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一卷 發展壯大才是真理 第二十章 誰的香港 (加更求支持) 文 / 火熱人生

    在廣州東山新河一帶,不寬的公路兩旁有很多樹木,在一片碧綠之中,一幢幢漂亮的洋房矗立於此……|com|紅磚清水牆,濃郁的西方雅典柱廊,一棟棟獨家小院裡,住著的都是達官顯貴、富商巨紳之人。

    1906年,基督教美國南方浸信會在東山興建神道學校校舍、培道學校校舍,並將其機構由長堤全部遷來這裡,後來又創辦學校、醫院和慈善機構等。辛亥革命之後,廣州不斷迎來返國投資的愛國華僑,東山濃厚的宗教氣氛、完善的生活設施和符合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於是東山成了歸國華僑們選擇長居的好地。

    黃葵石、楊遠榮和楊廷藹兩兄弟,他們算是最早在東山大興土木的人,歐洲大戰之後更多的華僑開始回國發展,昔日儘是郊野菜地的東山,一座座歐美建築風格的私家洋房別墅拔地而起。

    在東山洋房中最具氣勢的,就要數陳濟棠在梅花村興建的公館。該公館佔地五千餘平方,建有4棟兩層磚石、混凝土結構的樓房,各棟之間有天橋或階梯相通,院內遍種青竹花草,傳統園林的假山流水和六角涼亭與西式廊柱相映成趣,又因門前大路兩側種植有梅花,梅花村便因此而得名。

    恤孤院路,是兩廣浸信會1920年在建華僑住宅區時,在恤孤院旁開闢而得名。略顯狹促的街道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百米長,但在這條街道的上的房屋建築,卻是這裡最好的風景,尤其是其中的逵園和春園。

    逵園由美國華僑馬灼文所建於1922年,高三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首層、二層的仿希臘式柱,樓房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門樓,門樓上塑有「1922」字樣表示該建築建造於1922年。逵園的庭院遍植花木,特別是鬱鬱蔥蔥的蒲葵樹,所以人們也長稱這裡是葵園。

    從逵園向南繼續行走,到路的盡頭便可看到春園,一座同樣是由美國華僑所修建的園子。宅屋坐北向南,再往前是綠樹環抱的新河浦小河,周圍是池塘、蕉林環繞的空曠的田園風光。

    「選擇在這樣一座毫不起眼的洋房做談判地,在這偏僻清幽人跡罕至的地方,美好的環境是有利於我們的談判工作的,我們確信這一點。諸位,請坐!」蕭奈天微笑著示意英方談判團先行坐下,人民自治政府雖說才將廣東併入不久,也算是這裡的主人,略盡地主之誼、彰顯禮儀之邦風範,這是應該而又必須的。

    「先生們,事已至此,當前的事態已經很明顯。我們的目標所在貴方非常明晰,廣州沙面租界的順利交接,包括我們在漢口達成互惠互利協議一事,都為我們今天的談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此,我希望我們能在香港主權交接問題上能盡快達成一致。」蕭奈天非常直接的指出了自治政府談判團的目的所在。

    秦始皇一統中國之後,在南方設立了南海、桂林和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於南海郡番禹縣,漢朝屬於博羅縣,東晉和隋朝都屬於寶安縣,唐朝改寶安縣為東莞縣後,香港仍舊是該縣一部分,到了明朝後成了新安縣的一部分。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強佔香港島,未能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滿清政府最終和英國簽訂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了英國。而後的北京條約再把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割讓,十九世紀末英國又強迫滿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條約,租借了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以及附近的262個島嶼,租期為99年。也就是說人民自治政府在介入之時,香港已經由英國統治八十餘年。

    人民自治政府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香港必須回歸中國,成為自治區的一部分。但英國方面肯定是不甘願世界三大深水自然良港的香港、最大的遠東勢力地、近百年的經營,香港早已變成了英國的一部分,突然之間要他們歸還給自治區,這無論如何也讓他們難以接受。

    自治政府發出外交照會,希望收回香港的消息傳回英國的時候,不管是英國的議會還是平民百姓,都難以接受將香港歸還的要求,租界可以不要、特權可以沒有、中國人可以在他們的國土上和洋人平等,但惟獨不能接受香港的離去。但人民自治政府沒有任何武力解決的跡象,英國方面也不好以武力威脅,接受談判的建議後,英國方面很快組成了由英國香港總督金文泰爵士為首的談判團參與會談,目的就在於要保住香港。

    金文泰出生於印度北方邦的坎普爾,父親當地任職軍法署的上校署長,家庭背景很好的他被送回了英國接受教育。早年就讀於倫敦的聖保祿公學,後來升讀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大學期間,金文泰修讀了古典文學與梵文,取得了赫特福德獎學金,翌年在第一次的古典文學考試中取得一級榮譽,並分別贏得了愛爾蘭獎學金與克雷文獎學金。取得學士學位後,隨即投考公務員試,而且在考試中名列第四,成就優秀的他本可以有很多的選擇,但他選擇到香港工作。

    金文泰在1899年獲香港殖民地政府聘任為官學生,並隨即來港並被安排至大陸學習廣東話,庚子事變爆發後被迫回港,此時他已經學會了廣東話並很快通過了通過考試,獲任助理總登記官,協助時任輔政司駱克爵士對新界地區進行人口登記。

    1912年升任署理輔政司,並且同時兼任了行政、立法兩局議員之職。在此期間,金文泰的才華與辦事能力非常好,得到上司的高度讚揚。前港督卜力爵士曾說他是「殖民地部的東方司最有才幹之人,作為一位思想家和學者,日後必有大為」。的確,這位儒雅的學者的確做了不少的好事,也為自己贏得了功績。

    金文泰大力支持成立香港大學,當香港大學於1912年正式成立之時,他親自為大學撰寫拉丁文校歌,捐贈大批重要中國典籍,並著力為大學的中、英文化關係研究進行籌款。校方為表答謝,建議向金文泰頒授榮譽博士學位,1925年因公外出的金文泰返港出任港督之後,香港大學才得以向他頒贈榮譽學位。

    金文泰熱愛中國文化,是英國皇家亞洲學會的會員。他除了熟習廣東話和官話外,又通曉中國詩詞、擅善書法,是個非常地道的「中國通」。當然也正是因為他太喜歡中國,太熱愛香港,他自然是非常不願意將美麗的香港、傾注了他很多心血的地方歸還中國,英國政府把這樣一個保島頑固派弄來談判,其意圖自然非常明顯,那就是香港回歸確屬沒門,當然這個中國通為首的談判團自然是知道中國人的習慣,那就是先禮後兵,不管分歧有多大,至少都得坐下來談談才是,談不攏就另當別論。

    「尊敬的蕭先生,我相信你我都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香港島是我國和大清帝國簽訂了合法條約的,南京條約明確規定了香港島已經屬於我大英帝國。而九龍半島以及為數不少的島嶼,都是我方政府和大清帝國簽訂了租用協議的……」

    「很抱歉打斷您的話,我不得不重申一個事實,那就是我方堅決否認前清政府和任何國家達成的不平等條約或協議,關於這一點我們之前的漢口談判所達成的互惠互利協議上已經說明了這一點,並且貴方也予以承認人民自治政府的做法合情合理,貴方是給予肯定的。」

    蕭奈天說到這兒,讓一旁的秘書給在場的英方代表分發資料,同時他介紹說道:「既然英方也承認和前清政府簽訂的協約在自治政府面前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並且當前這些資料也充分說明,貴方在這些年內從未向我國支付任何租金,貴方有二十餘年未執行和前清政府的協議,是貴方違約在先、是貴方不承認且不執行當初所謂的協約,我方豈會有遵守之理?」

    「另外,香港島的割捨是因為英國發動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所致,用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掠奪一個國家的領土、剝奪一個有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權利,我方不可承認英方的做法有何道理所在,香港島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任何國家和勢力都不能將其從中國割離!」蕭奈天的這席話措辭非常強硬,談判之前他所接受的使命、得知的談判底線等就注定要讓他務必強硬,他要是硬不起來,軍隊的槍炮會替他硬。

    談判在上午十一點就宣告暫時結束,中方沒有安排下午的會談,反而準備好了極為豐盛的午餐款待英方談判團。午飯過後人民自治政府談判團誠邀英方代表前去觀摩陸軍某部隊的一次常規演習,這算是談判休息時間裡的一個特別安排吧!

    陸軍的第四集團軍的第四師,是個標準的摩托化步兵師。該師也是陸軍六大王牌師之一,是常年準備進軍廣州、應對由海而來威脅的主力作戰部隊。該師採用車輛實施戰略戰術機動、徒步進行作戰,除了沒有編入坦克團和防空團,該師擁有三個主力團、一個直屬炮兵團,步兵連是基礎戰術單位,配有三個步兵排和一個汽車班,並不是所謂的摩步師就裝備摩托。總之,陸軍的摩步師和後世的沒有什麼兩樣。

    演習彷彿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一樣,當談判團進入觀摩陣地拿起了望遠鏡之後,參演的部隊才開始準備「作戰」。通過望遠鏡,談判團可以看到一會兒要進攻的目標,當然也可以看到此時正進入戰場的部隊。

    第四師參演部隊使用的是不同於當初自治區銷售給協約國的普通卡車,如今的陸軍已經是用上了第二代軍用卡車,越野性能和運載性能更好了。不少卡車背後都牽引著各種口徑的火炮,行軍隊伍中還有不少的有安有長長天線的悍馬車隨行。

    演習的觀摩人員中大部分都是此次的談判成員,而第四師的直屬炮兵團也特別作怪,清一色的牽引式榴彈炮在牽引卡車拖拽下抵達炮兵預設陣地,彈藥車、偵察車、指揮車等很快就位,炮兵們很快開始佈置陣地,訓練有素的炮兵們很快完成了榴彈炮的炮擊準備,一門門122毫米榴彈炮一字排開,慢慢抬起那威猛的炮管,而身後的彈藥箱已經準備好。

    牽引式122毫米榴彈炮是陸軍用於取代部隊中的75毫米山炮的,成為步兵師屬炮兵團的基本火炮,一個炮兵團有三個炮兵營,共有36門榴彈炮,採用八人制炮班。該炮可以發射殺傷爆破榴彈、燃燒彈、煙霧彈、照明彈等,最大射程11.8千米、最大射速每分鐘6發、高低射界從負3度至63.5度,左右方向射界49度。參演部隊將炮兵陣地設在觀摩陣地前不遠處,而要進攻的目標也處於正前方,很明顯是要展示一番人民軍陸軍部隊的炮兵實力。

    當負責進攻的部隊(一個團)機動到距離敵方陣地五公里之外之時,各級部隊很快下車進入出發陣地,車輛等開始後退並隱藏。也就在這個時候,炮兵團已經完成了敵方目標勘測解算,進攻部隊的炮兵引導員也發回了隱藏目標,炮擊目標欄中很快羅列了需要打擊的目標。下午3點15分,隨著三個進攻的信號彈升空,摩托化步兵師對敵固定陣地進行演習正式開始。

    「膨…」最先開火的只有一門炮,它發射的是校正彈,炮彈的落點很快反饋回來用於目標修正,不一會兒後準確的炮擊信息便傳遍每個炮班,微微調整角度之後,一枚枚炮彈和裝藥包開始裝入炮膛準備發射,火力集群覆蓋要的就是速度。

    「一號就位!」

    「二號就位!」

    ……

    當所有的炮位都宣告就位之後,炮擊命令隨同指示紅旗的揮下,陣地上立刻傳來震耳欲聾的炮擊聲。橘紅色的炮口火焰閃耀,強大的反作用力使得所有的榴彈炮都猛然一沉,震起的煙塵將一門門火炮籠罩起來,不一會兒「敵方陣地」迎來了第四師直屬炮兵團、三個主力團的直屬炮兵營的七十餘門火炮的猛烈打擊,劇烈的爆炸立刻將敵方陣地的各種預設工事炸得七零八落,飛沙走石地動山搖。

    強烈的炮擊也就是進攻之前的火力準備持續了近半個小時,事實上炮擊尚未結束的時候進攻部隊已經出發了,他們將趁著敵方籠罩於炮火之中顧不上防禦而突入陣地,而炮擊支援後期的炮火徐進彈幕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掩護屏障。步兵連排成嚴格的戰鬥隊形高速突進,當距離敵方陣地只有五百米之遠的時候展開為衝擊戰鬥隊形。

    在敵輕武器射擊範圍之外,各級部隊的直屬火炮部隊陸續做好了隨時的炮火支援準備,81毫米、120毫米的兩種迫擊炮是戰場上適時的火力支援武器,當然也是對阻擋進攻部隊火力點予以打擊的利器。衝擊部隊炮火的掩護下很快接近敵方第一道防線陣地,高強度的炮火打擊下該防線已經沒有多大的防禦力量,部隊很快突破了該防線,在準備向第二道防線發起進攻的時候周圍預設的爆炸點開始爆炸,敵方發起了反擊。

    一八式自動步槍、班用輕機槍、通用機槍,清一色的速射武器很快敵方的反擊打退,迫擊炮也發揮了很大的對敵殺傷作用,部隊很快繼續進攻……

    演習結束之後,送談判團前來的大巴車在兩輛悍馬武裝車的護送下離開了演習場返回廣州市區,兩支談判隊伍各乘一輛客車,英方的談判代表離開之時,不少人都看到了他們的臉色有點灰暗,而蕭奈天等人自然非常滿意這樣的一次表演,要是把第四集團軍的炮兵師拉出來溜躂一下,估計效果會更好,可惜的是該炮兵師未被允許英國人參觀,更莫說現場看火炮射擊,不過第四師的一個炮兵團外加三個營幾十門火炮的威力還是可以的。

    「論玩火藥,咱們中國人才是祖宗。」蕭奈天在車上非常滿意剛才的炮擊表演,從英國人的表情上來看收穫的確不小。「我估計這下他們就不會再把我們中國人當農民看待了,咱們現在哪兒是大刀加長矛?咱們可是自動步加大炮,比他們自己的部隊還要牛氣得多!」

    「隊長,好像英國人在歐洲大戰的時候,用的好些火炮都是咱們賣給他們的吧?咋不把當初的那些外貿火炮拉出來亮一亮,雖說今兒射擊的火炮口徑小了點兒,但這炮彈的威力可是夠猛的。要是英國人真拒絕交出香港,就是把他們那遠東艦隊拉來,咱們就靠著陸軍的火炮也不怕。」

    聽到這話,蕭奈天的臉上立刻止住了笑容,咬咬下唇皺眉思索。在他看來這英國人的的確確是不想讓香港回歸的,而且金文泰這個人很明顯是個書生,書生就是不懂軍事,但他卻非常熱愛祖國。也就是說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人,有著約翰牛高傲的不可一世的牛勁兒,真要讓他交出香港是很困難的,而且究竟該不該讓香港回歸,能做主的都在英國本土。但是香港的民眾非常支持回歸大陸,人民政府收回香港的態度也很堅決,所以雙方的分歧很大,搞不好會出大事情。

    車隊首先回到了廣州沙面附近的英國大使館,送走了英方代表團並約定明日再繼續談後,自治政府談判團這才回自己的駐地。剛一回到酒店的臨時辦公室裡,蕭奈天立刻命人給柳州發報,稱:下午的軍事演習非常有效果,能夠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但效果並不大,上午的談判分歧相當之大,對明日的談判不可抱太大希望,懇請政府早做準備。

    發回消息後蕭奈天又看了看臨走之前拿到的一份絕密文件,該文件是自治區總理事親自交給他的,並叮囑這是談判的最低底線,超過這個底線,那自治區不懼和英國兵戎相見,而人民軍總司令也說過,「就算是把香港島炸回原始狀態一毛不值,那也是中國的土地,容不得英國人在那兒撒野!」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