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在台灣

小說博覽 第一百一十五章 風雲變幻 文 / 雲的留痕

.    夜幕降臨,台北街頭燈火通明,霓虹燈五顏六色變幻閃耀,點綴著這座城市夜晚的美麗和襯托著大都會的喧囂。

    本土的一間小公司收購了香港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這個消息對台灣人而言,同樣的充滿了無限的吸引力。

    而且以小博大打敗了外國大財團這樣傳奇的故事很為民眾所喜聞樂見,更是大漲了台灣人的「面子」。

    因此,當天的台灣各大晚報和主流媒體都對此事進行了詳細報道。

    而故事的主題自然和東森傳媒公司的背景資料有關。

    所有的官方評論家和專家學者,也借此機會在電視機裡冠冕堂皇的講述台灣經濟體制如何完善,如何的民主自由,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助如何到位。還有未來台灣會湧現越來越多「國際型」的大集團云云。

    當然唱反調,喜歡罵人揭人傷疤的評論人的節目同樣的也以此為題,說的自然也是民營企業利用先進的體制和靈活年輕的思維邏輯如何的適應國際環境下的大發展,而由官方掌控和某黨控制的企業又如何夕陽西下,然後大聲質問當局有沒有腦子想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然後就是亂罵一通,他們罵的越狠越大膽,電視台的收視也就越高。當然了,這樣的節目只存在於民營的電視台。老三台是鐵定不會有的。

    總之。所有專家地觀點雖然不能說是千篇一律說島內經濟的未來前景光明,但是唱反調的罵人之餘也不能否認掉東森傳媒地突出成績。

    無論如何報道,這無疑是免費的為東森傳媒公司做了一個全方面的而又詳細地宣傳。由此產生地連鎖反應中。東森電視台地收視率在這一天如同坐火箭一樣,竄到了今日台灣全島的收視冠軍的位置。這也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台灣電視台,作為台灣本省第一家電視台。無論從資格還是收視。都是此時期的領軍旗艦。特別是台灣電視台的新聞報道。更是新聞類地收視冠軍。

    在一九九四年之前,台視一直都享有「新聞王國」的美譽。台灣電視公司的晚間新聞【台視新聞世界報導】於台北時間每晚七時整播出(現在略微更動到台北時間六時五十八分)。

    當天的晚間新聞自然還是要報道自己地行業對手今天的出色表現,雖然台視的所有人員都感到一絲無奈,但是畢竟有新聞價值的資料就要報道。

    自家報道競爭對手的資料,並為人家做免費宣傳。這換在以前是台灣電視台「一哥」那種唯我獨尊的時代是難以想像的。但是作為近幾年來台灣經濟體制和國際接軌,一切向國際化看齊的大前提下。由官方和執政黨持有大部分股權的台視也不得不對東森的消息進行追蹤報道。以此來提高電視台的收視率。

    此刻電視台裡的新聞報道還在繼續著,而台視會議室內的爭論也在不斷升級中。

    歷任的台視董事長都是由攻股代表指派,第一任林白濤就是這樣被任命為首任董事長的。自從林白濤去世之後,後面的接班人都是由最高當局指派由台視的所有股東聯合推薦出任。

    這一屆的董事長更是由當局最高長官親自指派的原執政黨文宣主任周德祥。

    和其他當局控股。執政黨參股的老牌電視台一樣,台視的股份中,官股占47%、執政黨20%、日資19.6%、士林電機公司及台視員工持股等一般民股約20%。

    可以說,只看股份分配上,台視就是一家完全聽命於當局的電視機構。

    這一次的會議,是周德祥就未來台灣電視傳媒行業的競爭前景而特地召開的緊急會議。

    早期,台視在台灣一家獨大,自從中視和華視開播之後,台視的收益就直線下降,甚至前期還有不小的虧損。前段時間的東森電視台剛剛建台開播的時候,台視的高層並沒有把東森放在眼中。

    可是現在……

    周德祥連跳腳帶砸桌子,指著下面的管理層的大聲訓斥道:「難道你們的腦子都是豬腦子不成!這麼大的事情,事先竟然一點風聲都沒有。你們是不是想等電視台關門了再說啊!」

    也難怪周德祥暴跳如雷,如今只是有兩家大台的競爭,台視就已經很難應付了。如今又多出一家實力雄厚的東森。而且這家東森電視台明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昨天剛傳出他們與香港無線tvb合作的消息,所有人還沒有弄明白「衛星電視節目」對傳統的「無線電視節目」究竟有多大的衝擊力的時候。就在今天,人家東森大筆一揮竟然出資高達近十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亞洲最大的衛星電視公司(十億美元的價格是雙方公司交易的全部累計總值)。

    一共才這麼大的市場,只有兩千三百萬的收視群體。一瞬間竟然擠出來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不要說現在的台視,恐怕所有的電視台都處於迷茫的狀態。

    周德祥看著低頭不語的一群手下,胸口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多少老大還指望著電視台賺錢呢。可是董事長的位置到了自己手上,現在不要說是賺錢,不虧損就好不錯了。鬧到現在,上面盯著自己,下面還不爭氣的直望上看,上下兩頭受氣,說真的,要不是條件不允許,這位董事長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這時坐在右手席上的副總經理鄭尤小心的建議道:「現在東森電視台正是勢頭正猛的時候,我們現在就是想要阻止也來不及了。與其坐以待斃。我認為不如現在聯合同行地其他家電視台對東森進行阻擊。」

    周德祥終於有一個開口說話的了,胸口的氣悶也稍有緩解,於是坐回自己地位置問道:「阻擊?怎麼阻擊?人家財雄勢大。你就先說說你的主意!」

    鄭尤聞聽周德祥如此言語也不生氣,畢竟和周德祥相處已久,明白其為人。看到在座的所有人都看向自己。虛榮心頓起地鄭尤馬上笑道:「剛才董事長說東森財雄勢大。其實這話只可看一半。」

    見周德祥也疑惑地盯著自己。鄭尤不敢多賣關子,直接就解釋道:「東森有錢是不假,但是說道勢大,東森就未必比得過我們老三台了。畢竟東森現在只是一家私人開設地電視台,而我們後面畢竟還有當局支持。只要新聞局稍微偏重一點我們,想擠掉東森未必就不可能。」

    此言一出口。眾人無不恍然大悟。

    是啊!我們是誰?我們台視可是台灣電視界的老大哥啊!適才大家的目光光看見東森電視台如何像猛虎下山,蛟龍出海一樣威震了香江。硬是拿錢砸掉了亞洲的衛星公司。可是現在這裡是寶島,而不是那個彈丸之地的漁村。

    東森傳媒可以在香江的那條小河溝裡做一回猛龍過江,可是在台灣。強龍還壓不過地頭蛇呢。更何況大家地背後都有政府支持!

    周德祥聞聽此言,眼前豁然開朗。馬上興奮的站起身來,大聲稱讚道:「說得好!只要和新聞局長溝通一下,東森想在本省發展簡直就是癡心妄想。我天天叫人去查你的賬目,水電也找你麻煩,新聞局長再站在我們這邊。哈哈,用不了多久,台灣依舊還是我們的天下。」

    看到董事長「龍顏大悅」,下面地屬下都是一片與有榮焉的表情。只是其中卻有一人不由得一陣冷笑,心中鄙夷道:「真是一群鼠目寸光的無知之人,就算你們真把人家擠出了台灣,他們東森卻已經有了亞洲這塊比台灣更大的市場舞台。這些目光短淺之輩只知道看重眼前利益,看來這裡也不是我久留之地了。」

    這一夜裡,不光台視一家在召開緊急會議,會議的主題都是研究是該聯合東森,還是打壓東森。

    無論研究的方向是聯合還是打壓,總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作為老牌的台灣本省的電視台,台視出於某些自身利益考慮決定聯合其他電視台對東森進行暗地的打壓,畢竟現在的東森在民眾心目中還是「台灣的英雄」形象,明目張膽的打壓,無疑是在給民眾心中添堵。

    當台視把這個意思私下裡暗示給各家電台後,同樣作為老三台的「華視」在這件事的立場十分曖昧,既不明確表態,也不說明是否加入。而老三台的另外一家「中視」目前正面臨股份調整,股權更迭的重大問題,自然沒有心思管這些事情了,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大家所要面對的東森此刻正對著「中視」磨刀霍霍了。

    至於其他幾家私人的電視台,也只能隨波逐流了。可以講,現在的台灣傳媒市場就如同中國古代戰國時期一樣,不是合縱就是連橫。至於東森是不是當年一統天下的大秦帝國,這就無從可知了。

    八達影視公司的董事長楊文宜此刻是徹底的佩服趙文凱了。沒想到自己剛返回台北沒有一天的功夫,香港就被趙文凱上演了一出「猛龍過江」的經典大戲。

    「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第一次見到這個少年人的時候,我就看出趙文凱不是池中之物。可是也萬萬沒有想到我們這些人在香港拼的你死我活,他竟然可以如閒庭信步一般在沙場上七進七出。現在更是逼退了傳媒大鱷默多克,果然了得。」楊文宜對趙文凱可謂是讚不絕口。

    這不但是因為趙文凱間接的幫他在股市裡賺了錢,也是楊文宜覺得趙文凱雖然少年得意,卻不妄自尊大,很懂得做人。兩次相交下來,對這個少年不免大是欣賞。

    楊文宜的助手阿ben也是搖頭讚歎道:「上一次是我看走了眼,以為他去香港只是想和tvb簡單的進行商業合作,沒有想到卻是一出聲東擊西的驚天大收購。」

    楊文宜拍了拍助手的肩頭,笑道:「別把這事情記掛在心上,當初不光是你,就連默多克那樣的千年老狐狸都上了這隻小狐狸的當,你當大家都沒有眼睛嗎?就是我也沒有看出來這小子的底細。

    現在想起來,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他了。」

    阿ben好奇的問道:「不知道董事長說的是哪四個字?」

    「高深莫測!」楊文宜微微一笑,然後像是自言自語道:「如今台灣這個小池塘裡恐怕容不下這條欲一躍龍門的小龍了。說起來我們連人家的底細都查不出來,難道這個趙家一直以來都深藏不露?」

    助手阿ben不由得問道:「那麼我們以後該怎麼辦?今年tvb和東森的衛星台就要開播,而東森自己的電視台也來勢洶洶,以後的市場競爭恐怕越來越激烈,我們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了。」

    楊文宜道:「現在還看不出來衛星電視的市場究竟有多大的潛力,而現在要擔心東森的可不止我們一家,恐怕首先忍不住出手的就是老三台。有這些大企業在前面打頭陣,我們只要專心經營好自己的地盤,一切都順其自然。以不變應萬變就是我們現在的計劃。至於趙文凱那邊,幫我打聽好這小子回台灣的具體時間,到時候我們就請人家小才子吃頓便飯。」

    這一夜注定不會平靜,最煩心的當屬新聞局局長大人,電話響起個沒完,直到把電話線拔掉才算安靜下來。

    台灣傳媒界新的一輪競爭序幕就此拉開。而趙文凱此時卻是滿面春風的和父母家人一起出席在酒店內舉辦的慶功晚宴。

    這一次趙氏一家可謂是晚宴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了。畢竟能一出手就以數億美金收購香港衛視的家族非「豪門」兩字莫屬。

    當夜政商傳媒各界出席晚宴的客人絡繹不絕。會場周圍的閃光燈也閃爍個不停。

    趙子明是以即將成立的華夏集團董事長的身份作為宴會主人出席的,因此最忙的也是他老人家。日後趙子明不止一次的和兒子趙文凱埋怨,這種做擋箭牌的日子實在是難熬。

    趙文凱現在對出席這樣的宴會也算是游刃有餘了,因此依仗著年紀小,人緣大好的趙家公司著實的結交了不少朋友。

    至於遠在台灣所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種種變化則完全出乎趙文凱的意料之外。畢竟這次蝴蝶的翅膀揮動的幅度終究還是太大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