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

第四卷 第一0四章 馬其頓方陣 文 / 殷揚

    第一0四章馬其頓方陣

    米特拉達梯三世,個頭高大,高鼻卷髮,膚色發黑,典型的亞細亞人。騎在一匹高大神駿的戰馬上,身著鎖子甲,腰懸一把短劍,未著頭盔,一雙眼裡全是興奮的光芒。

    「偉大的王,我們勝了!」一個大臣騎著駿馬,快步衝過來,跳到地上,興奮不已,沖米特拉達梯躬身行禮,以讚美上帝般的口吻讚揚起來:「偉大的王,英明!英明之極!」

    「呵呵!」米特拉達梯三世很是歡喜,一拍馬背,戰馬嘶鳴一聲,撒蹄便奔,朝著來路迎去。他目力所及之處,只見一隊隊俘虜給押了過來。

    這些俘虜是附近部落的百姓,他們反對米特拉達梯,一直滋擾米特拉達梯的後方,使米特拉達梯不能集中兵與羅馬爭雄。平定這些部落,穩定後方,是米特達拉梯此次東征的目的。

    部落只有簡易的裝備,諸如石塊、木棒之類,他們更沒有盔甲,沒有盾牌,沒有劍,哪裡是米特拉達梯的對手,很快就給擊敗了。

    策馬而來,看著血淋淋,而又驚恐萬狀的俘虜,米特拉達梯萬分歡喜,手中的馬鞭不住虛劈,發出啪啪的響聲,清脆悅耳,米特拉達梯很是享受的瞇了瞇眼睛。

    「你們是我的俘虜了!要麼臣服,要麼死!」米特拉達梯很是歡喜,頭一昂,胸一挺,一副勝利者的姿態,意氣風發。

    只要穩定了後方,就可以集中全力與羅馬爭雄。羅馬,新崛起的國度,他們的羅馬軍團很是了得,真想與他們大戰一場,驗證一下羅馬軍團厲害,還是馬其頓方陣厲害。

    那些俘虜驚恐萬端,瑟瑟發抖,卻是沒有說話。

    把俘虜的驚恐樣兒看在眼裡,米特拉達梯很是得意,讓敵人害怕,那是因為他很威風!

    「偉大的王,在東方發現一支不明大軍,正朝我們衝來!」就在米特拉達梯享受得瞇眼睛之際,一個不太識趣的聲音響起。

    「軍隊?這裡除了我,還有軍隊?」米特拉達梯根本就不相信。在這裡,他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他的軍隊就是這裡唯一的軍隊,竟然冒出一陣不明軍隊,他是不信的。

    「偉大的王,千真萬確!」這個親衛忙回稟:「這支軍隊身著紅色的軍服,他們的旗幟是紅的,騎著高頭大馬,行進速度非常快,訓練有素呀!」

    這親衛是長年跟著米特拉達梯出生入死的人,眼光老到,米特拉達梯儘管不信,也沒法反駁,問道:「在哪裡?」

    「東方,差不到二十里路程!」親衛忙回答。

    「二十來里?」米特拉達梯眼珠差點砸在地上,怒視著親衛,喝斥起來:「你們就這麼辦事的?敵人都接近我們了,你們才發現?」

    「偉大的王,我們發現這支軍隊時,有四十里路程,可是,他們行軍速度太快,我們趕回來稟報,他們就趕了不少路程。」親衛額頭上已經冒出冷汗了。

    「那也不行!」米特拉達梯並非無能之輩,他精通兵法,深知四十里的路程,對於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來說,不過一會兒功夫罷了:「你們應該在百里以外,不,兩百里以外發現!」

    「偉大的王,這附近除了我們,還能有誰呢?」親衛硬著頭皮回答。

    這話一出,米特拉達梯沒話說了,這可是他說的,他自大了,他的軍隊能不自大麼?一時疏忽,讓這支軍隊都快接過他了才給發現,也不能全怪手下。

    「他們有多少人?」米特拉達梯強忍著怒氣,問起了緊要處。

    「很多!很多!」親衛額頭上的汗水又冒出來了:「他們捲起的煙塵,遮天蔽日,他們的行軍隊伍,一眼望不到頭。至於詳細的數目,我們也不清楚。」

    「這麼多?」米特拉達特先是一驚,隨即一抹冷笑出現在嘴角:「管他是誰,我要讓他知道馬其頓方陣的厲害!傳令,列陣迎敵!」

    他說的馬其頓方陣,就是人類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軍陣,亞歷山大大帝父親菲力組建的,亞歷山大正是憑著這方陣遠征萬里,滅國數十,打到印度阿三的恆河流域了。

    亞歷山大創造了一個神話,令無數人為之瘋狂,在他死後,很多人倣傚他的軍隊,組建馬其頓方陣。米特拉達特,就是其中之一。正是藉著馬其頓方陣的厲害,米特拉達梯才有今日之輝煌。

    他的軍隊訓練有素,一聲令下,開始列陣。此時的米特拉達梯無心處理那些俘虜,只是叫人把他們押了下去,這讓俘虜們長舒一口氣,總算暫時揀了一條命。

    馬其頓方陣,以64名甲兵組成一排,128人組成一連,256人組成一營,1024人組成一團,4096人組成一師(即初級方陣)。

    初級方陣跟現代的師相同,是自成體系的多兵種作戰部隊,它除了重步兵外,還包括(滿編的情況下)2048名輕裝盾兵,1024名輔助兵和一個1024人的騎兵團,總計8192人。

    每個聯合方陣由四個初級方陣組成,相當於現代一個小型的軍或野戰軍,約32,000人。這就是亞歷山大典型的遠征部隊的編成情況。

    方陣的核心是步兵,他們右手持馬其頓長矛,左手持圓盾。馬其頓長矛長十三四英尺,差不多兩丈長短。左手裡的圓盾,既保護自己的左側,同時還要保護同伴的右側。

    馬其頓方陣就是一個步兵軍陣,長矛是其取勝的關鍵,每當遇敵,一個敵人就要面對十幾二十支長矛的攻擊,哪能不敗的。

    在這些核心步兵以外,還有騎兵,還有輕步兵,以及輔助兵種。

    騎兵不用說的,護衛兩翼,防止敵人從左右兩側進攻。他們的利器也是一根長矛,那是衝鋒時用的,用來衝亂敵人的陣勢。長城大戰時,周陽給漢軍騎兵配長矛,其用意與馬其頓方陣中的騎兵一樣。

    輕步兵是為了保護矛手,因為在戰場上,說不定有敵人衝到近前,矛太長,矛手就失去了優勢,這時候,輕步兵就有了用處,可以廝殺。

    輔助兵種主要是弓箭手、擲矛兵,還有投石機,是輔助馬其頓方頓陣的。

    馬其頓方陣就是一個合成軍陣,光靠一個兵種不可能取勝,是以,需要這些輔助兵種。

    西方的軍陣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兵種:擲矛兵!馬其頓方陣、羅馬軍團都有這個兵種。

    方陣一列成,只見數萬人列出的龐大軍陣,威勢不凡,一片人潮馬海,最顯眼的就是不計其數的長矛組成的矛林,這是馬其頓方陣的核心,威力最大的部分。

    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他的方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這樣說,若無馬其頓方陣,就沒有亞歷山大的輝煌。

    一旦衝殺起來,就是一座移動的矛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米特拉達梯的軍隊訓練有素,極是精銳,是當時羅馬帝國在東方的兩大勁敵之一,這陣勢列出來,讓人熱血沸騰,米特拉達梯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心想有如此了得的方陣在手,管你來自東方的哪裡,照殺不誤。

    「隆隆!」就在米特拉達梯歡喜不已之際,只聽東方巨雷滾滾,還有沖天的煙塵。

    「來了!」米特拉達梯久歷戰陣,一聽便知這是蹄聲。豎起耳朵傾聽一陣,心頭驚疑起來,能有如此威勢的軍隊,不是一般的軍隊,絕對是訓練有素。

    可是,他們來自哪裡呢?在東方,就沒有聽說過有什麼大國,有什麼厲害的人物,更沒聽說過訓練有素的軍隊。在東方,只有落後的部落,不開化的民族,奇了的怪了!

    「他們來自哪裡?」米特拉達梯的將領們,不是吃素的,能征善戰之輩,也聽出來了,不由得大是奇怪,代米特拉達梯問了出來。

    「來自東方!」米特拉達梯回答。

    「東方?東方沒有這樣的軍隊呀!」

    「從未聽說過東方有什麼了不得的軍隊!」

    一眾武將議論紛紛,卻是茫然無知,猜測越來越離奇。

    「在東方,倒是有一個國家……」

    「一個傳聞中的國家,叫中國!」

    「難道來自中國?」

    「不可能!亞歷山大當年就是要征服中國,卻不知道中國在哪裡!」

    「中國在萬里之外,怎麼可能來到這裡?」

    一眾人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中國。亞歷山大當年東征,就是要征服中國,卻是沒有找到中國,遑論征服了。

    久而久之,他們認為中國並不存在,是給人胡亂編造的。當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香料給運了進來之後,他們終於相信中國是存在的。至於在哪裡,卻是沒有一個人知道。就連西方有史以來最為著名的學者,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亞里士多德都沒有弄清楚中國的位置,更別說他們了。

    他們猜對了,來的正是周陽統率下的漢軍。自從張騫見到周陽後,周陽就決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西進,把米特拉達梯幹掉。

    米特拉達梯的國家很大,是亞細亞地區的霸主,控域極廣,物產豐饒,若是能控制住的話,就是很好的戰略基地。漢軍趕來,可以在這裡進行補給、休整,可以從這裡出發,再向地中海,往羅馬進軍。

    是以,周陽毫不猶豫的率領漢軍出發了。一千多里路對於漢軍來說,不算一回事。去歲的龍城大戰,漢軍在冰天雪地裡行軍,那是何等的艱苦,在如此用兵之季裡行軍,根本就沒有難度。

    更重要的是,張騫已經摸清了道路,漢軍前進更加方便。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香料,對於沿途的部落來說,那是來自天堂的寶物,漢軍用來換糧草,他們是一萬個樂意。

    再者,漢軍軍紀嚴明,只要不攻擊漢軍,漢軍也不會對付他們。這些部落之間相互仇殺,你打我,我打你,軍隊沒有紀律,和強盜差不多,軍紀嚴明的漢軍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神,讚揚之聲不斷,更有些部落請求保護。

    這是宣揚大漢威德的良機,周陽自然是不會錯過,在允許的範圍內,為部落排憂解難,安撫他們,有些用武力鎮壓掉。如此一來,這些部落開始請求歸降,周陽沒二話,完全同意。同時告訴他們,長安是天堂,他們要是願意的話,可以去長安看看,保證不虛。

    長安在哪裡,這些部落不知道。可是,只要告訴他們,那裡盛產絲綢,那裡的絲綢遍地都是,他們無不是樂意去。

    絲綢之路,為何叫絲綢之路,而不叫香料之路、茶葉之路、瓷器之路,就是因為絲綢的影響很大,很受歡迎。

    為了感謝漢軍,這些部落送牛羊、送金銀,漢軍又成了暴發戶了,收到的金銀寶石多不勝數。有了這些東西,不用愁沒有糧草,只需要趕到大城市裡,一定會買到糧草。

    這進軍是異常順利,一路進軍,一路凱歌,不知道有多少部落懾於漢軍之威,請求歸降。周陽沒統計,只是知道一天沒有十幾個部落請求歸附,太陽是不會下山的。

    「得得!」

    一個騎手,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馳了過來。來到近前,一拉馬韁停了下來,嘰哩咕嚕一通,周陽跟馬胡學了些沿途的語言,聽得明白。

    這人說的是:「偉大的王問你們,是從哪裡來的?」

    周陽用胡語回答:「我們來自東方偉大的古國,中國!」

    「中國?」這人立時就尖叫起來了,聲音尖細刺耳,比起太監的聲音還要讓人難受:「中國?你們來自中國?不可能!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都到不了中國,中國人不可能來到亞細亞!不可能!不可能!」

    亞歷山大東征,在西方人眼裡,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至今無人能超越。就連在他們心目中跟神明一般存在的亞歷山大大帝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國人能做到嗎?

    「讓他瞧瞧!」周陽很是理解他的驚訝之情,手一揮,大聲下令。

    漢軍停了下來,趕來上百匹戰馬,上面馱的全是美麗的絲綢,在陽光下,絢麗多姿。

    「看見了?這是何物,你不會不識得?」周陽手中的馬鞭朝絲綢一指。若周陽給他解釋的話,就是費盡口水,他未必相信,用西方人都識得的絲綢,就方便多了。

    「絲綢!美麗的絲綢!天啊,這麼多的絲綢!我撞大運了,竟然看到這麼多的絲綢!」這人尖叫之聲不絕於耳,神情誇張,臉上泛著紅光,眼珠都快裂開了,胸口急劇起伏,不住吞口水,恨不得把這些絲綢抱在懷裡。

    絲綢,那是東方古國,中國的標誌,讓西方人瘋狂的東西。可是,絲綢近乎傳說,只有大富大貴的西方人才能見到絲綢,才能享用絲綢。

    當然,胡商運到西方的絲綢是天價,即使富貴之家,也是珍惜萬分,擁有不多。這人一下子見到這麼多的絲綢,他感覺世界變了,他好像給泰山壓住一般,呼吸困難。

    「我相信,你們來自東方古老的古國,中國!」這人驚疑半天,方才反應過來,緊屏著呼吸,好不容易鎮定下來,又是一通尖叫。

    「他們來自中國!來自中國!」這人不等周陽說話,撥轉馬頭,尖叫聲一路,回去稟報。

    「哈哈!」程不識拈著鬍鬚,暢笑起來:「大帥的話,不如絲綢管用!要用嘴來說,費盡口舌,他也不一定會信。」很是感慨,不住搖頭。

    「是呀!」周陽也是感慨萬端,這一路行來,說得最多的詞就是絲綢。遇到的胡人,周陽說中國,他們不知道,只要周陽說盛產絲綢的國度,他們就知道,那是東方的神秘國度。

    「得得!」一陣急驟的蹄聲打斷了周陽的思緒,定睛一瞧,只見米特拉達梯帶著他的大臣,一臉的不信之色,匆匆趕來。

    很明顯,適才那人的話他們不相信,擁有這麼多絲綢的事情,他們沒有聽說過。即使那些胡商,也不可能有這麼多絲綢。

    「真是絲綢!」

    「好多!好多!」

    「天啊,我眼睛看花了!」

    緊接著,一陣驚訝聲響起,就是米特拉達梯也是雙眼放光,一雙眼睛在美麗的絲綢上溜來溜去,哪裡移得開了。

    劉姥姥進大觀園,也比你們強吧!用不著這麼誇張!周陽把他們的樣兒看在眼裡,很是驚訝。這是一國之主呀,就算震驚無已,用不著如此表現出來吧,得注意形象,不是?

    「來自古老的東方古國,中國的將軍,你好!」米特拉達梯反應過來,在馬背上微微躬身,向周陽見禮。

    「米特拉達梯三世,你好!」周陽躬身還禮。雖說要打仗,可是,這是禮尚往來,還是要以禮相還。

    「你應該叫我偉大的米特拉達梯三世!」米特拉達梯三世有些不高興了。對於西方人來說,這樣稱呼才有紳士風度,更別說他很看重這稱呼。

    「不!我來自東方的古國,不會如此稱呼。」周陽堅持。

    「來自中國的將軍,你們來到我的國度,要做什麼?你若是賣絲綢,我可以全部買下來。你要什麼?金銀、波斯的寶石,還是美女?你要什麼,你開價,我一定滿足你。」米特拉達梯很不爽,可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不在稱呼一事上糾纏。

    「把我們當成了賣絲綢的?」周陽他們很無言,這個米特拉達梯的想像力不是一般的豐富,而是很豐富,把漢朝最能打的將軍當成了商販。

    「不賣!」周陽的回答很簡潔。

    米特拉達梯心頭一跳,很是失落。他即使貴為國王,也是沒見過如此之多的絲綢。

    「可以送給你!」就在他失落之際,周陽的回答很是美妙。

    「好啊!好啊!」米特拉達梯的眼睛一下子瞇到一起了,只剩一條小縫:「我會回贈你金銀、寶石、象牙、美女,不讓你吃虧!中國的好朋友!」

    「我們先打一仗,你打贏我,我就送給你!」然而,周陽接下來的話,讓他很惱怒。

    米特拉達梯的笑容突然僵在臉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