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在台灣

小說博覽 第八十三章 意外買家 文 / 雲的留痕

    第八十三章

    在收購香港衛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插曲。那就是趙文凱徵得了妹妹趙雪的同意,把趙雪原本的英國的「戶口」轉到了香港,並且通過某些渠道確定了「香港永久本地居民」的資格。這對於擁有英國國籍的趙雪而言可謂是輕而易舉。

    看起來似乎這是多此一舉,實際上如果不是有趙雪的出現,趙文凱估計就要為日後管理香港衛視傷腦筋了。因為據香港的電視條例,非香港永久居民的人士,持有本地電視台的股權不可超過一成,若外國人要成為香港電視台的主要股東,必須得到廣播事務管理局和行政局批准。

    既然規定如此,默多克作為「美國人」的身份已經換過一次了,再變換國籍的話,估計就會成為呂布一樣的「三姓家奴」了。

    而趙雪卻不存在這個問題,現在還不是九七,英國國籍落戶香港,從上至下比起現在出現的「移民潮」而言,卻是出奇的簡單容易……

    李哲楷1993年的時候還是不滿三十歲的年輕小伙子,全身上下沒有半點稜角,圓滾滾的娃娃臉,帶著一副銀框的眼鏡,充滿了處世未深的稚氣。說實話,初次見到他的人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老實人」是怎樣一個扮豬吃老虎的角色。做是華人首富李家誠次子,他一向我行我素,沒有形象顧問,最喜歡zegna(傑尼亞)西裝,雙排,金色鈕扣。

    可以說幾年只有二十七歲的李哲楷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憧憬。而在今時今日更是躊躇滿志。在此之前李哲楷就已經對父親李家誠道:「父親,我想自己出來做生意。」從那個時候開始,李哲楷就已經立志要有超越父親的成就,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

    就在今年年初,李家誠決定對整體的經營策略作重大調整,收縮通訊和傳播業的投資,把資源放回他的地產、碼頭以及其他在中國的生意,並對海外巨大的投資進行減磅。

    而這一次也同樣的是李哲楷的機會,他希望借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眼光。於是李哲楷決定出售香港衛視。

    此刻已經有多家大集團公司向自己表示出有興趣的意向,更是已經派出人員與自己接觸。在眾多公司當中唯一吸引住李哲楷視線的其實只有來自澳洲的傳媒大王默多克。

    不過今天與往日不同,兩外一家公司同樣的引起了他的興趣。說實話,這家公司的名字在此之前李哲楷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當查閱了相關資料後,李哲楷才知道了這家名字叫「東森傳媒」的台灣公司似乎是前一個月才正式運營的。只看這家只擁有一家電視台的公司規模,與新聞集團想比,簡直就是螞蟻對大象了。

    「呵呵,有意思。」李哲楷看著手上的資料不由得出聲笑道。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樣有趣的事情了。在資料上,這家總資產不超過四千萬新台幣的公司竟然想收購自己身價億萬美金的香港衛視,這在李哲楷看來的確有點可笑。

    但是李哲楷畢竟不是尋常之人,既然東森公司的人敢找上門來,畢竟有著他的不平凡的地方。而且自己要出售香港衛視的事情也只是剛剛決定沒有多久。現在知道的都是自己暗示過的大集團。以台灣本地的一家小公司竟然有如此敏銳的情報收集能力,這一點就不能不讓李哲楷在心中對這家叫東森傳媒的公司留意。

    李哲楷的私人顧問此刻說道:「這家公司其實並不是單獨的傳媒公司,據部分信息顯示。這家公司和如今在世界很有名氣的華夏科技都同屬於一家電子公司的名下。」

    「什麼?這可有意思了。華夏科技?」對於華夏科技,李哲楷就不陌生了。畢竟為了自己未來的事業,現在就已經準備進軍互聯網領域的他不可能不留心這部分的信息。

    「是的,華夏科技是在今年異軍突起的華人軟件公司,據說其在信息傳媒以及互聯網方面的技術,領先了世界最少五年。說起來我到是很佩服這家公司的老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現在華夏科技可以說在信息產業中,在世界上也是居於前列。」私人顧問羅先生說道。

    「哦,那他們的總公司是哪家?」以李哲楷想來,作為兩家獨立公司的總公司,其名頭自己必定聽說過,要不然也是台灣的大財團。

    馬上他就發現羅顧問的神色有點古怪,就見羅顧問帶著奇怪的神情笑道:「總公司是一家名字叫「明揚電子」的中型電子公司。現在這家公司下面只有兩家工廠。一家工廠在島內替其他的大公司做電子產品代工。另外一家則是在內地做一種叫vcd的產品。」

    李哲楷聞言就是一愣,半天後才恢復過來,然後哈哈大笑道:「有意思啊,有意思。羅,你去安排下我和東森傳媒來人見面的時間。我要好好的會一會這家奇怪的公司。再有就是麻煩你收集下關於這幾家公司老闆的資料,越仔細越好。」

    羅顧問聞言點頭,然後就退出了李哲楷的辦公室。

    等房間內空無一人,李哲楷悠然自得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面對著辦公室的窗外,嘴角上揚,很顯然是為找到一家有趣的事情而感到愉快。

    說真的,就是以目前的資料而言,這家東森傳媒和比信息集團要來的有趣的多。

    是什麼驅使一家小公司敢於發起對自己的收購呢?李哲楷將拭目以待……

    香港馬會在1884年成立,初期的賽馬活動為業餘性質。1971年以後,香港賽馬轉為職業活動。現時賽馬會每年舉辦約700場賽事,分別在沙田及快活谷的馬場舉行。除了在馬場內投注外,馬會亦接受場外、電話及自助終端機投注。

    馬會是香港最尊貴的會所之一,有會員一萬八千人。馬會會籍備受尊崇,會員申請入會,均須由遴選會員推薦,馬會共200名遴選會員,每年推薦的的會員人數均有限額。會員除可擁有競賽馬匹外,還可在雙魚河鄉村會所舒適的環境中享受騎馬樂趣。

    邵義夫邵六叔對曲鳳軒道:「如果來到香港不賭一場賽馬的話,那可就是你最大的遺憾了。這就好比你去澳門不進賭場一樣。」

    曲鳳軒搖頭苦笑:「十賭九輸,明知道這是個無底洞,為什麼一定要賭?」

    邵六叔哈哈笑道:「你知道嗎?馬會每一年繳納的博彩稅達香港總稅收的11.7%。馬會收益扣除營運開支後所得盈餘,交由屬下的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管理,主要用作體育、文娛、教育、社會服務、醫療方面用途。因此輸了也是做慈善事業,又能娛樂,又做善事,何樂而不為呢?」

    曲鳳軒笑道:「恐怕真正能明白這其中真意的也只有老爺子一個人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