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在台灣

小說博覽 第五十六章 基業初成 文 / 雲的留痕

    第五十六章

    蕭嬙的試音不能算很成功,最起碼陸裕明就對趙文凱私下講,這個女藝人的演唱的確沒有很大的潛力。不過如果用心包裝到是可以向偶像歌手的方向發展。

    趙文凱無非是想叫蕭嬙多學習一些東西,自然是同意。於是安排公司為蕭嬙重新定位包裝,然後簽訂合約。

    幾天之後,朱音和琳倩踏上了返回香港的班機,琳倩自然又有很多話要對趙文凱講,這些暫且不提。納蘭蓉蓉因為朱音兩女的離開,自覺沒有了監視的目標,也回家去了。

    於是趙家又剩下趙文凱孤家寡人一位。只不過納蘭蓉蓉終日裡謹慎小心,對趙文凱嚴盯死守。以為朱音和琳倩離開就天下太平了。回家是回的很安心。可她哪知道,她前腳剛走。後面蕭嬙蕭大美女就開始接長不短的造訪趙家。美其名曰:向趙文凱學習音樂知識。

    1993年2月底,李亞男終於帶著兩個衛星頻道勝利返回台北。

    經歷過幾個月的考察和談判,最終李亞男從一家縣級地方台收購到了電視台的全部股權。並且得到有關部門的批文,然後租用亞洲衛星頻道,正式建設新的有線電視網路。其中的過程自然有一番艱辛。但是拿錢砸還有什麼應付不了的呢!

    趙文凱考慮再三,終於準備把電視台重新架設在台北。正式掛牌東森電視台。

    因為有兩個頻道,因此初步設定為:東森新聞台和東森綜合台。

    既然有了陣地,培養了多時的戰士們自然不能清閒下來,在此之前,趙文凱就有指示,命令公司準備各類節目的策劃,篩選和排練。如今真要真刀真槍上陣了,自然是磨刀霍霍,信心爆棚了。

    不過電視台建設開播之前,自然先要宣傳造勢。要不然電視台開播後給誰看啊。

    於是,東森公司的藝人,發專輯,上通告,自然都要為東森打下廣告。至於東森高層也頻繁出現在各大報紙和雜誌上,於是東森就此在台灣有了一定名氣。

    至於節目安排,趙文凱初步為新聞台選定了五個欄目,分別為:東森新聞直播,世界週刊,體育王國,東森氣象和主播有約。

    而綜合台前期為四個節目,分別是娛樂百分百,實話實說,華夏書坊和台灣人逛大陸。

    最終,趙文凱經過了兩年多的辛苦歷程,終於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電視台,從而打開了他傳媒帝國最堅實的一步。

    很難想像,一家新的電視台,從高層到藝人都是本行業的新人。不過就是因為如此,東森內外充滿了年輕的活力。別人一年可以完成的事情,在東森的年輕人手上只用了兩個月就全部完成。

    為此,趙文凱十分大方的為全體員工包了紅包。不過,公司的任務量也繼續增加。於是趙文凱和周同學約定的旅行日期也繼續無限期的延後。

    與此同時,趙文凱父母在大陸也傳回了消息,投資建廠的事情也圓滿完成。預計很快就可以投產。

    在製作節目的時候,趙文凱對台灣和香港的電視節目做了對比,然後從中吸取優秀的經驗,也從記憶中找尋當年的好節目,拿到現在來播,爭取東森一炮走紅。

    台灣電視媒體事業發展勢頭繁盛,雖然人口只有2300多萬,電視頻道卻超過100多台,24小時新聞台就有8台,與全世界的70多台相比,台灣這小島居然佔了八分之一,這現象除了台灣還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

    就其中一項新聞媒體來講,要想在如此劇烈的競爭下突圍而出,就必須殫精竭慮地尋求突破,因此各種多、亂、誇大等搶新聞的怪像便應運而生。而這種怪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怪是多且亂;第二怪是電視新聞娛樂化;第三怪則是新聞政治化。

    台灣電視不僅新聞台多,所提供的資訊也多。當我們打開新聞台時,你會發現自己的雙眼找不到焦點,因為畫面的資訊太多。

    以香港為例,當主播報道新聞時,畫面除了主播以及一行字幕外,只有靜態的背景,使人們的視線很自然地會集中在主播身上。

    然而台灣卻不同,畫面非常豐富,銀幕的上端是字幕(天標)、左面是字幕、下方也是字幕(地標),而下面除了走馬字幕外,它的上方還有新聞標題,當你以為走馬字幕與主播所報道的是同一則新聞時,你會感到困惑。原來走馬字幕打的與主播讀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則新聞,那?哪一條字幕是主播所報道的呢?沒有!其他的只是廣告或天氣報告。除了資訊繁多外,主播身後的背景更是動態的新聞片段,令觀眾看得眼花繚亂。畫面豐富且有動感,當然可以吸引觀眾收看,但數量太多卻會適得其反。

    台灣電視新聞娛樂化、報紙化。在媒體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要想吸引更多觀眾,提高收視率,就需要以客為主,加入觀眾喜歡的元素,使傳統的新聞報道不再傳統,使觀眾在吸收資訊的同時,也可以得到娛樂。這一點主要表現在當地的新聞內容方面。

    香港電子媒體的新聞報道大致可以歸為四類:本港、內地、國際以及體育新聞,並不包括娛樂新聞。而台灣則多了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娛樂新聞,並把它夾雜於其他當地或國際新聞中,例如颱風「馬莎」吹襲台灣時,某新聞台在報道「馬莎」對台灣造成的破壞時,中間加插了劉德華在香港出席電影宣傳活動的報道,之後再報道花蓮縣因颱風的吹襲而停水。或許製作人希望在一些比較嚴肅的新聞中加入一些娛新聞會使觀眾不會覺得太沉悶,然而這樣的處理手法卻使人覺得新聞報道缺乏連貫性。

    此外,娛樂新聞的比重也佔了很大的比例,就像南韓影星裴勇俊到台灣引起轟動,某新聞台用了接近半小時的時間來報道他的相關新聞,從裴勇俊到達台灣機場、出席任何活動、穿什?衣服、影迷的反映等,都詳細無遺地報道一番,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自己在收看娛樂台呢!

    另一點則是新聞政治化,由於台灣的政治氣氛非常濃厚,黨派之爭十分明顯,不少媒體都有各自的政治傾向,甚至有些媒體是由政黨操縱,如「中國電視公司」(中視)、台灣電視台(台視)是由國民黨所辦,民視電視公司(民視)則有民進黨的背景。在這樣的氣候下,媒體很難有中立、客觀的報道,新聞媒體無形間成為政黨各自的宣傳、攻擊工具。因此在處理新聞時,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偏見,往往只講立場不講是非。

    因此,趙文凱現在要做的就是取長補短,爭取把東森電視台辦成一個多元化,人性化,去政治化的電視台。

    這一點就是目前東森電視台要前進的目標。

    ps:進來台灣的小扁同學又開始鬧「入聯公投」,不但海峽兩岸深受影響。就連本書也深受打擊。能寫的目前不敢多寫,不能寫的肯定有人監管。

    為了安慰本人深受打擊的弱小心靈,大家的推薦票和收藏就是雲前進的最大動力!

    本周是新綠色∷小說|com|bsp;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