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至尊狂少

第四卷 血殺江湖 第六百九十二章 榆罔反叛,軒轅劍出 文 / 權掌天下

    第六百九十二章榆罔反叛,軒轅劍出

    軒轅氏,乃是人皇神農賜名,但是軒轅出生之後,卻依舊跟著父親姓氏,所以有熊部落習慣於將軒轅稱之為公孫軒轅。一彰顯其與眾不同。當軒轅十歲的時候,廣成子確是不負重望,親自前來教導軒轅。

    人皇帝師,確也是一番大功德。只是廣成子少教導軒轅道法,多得還是修身修德的道理,自然道法也略有涉及。十年教導,軒轅以人皇智力也不過才進入了九天玄仙的境界。不過十年之後的軒轅,卻也已經有了仁君的模樣。

    一臉浩然皇者之氣,鼻正口方,劍眉直衝青天,這樣的長相放在人群之中,很難忽視。天地人三皇之中,伏羲長相俊美,證道之後,回歸本源,一副仙風道骨的儒雅風範。神農則是三皇之中最為普通的一個,雖然稜角分明,卻更好像是農夫一樣。

    只有軒轅一表人才,俊美非凡,只是俊美之中還帶著英氣。

    所以在軒轅十五歲的時候,有熊部族上門提親的就已經踏破的門檻,而二十歲的時候,軒轅的老婆就已經有了近二十個!這讓軒轅還是頗感覺頭疼的事情。每日都會和廣成子探討這方面的問題。

    廣成子修道之人,對於此術並不精通,所以每每被問及,只是笑意道:「日後你自當明白!」然後就留下一臉疑惑的軒轅,不見了蹤跡。這倒是讓遠在青陽島嶼的陳煜陽好笑不已,看著身邊的諸葛青青,笑道:「傳說黃帝一夜御百女,看來果然是真的!」

    諸葛青青啐了他一口道:「一天到晚不想好事?」

    陳煜陽淡淡笑了一聲,不再說話。軒轅黃帝的功績除開一統八荒**之外,最值得稱讚的還要屬黃帝內經。這可是一門大學問,傳說軒轅黃帝問九天玄女的那段對話,也依舊在黃帝內經之中可以找到。

    這不禁讓陳煜陽感覺,九天玄女果然是博學多才,或者說天庭無事就來研究這些男女之事。自然,這只是胡亂想一想而已。當不得真。

    就在公孫軒轅二十歲之際,廣成子招軒轅與帳中,道:「軒轅,你跟著為師學了十年,也看了十年,如今也能夠出師了。為師此刻也要回玉虛宮覆命去了。日後你當登基,成為人皇,一切還要以人族興衰為己任!」

    公孫軒轅有些困惑道:「師傅這就要回去了嗎?」

    廣成子點了點頭道:「為師已經出來有些年月了,也該回去了。不過日後為師自然還有和你見面的時候。臨走之前,為師有一方錦囊交給你,到危險的時候方能打開,明白嗎?」

    公孫軒轅很恭敬的接過錦囊,然後跪地道:「恭送老師!」

    不過廣成子卻是不敢接受未來人皇這一跪,已經消失在了虛空之中。廣成子走了第二天,陳都就有信使來了,傳達人皇神農氏的旨意,道:「有熊族長公孫軒轅,德行遍佈四海,可為人皇,隨我等前往都陳,準備繼位!」

    公孫軒轅很恭敬的點了點頭,接下旨意,然後前去都陳。都陳城外,神農氏親自迎接,看到迎面走來的俊美男子,神農氏為之一震。此人鼻若懸膽個,口如正方,雙耳垂肩,雙臂垂膝,一臉正氣,腰間一把長劍,卻是王者風範。

    神農氏兩步走上前,讚美道:「果然是人中之龍!」

    公孫軒轅立刻跪倒在地道:「有熊部族族長公孫軒轅見過陛下,陛下萬壽金安!」

    神農氏連忙兩步將他攙扶起來道:「皇弟無需多禮,急招你來都陳,也是迫不得已。今,朕天道有感,離大限之期不遠。三天之後,朕自當去火雲洞證道,人皇之位自當托付於皇弟,兄如今已經是垂暮之年,想要為人族在做些什麼,也已經沒有時間了。還望皇弟以天下人族為念,莫要辜負朕之一片苦心!」

    公孫軒轅立刻推辭道:「陛下寵愛,軒轅感激不盡,不過軒轅才疏學淺,何能當此重擔,還請陛下慎重!」

    兩人都知道,這不過是個借口或者場面話而已,天道定下的皇位,哪裡是別人能夠左右的。所以,神農氏旋即道:「皇弟切莫妄自菲薄,人皇之位,朕自當傳與皇弟。皇弟大能,朕已知曉,所以切莫推辭!」

    三推之下,公孫軒轅也名正言順的繼承了人皇之位。

    三日之後,都陳高台之上,神農氏看著下面一眾人族臣民,道:「朕神農氏,繼承人皇大統五百餘年,勤勤懇懇,不敢怠慢。今,天道有感,朕自當前去火雲洞證道。有熊部落族長,公孫軒轅有大德於天下,朕自當禪位於後人。天地共鑒!」

    轟隆隆,天空之上,一道雷光閃過,首陽山方向,玄都**師傳言已經飄渺而來,道:「人族地皇神農氏,今,證道有成。人族教主,太清聖人敕令,命神農氏前往火雲洞證道。有熊族長公孫軒轅,當為人族共主,欽此!」

    神農淡淡道:「多謝太清聖人!」

    很快火雲洞方面,一九龍攆車已經徐徐而來,車上,一身黑色陰陽道袍的伏羲正端坐於前,懷中伏羲琴,琴聲裊裊,不絕於耳。一眾人族看到太昊聖皇伏羲,盡皆跪倒在地,高呼道:「聖皇,聖皇!」

    伏羲一揮手,道:「免禮!」然後看著神農,笑道:「神農皇弟,時機已到,還不和為兄前往會火雲洞證道,還待何時?」

    「多謝皇兄!」神農一鋪手。然後上了伏羲的九龍攆車,兩人看著下面的公孫軒轅道:「軒轅皇弟,日後人族就拜託了。我等在火雲洞中恭候皇弟大駕!」

    公孫軒轅看著伏羲和神農道:「定不負兩位皇兄所望!弟自當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懈怠。」

    在人族的歡送聲中,九龍攆車慢慢離開了人們的視線。人們也開始參拜新的人皇。

    神農氏證道,公孫軒轅繼位,人族經歷了兩代聖皇的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此刻已經出現了大興之象,但有文必須有武,這是天道定數。伏羲和神農創下的燦爛的文治篇章。但是四海蠻夷,並不如何遵從於人皇。

    他們還不開教化,民智不興,各自為政。東夷算是一個,九黎算是一個。所以泰皇繼位,自然武力征服天下,開創一個有文有武,文武相濟的朝代。這樣方才能夠一統八荒**,將人族帶上昌盛的頂點。

    神農氏證道之後三天,公孫軒轅登基為人皇,依舊是都陳的高台之上,公孫軒轅恭敬站立,高台之上六畜供奉,三位聖人的雕像,和當年伏羲氏如此一撤。高台之下,天下臣民臣服。山呼萬歲。

    只見,公孫軒轅蒼的一聲,拔出佩劍,指著天空正準備盟誓契約。就聽見台下有人叫道:「慢著??」

    一身形高大的漢子走上高台,一步一步,無所畏懼。到是下面有人叫道:「榆罔,你好生大膽,怎麼敢擅自站在人皇祭天的高台之上,快下來,趕快下來!」

    榆罔不是別人,正是姜氏部落的組長,也是上一代人皇神農氏的兒子。榆罔看著正要祭天的公孫軒轅,眉眼頓時間,怒火道:「軒轅小兒,你年不過二十,你有何德何能要成為人族共主?」

    說著榆罔對著下面的族人一拱手道:「我榆罔父親乃是人族共主神農氏,我十歲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習治國之道。而你呢?你年不過二十,就想要成為人族共主,管理人族,簡直笑話,大家說我說的對不對?」

    台下一陣轟鳴,確是,要不是兩位聖皇有著傳世之功,有著說不出的威懾力。人族是絕對不會讓公孫軒轅這個二十歲的孩子來成為人族共主的。在人族眼中,這個公孫軒轅並不似當年兩位聖皇一樣,有功德於人族。

    伏羲氏定婚娶,制樂理,燒陶瓷,制立法天氣,有功德於世。而神農氏,三歲便知稼桑,帶領人族走向農業文明的時代。身嘗百草,可以說是最為人族所稱道的。比起這兩位聖皇,軒轅並沒有突出的表現,所以在人族心中,他的地位還真不如榆罔。

    畢竟榆罔跟著神農氏,做出了很多很多利於民的事情,為人族所熟悉。

    公孫軒轅看著榆罔,愣聲道:「那你當如何?」

    榆罔笑道:「人族共主之位,有德者居之。你年不過二十,何來德行,還是早早將人族之位禪讓與我,那還有一說!」

    公孫軒轅長劍依舊指著天空道:「如若我不願呢?」

    榆罔立刻陰沉下臉色,道:「那我姜氏族人是絕對不會臣服於你這樣的人皇之下的!」

    神農一族因為有人皇照應,所以如今可以說是人族最大的部落。而榆罔是現在神農一族的族長,有據對的權利和力量威脅公孫軒轅。公孫軒轅瞇起眼睛道:「那你是要不尊神農氏的詔令,想要謀反!」

    那個時候說謀反並不是罪過,畢竟人族之中東夷和九黎並不受人皇詔令。但是上一代的人族共主的兒子要謀反,這卻是天下最大的滑稽事情。榆罔哈哈朗笑了兩聲道:「就算反了你又如何,你本來就無德無能,怎麼能夠做天下共主?」

    說著榆罔一揮衣袖,然後匆匆走下了高台。只見他振臂一呼道:「姜氏族人,願意跟著我榆罔的,請站出來!」

    很顯然公孫軒轅小看了榆罔的威信。本來姜氏族人就對於神農將皇位禪讓給這個外族的人心中不忿。畢竟有熊一族出了人皇,那日後只見姜氏一族就很難在保留皇族的榮譽,日後就算發展,也有很大的弊端。

    人族發展到現在,私心已經開始萌動了。姜氏族人畢竟要為自己的將來考慮。畢竟當年伏羲聖皇的部落,華胥部落是怎麼樣敗落的,他們都很明白。當年華胥部族也是皇族,也是人族中最為強大的部落,但是現在呢……

    前車不忘後車之師,這是應有之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