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問鏡

正文 第八十六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上) 文 / 減肥專家

    能到這裡來的修士,最起碼的水準還是有的,余慈和廣微真人還沒有真正出手,二者氣機已經彼此沖刷,就像是風中錯亂的雨絲,淅淅瀝瀝、點點滴滴,將觀景雲台和述玄樓盡都覆蓋在內。

    有比較敏感的,便覺得涼意浸浸,不知不覺間已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對峙的雙方是通過氣機上的沖刷、辨析周邊虛空元氣分佈,測知對方的氣機「成色」,為後面的斗符做準備。

    並不像生死決戰般凌厲森寒,殺氣畢露,卻另有一番細膩、深透的意味兒。

    觀景雲台上,甚至部分修士本能地收攏氣機,擔心自家虛實被「順便看透」。

    這時候才有人想到:既然是星羅法,取「星羅棋布」之意,形式上是要下棋的,棋盤呢?

    余慈臉上平靜無波,隔空再向廣微真人施了一禮,對面,廣微真人還禮。

    緊接著,虛空自生波紋。

    余慈這邊,纖細的光絲,呈橫向排布,依次鋪開,共一十九道;

    而廣微真人那邊,同樣的光絲,則為縱向,亦是一十九道。

    光絲縱橫,垂直分刻,在虛空同一平面相交,方有接觸,便隱隱動盪,隨即凝實。

    便在光絲動盪之際,有沉沉真意,自二人處傳至,彼此相抵,如一個無形罩子的兩邊,緊密扣合,嚴絲合縫,亦是分疆劃界,最終將那介入虛實之間的縱橫光絲,化為一塊棋枰,懸定在虛空之中。

    這一片虛空因為「均衡」的態勢,幾乎給凝固了。

    旁觀修士刺探過來的神意,便像是進了泥潭,凝滯難動。

    「怎麼和界域似的?」

    「本來就是!」

    很快,在竊竊私語中,述玄樓內外的修士們便都知道,這是余慈和廣微真人將各自界域中的某些特性打入虛空,沖抵妥協,形成了這樣一處「棋枰界域」。

    棋枰寬約十尺,較尋常為大,但放在目前環境下,也不是特別出格,甚至還有人覺得看不清呢。

    不免又有人說些酸話,余慈才不管這些,此時棋枰架好,棋手分坐,隔空對峙,倒是觸動了他一點兒心緒,引得記憶回轉,有些出神。

    記得當年在北荒,他和湛水澄,還曾經到辛乙的自辟天地的「三十六天」中,和辛乙下了一盤棋,當時,旁觀的是廣微真人。

    而如今,除了那貓兒以外,幾個人竟然又匯聚一堂,只不過坐在棋盤兩側的,變成了他和廣微真人,辛乙倒成了看客。

    還有,他依舊是個臭棋簍子,幾十年下來,沒有半分長進。

    當年那遮掩本來面目,戰戰兢兢的還丹修士,可曾想過,今日之局?

    心之所至,他往述玄樓上看了一眼,掃到了那個矮胖老頭。

    辛乙的感應何其敏銳,也轉過眼來,兩人視線交錯。

    余慈面無表情地移開,重新將注意力放在虛空棋盤之上。

    倒是辛乙唔了一聲,撓撓下巴,身子略微前傾,表現得更為專注。

    辛乙身份特殊,一舉一動,都招人眼球。

    就在他身邊不遠處,正與與楊朱說話的楚原湘,眼角瞥見這一變化,便笑呵呵轉過來話題:

    「看起來,老辛和那位淵虛天君挺投眼緣兒的,你覺得如何?」

    楊朱以玉尺輕擊掌心,笑而不語。

    楚原湘也不逼他,就目前而言,他還是對余慈要如何在「星羅法」上勝過廣微真人更感興趣。

    想來述玄樓上絕大部分人,都是這麼個想法。

    「星羅法」號稱是最接近分雲斗符原貌的比鬥方式,難度也是最高。

    就是因為它根源於弈棋之法,將修行界原來的「分雲」和「斗符」兩種流行的活動統一起來。

    「斗符」之道,大略是疊竅合形、擬態取象,考究「畫符知竅」、「通脈含靈」;

    「分雲」之道,則多是氣貫長空、捉雲拿霧,考究「一氣貫通」、「天人感應」。

    正是夏夫人,用她的巧思,將兩種方式移植到棋盤之上。

    縱橫十九道、三百六十一處交叉點,象徵周天運轉;每一處點位就是一個竅眼,是落子的選擇,也是制符的限制,不可逾,不可失。

    成一符也可,多符亦可,所成符菉,以雲成形,在高空相鬥,以決勝負。

    像之前鐵隕界那場,其實是用五色棋代替,精彩或也不差,但在大局上的玄奧之處,還是有所不及。

    因為這種方式,融入了棋道之法,除了打通自己的竅眼格局,相應的還要封堵、干擾別人,非常考究取捨之道,也看重大局意識。

    在這上面,符陣很是管用,散形復聚,大局傾壓,比單個符菉要有更多變化,也要靈活得多。

    而落到當前的局面上,楚原湘雖對符法也是個半吊子,可也看出來,像余慈和廣微真人這樣,撇開正常的棋枰不用,各自集氣凝意,劃線成局,氣機交纏,妥協成界域之所在,天然就有干擾衝撞之虞。

    在此情形下,還要排布竅眼,打開局面,難度提升何止十倍?

    所以,楚原湘是真想知道,余慈主動

    挑選「星羅法」,又是刻意搞出這種局面,究竟是想怎麼個玩兒法!

    此時,余慈再向廣微散人拱手:「晚輩棋力孱弱,懇請先行。」

    廣微真人聽他自承棋力不行,也是莞爾,微微頷首。

    余慈心中回憶當年辛乙與湛水澄的棋盤格局,依慣例,在對角星位先後落了兩子,凝氣如實質,色澤明亮潔白,真如白子一般,落在虛空棋盤上,甚至「得」然有聲。

    與之同時,雲天生變。

    天上雲層,本已經被前番五輪斗符,折騰得支離破碎,此刻更彷彿遭一道開天之劍劈下,霎時分流兩邊,在晴空中,留下了一道筆直的裂痕。

    這一手出來,述玄樓內外,便有多人讚歎。

    晴空裂痕,看似是發力劈開,其實並非如此。

    實是余慈在落子之時,貫穿竅眼,使之互通,這道裂痕,其實也就是氣機勾連的痕跡。

    也就是說,這道裂痕,是純以虛緲的氣機引動天地元氣共鳴,自然劃分而成,比之強行劈開,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廣微真人沉吟不決。

    在余慈落第一子的時候,廣微真人只略有些疑惑,而緊接著第二子,他已經面色生變。

    此時雖然恢復了平靜,卻只有指尖微光閃爍,凝成黑子後,遲遲不出。

    各方修士都是奇怪,這種放在對角星位的座子,只是例行規矩,何至於此?

    難道余慈剛剛強勢的開局,還有什麼別的學問?

    便在水天之間,一眾修士胡思亂想之時,廣微真人終於落子。

    虛空中錚然鳴響,如雙劍交擊,又一道裂痕橫架,恰與余慈所劃的垂直相交,白雲碎片,再次遭劫,被明明確確地劃分了四個區域,交錯的裂痕就是邊界,不管高空風力如何強勁,都難逾雷池一步。

    這一手,雖無新意,卻也不比余慈遜色。

    座子落下,才是真正開局。

    余慈信手落子,二人依序而為,轉眼就是三五手過去。

    一見之下,不知有多少人暗叫:臭手!

    就算「星羅法」不是真正下棋,可余慈的落子,當真是沒有任何章法,湖上有大把人懷有自信,能殺得他七零八落。

    然而,架不住余慈符法造詣太強,天人交感之下,每落一子,都似在碧霄之間開了一處孔眼兒,前後氣機連貫,雲氣受其梳理、貫通,漸有奇形。

    而棋盤之上,也漸漸好看起來。

    這份「好看」,不是指棋局本身,而是黑白棋子,落在虛空棋盤中,星星點點,讓人目眩神迷。

    余慈神色平淡,可他手下的白子,卻是光芒衝霄;

    廣微真人眉間赤霞翻騰,但他所放的黑子,個個幽沉內斂。

    讓人看不明白,究竟哪個是攻,哪個是防?

    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高空雲氣雖是輾轉化形,輪廓漸明,可不知為什麼,醞釀的時間太長,最關鍵的符形遲遲不出,且兩邊都是如此。

    難道雙方竅眼干擾得太厲害?

    林雙木看得頭暈眼花,又覺得心神疲憊,不自覺打了個呵欠,忙摀住嘴巴。

    可他身邊的吳景,則是呆呆看著水鏡之上,轉接過來的影像,癡癡呆呆,完全進入了狀態。

    兩人的表現,可以說是洗玉湖上涇渭分明的形勢之代表。

    所謂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不精通此道的,只能看符形相鬥,遲遲不出,惹得人好生焦躁。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精通符法的內行人,一個個看得如癡如醉。

    這也讓洗玉湖上,進入到了一個非常詭異的狀態中。

    懂的、不懂的,兩邊人互相影響、干擾,甚至還引起了一些衝突,但最終還是對於玄奧未知的好奇心佔了上風,就算是看不懂的,也是仰頭看個熱鬧,猜度一番。

    此時此刻,湖上人頭湧湧,聲音卻比爭奪鐵隕界時低了太多,只有「嗡嗡」議論聲,彷彿是水波起伏,時高時低。

    或許正因為如此,起伏的聲浪無論如何都壓不過虛空棋枰上的落子脆音。

    「得」、「得」聲響,一聲聲彷彿叩擊在人們心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