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一卷 發展壯大才是真理 第八十七章 難以想像 文 / 火熱人生

    「今天是全載荷長途飛行,一旦出現任何突發情況,我希望你們注意分寸,飛機可以再造,人必須活下來!」

    出發之前,王助再次召集第二項目的試飛機組成員,今天他們將踏上直飛成都的實驗旅程,在之前的眾多飛行試驗中,試飛機都表現非常出色,而且在整個廣西內他們已經飛了南寧、防城、玉林,最遠甚至到了海南島的三亞……|com|

    自治區的廣西省發展至今經濟已經較為發達,試驗飛行中除了任何事故,飛行員們跳傘之後會很快得到營救,但往內地飛就要跨過雄偉的雲貴高原,對於人口密度非常小的雲貴兩省,試飛機組跳傘後極可能落入荒無人煙的原始叢林之中,雖然每個人都接受了一定叢林生存訓練,但很明顯他們都是極其寶貴的人才,王助真的有些擔心飛機會不會遇到什麼突發情況……

    「如果出現意外,記住一定要按照之前演練的一樣,盡快發出無線電求救信號,雲貴兩省包括四川的駐軍,他們今天都是全部待命,隨時可對你們發出求救信號的事發區域展開搜救……總之,人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飛出個好結果並不重要。」

    「王總工程師請放心,我們會靈活處理的!」

    言畢,五人飛行機組中的組長廖朝東向王助敬禮後,便帶領著四名組員開始陸續登機,當然這一切都被鐵絲網後面的親人們所看見,其中當然包括張宇,他並沒有主動進來和試飛機組說上幾句,這樣弄起來會讓他覺得有點像道別的意思,他還希望該機組能夠飛出個好結果,和眾人一樣在一旁默默祈福,等著他們回來。

    中航集團研發的第二個飛機項目也就是大飛機項目,研發該飛機的出發點其實並不是為了軍用,而是中航集團為了實現其商業價值大力籌措的項目,所以二項機也就是運輸機,它最初的設計理念是為了實現空中交通夢,也就是實現自治區工業的一個超級壟斷夢,那就是地上有汽車、空中有民航、水中有輪船,但沒想到到了後期空軍成了了,該型號飛機也就有了可以作為軍用飛機的前途,運輸機、轟炸機都可以,但目前最重要的是該型飛機能夠最終定型,為中航帶來回報、為空軍帶來希望。

    研發代號和飛機試飛代號都命名為201的樣機,也就是廖朝東所帶領機組即將再次長途試飛的飛機,是中航研發的第二架試驗機,雖說已經過了不乏百餘次的試驗飛行,但本次作為民航驗證的首次西部飛行試驗,運載了28名假人充當以後的乘客、2噸充裝物資和一些實驗設備相當於掛載重量,本應只需三名機組成員,也為了確保此行更為順利而多配了一名無線電引航員和一名技師。

    最大起飛重量14噸的201試驗機,能在兩台14氣缸1200匹的中航動力星型引擎驅動下。達到每小時360公里的最高航速,當然以每小時260公里的速度,中航集團的柳州試飛基地與成都雙流剛完成建設的機場之間距離只有870餘公里,一切順利能夠在四小時左右便抵達成都,比起坐蒸汽火車數十小時肯定會快不少,但究竟能不能開闢空中航線,在試飛機未得出結論之前還不得而知。

    上午8時13分,兩台巨大的引擎開始嗡嗡作響驅動螺旋槳慢慢加速旋轉,在塔台引導下飛機很快駛離了整備區抵達了跑道一端,風和日麗一個非常適宜飛行的日子裡,機組很快得到了塔台的放飛允可,動力澎湃的發動機很快咆哮起來,飛機在跑道上越來越快,慢慢的飛機開始抬起機首飛離地面,當整個飛機離開地面後不久,起落架開始收回折疊進了機腹。

    飛機在機場上空盤旋了一圈後,向西北方向的成都飛去。當飛機化為人們眼裡的一個小黑點,然後慢慢消失不見的時候,機場鐵絲防護網外的人群才慢慢散去,又一次完美的起飛成功,證明著飛機是完美的,這一次飛行也是完美的。

    「目前飛行高度2526米、速度每小時315公里,發動機轉速正常、溫度正常、燃油壓力正常。座艙內溫度適宜、氧氣含量適度、氣壓正常……」

    飛機飛行一小時後機組成員開始了對個各項飛行數據進行檢測和匯總,自然首先必須確認的是飛機此時的飛行狀況是否良好、航向是否正確,然後才是那些所謂的乘客所在座艙進行更為詳細的數據測量,而在此時兩名導航員自然再次對飛行航向進行了確認。

    飛行器的姿態角也就是俯仰角、偏航角和滾轉角,這些數據都將有該機裝配的機械式陀螺儀進行測量。該陀螺儀的定軸性非常好,將浮子懸浮於液體中減小了機械的摩擦提高了其穩定性。當然原理是高速旋轉的轉子具有維持其轉軸在慣性空間內方向不變的特性,而能夠在飛行過程中,根據陀螺轉子定軸性保持的方向不變,通過測量轉子軸和基座之間的角度就可以得出姿態角。

    當然如果能夠有更好的靜電陀螺或者激光陀螺,機組成員也不會這麼憂慮這陀螺會不會出現偏差。當然他們還需要用磁羅盤對飛機的實際航向角進行測量,磁羅盤的原理和指南針相似,一種利用地球磁場進行航向角測量的儀表。因為地球是一個大磁鐵,地磁的南北極和地理南北極並不重合而是有一定的磁偏角,所以世界各地的磁偏角是不同的。飛機的實際航向角等於磁航向和磁偏角的代數和。

    但飛機從起飛到現在做了一定的機動動作,飛機在平穩飛行時磁羅盤能夠準確指示磁航向,但飛機的變速、曲線等機動動作都會因為過載、姿態等產生較大誤差,當然它不行,還有剛才所說的陀螺儀,兩者所得數據雙重對比下,也就可以得出正常的航向角。

    經過五分鐘左右的數據匯總後,機組得出了飛行正常的結論,略微修訂航向之後開始了下一輪的測試,那就是繼續爬升高度,然後測試在高空中能否達到適航條件,當然最重要的是再次測試一下機械液壓助力系統是否能夠對飛行員的駕駛有所幫組,尤其是在這麼大負荷的情況下的高空飛行,氣動的載荷越來越大,單憑飛行員的人力是很難進行正常操控的,尤其是以後要平穩飛行的民航機,亂上亂下、左搖右晃的客機肯定是沒人敢坐的。

    飛機在不斷試驗中的時候也向著目的地成都高速飛行而去,機組成員們正全神貫注利用四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盡量完成數據收集和記錄,而柳州試飛基地內的人也在緊張兮兮的關注著飛機的進展情況。

    「十分鐘之前飛機發回了第六次報安電報,飛行狀態良好,預計將在12點30分左右抵達成都……」

    「看來這次驗證飛行必將獲得成功,而且是已經成功,祝賀你們!」張宇是在飛機離開之後才來到塔台,在那裡才能得到最新的進展情況,第六次報安電報發來已經證明本次飛行大獲成功,站起身來便和王助、巴玉藻等人握手祝賀。

    隨後,王助便陪同張宇離開塔台,到試飛基地會議室進一步商議事情。「部長,要不留下來吃個飯?」

    「你竟然叫我部長,王總工,今兒你這麼主動,一定是有什麼密謀!說來聽聽看…」汽車在飛行跑道上飛馳,張宇看著遠處的一座座工廠,相信以後必將有一架接一架的飛機誕生於此,當然對於王助的其他什麼時候的邀請,他只能報以一笑,但今日不同往昔。

    「我…算了!」

    王助看了看張宇幾眼,然後也轉向看著窗外,窗外遠處的那些繁華仿若夢境,好像這一切都很不真實,在俗稱蠻夷之地的西南邊陲,竟然能有不輸於列強的工業實力,甚至有些領域領先程度至少十年以上,光是一輛雅致轎車,即便自治區交出了全部技術圖紙資料,但沒有與之配套的加工設備,達不到相應加工技術等級,製造出來的汽車肯定是不能相比擬的,而此時自治區已經在航空業展翅高飛了,如果一直下去,差距自然會越拉越大,但給王助的感覺就會月來也不夠真實。

    「說啊,有什麼話你不妨敞開心扉的說,我又不是什麼惡人,再說你又不是要說話中傷我!」張宇笑呵呵的看了王助幾眼,拍了拍王助的肩膀讓他有話就說。

    「那…」王助皺眉苦思一陣後,轉過身來看著張宇,眼睛一動也不動的說道:「從回國以後,我便一直有種在做夢的感覺,一夢未停一夢又起,一個更比一個好的美夢竟然全都是現實,這讓我很難相信這一切竟然是如此出乎意料的順利,我苦想了很久一直在思索這些夢為何如此美好而又現實……」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停車吧!於然,你們步行回去,我和王工有事兒在車裡商量!」張宇已經不是頭一次把專車當辦公室使用了,當然也曾當過營造出美好姻緣的福車,接到命令後司機很快把車停在了飛行跑道正中,當然很快和於然一道離去。

    「我想問的很簡單,但我堅信自治區能有今天就是因為它們的存在,圖書館裡的圖書資料、你交給我們的技術圖紙和資料,我相信沒有你的幫助我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包括正在空中飛行中的飛機眾多機載設備,甚至包括整個航空事業,大到發動機、小到螺絲釘,該用什麼金屬材料、應有怎樣圖紙設計、該有怎樣一個運行結果等等,這些好像都是發生過似地,我們就像是一群小學生似地……」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再簡單不過,我感覺我們就像是一群學生。你和你的資料就是我們的老師,指導我們根據技術資料按部就班的做著絕對合理的事情,所謂的科研不過就是研究那些資料罷了,只要肯鑽研就一定會是好結果,我們就好比是一群做實驗的學生,老師規劃好了所有東西,做錯的緣由、做對的因故,一切的一切都在預測之中,技術資料包含了所有的所有……」

    張宇沒有對王助突然而來的質問感到一絲的驚訝,凡事都有雙面性,自治區在蓬勃發展中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都還有人能夠大膽懷疑這一切是否太過於順利,好像應該出現什麼事兒似地。更何況這些技術人才對到手的那些技術資料表示懷疑,他們所想的、所做的,似乎在哪些資料中都有人做過似地,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都有絕對翔實的解釋或方法,是人都有三分疑,更何況已經被「忽悠」了好些年的王助等天才們。

    的確這一切都太過於順利,但這一切都是有因果的。從在美國開始創立其汽車基業開始,一款接一款的汽車不僅質量可靠,設計也是超乎世人想像,而且集團運營、公司管理、工廠生產等等,所有的方式方法都是那麼的科學顯得絕對的無可挑剔,這一切的順利都被人們歸功於張宇和張雨生的偉大。

    而回國後開創種種事業,政治拓展、經濟建設、軍事鬥爭、工業佈局等等,一切又開始了完美的進行,當然這還是被人們歸功於兩位領導人的偉岸,當然這些走的對、做得好其實也就證明領導人能力很好,不會讓人感到質疑,但世事很難預料。

    無論是張雨生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種種政策,這些政策絕對都是正確而又貼近實際的,是讓復興事業走向成功的不可辯駁捷徑,土地革命、溶於人民、重視農村等等,這些政策措施在難以想像的東西竟然是那麼的完美結合與實際情況,這不得不讓人產生莫名的崇拜感和跟隨感,就像股市裡誰能一直大賺,那他絕對是股民們關注的、跟風的重點,而且是不假思量的絕對跟從。

    與人民大眾們的知識水平低、視野狹窄不同,王助等一大批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們心裡很是清楚這一切的美好,當然也很欣慰當前的一切順利,但太過於順利的背後不得不讓他們產生疑惑,一個人太過於順利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不經歷一次失敗的奮鬥是絕對沒有價值的,更何況是如此多的工程、如此龐大的事業,伯樂相中的千里馬還有失蹄的時候,更可況如此多的千里馬一起奔騰……

    「你是不是說,你們和工大裡的一些學生沒什麼兩樣,他們用的是課本,但你們用的是特殊資料。設計優良質量過硬的汽車、皮實耐用一船多能的輪船,當然還有其他工業產品,一個接一個的都是最好最完美的東西,生產製造都是極其科學化的,苦思冥想老半天也想不出有任何紕漏,但事實就是如此。如今,我們又要做出近乎完美的航空事業了,你們開始憧憬著未來統一全國後眾多的事業也會如此順暢,但心中不免有些憂慮,漸漸演變成了疑惑。」

    張宇也是目不轉睛的看著王助,他沒有說謊,也用不著說謊,而且都是熟悉之人,當然也就不可能誇大事實。換做是他,連續不斷的如此順利,都會讓人產生莫大的懷疑,更何況是聰明的王助,當然還有不少同樣聰明的人。

    「部長,請你也給我一個完美的理由,為什麼這一切都這麼完美…補充一點,不要給我說這些技術資料是你或者主席通過某種特殊手段得到列強們的,美利堅、法蘭西、德意志,所有國家就算是加在一起也不可能弄出這麼翔實的技術資料,而且每一樣設計、哪怕就是一張草圖都是超出我們想像的,我在國外也呆了不少年,他們有幾斤幾兩我心裡很清楚,我只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你給我們的,包括指導其他行業發展的東西,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這麼完美得讓人都快感到莫名的不安……」

    「你肯定很早之前就開始有這樣的疑問,但我並不能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說著,張宇摸出一包煙,雖然每天都帶著一包,但他已經很久沒抽過了,遞給王助一支後,兩人很快吞雲吐霧起來。「我知道你很疑惑,但我確實不能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你非得要一個答案,你不妨去問問張雨生,他能給你一個解釋!」

    張宇不知道如何給王助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合理的也沒有,萬般無奈只能用拖字訣,從1910年到現在十一年的時間裡,一心發展壯大的他根本忘記了考慮這方面的問題,一心追求復興事業進行得更好、更快、更穩,完全忘記了應該考慮這一方面,今日王助突然發難問起,張宇一時之間真的是難以回答。

    如果張宇說這些東西都是撿到的,那王助明顯會問,撿東西也能撿出一個數十萬冊藏有量的圖書館,也能撿到無數的先進技術資料?如果張宇說是自行研究出來的,這比上一個解釋更為離譜,誰能有那麼強的能耐研究到如此多的工業領域,而且還是樣樣精通毫無差錯,尤其是在這一個剛從半殖民半封建中脫離出來的舊中國,怎麼可能出現如此難以想像的天才。

    當然更不能說出張宇和大哥倆的真實來歷,那樣只會被王助等人當成一個更為離譜的解釋,直白的給王助說倆人是穿越過來的,估計會被當成勞累過度出現精神問題處理。不能給予王助一個答案,張宇只好選擇轉移他的關注點,讓邏輯思維更強的大哥來給王助一個解釋,張宇實在沒那個心理準備。

    在淡淡的香煙煙霧中,張宇在心裡默默思考,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未讓王助等人接觸,這才讓他們知道占總量很小很小比重的一部分超越時代東西,這樣一些不過提前了十餘年的成果都讓他們感到驚訝不已,真要是給他們提供更為恐怖的先進技術資料,比如信息時代的東西,激光、衛星、高速計算機、複合材料等等什麼,那引發的問題將更加難以想像。

    「不處理好這個問題,以後肯定會更加麻煩!」嘀咕完後,張宇熄滅了煙頭,竄入駕駛室發動汽車後轉過頭來對著王助說道:「坐好!我現在就帶你去找張雨生,他一定會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