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在台灣

小說博覽 第一百八十六章 群星璀璨 文 / 雲的留痕

.    對於第一屆面對全球範圍內的音樂盛會,而且又是華人界自己組織籌辦的盛典,首先就吸引了華人界的所有藝人的目光。這其中最讓趙文凱感到興奮的就是,幾乎在90年代,所有音樂界的大神都已經在這個年代嶄露頭角。甚至是達到了事業的巔峰。

    而這個年代的華語歌壇的整體水平也無疑是歷史中實力最強勁的時期。

    可以這樣講,1995年的第一屆「全球音樂風雲榜」被譽為星光最璀璨的華人音樂盛典。

    同美國好萊塢的星光大道一樣,在通向會場外,舉辦方同樣的準備了百米長的星光大道紅地毯。一切的運作模式幾乎與2000年之後的重大典禮如出一轍(其實一直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記者媒體閃光燈,還有走向星光大道的歌壇藝人無疑是今天音樂盛會組成的重要部分。對於所有人而言,像是這樣的盛典,大家的目光永遠都是想看看那些螢幕上距離自己很遙遠的明星和自己近距離的樣子。

    同時,對於所有音樂人而言,能夠得到一個權威性很高的獎項,同樣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和對自己的事業起著很大的幫助和良好的宣傳。

    至於第一屆的主持人,經過大會組委會選擇由曾之偉、鄭玉玲、陶晶盈和費玉清四人搭檔。這四個人可以說是從香港和台灣兩地挑選出來,在這個時期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了。

    當星光大道前第一輛豪華房車停下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希望知道這一次的盛會究竟是哪一位明星是第一個踏上紅地毯的。在媒體記者手上的攝像器材都準備好了之後,車門打開,從裡面慢慢走下一人,正是現在紅極一時的歌壇巨星張學有。

    在八十年代末隨著歌壇巨星譚永林宣佈不再領獎及張國戎退出歌壇。張學有憑歌唱實力開始鋒芒畢露。與此同時影視紅星劉得華進軍歌壇,黎名迅速竄紅。郭福城在台灣一夜成名,第二年返港發展,四人憑超高地人氣與唱片銷量稱霸歌壇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傳媒稱「四大天王」。

    在競爭無比激烈的九十年代,華語樂壇空前繁榮。作為九十年代歌壇的霸主「四大天王」,他們用實力證明了一切,四大天王瓜分了華語樂壇最權威的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等地絕大部分獎項,四人均有多次在亞洲最火爆的演出場地「紅館」,連開20場以上演唱會的記錄,從九十年代至今絕無僅有。

    劉得華在四大天王中最具影響力,他是唯一的偶像實力派。影壇成就也最大。獲獎也最多。

    可是相對而言,張學有的唱功是最好的,被譽為「歌神」,因為不算「靚仔」的張學有則被歸納為「實力派」。而黎名與郭福城是「偶像派」,但他們後期的努力增強了實力,也得到認可。隨著黎名與張學有在後來地淡出宣告了「四大天王」時代地終結。

    而今天第一個踏上紅地毯的竟然是這位歌壇號稱「歌神」的巨星,可謂是大大滿足了所有媒體的獵奇心理。而今天作為陪同他一起走紅地毯的赫然就是目前華人歌壇最紅的女星王霏。

    這兩位紅的發紫的大牌歌手,竟然會攜手走星光大道。簡直是出乎所有人地意料之外。正是如此,只是「全球音樂風雲榜」一開始,整個會場內外的氣氛驟然升溫。

    不用說,這一定是張學有故意如此,提前跑過來給趙文凱加油助威來了。

    紅地毯才走到一半,就有記者大聲開始喊話問道:「請問張學有先生,你今天為什麼會和王霏小姐同行?還有你對這一屆新的音樂盛典有什麼看法?」

    張學有先是對著周圍的人揮了揮手,然後看了看身邊帶著一臉微笑的王霏,才對記者說道:「對於你第一個問題,我覺得似乎並不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難道你們不認為和一位美麗的女士同路而行是一件令人感到愉悅的事情嗎?還有對於這一屆的音樂風雲榜。我個人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音樂盛會。我希望,它將成為我們東方最具有權威地音樂盛典,也是東方的格萊美。」

    不能不說,張學有完全是以個人的影響力來力挺趙文凱。似乎在與趙文凱相識之後,是凡趙文凱舉辦的此類活動。第一個當場的必然是張天王。

    至於一旁模特出身地王霏雖然面帶微笑沉默不語,但是此時此刻在華語樂壇眾多女歌手中,風頭最盛的一位就當屬她了。

    就在去年推出地新專輯《夢中人》,單憑此張專輯,就一舉橫掃了亞洲範圍內所有音樂典禮中的重要獎項。可以說,如果說94年張學有的專輯《吻別》賣的火爆,使得94年完全成為了張學有的天下之後,95年的音樂世界就屬於王霏所有。

    有這兩位年度專輯銷售冠軍開路,後面的歌星明星,就越發的使人期待。

    接下來就是來自台灣的偶像組合小虎隊,三個帥氣的男孩與香港的草猛是九十年代初最火爆的組合,當時兩個組合的人氣甚至蓋過了beyond,達名。只不過小虎隊的好景不長,不久便解散,而草猛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就逐漸落伍。

    解散後的小虎隊成員吳其隆與林之穎齊頭並進,走勢一度逼近四大天王,蘇友朋的風頭就沒多大,陳之朋就更弱,後來幾位帥哥都往電視圈混個熟臉。不過在這個時期有所謂的「四小天王」的**。

    香港最有實力的樂隊beyond是九十年代初樂隊的頂尖代表,93年黃佳駒因為趙文凱的影響而並沒有在日本去世。這使得beyond的靈魂依然存在,相信以他們地實力,必將也會在歌壇長青下去。

    像今天這樣的音樂盛典同樣作為極為可能獲得組合獎項的beyond,在歌迷和媒體眼中無疑是光芒四射,風頭無以倫比。

    台灣的陽光男孩林之穎跟郭福城曾經捲起一股港台偶像颶風,後來的孫要威與金成武也帶來了一股小旋風。只是沒有前兩人厲害,隨後金成武赴日本影視圈發展。不過這幾個帥哥地外貌比他們的歌聲而言,在大多數女性眼中無疑留下的印象更為深遠。

    早期的電視圈紅人溫照倫,劉西明與張衛建唱了幾首流行歌曲就從樂壇銷聲匿跡。不過在今天,只要能歌壇沾上邊的。都會出席這次盛會。最起碼大家可以混一個臉熟。

    葉茜文雖然貴為女星中的天後,但風頭怎麼也比不上男歌手,瀟灑走了幾年之後也激流勇退。而另一天後林依蓮於98年結婚後也逐漸淡出,少有專輯發行。

    葉德閒雖然也很受歡迎,但不久便消失了。在歌壇沉浮多年的彭靈火了兩年後,於96年結婚而淡出。可以說,無論是歌壇還是影視圈,女藝人的更新期永遠要比男藝人要短地多。

    往往一個男藝人能紅十年。而女藝人只要能維持在五年。就已經算是「紅星」了。而最讓女藝人神傷地就是青春飯吃了幾年之後的歸宿問題。正應了那句老話,自古紅顏多薄命了。

    娛樂圈裡又有幾人能像林清霞那樣有一個好歸宿?

    玉女周惠敏曾是無數少男心目中的夢中情人,今天陪她一起出席這次頒獎典禮的赫然就是倪誆的公子。按照歷史來看,這位玉女也不會在娛樂圈停留太久,97年也該退出娛樂圈了。

    台灣的美女孟庭偉,伊能菁,王心平,蘇惠倫此時的名氣也不小。同樣都有男伴相陪走完星光大道。

    八十年代就出道的李克秦。許之安在四大天王地光環與陰影下很難出風頭。與兩人同出道的醜男蘇勇康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偶像風不是很勁的時候也算亮了相。而杜偉的情況就比前三人要好,比較瀟灑。

    當95年重新復出的張國戎出現在星光大道上的時候,現場氣氛再次達到一個難以想像的高潮。由此可以想像當年譚永林和張國戎統治歌壇時的那種無人可比的輝煌。

    當然,出現在星光大道上的不光有歌壇地領軍人物,演而優則唱的梁潮偉偶爾也有一兩首流行,歌壇成就不大,但是同樣不影響他踏上這條紅地毯。

    影壇大哥程龍也按捺不住捧下趙文凱的場,畢竟現在的趙文凱和香港電影界也有著不少深厚的關係。

    鄭智化地當紅期不算長,但是歌曲很經典影響力並不弱。周華健穩紮穩打成為台灣歌壇的常青樹,總有新作能唱紅。影響延續至今。

    八十年代就走紅地齊勤也算持續走紅九十年代,但風頭不是很大,但也比童安閣略勝一籌,和吳啟賢差不多。伍伯與鄔正曉出的專輯不算多,但經典歌曲不少。

    「音樂教父」李忠盛為很多歌手創作了經典。有時自己也會唱紅幾首,不過這一屆人家是做專業評審而來的。

    「憂鬱王子」姜玉恆九十年代作品很少。但是這樣的盛會同樣不會讓此人輕易放過,大家沒有事情坐下來談談也是可以的嘛。

    搞音樂創作的張玉到以低沉沙啞、聲嘶力竭的歌聲漸漸走紅,與張玉差不多,庾成慶也很有才華,兩人旗鼓相當。而亞洲的「情歌王子」張辛哲,直到95年事業才上了新台階,開始世界巡迴演唱會,96年在香港紅館甚至連開3場演唱會。

    內地的大哥大劉煥唱了一連串電視劇主題曲,在大陸也總算家喻戶曉。在此之後,內地歌壇的毛凝,羅宗旭,老狼,林亦倫,戴君,高林,王格軒,景崗山……此時都也算混出個名聲,同樣的收到大會的邀請。

    而作為內地歌壇玉女的楊玉瑩一出現在現場之後,立刻謀殺掉大批的記者手上的膠卷,可是趙文凱清楚,此女怕是也唱不了幾首就要消失了,至於去了哪裡,多年之後一起走私案則給了所有人一個難以相信的答案。

    至於內地的樂隊組合零點,黑豹,唐朝,指南針……與其他歌手差不多來來去去都是掉牙的那首歌,不過用趙文凱的話講,華夏的地方大了,光是走穴,一輩子到處唱,估計也騙不完,再者說,人家也畢竟有那麼幾首好歌。

    內地搖滾樂第一人崔建在九十年代也不怎麼流行了。而大姐大那櫻後來終於簽了香港的唱片公司,總算在港台地區有了知名度。

    孫南,田振,陳名經過幾年打拼也總算在大陸樂壇站穩腳根,但在其他地區幾乎沒什麼影響力。青春組合中國力量,青春美少女……也成不了氣候,倒是冷酷到底的羽泉還有所作為。

    「平胸天後」鄭秀紋擁有敏銳的潮流觸角加上日趨成熟的歌唱技巧,成功地在流行樂壇建立了鞏固的地位。

    氣質美女陳慧林經過四年努力99年成功上位,成為新的歌壇天後。與陳慧林同期出道的楊千華還在一步一步的邁向天後寶座。

    而性感的李紋有「東方麥當娜」之稱,由於96年的首張英文專輯熱賣,不久便進軍國際市場。在台灣「小魔女」范小萱之後出現的張惠媚,儘管被人批評長得不漂亮,也算有唱歌的天賦,成為世紀末的紅星。來自新加坡的許美菁來頭也不小,人氣挺旺。

    多次在電影以「醜女」形象出現的莫文韋也蠻性感有個性,在歌壇談不上大紅大紫,怎麼樣也是個紅人。電影圈的清純女孩梁詠綺進軍歌壇成為香港娛樂圈的新玉女,後來的「雙琪奪面」事件形象有損,但逐漸顯女人魅力。盧巧茵長得也不怎麼好看,唱歌還不錯。

    無線娛樂主持人古聚基後來也出了唱片成了歌壇新人小紅了一陣。鄭宗基比古聚基厲害很多,還一度被視為張學有的接班人,但「歌神」不是那麼容易當的。還有游鴻名,熊平,阿牛,張岳,迪克牛仔……經過努力也有點名氣。

    可以說95年正是華語歌壇最輝煌的時代。不過在九十年代中後期「日流」「韓流」大肆襲擊華人樂壇,安室奈美惠,安在旭,hto……都是各領風騷三五月,好在成不了什麼大氣候。但是沒有毫無疑問的是,這兩地的文化影響之深可不是趙文凱可以輕易小看的。

    接下來走上紅地毯的自然就是這次大會舉辦方的大老闆趙文凱,而他的女伴赫然就是目前被喻為「台灣第一美女」的蕭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