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在台灣

小說博覽 國民黨在台灣是如何失掉執政權的 文 / 雲的留痕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

    政治背景

    **就職民選總統以後,動念改革,時*開始與新黨合流,在立法院及國民大會中準備聯手合作。例如新黨與*在立法院立法院長選舉中聯手合作,*黨主席施明德以一票之差敗給國民黨的候選人,跑掉的這一票更是**的子弟兵*立委張晉城。**於是要新當選副總統的連戰,繼續出任行政院長,被*等立委指責違憲。在志願就想當總統的許信良再次出任*主席以後,**召開國家發展會議。

    會議中,**以凍結台灣省政府選舉,虛級化台灣省政府功能來與*交換行政院長不需要由立法院同意,只由總統任命即可。連戰終於能退下火線,但同時招來台灣省長**的強大反彈。1997年,國民大會通過第四次增修條文,正式落實國發會的決議,立委蕭萬長出任行政院長,年底國民黨於縣市長選舉中受到慘敗。

    1998年,台北高雄市長兼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奪回台北市,但同時失去了高雄市。立法院仍維持簡單多數。

    1999年,國民黨總統提名初選,連戰獲得提名,而**決定獨自參選總統,*的卸任台北市長**得到總統提名,許信良脫黨參選。新黨提名作家李敖參選。

    國民黨

    自**連任以後,國民黨中生代的接班競爭日漸激烈。由於連戰已當選副總統,理應卸下行政院長一職。但**考量立法院的席次以及中生代搶位置的問題,決定由連戰續任行政院長,當然,傳有「極具代表性的中生代重量級人士」同意此說,有說是台灣省長**。

    **自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後,用心省政,而且更當選民選省長。聲望日漸提高。而省政府與行政院的對峙亦日益嚴重。雖然**的副省長林豐正北上出任內政部長,省府亦有一些官員高昇,但省府仍然繼續因為省政事務炮轟行政院。在**連任總統的選舉中,**出了不少力,在對宋論功行賞,**傷透了神。

    總統府放出消息,表示有意把台灣省政府虛級化,國民黨立委亦已顯示出動作。而台灣省政府亦同時作出駁斥。**宣佈在1996年12月舉辦國家發展會議,邀請*一同協商。結果,國民黨以凍省與虛省與*交換行政院長只需由總統任命。儘管國民黨與*認為這是取材於法國的「改良式雙首長制」,但在*執政以後,變成一個困局。

    **在國發會有決議以後,宣佈辭職抗議。結果在**挽留下,宣佈請辭待命。**與**情與父子,如今反目成仇。無論**以甚?理由凍省,但在宋的心目中,是針對**而來的。就以1997年8月的國民黨的中常委選舉來說,宋得到第一高票當選中常委。但黨報中央日報中,完全沒有**以第一高票當選的消息,頭版只有「蕭萬長以數票之差得到第二名」。自此,宋與李漸行漸遠。

    在蕭萬長於1997年國民黨全代會後接任行政院長。雖然連戰已經下台,但接下來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因凍省風波而大敗。*得到一些從未執政的縣市。

    在1998年,台北、高雄市長及立法委員選舉,雖然新黨也有派人出選,但在馬英九的超人氣加上新黨票源回流,擊敗得**暗助的**。而高雄市長由*的謝長廷擊敗國民黨的吳敦義。

    1999年,副總統連戰得到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想找**為副手,可惜連戰太遲表態,總統府對宋又冷嘲熱諷,結果連戰只好找行政院長蕭萬長為副手參選,而**則脫黨參選。

    *

    *在1996年總統大選中,彭明敏及謝長廷的配搭對上**慘敗,但同時在國大代表選舉中得到可以否決修憲的席次,使國民黨不能一黨修憲。

    *在1996總統大選後,黨主席施明德辭職負責,第五屆黨主席、前桃園縣長許信良當選第七屆黨主席。一直致力於參選總統的他,被**深夜請到總統府協商修憲事宜,被黨內視為「主席夜奔敵營」。**召開國家發展會議,**以凍省來交換行政院長由總統委任,在目的達到後不再續灘。兩黨聯手進行第四次修憲,但被人稱為「一件西裝換四條內褲」。

    1997年3月,國民黨籍的桃園縣長劉邦友被槍殺,桃園縣長補選,被視為年底縣市長選舉的前哨戰,結果由立委**勝出。年底選舉,*一舉攻下多席縣市長,使國民黨執政的基隆市、台中縣市等變天。

    1998年,北高市長及立委選舉,*的最大位階的民選首長,台北市長**被超人氣的國民黨籍候選人馬英九擊敗,未能連任,但高雄市長則由謝長廷奪下。

    1999年,許信良參與總統初選,初時認為**被黨內公職參選相隨時間的限制而未能參選,但結果黨內修改條款給**參選。結果由**打敗許信良得到總統提名。許信良**參選。

    選戰過程

    在選舉最後關頭,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院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公開支持**,也為**帶來大量選票。

    選舉結果

    這次選舉是*的首次勝利,國民黨在選前的分裂無疑對**的當選有很大的幫助。國民黨內**、連戰兩派人馬在選前未能整合成功,較高聲望的**最後宣佈退出國民黨,獨立參選。這最終導致國民黨選民票源分散,**最後以30多萬票的微弱差距落選,而連戰則慘敗。

    在選票的結果上可看到,國民黨是一面倒慘敗。傳統的國民黨支持者全部倒向**,而本土的支持者也全部倒向**。正如有人分析的一樣,**的兩個圖騰,外省的代表以及本省的代表分別被**與**搶走。

    無論在馬英九執政的台北市、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高雄縣,傳統執政的花蓮縣、台東縣等。一面倒倒向**。國民黨執政的嘉義縣也倒向**。而*從國民黨手上搶得執政的桃園縣、新竹縣市、台中縣市、以及南投縣也倒向**,可顯示**取得了國民黨共主的地位。

    **之所以差三十萬票,一來是他的外省人身份,二來是興票案使他失去了大量中間選票,加上李遠哲臨門一腳,使中間選票流向**處。三來是連戰因為**棄連保扁的耳語,加上**朱總理一席嚴詞警告**的說話,使支持**的本土票大量流向**,使連戰失去與**相峙不下的機會。反變成連宋相爭,阿扁得利。

    也有人認為,國民黨的分裂是當時的黨主席**造成的。因為有很多機會把宋拉回國民黨,但**卻沒有做到。甚至運作整個國民黨機器追擊**。有強烈**色彩的**,雖然支持連戰,但是很多人相信他在暗中支持**並使其當選。因為在整個選戰上,他對**窮追猛打,對**則輕輕帶過。有一次,他參與國民黨的做勢活動,形容宋是爛蘋果,而扁則是青蘋果。連戰的幕僚徐立德曾透露,有一次國民黨中常會,已準備一篇強烈的批扁講稿給**宣讀,但**當場大怒退回。而**的好友們,更紛紛支持**。

    [編輯]

    影響

    [編輯]

    國民黨方面

    今次選舉失利後,國民黨支持者在街上抗爭,連續數天,要求**下台,結果**辭去國民黨主席,連戰為代主席。連戰於同年年中的國民黨臨時全代會上真除黨主席。翌年更當選國民黨第一個黨員直選的黨主席。

    在國民黨改造其間,要求清算**與尊崇**的大有人在。**與國民黨漸行漸遠。國民黨最終與**決裂,李系人馬在國民黨內失寵,導致了國民黨的再次分裂。

    國民黨在政黨輪替後仍是國會第一大黨,雖然國民黨人唐飛受邀組閣,但是國民黨對唐飛的支持還是一般,加上核四問題,唐飛終於去職。連戰被**邀請到總統府面談,**當面答應研究是否停建核四的問題,誰知連戰剛離去總統府,行政院長張俊雄就宣佈停建核四,這無疑是打了連戰一下耳光。

    受到這樣的侮辱,**同時釋出善意,使國民黨與**以及新黨,合組在野大聯盟,泛藍軍一說從此面世。由於泛藍占國會席次超過一百四十席,甚至提出總統罷免案。*政府從此舉步為艱。

    翌年底立委選舉,由於**分去不少泛藍票數加上藍軍高額提名,國民黨席次大幅滑落至六十八席。但席次比**的四十六席多。相反同時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則奪回新竹縣市、台中縣市、基隆市等,與*一樣是九席。

    *方面

    今次是*自創黨以來,第一次奪下中央執政權.自1994年**當選台北市長,1997年縣市長選舉*一舉攻下十多席縣市以來,更進一步地步向執政.

    **邀請國民黨籍國防部長唐飛組閣,由游錫?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張俊雄出任總統府秘書長。未幾,八掌溪事件爆發,游錫?立即辭職,與張俊雄互換職務.由於*對停健核四的壓力愈來愈大,**不得不令唐飛去職,唐飛去職後,因為停健核四風波而被在野黨企圖罷免.由於泛藍陣營占國會相對多數,張內閣這一年的施政舉步為艱.

    由於*在國親分裂,**組成台聯,與*合作的情況下,在2001年12月的立法委員選舉中得到八十七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但同時亦失去了六席在1997年奪下的北部縣市長席位.

    在選舉時,**聲稱組國安聯盟,拉攏國民黨內所謂本土派系,但由於國親緊密合作,國安聯盟變成空話,雖然陳氏曾掌握國會多數,但只是鏡花水月.立法委員選舉後,張內閣下台,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繼任,游內閣的任期共有三年左右.

    2000年,*黨主席選舉,黨主席林義雄宣佈不連任,由高雄市長謝長廷一人參選,結果當選主席.在這兩年以內,黨內有不少議論說黨與總統府變成雙頭馬車,各自為政.應該加以整合以加強施政.2002年,謝的主席任期屆滿,是否參選主席成為問題,謝需要在主席與高雄市長(年底屆滿參選連任)兩位置中挑選一個.扁代謝長廷宣佈謝與高雄市民有約,將參選年底的選舉競選連任.結果,*黨內推「黨政同步」案,在執政時由總統兼任黨主席,結果連謝長廷也支持,扁正式以總統身份兼任*第十屆黨主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