聽,要是這裡沒有發生戰爭,一定是草原上的天堂。

    周陽手一揮,李廣、衛青、公孫賀他們率領漢軍,馳騁而去,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把營地圍住。只要周陽一聲令下,他們就會衝殺。

    望著疾馳而去的漢軍,東胡王一陣暈眩,這是漢軍動手的前兆。那些不願歸降漢朝的東胡人,一定會成為漢軍刀下亡魂。

    「漢軍來了!」

    「漢軍來了!」

    牧民發現開進的漢軍,發出陣陣歡呼聲,蜂擁而來。

    望著一張張樸實而歡喜的臉,周陽大是欣慰,漢朝在東胡百姓中如此有影響力,這次收地一定會成功。

    「大王,你瞧見了嗎?你的百姓,對大漢是如此的仰慕,讓他們做大漢的百姓,不正該嗎?」周陽手中的馬鞭指著東胡百姓。

    東胡王瞧著歡呼的百姓,既是艷慕,更是氣憤。

    他做了這麼多年的東胡王,是東胡的最高統治者,可是,東胡百姓見了他,卻不如見了漢軍開心。他不得不艷慕漢軍的好運氣,更是氣憤東胡百姓不把他當作一回事。

    其實,這並不是漢軍的運氣好,而是中華文明傳播的結果。

    漢朝富厚饒給,繁華異常,漢朝百姓安居樂業,生活水準比起東胡百姓好得多。這些事,東胡百姓早就不知道聽聞過多少回。邊境上漢朝百姓的生活有多好,他們親眼見過,絕對比他們強,強得多。

    久而久之,東胡百姓對漢朝就特別仰慕。

    更別說,漢軍這是在東胡危亡之際前來,他們打從心裡歡喜。

    「吹號!」東胡王暗歎一聲,這個東胡王做得還真是失敗。

    東胡兵士取出號角,吹了起來。

    「嗚嗚!」

    嗚咽的號角聲,好像怨婦的啼泣,如怨如訴,傳遍東胡營地。

    東胡百姓,正在放牧的牧民,不分男女老幼,忙著趕了來。

    周陽騎在追風駒上,四下裡打量,只見東胡百姓好像漲潮的海水一般,洶湧而來,只一會兒功夫,就聚集了好幾萬。

    趕來的東胡百姓更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見這片原野上,人頭攢動,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足有數十萬之眾。

    東胡王吹號召集,必然有天大的事情發生。東胡百姓伸長脖子,睜大眼睛,打量著東胡王。此時的東胡王,胸口急劇起伏,臉色極為難看,他要親口宣佈獻地於漢朝,他即將成為亡國之君,他心中很不好受。

    東胡百姓看在眼裡,驚在心頭,還以為是匈奴打來了,不由得議論紛紛。

    「匈奴打來了?」

    「肯定是匈奴打來了!」

    「天吶,這可怎麼辦呢?」

    「不要怕,還有漢軍!」

    「漢軍會保護我們的!」

    東胡王右手一舉,百姓立時收聲,不再議論。

    「大東胡的子民們:我對不起你們!」東胡王的眼淚終於沒有忍住,湧了出來,噗通一聲,跑在地上,沖百姓叩頭。

    「大王!」百姓忙跪下叩頭。

    「嗚嗚!」東胡王眼淚鼻濞齊下,哭得好不傷心,肥碩的軀體不住顫動,好像一座肉山在抖動似的。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周陽冷冷的道:「你要是膽子稍微大點,不一味逃跑,而是與匈奴決一死戰,哪會有今日。」

    周陽的聲音很冷,卻是言之有理。東胡王聽在耳裡,彷彿刀在剜他的心似的,右手提起,重重捶在胸口上,聲嘶力竭的道:「我千不該,萬不該,畏匈奴如虎,一味逃跑,不敢與匈奴作戰!我愧對你們!」

    對東胡王一味逃跑一事,東胡百姓是怨聲載道,背地裡不知道罵過他多少回。聽了他的話,盡皆不言,氣憤的盯著東胡王。

    「匈奴殘暴,所過之處,雞犬不留。若是匈奴打來,必是死傷無數,血流成河,男子會成為匈奴的奴隸,成天給匈奴喝罵斥打,做牛做馬,換不到一塊充飢的牛肉,最終會飢渴而死!」東胡王抹著眼淚,扯起破鑼似的嗓子嗥起來:「婦人會給匈奴凌辱,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從此以後,我們東胡會絕種。」

    「匈奴可恨!」

    「匈奴可惡!」

    匈奴真要打來了,這是必然的結果,東胡百姓氣憤不已,發出陣陣怒吼聲。

    「我前思後想,與其讓匈奴把我們滅了,不如獻地於大漢。」東胡王的話音給一陣浪潮淹沒了,東胡百姓驚訝莫銘。

    「什麼?獻地給大漢?」

    「大漢沒安好心?」

    「漢軍不是來拯救我們的嗎?」

    「不行!絕不獻地!」

    「大漢富饒,做大漢的子民,總比給匈奴滅了強!」

    一時間,東胡百姓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各種說法都有。有的不願做漢朝子民,有的只要能保得身家性命便可,有的心慕漢朝,願做漢朝的子民……

    「嗡嗡!」

    整個原野就像一個大馬蜂窩,嗡嗡作響,亂成了一鍋粥,爭論不休。

    「你們停下來,停下來,聽我說,聽我說!」東胡王的嗓子扯得老高,聲音尖細刺耳。

    可是,這是數十萬人在爭論,那聲音比起千個萬個炸雷絲毫不遜色,誰聽得見?儘管東胡王叫得很賣力,卻是免不了聲音給淹沒的命運。

    周陽手一揮,喝道:「擺鼓!」

    「咚咚!」

    早就準備好的鼓手奮力擂鼓,鼓聲驚天,立時把東胡百姓的議論聲給淹沒了。

    東胡百姓愕然不已,望了過來。

    周陽手一揮,鼓聲停歇,周陽眼睛瞪圓,眼中厲亡閃爍,大聲道:「我是大漢的將軍,周陽,奉皇上之命,前來東胡拯救你們。大漢不僅要擊破匈奴,還要讓你們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只要你們做大漢的子民,就能安居樂業!若是不願做大漢的子民,那就是死!」

    這番話說得鏘鏗有力,讓人不敢有絲毫懷疑。

    「這是大東胡的地盤,漢狗滾出去!」

    「滾出去!滾出去!」

    那些不願歸降漢朝的頑固之人,立時咆哮起來,大吼道:「殺了周陽!殺了漢狗!」

    「殺!」周陽手中的令旗重重揮下。

    「漢軍威武!」

    沖天的戰號聲響起,震得大地都的顫抖,東胡人的咆哮聲立時給淹沒了。

    「隆隆!」

    只見一隊隊漢軍騎著戰馬,高速衝來。手中的環首刀高舉著,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奪人目睛,讓人心悸神動。

    對付這些毫無準備的東胡人,用不著動用陌刀,更用不著擺弩陣,環首刀就夠了。不論是騎兵,還是陌刀手、弓箭手、弩兵,無不是騎著戰馬,揮著環首刀衝鋒。

    數萬漢軍,從四面八方衝過來,就像湧動的海潮,洶湧澎湃,不可阻擋。

    「這個……」漢軍還沒有衝到近前,東胡百姓中就有不少人傻眼了。

    雖然沒有見過漢軍大戰,可是,光看這陣勢,這衝鋒的氣勢,就知道漢軍是精銳之師,遠非他們所能匹敵。

    「殺!殺光漢狗!」

    東胡百姓中,不乏不知死活之輩,吼得山響,騎著戰馬,彎弓搭箭,對著漢軍衝去。

    周陽略一打量,對著漢軍衝去的東胡人足以好幾萬,不由得冷冷一笑。

    漢朝要想擁有東胡之地,必得恩威齊施。光用恩,不用威,東胡人不會感恩戴德,說不定還以為漢朝軟弱可欺,這威是一定要立的!要立威,就得殺人,把這幾萬人殺光,足以震懾他們了。

    「快停下!快停下!」東胡王嚇得差點暈倒在地上。如此事端,還不知道周陽會如何著惱呢。若是周陽遷怒於他,他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周陽只是冷冷的打量他一眼,並沒有說話。趁此時機,好好嚇嚇他,最好嚇破他的膽,他就會老老實實,不敢有異動。

    「放箭!放箭!」

    對著漢軍疾衝而去的東胡人大聲吼叫,對著漢軍開始放箭。

    不得不說,東胡人的箭術真的不錯,比起匈奴也不差。空中出現一張張巨大的箭網,對著漢軍罩去。

    東胡人對自己的箭術有著無比的信心,依他們想來,漢軍肯定會傷亡慘重。可是,他們的信心很快就給打擊得蕩然無存了,因為箭矢射到漢軍身上,發出一陣密集的金屬撞擊聲,滑到一邊去了,根本就奈何不得漢軍。

    只有極不走運的少數漢軍受了傷,主要是射中了眼睛。

    鐵兜鍪雖好,什麼都能包裹住,卻是不能包裹住眼睛,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好硬的殼!」

    這些東胡人的氣焰頓矮,吃驚的打量著漢軍。

    「咻咻!」

    強勁的破空聲響成一片,不計其數的箭矢出現在空中,對著他們就罩了下來。

    「啊!啊!啊!」

    慘叫聲響成一片,這些不願臣服的東胡人成片成片的倒下,死傷無數。他們和匈奴一樣,身著皮甲,哪裡防得住漢軍的箭矢。

    騎射、砍殺,是漢軍最基本的技能,不分兵種,必須過關。是以,漢軍的騎射功夫不在東胡之下,他們射出來的箭矢,強勁有力,哪裡是東胡皮甲能防禦的。

    更別說,漢軍騎兵還有手弩,弩矢比起弓箭更加強勁有力,東胡人要不傷亡慘重都不行。

    這些不願歸降的東胡人,各自為戰,根本就沒有隊形,凌亂不堪。漢軍只一輪箭矢,他們就更加混亂了。

    漢軍的箭矢一輪接一輪的射來,密如雨點,東胡人紛紛落馬,地上的屍體厚厚一層。

    「不好,快逃!」

    終於有人清醒過來,他們踢到鐵板了。可是,此時此刻,他們能逃得掉嗎?

    漢軍的箭矢跟不要錢似的,一網一網的罩下來。每一次罩下,東胡人就會死傷慘重,不到十輪,已經死傷過半了。

    就在這時,漢軍已衝到近前,揮著環首刀,對著東胡人就砍了下去。

    「漢軍威武!」

    戰號沖天,殺聲四起,慘叫聲不斷,鮮血迸濺,屍體堆積……

    這些衝殺的漢軍中,最為勇猛的當數騎兵。馬上砍殺,是他們的優勢,比弩手、陌刀手、弓箭手更在行,砍殺起來尤為凌厲。

    東胡人在他們面前,那不是人,是地裡的韭菜,任由他們收割。漢軍的防護力極好,東胡的彎刀,根本就不能構成威脅,在漢軍的打擊面前,潰不成軍。

    漢軍如入無人之境,所過之處,地上一地的鮮血,一地的殘肢斷臂,一地的碎肉……

    只一會兒功夫,地上就堆積了不計其數的屍體,殘缺的肢體、流淌的鮮血、破碎的內臟、瀰漫的血腥氣……繪成一幅戰爭畫卷。

    這是一邊倒的屠殺,東胡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不過小半個時辰,數萬東胡人就給殺得精光,一個不留。

    數萬叫著嚷著,要把漢軍趕走的東胡人就這般做了漢軍刀下亡魂。

    不要說數萬人,就是數萬頭豬,站在那裡,伸長了脖子,讓人來砍,也要費時很長。可是,漢軍就做到了,只用了不到小半個時辰就殺得精光,漢軍砍殺的速度跟絞肉機沒區別。

    對這速度,周陽大是滿意,他的心血沒白費!

    「隆隆!」

    數萬叫著要與漢軍決一死戰的東胡人沒了,可是,漢軍仍沒有停下來,仍是在馳騁。

    他們握著滴血的環首刀,縱橫起來,好像殺神似的。東胡百姓看在眼裡,驚在心頭,那不是人,那是魔鬼,吞人噬骨的魔鬼,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原野上,除了漢軍馳騁發出的驚天蹄聲外,再無其他的聲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